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齐帝业-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杯子,立着的表示我军,倒着的,表示周军……你来给老夫推演一遍,之后这战局当如何?”
“……”高延宗心中暗吸了一口凉气,这那里是一道题目,这分明是成千上百道题目!除非是久经沙场的宿将,否则谁敢轻易地就去规划这么一场大型战争?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一个统帅,勇武是此要,最重要的,是要有看清全局的眼光!”
“你若是只会局部战役,有勇武之力,那么,你还是直接去晋阳练兵,将来随同出战的好,副都督这个位置,不适合你……”
段韶淡淡的开口道:“你来,就在这儿推演一遍……可要快些,不然桌面上的图就要干了。”
高延宗看清了桌面上的图,虽然简易,但是山川河流的大概位置都很准确,很难想象这是段韶随便画出来的,山川河流、敌我城池,清清楚楚,了然于胸。
高延宗没有胆怯,盯着那张图思索了一会儿,拿起了第一个杯子,“这是我四哥的阵营,有兵力万余,驻扎在汾水南岸,与宇文宪隔岸对峙!”他又将另一个杯子倒过来,放在了对面。
“宇文宪,情报上说估计兵力三万,有韦孝宽支援,其实不止,我估计,不包括其他周军兵马,宇文宪的兵力在四万之上!”
“宇文宪一来就率兵长驱直入,明显是想攻下我军城寨,切断洛阳以东和晋州道的联系……四哥在柏谷城下打败了宇文宪,宇文宪虽然收兵,但是兵力不足,粮道被周军控制,无法主动出击,处于守势,宇文宪依旧处于攻势,而且宇文宪一定不会咽下这口气,这些日子四哥的日子不会好过……”
“四万?呵……这不是宇文宪的兵力,这是韦孝宽呵宇文宪合兵之后的兵力,不过大体来说没错……”段韶捏着胡子,点点头,“然后呢?”
“接下来就是左相了,左相从定陇撤出,这个路线……”高延宗的手指在图上空游走,最终停了下来,“让左相的大军袭击汾北周军城寨!”
“走宇文宪走过的路?”段韶挑了挑眉。
“对,他们可以从这里渡河,奇袭我军,我们也可以从这里渡河,攻击周军……”
段韶表现得有些不以为然,“周军有防备,又该怎么办?”
“不指望可以有像宇文宪一样大在战果,让左相渡河的目的,是为了压缩宇文宪韦孝宽的战略空间!威胁他们的粮道,逼迫宇文宪、韦孝宽和我们决战!”
段韶笑得有些莫名的意味,道:“周军城寨众多,而且韦孝宽这个人用兵很谨慎,他纠结兵力和你决战的可能性不大,即使他跟你决战,他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我当然没有指望一场决战就能把他灭了,只要他一败,他就会退回到玉璧去……”
“那你……?”
“我只是想进一步压缩周军的战略空间,方便我们把围绕着玉璧的城池全都拔掉而已,省的我们再打玉璧,看到它们戳在那里碍眼!”
“哦,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纠结我方三军,一路压着宇文宪、韦孝宽打?”
段韶笑了笑,而后轻飘飘地下了一个结论,“你这样子打,考虑还不够周全呀,现在让你上的话,必败无疑!”
他拿起杯子,砸在桌面上,“你以为宇文宪是木头呀,没有什么牵制住宇文宪,他不会且战且退,寻找机会,待在原地让你灭?”
“我们这样打,同州的宇文护真的就会眼睁睁的看着我们将南汾给吞掉无动于衷?他要是再从定陇出兵支援韦孝宽怎么办?”他又拿起一个杯子倒扣在上面。
“……还有宜阳这块到了嘴边的肥肉……,斛律明月退走了,宇文护一定心痒痒会再次出兵来夺,我们陷在汾北、玉璧,救还是不救?”
接连几个杯子倒扣在桌面上,高延宗的额头上早已冷汗涔涔。
“年轻人考虑事情就是不周全……不过,总的来说表现还是勉勉强强过得去的……”
段韶想了想,最终拍板道:“这次,你带着你的兵作为后军备战,每天都要到老夫面前点卯,不准懈怠!”
听完高延宗有些不满了,“为什么是后军呀?”
后军那里有什么参战的机会?
段韶吹胡子瞪眼,道:“你还想要前军呀,你是不是傻?你想一头热带着你的人去死,老夫还不愿意被你给拖累呢!”
“宇文宪、韦孝宽……,那是你现在能对付的吗?夸你几句,还分不清楚自己的斤两了?赶紧给老夫滚,明天天亮之前滚来点卯,否则……,哼!”
看着高延宗摔帘而去,段韶冷着脸摇头道:“毛毛躁躁,还要好好磨一磨!犯在老夫手里……”
第一百一十五章大逆转!
“唔,总算又把他们给打退了……”
韩延筋疲力尽的靠在城垛上,忽然感觉到背后有些松动,于是条件反射般跳起来,看向后面那土墙,已经是布满了裂痕了,摇摇欲坠,仿佛一推就会倒。
“还好这是内墙,不是外墙,不然的话……”
韩延又赶紧检查了一些这片城墙的情况,还算不错,除了个别地方坍塌之外没什么,坍塌的也不是什么要紧的地方,于是如释重负一般松了口气。趁夜让人修补还是来得及的。
“早听说宇文宪这个狗东西打起仗来喜欢揪着人不放,这还没完没了了还?”
韩延简直都快郁闷了,任凭是谁,一天十二个时辰,有八个时辰都处于高度紧绷的作战状态都会崩溃的。
几乎在兰陵王和宇文宪交上手之后,每一天周军都要来光顾几遍,跳蚤一样,没完没了。
宇文宪击败莫多娄显敬之后,顺势拿下了三座齐军军镇,若不是兰陵王骑兵突袭柏谷城,他们如今还能不能站在这里还是两说只是,汾南汾北的大片据点都会被周军拔掉!
柏谷城虽然没有拿下,但宇文宪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兰陵王给磕了个头破血流,也尝到了被人突袭的滋味。周军败退,齐军乘胜收复了失地。但是周军并没有输,现如今,两军陷入的就是这么一个隔岸对峙的局面。
宇文宪非但没有退走,反而摆出了一副“我就是人多欺负你们人少”的架势,分出兵马同时攻击齐军的驻地,高长恭不得已联合各个军镇的将领,被动防御。
齐军驻地太多太散,若是进攻玉璧则没有问题,可以形成稳定的用于囤积输送粮草的大后方。但对于处于守势的齐军来说,反而成了负累。
就算兰陵王麾下战力强劲,也不可能像宇文宪那样不计较成本,分散出兵,同时袭扰如此多的地方。齐军在这方面还真不能和宇文宪比,于是这个时候齐军兵力不足的劣势就显现出来了。
刚开始兰陵王还会分出精锐骑兵,来回袭扰周军后方,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宇文宪为了达到目的根本不计较成本,而且周军的兵力还在持续增长。
高长恭想要引诱宇文宪聚集兵力和他一战定胜负,但是宇文宪经过两次的教训之后,不打算和高长恭硬碰硬,采取逐个击破的策略,对于自己那边被高长恭打败的各路人马,宇文宪其实并不是很在意,输了也就输了,现在,尽可能的占据齐军的战略要地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就出现了这么诡异的一幕,齐军在平原之上驰骋追杀一支周军,而十几里外,另一支周军依然在从容不迫的攻城,互不干扰,双方打出了脑浆。
远水难解近渴,指望高长恭一个一个去救,是不可能的了。
齐军总共丢失了四座军镇,而且周军还在进一步压缩齐军驻地。战争进行到现在,高长恭必须要调整策略了。高长恭站在山坡上,几个副将在一边低声议论道:
“宇文宪很狡猾,他把大占据分割成了一个个小战场,打算逐个击破!”
“得想办法把宇文宪引出来,这样下去我们拖不起……”
“后方已经开始有传言说粮草不齐了……”
“谁散布的传言!找死吗!”
“我已经想办法镇压下去了,那几个散布消息的,已经被当成周军的探子,枭首示众,越是这个时候,军心越是要稳住……!”
“就这样?怕是底下的士卒会更加怀疑吧?”
那人的声音有些无奈,“我给他们发足了三个月的军饷……他们才没了怀疑……”
“哈……这个时候,为了安定军心,也只能打肿脸充胖子了……”
“主要是周军给我们这边的压力太大了,宇文宪那个疯子,真是……真是……,这种打法,也亏他想得出来!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是呀,他们的损失远比我们要更加严重,但他还是这样搞,听说周军内部已经有几个将领不满,然后被他砍下了脑袋……”
“真是狠呀……!”最后是复杂的一声叹息。
宇文宪用兵狠准,不计较成本,随着宜阳、定陇那一线的作战早已出了名。有这样一个敌人真不是一个让人愉快的事情。
高长恭听了一会儿,都是对未来战局的担忧。回过头,淡淡道:“没什么,在你们看来他是疯子,可是在我看来他这样做再合适不过,要是换成我,我也会这么选……”
他冷静的分析,“宇文宪这样,的确是稍显急功近利,不顾军士死活,和往日的作风明显不同……这两次大战,他都表现的太急了……”
“……”众将都沉默了,等着听高长恭的判断,“我猜,一定有什么不得不让他这样做的理由。”
“宇文宪在安邺大败,宇文护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轻易放过他的,所以他迫切地想要一场大胜来洗刷战败的罪责和耻辱,只有这样才能将功赎罪……左相威胁同州,这个时候,宇文宪怎么敢不拼老命?”
一个将领一愣,问道:“可是,陛下已经下令左相从同州撤军了,宇文宪为何还要与我军死磕?”
他们想不明白的就是这一点。
“就是因为左相从同州撤军,他才更有理由和我拼命!”这句话一出来让所有人都楞住了,高长恭说:
“左相回军,一定会驰援汾南汾北,段大都督也从晋州道调集兵马出兵汾北,这样一来,局势瞬间就会对周军不利……,他如果尽量占领战略要地,到时候可供周军腾挪的空间就越大……”
“我觉得,他如此急迫的原因,有一半是因为这个!”高长恭那双比女子还要柔美好看几分的眼睛眯起,闪过危险的锋芒。
“那我们不能让他们得逞,定要死守要塞才是!”诸将明白过来之后纷纷表态。
但高长恭没有选择这样做,他下令:
“命令北边的那五座军寨,让他们缓缓撤退,放弃驻地,在汾南的那几座军寨,同样放弃,接下来宇文宪的进攻会狠凶猛,我们的兵力过于分散,扛不住的!将兵力聚集在几个主要的军镇中!”
“殿下!这……”
“不必多言,我说放弃它们,自然有我的考量,你们执行就可以!”
高长恭斩钉截铁一般说道:“宇文宪这么拼命的想要咬下我一块肉,不丢几块骨头给他还真满足不了他,反正那几个地方对于我们来说并不要紧,现在聚集兵力,才好全力对付宇文宪。”
“……迟早,他吃进肚子里的都要给我吐出来!”
高长恭做出的对策略的调整当然引起了不少的反对,许多驻军的将领表示不撤,要死守军镇。
“高长恭那小娃娃,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这汾南汾北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