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齐帝业-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哥!”段氏看着大哥一阵青一阵红的脸色,吓坏了,上前要搀扶他。
“……没事……没事……”段韶有气无力地坐起,叹息道:
“前些年,大齐眼见着渐渐不行了,突厥、周军联通犯边,我朝居然连五万规模以上的大军军资都无法凑齐,一连几年都被宇文护那老匹夫压着打……
这天下,若是不变,很快就不行了,朝廷也不是没有这种声音,只不过都被更多人压了下去……昔日文襄、孝昭变法图强,惜败,到了武成皇帝在位之时,有心做出一番功业的臣子已经是心灰意懒了……
……所幸有陛下……幸好还有陛下呀……!
短短一年时间,大齐朝堂上下焕然一新,上清下明,政通人和,百废待兴!”
段韶浑浊的老目中爆发出惊人的锐光,面色渐渐红润,激动地锤着床榻,“我大齐之所以被压着打,难道是将士不能战吗?我百万六镇鲜卑男儿何在?实在是国力日衰呀,朝廷发不起军饷,猛士再忠心,又有何人肯去白白卖命?
若是大齐亡了,什么六镇勋门,统统保不住这富贵!
可鼠目寸光的短视之人占大多数,变法革新触动了他们的利益,让他们感觉到地位不保,所以他们怕了,要像过去阻止文襄、孝昭变法一样阻止今上!
可他们忘了……陛下不是过去的陛下,六镇也不是过去的六镇了!若是陛下不惜做好修养十年的准备,不惜一切铲除他们,他们以为,所谓六镇就真的有机会反抗吗?
他们大多数,只怕连刀都提不起来了!咳咳咳咳……”
段韶咳嗽得很厉害,唐邕过去扶着他,“莫要太过激动,我瞧着你最近气色大好,还能多活几年,一生气马上就又回去了……”
段韶道:“我能不生气吗?我以前就没有看出来,我的那些个儿孙就没有一个成器的,个个都扶不起来……德深从前看着也精明强干,如今才发现,竟是蠢得厉害,自以为是!他当自己是什么,多找几个人站队,他们就能请陛下收回成命了?”
唐邕登时色变,“万万不可让他们与那些人串通到一起,搞不好……陛下是要动刀子的呀!陛下素来心思深沉,可千万不能让陛下觉得太宰您有别的心思呀!”
“老夫晓得,刚才我一统喝骂,把他的那点心思给骂得收住了……牵累家门不太可能,不过想要他们从此以后有多么老实……却也未必……反正翻不起浪来,他们也不敢太过分,且由得他们折腾吧……等到陛下问责,老夫再请奏把他们身上的官爵统统剥除了,成为一介庶民也好,省得将来有一日累祸家门!”
段韶没有气糊涂,他真的就是那么想的,与其等到他百年之后再也无法约束子孙,不如趁自己还在的时候就将他们的上升之阶斩断,段韶再豁出这张老脸,求一求几个清贵的朝职,安排他们坐着,死前再把名下产业、爵位一分,就算很对得起儿孙了。
反正斛律光那一家子就是这样过去的,多段韶一个不算多,段韶觉得这是很聪明的做法,既保全了儿孙的富贵,又让陛下安心了……他的儿子段德操前途保全了就行,他的兄弟们都不是很重要,德操有领兵打仗的才能,军功是段家的立身之本,保下了这一个,将来也早晚有一日可以顶门立户,照应兄弟……
一时间,气氛很是消沉,段氏看看愁眉不展的兄长和夫婿,展颜一笑,推了丈夫一把,责怪道:“你看看你,没来由跟我大哥说起这个……大哥别听他的,怎么就到了这一步了?我们来本是有好消息要告诉你……”
段韶对于小妹很溺爱,消沉之中还是很给面子的露了一张笑脸,“什么好消息乐成这个样子,说说吧。”
段氏还跟从前孩提时候一样,挨着大哥坐下,搀着他的胳膊道:
“前几日不是有消息传来,说是琅琊……废庶人高俨一气生了四个儿子,陛下最近才送了节礼,敕封那四个小子为伯爵……昨日我赶巧入宫觐见皇后娘娘,一干宗亲王妃都在,太后也在,但太后脸上不见多少喜色,话里话外责问皇后,皇帝为何现在都没有个皇嗣……还说今年开春,就要请皇帝选妃填充后宫,绵延国祚呢……”
段韶渐渐听出一些苗头了,眉头渐渐舒展开,望着小妹,“你们两公母的意思,把眉眉儿送进宫去……”他忽然笑了一声,“眉眉儿不是向来都说,必要自己挑一个如意郎君吗,你们这样子干,她能愿意?那丫头烈性的很,不怕她跟你们闹……”
唐邕与段氏有一个小女儿,生得娇俏可爱,难得的是性格爽朗大方,很得两家人宠爱。段韶问道这里,段氏和唐邕脸上都有一丝不自然的神色,顿了半晌,实在顶不住大舅哥的好奇的玩味的眼光了,唐邕尴尬的咳嗽一声,嘟囔道:“谁又说不是她自己相中的……”段韶瞪大了一双眯缝起的老眼,左右看了看这两公母,竟然说不出别的话来,好半晌,才意味悠长地“哦”了一声……
第一百九十章皇帝的后院
冰雪渐消,地面上只剩下薄薄的一层积雪,佛寺的钟声飘飘渺渺地荡来,已经是薄暮时分,亭子的池塘边上,一个少女曲着长腿靠坐在那里,将胡饼掰碎了扔进池塘之中。
池水面上的冰大多还未消融,只有一个又一个的小圆孔,无数的锦鲤围着冰面的圆孔,争先恐后地探出头来,娜木钟拿出了在草原上弯弓射猎的本事,将指甲盖这么大的胡饼碎屑丢进圆孔中,百发百中,老朝着一个目标没有意思,她又瞄向了更远、更窄的一个,然后精准的抛入,鲤鱼们仿佛蠢笨的绵羊,顿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哗啦啦游向那个地方,冰面底下仿佛沸腾的汤锅……少女咯咯的笑声传出很远……
笑着笑着,她又忽然失去了兴趣,笑容渐渐寡淡,将饼子随意扔到一边。
“皇帝还在吕梁山巡猎吗?”她召来了自己的随侍宫人,除了她带来的陪嫁之外,倒有半数身边人是皇后赐下的,她倒也不怎么排斥,比起草原上野惯了的女子,当然还是在中原长在深宫之中的人更加得用一些,阿妈说过了,嫁了过来,就要守齐国的规矩,在中原这叫做“以夫为天”,她母亲本是中原汉人,是阿爸从周国抢来的,很受宠爱,比起阿爸的其他妻妾自有一股贵气,她从小教娜木钟如何守规矩,娜木钟虽然不爱听,但勉勉强强记住了一些。
可到了之后,她发现这个国家的规矩比她想象中的还要多,好在也就是难受几天,其他的时候规矩并没有那么要紧,所以她现在才能坐没坐相的折腾皇宫里养的这些鱼……
宫人们左右看看,上前一福,苦笑:“这个……奴婢等那里能知道呀?陛下的行程恐怕皇后娘娘都不清楚,这个……贸然讨论,是不敬之罪呀……”
“唉,丢下娇滴滴的几个大美人在这里,偏偏要跑去打猎、练兵,你们说皇帝到底是怎么想的?”
几个宫人纷纷低头弓腰,不敢回答。
娜木钟撅着嘴,脚尖碾在地面上,仿佛要将那个不解风情的猪蹄子踩在脚下狠狠蹂躏!
娜木钟是个目标非常明确的姑娘,只要认定了的事情就一定会完成。
大伯和阿爸让她得到皇帝的宠爱,这还不简单?
以她的美貌,她就不信那个男人能不喜欢她!
娜木钟生得个子高挑,皮肤白皙剔透,鼻梁秀挺,五官带有胡人的明朗,又有汉家女子的温婉,放在美女成群的人堆里也是回头率爆表的!
但是……如果见都没有见过,还谈得上什么喜欢?!
她入宫三个多月了,别说皇帝了,连皇帝的影子都没有见过!
难道真的跟传说中一样,皇帝独宠皇后,把她看成眼珠子,连看都不屑于看其他女人一眼了?
想到这里她就有些郁闷,一郁闷就想要跟皇后别别苗头,“听说皇后娘娘这几天忙的很,在干嘛呢?”
“太后在长信宫召集了一众太妃们还有各位诰命夫人……在相看各家贵女……好像是选妃吧?”
“这跟皇后有什么关系?”
“皇后是太后的儿媳,太后出来走动,皇后自然要跟在身边照顾了。”
“嘿,选妃?”娜木钟慧黠的眸子滴溜溜的转,“皇后在上边看着不闹心吗?”
这明显的就是看到皇后不高兴她就高兴了的那种,唯恐天下不乱。
宫人们头低得跟鹌鹑一般。
咱什么也没听见,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
“我也是太后的儿媳呀,我去长信宫看看热……呃,看看,总是可以的吧?”
宫人心想你这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理还敢再明显一些吗?嘴上却不敢说出来,于是强笑道:“娘娘愿意去太后跟前尽尽孝心,那当然是很好的,太后爱热闹呢。”
“好,带路,去长信宫!”一想到有好戏看,娜木钟快乐极了,双手背在身后,大步流星,脖子仰得高高的,活像一只骄傲的大白鹅!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长信宫的阵势就是比上朝也差不了几分,满堂珠翠,整个晋阳的勋门世家统统来齐了,娜木钟啧啧赞叹,到了太后面前行了一礼,然后找到陈悦儿旁边的位置坐下,几个一品诰命坐在太后身边,笑盈盈地朝这边瞥了一眼,赞道:
“哎呀,陛下真是好福气呀,您看看这几个娃娃,个顶个的出挑,都是一顶一的美人呢!”
胡太后被奉承得很舒爽,眼睛朝那边皇后身上瞄了一眼,“那里……皇帝素来不太讲究这些的,这美人我也没少往他身边塞,到后来都不知道被他支使到那里去了,我可是头疼的很!赶紧给他多找几个温柔贤淑的女子,皇帝登基那么久了,还没有个一儿半女,我要是不急,底下的臣子们也该急了!”
“唉,这倒是……听说陛下勤政,一个月难得有几天在后宫就寝,我们大齐如今有这种繁荣景象,全亏了陛下,只是这国事要紧,子嗣也很要紧呐,不赶紧生下皇嗣,将来这万里江山又要给谁呢?”
又有一个老夫人插话了:“其实依老身看,这样貌什么的倒还是其次,首先要温柔体贴的,然后就是好生养的……就是曾经嫁过人,也是不妨事的……”
女人扎堆聊天,翻来覆去的也就是这样,一点营养也没有,娜木钟很快就听得无聊,回头看看皇后,婉儿一袭素净的衣裳,在太后身边也如众星捧月一般,脸上挂着得体的微笑,不过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笑容颇有些勉强……夫妻两个总共不过同房几次,又那里有这么快就生孩子呢?
被婆婆当着这么多贵妇的面数落,即使好脾气如她也有些忍不住了,高纬倒是撤得快,前朝交给臣子,后院交给她,前后两堆火,跟他一点关系也没有……
头一次,她心里开始埋怨起丈夫来,怎么偏偏这个时候走了,她想找个人撑腰也找不到……
娜木钟抓起一个冻梨咬了一口,蹭蹭身边的陈悦儿,问道:“太后相中几个了?”
陈悦儿此时茫然的抬起头来,看看四周,轻咬一下下唇,悄声道:“没说,不过我瞧着太后差不多选好了……”
“哦?都有谁呀,我看看!”娜木钟左顾右盼,大感兴趣。
“嗯……,就是太后身后的那个,看到没有?那是太后娘家的侄女儿,十六岁……还有,还有对面第五桌,跟在宝庆公主坐在一起的那个,兵部尚书唐邕的女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