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化家为国-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解武道至理,或许还能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

    智清大师微微点头:“杨施主还请道来,老衲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就这般,杨慎与叶凌波将自己武学上的难题一一向老和尚道来,几乎都得到了解答。

    等到智清大师为杨慎与叶凌波解答完疑惑,已然过去了整整两个时辰,老和尚留两人用过晚饭后两人才告辞而去,智清大师一直将两人送到府门前,目送两人离去后,这才返回自己的府内居所。

    杨慎两人虽然只是后生晚辈,但是他们二人一个身份贵重,一个武道天资震古烁今,所以老和尚对他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尊重。

    皇宫,御书房。

    “砰”李世民将桌上的一个瓷瓶狠狠的砸在了地上,这声音吓得一旁的小太监心中狠狠一颤。

    李世民双眼通红,他狠狠地盯着站在面前的刘刚道:杨慎夫妇二人去了元和居,与智清大师相谈近两个时辰,而且还吃了晚饭

    他大吼一声:岂有此理,他们想干什么,想造反么

    由不得李世民心中不恐慌,他时日无多,皇位传承之际能够完全信任的人更是一个也没有,即便是神风军团与神策军团就驻扎在京城外,他也没有起过两这两支军团的统领作为皇子登基臂助的想法。

    两大军团的统领都是宗室子弟,不可能背弃皇室,也不会背叛坐在龙椅上的皇帝,但那是在他活着的时候。

    一旦他龙御归天,这两位皇族统领说不定便会生出一些不怎么好的想法。

    要知道他们也是太祖皇帝的子孙,从法理上来讲也是完全有资格继承皇位的。

    老和尚是他请来保证皇位顺利传给自己儿子的重要助手,一听到他竟然一副与自己心目中的反贼杨慎夫妇相谈甚欢的模样,李世民怎么不失望恐慌

    难道,就连老和尚这等世外之人都不可信么他的心中,黯然恼怒失望愤恨等情绪交杂,无法平静下来。

    小太监伺候李世民已经有二十日左右,平日里所见到的都是李世民深沉睿智的模样,还是第一次看见皇帝发这么大的火,吓得直接跪在了地上。

    刘进却是无动于衷,连面色都不曾变换一下。他身为绣衣位指挥使,平日里专门为皇帝办理一些之事,对皇帝了解极深,又有什么情况时他没有遇见过的

    、

第一百三十二章 震怒与恐慌

    皇帝更失态甚至是流露出丑态的模样他都见过,早已不会因皇帝的情绪不同而导致心情有什么起伏。

    当然,皇帝不高兴的时候他会小心一些,却也仅此而已了。

    龙椅上的这个人早已被他看透,什么真命天子,至尊光环,金口玉言,在他看来,连屁都不是。

    他敬畏的,仅仅是这个人所掌握的权力而已。

    李世民大声咆哮着,却大多是在痛骂杨慎夫妇,这皇宫并不是什么不透风的地方,甚至连他的一言一行都有起居郎记载下来,他还不敢大骂智清大师。

    这当然不是他惧怕老和尚,只是还要依赖对方给自己帮忙,故而不敢得罪而已。

    良久之后,他终于平静下来,记起另外一件事,他向刘刚问道:胡太清到了哪里

    刘刚躬身大道:启禀陛下,胡御史跟随运粮队伍刚刚到达冀州不久。

    运粮队伍因为要运送太多的粮草,车马牛畜这些东西的行路速度十分缓慢,甚至比之大军行动还要慢上许多,胡太清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也是跟随大队行动,再加上户部官员们收购粮草的时间,故而过了半个多月他也不过刚刚到达冀州而已。

    李世民又问:这胡太清在路上的表现如何可吃得了苦

    为了赈济灾民,李世民早已催促负责运送粮草的官员要加紧赶路,想必这一路上的颠簸不在少数,胡太清一介文弱书生,李世民还真担心他是否会因为体力不支而病倒。

    “这倒是没有”刘刚答道,他小心翼翼的回答李世民的问话:陛下有所不知,胡御史强行霸占了两匹用来运输粮草的牛,乘坐马车,一路上并无颠簸之苦。而且

    人们说话,听众往往担心那些好话之后的“但是”,或者是那些难听的话之后的“而且”,李世民虽然是皇帝,也不能免俗。

    他本来听闻胡太清强行霸占了拉粮车的牛之后面皮就已经在不断抽搐,此刻发现后面竟然似乎还有更严重的事发生了,不由吼道:“还有什么事,你一并给朕说出来”

    刘刚低声道:这一路上有许多门阀世家的子弟给胡御史送礼,他统统都来者不拒的收下了,礼物有许多,胡御史到达冀州时,已经整整装了十大车,用数十头驴马拉着。

    “乱臣贼子”李世民一脚狠狠将旁边的书桌给踢翻掉,那胡太清昔日在朝堂上是何等的慷慨既让,信誓旦旦的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向自己保证一定不会允许赈灾粮食向外流出一丝一毫,可是现在呢刚刚到冀州,这一路上他便收受了世家门阀们整整十大车的粮食,十大车啊若是用来装粮食,得救回多少人难道还能指望这样一个与世家门阀狼狈为奸的家伙去监视那些人

    自己真是瞎了眼睛,竟然选择了这个狗才去监督赈灾

    “陛下,要不要微臣去将他拿下,逮回京师问罪”刘刚杀气腾腾的道。

    李世民微微摆摆手,否定了这一提议。

    当初是他力挺胡太清去冀州赈灾区行使监察职权的,为此甚至呵斥了杨慎几句,言他心存偏见,公报私仇,还对胡太清那番慷慨激昂的表态称好,此刻再去将这人拿回京师,那不是打自己的脸吗

    李世民的脸皮当然不薄,但是却也不想成为朝廷上的笑柄。

    他有些疲惫的向刘刚挥挥手:下去吧,记得朕交代过你的事,要是找不到人,别怪朕辣手无情。

    “是”刘刚心中一颤,知道李世民指的人是谁,连忙答道:“属下一定尽心竭力。”

    他向李世民躬身行了一礼,慢慢退出了御书房。

    李世民这时已经恢复了平静,毕竟已经掌控天下数十年,养气功夫还是不错的,他指着地上被他盛怒之下砸碎的那些瓷瓶碎片向小太监道:将这些收拾好。

    “是,陛下。”小太监不敢怠慢,出门去叫了几名宫女和宦官进来,将地上的东西很快收拾干净了。

    “去将大皇子叫到朕这里来。”李世民淡淡吩咐道。

    “是,陛下。”小太监应了一声,离开御书房,前往大皇子所在的漱芳斋。

    漱芳斋中,大皇子正在仔细的观看手中的竹简,这是朝堂各地呈给李世民的奏折,这段时日来他可谓是春风得意,自从半月之前李世民将他叫到身边开始言传身教,并且让他接触奏折的时候,他就知道夺嫡之争已经落下了去帷幕,父皇选择了自己作为继承人。

    初始之时他很是兴奋,一连好几天都兴奋的睡不着觉。

    后来,当他从这种亢奋的情绪中恢复正常之后感到很是惶恐,害怕令父皇失望,使得自己这接班人的地位出现变数。

    这些时日以来他很是勤奋,每天睡觉的时间都很少,一直在分析朝中的局势,观看父皇传给他的奏折,认真学习。

    这段时日的学习让他充分认识到自己以往的肤浅无知,那曾经武力清洗各大门阀世家的提议在现在看来太过可笑。

    这时,殿外走来一名老太监,他跪下向大皇子行礼道:“主子,小公公前来传旨。”

    国朝固然不行跪礼,但是那是指平民阶层以上,奴仆则不在此列,老太监身为皇室家奴,面对大皇子这个主子自然不能不跪。

    当世兴起的许多门阀世家即便在奴仆中也已经废除了这一礼节,然而皇室却将其一直保持下来了。

    讽刺的是,当初废除跪礼的正是李氏开国太祖李云龙。

    皇帝身边的小太监当然有自己的姓氏,但是因为他年纪小,才二十岁左右的面相,故而宫中人总是喜欢在私下里称呼他小公公。个别贵人甚至在大庭广众之下也是如此称呼。

    大皇子站起身来道:“随孤出去吧。”

    他走出内殿,来到外殿,见到了等在这里的小太监。

    他微笑道:“小公公大驾光临,蓬荜生辉,不知父皇有何吩咐”

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夕

    小太监是父皇的身边人,即便是大皇子对他也需要客客气气,甚至是刻意讨好。

    小太监向大皇子微微躬身道:大皇子,陛下召您觐见。他名义上虽然是天价家奴,但他又是服侍李世民的人,无需向大皇子下跪。

    大皇子微笑道:那我们便去见父皇吧。

    很快,小太监带着大皇子来到御书房外,他让大皇子在外稍等,自己进去禀报。

    进去之后,他跪下对李世民磕头道:启禀陛下,大皇子到了,正在外面等着。

    李世民本来埋头正在批阅奏章,闻言抬起头淡淡道:让皇儿进来吧。

    过了一会,小太监领着大皇子走了进来,大皇子躬身施礼道:儿臣向父皇问安,父皇万岁

    李世民面上流露出一缕笑意:皇儿请起。

    自从确立大皇子为皇位的继承人之后,他对大皇子倾注的心血增长了无数,潜移默化之下,连称呼都不自觉的亲近了几分。

    大皇子对父皇这种亲近的态度感到很是欢喜,过去二十几年他虽然身为父皇子嗣,但是天家无亲情,父皇每日里忙碌无比,哪有时间与他共享天伦之乐

    在那望子成龙的心态之下,就连对他说话都一直很是严厉。

    等他站起身来,李世民向他问道:这些时日以来皇儿你也观看了许多奏折,可有什么感想,知道该如何处理国家大事吗

    大皇子恭敬道:父皇,儿臣看过您在奏折上的批语,真是字字珠玑,学习之下颇有几分体悟,儿子以往太过浮躁,鲁莽,这段时间来一直努力想改正这一毛病。

    “嗯”李世民听了这话,微微有几分赞赏,他其实很是欣赏这个儿子骨子里的那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冲劲,只是以往这小子眼光太浅,颇有些不知天高地厚,如今看了些奏折,开始知道分寸,还是值得培养的。

    他觉得自己的眼光无误。

    “你去见过智清大师了吗”李世民忽然开口这样问道。

    早在半个月前智清大师刚刚来到京城的时候,李世民便曾叮嘱自己这个儿子要时常去向老和尚请教。

    “这个还不曾。”大皇子硬着头皮说道。

    “嗯”李世民豁然盯住了他,脸色有些不好看了:为何不去

    “这”大皇子有些呐呐的说不出话来。

    李世民淡淡道:你是瞧不起武林中人是吧

    他虽然看起来并没有什么怒火,可是大皇子还是有些忐忑的道:不是,只是儿臣这几日一直在用心学习,没有时间顾及此事。

    “哼,你难道比朕的事情还多”李世民很有些不快的问道。

    儿子给他找了这么一个不靠谱的接口,实在令他心中不快。

    “是,孩儿知错了,请父皇责罚。”福至心灵的,大皇子竟然不再狡辩,坦然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哼”李世民轻哼一声,心里的气总算消了几分,他语重心长的对大皇子道:“一般的武林中人凭借你的身份固然不用在意,即便是宗师高手面对强弓硬弩也只能逃命,但是大宗师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