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化家为国-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内阁相争。

    同时,历任皇帝派遣宫中太监前往九州各地设卡收费,与世家争夺财权。

    皇帝的这一举措完全绕过了外朝,皇帝毕竟明面上是天下的主人,要任用家奴监察天下,世家门阀也无法干涉。

    不得不说,皇帝任用太监这一举措用得很妙,这些人身为天子家奴,生死天子可一言而决,所能依靠的只有天子一人。加上他们没有后代,断子绝孙,心性往往有些扭曲,所以与朝臣相争时什么阴狠卑鄙的手段都使得出来,倒为天子摆平了不少麻烦。

    国朝由皇室掌握两大主力军团便是由太监们搜刮来的钱财组建起来的。

    现今的大楚王朝,太监们已然成了谁都无法忽视的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

第二十九章 早朝(下)

    随着大太监那公鸭嗓子一般的呼喊声,大楚现任皇帝李世民在侍卫们的簇拥下缓慢的走进宣室殿,坐在了上首的龙椅上。

    李世民今年已经五十七岁,与历代帝王相比,算是少有得享高寿的皇帝。

    他身着明黄色的龙袍,龙袍上用金线绣了九条栩栩如生的五爪金龙,金龙在云气中伸展腾挪,看起来极为传神。

    李世民脸上挂着一点笑容,似乎心情不错。

    杨慎随着文武百官一起下跪:“陛下万岁”

    李世民摆摆手:“诸位卿家免礼。”

    众人于是来到自己的席位前,每人的席位前都有一个小板凳,官员们正襟危坐。

    前朝当政之时,官员们在朝堂上都是跪坐的。

    蒙元灭亡前朝,当政之后,朝堂上的官员们是没有座位的,只能站着。

    太祖李云龙登基之后,废去大部分跪礼,大幅提高了臣子们的地位,大臣们在朝堂上终于史无前例的有了座位。

    在杨慎看来,太祖的这一政策虽然显得有些不够庄重,但却是非常人性化。

    他很喜欢。

    杨慎抬起头来,注意到李世民嘴角的那缕笑意。

    对此,他的心中隐隐有些猜测。

    然后他便听见李世民的声音响起:“诸位卿家可有事要奏”他的语气中竟隐隐然有着期待之意。

    这时,文官队伍最末尾的一个年轻官儿站了出来,手中捏着一个折子,他躬身行礼道:“启禀陛下,小臣有事启奏。”

    李世民见到走出来的人是这人,脸上的笑意明显淡了些:“卿且奏来。”

    杨慎认出这人乃是今科进士,监察御史胡大海。

    监察御史大部分分散在全国各地,一小部分留在京都,他们虽然官小,却被特许上朝。

    胡大海高声说道:“微臣弹劾当朝一品,荣国公杨慎七大罪,“内怀奸邪,结党营私,无人臣礼,目无君上,为臣不忠,附下罔上,心怀异志”。

    接着口若悬河,洋洋洒洒的历数每条罪名的由来。

    杨慎的脸已经在发绿。

    他看着胡大海这小官儿在那里摇头晃脑,可着劲儿的拿着他杨某人各种刷声望,在心中默默考虑着,下朝后是否该带人将这小官儿堵在黑巷子里,狠狠地揍个半死。

    君不见文天才这老货自从揍了一回监察御史,再也没被都察院的人找过麻烦了吗

    这些人,或许揍一揍能让他们涨点记性,杨慎心中有点阴暗的想。

    李世民脸上隐隐有着不耐之色,若是往常,他是非常乐意见到这一幕的。监察御史的弹劾虽然动不了杨慎,但是完全能够恶心这小子一番,而且自己也可以借着这个由头,将这杨家小儿狠狠训斥一番,过过嘴瘾。

    但是今天,他有更重要的事情,没时间听这御史长篇大论。

    李世民淡淡道:“好了,朕知道了,卿的奏章且呈上来,退下吧。”

    胡大海有些错愕,剧本不应该这样演啊

    不是应该荣国公杨慎勃然大怒,狠狠反驳甚至威胁自己,然后自己不畏强权,义正言辞的驳斥这个权势熏天却又不得圣心的权贵,再由陛下喝止自己,进而训斥荣国公被人弹劾不知反省却咆哮公堂吗

    他也知道自己根本不可能奈何杨慎,这么做不过是想加深自己在皇帝心中的印象罢了。

    只要简在帝心,日后不愁没有飞黄腾达的机会。

    反正除了文天才那老不休,也没见那个权贵将弹劾他们的御史们怎么着。

    惠而不费,一本万利啊

    不过皇帝让他退下,他也就顺势退了下去。左右露脸的目的已然达到,没必要梗着脖子往死里得罪荣国公,那便是找死了。

    李世民挥挥手,便有侍立在一旁的宦官走到胡大海面前,将他的奏章拿走,呈递给皇帝。

    李世民见他退的干脆利落,很是满意,甚至脸上还露出了点笑容,又向百官问道:“诸位爱卿可还有事启奏”这一次,他直接将目光定在了文官队伍中的一人身上。

    被李世民盯住的官员明显坐不住了,他怀疑自己再不站出来,恐怕这位陛下便要将他记在小本本上了。

    这人名叫,官居礼部侍郎,他站出来行礼道:“启禀陛下,微臣有事起奏。”

    李世民微笑道:“卿且奏来。”

    张天化道:“启禀陛下,有土浑使者禄天普千里迢迢,远道而来京师,恳请觐见陛下。言称愿意献上国书降表,向我朝称臣,并派遣使节队伍前来朝贡。”

    这事朝堂上的诸多大臣们其实都或多或少听说了一点,他们也很好奇,自从太宗年间便不断侵略楚国的土浑为何突然想要向大楚称臣。

    李世民微微抚须,环视大殿一周,面上隐有得色:“来人,宣土浑使节入殿。”

    尖锐犹如公鸭嗓子的声音响起:“宣,土浑使节入殿。”

    一个中年男子在宦官的带领下走入殿中。

    他身穿白色毡袍,头上扎着一条彩色的带子,一根长长的辫子垂在脑后。

    杨慎冷冷的注视着这突鹰人,他在考虑,如果将这土浑人干掉,能不能阻止这场和亲。

    土浑人禄天普五体投地的匍匐在地上:“下国鄙人禄天普,拜见大楚皇帝陛下。”

    李世民呵呵笑了道:“使节远道而来,不必多礼,来人,赐坐。”

    蛮夷来朝,四海宾服,这不正是一位圣明君主在位的象征吗他心中自然相当高兴。

    至于北方的突鹰人从来没服过他,自然被他选择性的无视了。

    土浑人请降称臣,中原去一心腹大患,这意味着他拥有了列祖列宗也没有的文治武功。

    虽然他巴不得土浑人将杨家人打得大败,但是土浑显然没有这种实力,每年国朝还得支付清州各种军费,他又岂能欢喜

    “好大喜功”杨慎在心中狠狠骂着。

    这家伙,分明就是来中原骗美人,骗种子,骗书籍,骗工匠的,可笑李世民这大楚的皇帝不仅没有心生警惕,还为土浑称臣而沾沾自喜。

    你能占人家半文钱的便宜吗等十年之后,土浑人利用你给的资源强大起来,那时,妥妥的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结果。虽然他们首先祸害的是清州,但是中原大地必定也不会被他们放过。

    前世吐蕃人可是攻陷过大唐都城长安。

    不过,李世民显然不会如他一般想。

    他向禄天普问道:“贵使不远千里而来,所为何事”

    禄天普从座位上起身,弯腰躬身道:下国国主心慕中原文化衣冠,欲向陛下您献上降表称臣,并派遣使节团向您献上鄙国各类奇珍异宝作为朝贡,恳请陛下恩典,择一公主下嫁鄙国王子。“

    说着,并怀中拿出一封文书,双手将其举过头顶。

    他之前早已见过李世民,关于联姻的事也早已有了定论,故而表现的一直很平淡。

    李世民微微致意,便有小宦官走到禄天普身前,将文书取走,拿给李世民。

    李世民翻开文书,看着看着,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盛。

    过了一会,他抬起头来,见禄天普仍然弯腰弓身,连忙摆手道:“贵使请坐。“

    又向朝臣问道:“诸位爱卿以为禄卿的请求如何,朕欲从禄卿所请,以千雨公主下嫁土浑王子,各位爱卿以为可否“

    台下的大臣们彼此相望,均是一语不发。

    皇帝嫁自己的女儿,关他们何事嫁给土浑人,换来边疆和平,他们认为也不错。

    便是突鹰人连年犯边,联姻突鹰人的事也不是没做过,何况土浑人还要来长安朝贡。

    李世民认为这事没有伤害任何人的利益,应该没什么波折,而只要联姻成功,土浑罢兵,不仅他能因此事在历史上留下圣明之名,就连目前付给清州的军费也能减少一些。

    哪知这时杨慎突然站了出来:陛下,臣以为此事甚有不妥。“

    “哦”李世民拉长了语调,脸色完全沉了下来:“爱卿有何高见”

    杨慎并不因为李世民的脸色而有任何动容:“陛下,突厥亦曾向我朝称臣,可如今仍然连年犯边,我朝亦曾以公主和亲,可曾有半点效果彼土浑者,如同突厥一般,狼子野心,岂会因为公主下嫁便与我国休战嫁公主不仅于国无益,反而会助涨土浑人的气焰,微臣认为决不可答应。“

    随着杨慎的表态,文臣与武将中纷纷有人站了出来,这个说一句“微臣附议”,那个说一句“臣也以为联姻不妥”,“请陛下三思”,一时之间,大殿中充斥着反对声。

    禄天普双目充血,狠狠盯着杨慎。

    杨慎没理会,在他心中,禄天普已然是一个死人。

    “够了”李世民冷冷道:“朕意已决,此事着内阁票拟。”

    他阴冷的瞪了杨慎一眼,继而一摆衣袖:“退朝。”随即离开了宣室殿。

    百官们跟着也离开了宣室殿。xh:49812

第三十章 乱世的前兆

    杨慎与大长老联袂走在皇城中。

    杨开放有些不解:“慎儿,土浑人想娶千秋公主,于我杨家有益无害。他们称臣娶了公主之后,总得消停几年,我杨家儿郎与精锐士卒也能少些毙命于疆场之上,这样无论对于皇帝还是我杨家,都是皆大欢喜之事,何必与皇帝为此事硬顶“

    杨慎微笑道:“三爷爷,非是孙儿无事生非,您昨天应该已经看过我杨家暗卫送到你手中关于土浑人想要联姻的相关文件,他们索要的陪嫁侄儿觉得甚为不妥。”

    杨开放不能理解:那些东西在我中原遍地都是,有何不妥“

    杨慎不可能告诉她他另一个世界的唐朝因为以文成公主被和亲吐蕃造就了盛唐之后大唐最强大的敌人,只得从头开始,向杨开放详细的讲解了这些陪嫁物资到了土浑可能引发的土浑人的生活变化与实力的发展。

    杨开放听完,顿生醍醐灌顶之感,不仅没有因为不及孙儿辈想得周到而有些不高兴,反而老怀大慰道:“慎儿你有此远见,实是我杨家万千子弟之福。老夫原先还担心你因年幼而见识不足,难以胜任家主之位,如今看来,倒是老夫多虑了。”

    杨慎心中暗叫惭愧,若非有另一个世界的经历,他无论如何也无法有这种远见卓识。

    这时,突然有一个声音从后方传来:“贤侄请留步。”

    杨慎两人转过身来,却见一个大腹便便的圆脸中年胖子正一路小跑的向他们跑来,他额头上有着一些汗珠,很显然他已然跑了不断时间。以这胖子的体型,倒真是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