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启明1158-第10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情立了什么功,都要宣传起来,要让民众知道大明国不是只有苏咏霖一个人在为民众谋福利,坚持为民众谋福利的人还有很多很多,只是之前大家都不知道而已。
  现在,大家可以了解,并且一定要知道中都城内有很多很多为他们的福祉而不断奋斗的人,有为了他们的美好生活而付出贡献的人。
  大明国不是只有一个苏咏霖,还有很多很多人。


第1544章 他没有离开群众
  苏咏霖在和工人还有农民们谈论这些事情的时候,自己就先开始宣传身边人了。
  比如为了修黄河操劳五年时间的田珪子,比如多次亲自上战场击溃强敌保境安民的辛弃疾,比如为了严惩贪赃枉法而夙兴夜寐的孔茂捷。
  他要为自己身边的人做宣传,他要为自己看好的人打出名声,要让民众知道作为新的国家领导人的他们,并非奸佞之辈。
  他希望这些为国为民做出很多贡献的人不要被遗忘,不要被刻意的忽视,他们需要知名度,他们需要名望,他们需要执政的基础。
  苏咏霖要以自己的威望为这些人搭桥铺路,给他们创造名声,维护全新的政治制度。
  而在此期间,他深深感受到了民众对他的关心和信任,看到了民众望着他的时候,眼中所流露出的激动与虔诚。
  他们仿佛是在用注视神明的眼神注视着他,似乎是在把他当作彻底的神明,虔诚的膜拜他、相信他的一切,对他所说的任何事情都感到快乐。
  苏咏霖和他们握手,他们立刻高兴的面红耳赤,说今后不洗手了。
  苏咏霖拍了拍他们的肩膀,他们立刻把衣服脱下来,说要当传家宝,传给后人,让后人知道这是曾经被大明人皇触摸过的衣服。
  苏咏霖和他们亲切交谈,他们除了点头点头再点头之外,几乎没有几个人能在苏咏霖面前保持冷静与他畅快交谈的,都太激动了。
  工人们也好,农民也好,但凡是有点岁数的,都是吃过金国皇帝苦头的,所以对于把他们拉出苦海的苏咏霖那是感激涕零。
  而明国建立之后诞生的新一代没有吃过什么苦头,现在都还是孩子,长得结结实实的不在少数,同样也在父母长辈的教导下知道苏咏霖事他们家的大恩人。
  或许他们并不十分清楚苏咏霖为什么是大恩人,为他们做了什么,不过他们迟早会知道。
  见到苏咏霖最激动的一群人就是上了年纪的老农。
  尤其是当年见过苏咏霖的,一看到苏咏霖过来,立刻瞪大了眼睛张着嘴巴浑身颤抖,指着苏咏霖就掉眼泪,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苏咏霖上前几步,老农就要跪下来磕头谢恩,说要感谢苏咏霖活命之恩,感谢他让自家香火得以传承的恩情,生生世世永不忘怀什么的。
  苏咏霖也只能上前扶住老农,给人家扶起来,亲切的询问他们生活如何,粮食够不够吃,家里小孙子小孙女有没有上学堂之类的。
  跟随在苏咏霖身边的官员们对此也是感叹不已,觉得眼前这一幕绝对是千古难见的奇观。
  明明苏咏霖不是他们的亲人朋友,明明苏咏霖根本就不认识他们,但是只要苏咏霖走上前去,几句话的功夫,苏咏霖就立刻融入了这群人当中,便和他们没有什么隔阂了。
  农民们和工人们也全然没有对苏咏霖有任何排斥,接纳他就像是接纳自己家的亲人一般,热情的邀请他进屋里喝水,吃东西,平时藏得跟宝贝似的糖果一把一把的拿出来给苏咏霖吃。
  苏咏霖的嘴巴就没停过,身上的每一个口袋都被热情的民众塞满了各类零食小吃,老农们见着他就笑面如花,簇拥着他走遍每一块土地,每一栋房屋,听着他说的每一句话。
  “咱们群众不要被坏人带错了路子,成了坏人的手中刀,咱们要清楚的认识到咱们的处境,知道谁是咱们的朋友,谁是咱们的敌人。”
  “我干嘛要把皇帝给罢黜掉?因为皇帝天然就是咱们群众的敌人,咱们以前都讲究老天爷是最大的,皇帝毫无缘由的做了天子,成了天的儿子,代替老天爷管理我们,那不就是毫无道理吗?”
  “中都并非都是坏人,也有很多和咱们一样,立场一致的同志,大家不要听别人说了什么,看一个人啊,一定要记住,要看他做了什么,嘴巴会骗人,身子不会骗人。”
  “集体领导没什么不好的,最重要的是,咱们要知道民众代表会议是整个大明最大的组织,有最大的权力,咱们要利用好咱们手中的这个权力,狠狠的震慑那些混蛋。”
  “那些混蛋为什么不愿意接受这件事情?为什么还要造谣污蔑九人小组,甚至不惜说我出了问题?还不就是害怕这个制度成真之后,他们没办法为所欲为了。”
  “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支持,敌人是见不得我们好的,一丁点都受不了,见到我们好比他们自己受苦还要难受,他一定要让我们坠入深渊做牛做马不得翻身才乐意,所以他们反对的,我们必须要支持。”
  苏咏霖对着农民们和工人们说了很多话,也对着一起来看他的当地的基层复兴会员们发表讲话,声声入耳,字字铿锵。
  那几日,苏咏霖完全没有离开群众,没有返回济南城,一直待在田间地头。
  饭点到了,就在工场和集体农庄里和大家一起吃饭。
  工场有食堂,集体农庄里则是抢着被各家各户邀请到他们家里吃东西,吃的东西都还不错,有荤有素。
  工场里的伙食好一些,有专业厨子,集体农庄内的伙食也不差,只是没有专业厨子,相对粗糙。
  但是对于苏咏霖来说,这些东西都是好吃的,他很喜欢吃。
  到了晚上,他就随便在集体农庄内和工场内找地方睡觉,集体农庄内谁家有空的房间就行,工场内则是找空闲的宿舍去睡觉,早上起来和大家伙儿吃个早饭,打个招呼,再去其他地方。
  这种乡野之间的和民众近距离接触的日程让苏咏霖非常开心,也非常放松,不断对身边随员和地方官员说着自己的感受,告诉他们绝对不要远离民众,而要充分的从民众身上得到教训。
  三天的视察巡游,苏咏霖在济南周边完成了拨乱反正,对谣言进行了成功辟谣,使得当地民众广泛接受了皇帝制度即将告终且集体决策制度即将确立的事实。
  民众不再认为这是阴谋,不再认为这里头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而是认同苏咏霖的一片苦心,并且为【他们可以做朝廷的主】这件事情感到兴奋。
  不仅如此,苏咏霖还从民众口中得到了他们对于现行集体农庄和工场的一些制度上的不满意,准备回去之后召开九人决策小组会议,对这一系列的问题进行调研,然后做出调整。
  返回济南城之后,他把自己这几日的见闻所得分享给了山东行省方面的官员们,告诉了汪宏津和余良哲等人。
  “仅仅下乡三天,不仅让民众了解了我们,接受了我们的制度上的变革,更了解到了一些你们都不曾了解到的问题,所以我说什么了?紧紧依靠群众,决不能远离群众。
  大明的根基是群众,是集体农庄,是工场,也是农民和工人,所有政策的最终落脚点,都在他们身上,他们满意了,大明才能好,他们不满意,大明就要出问题。”


第1545章 叛徒
  汪宏津和余良哲等人显然那没料到苏咏霖去辟谣的同时还搞了政务调研,搞出了一堆问题让他们处理,顿时十分郁闷。
  现在最重要的难道不是谣言该如何处置的问题吗?
  怎么又变成政务处理了呢?
  苏咏霖这心未免也太大了。
  “主席,关于谣言的事情……”
  “谣言是一时的,治理国家才是永久的!”
  苏咏霖不满地敲桌子道:“谣言是可以被轻易平复的,可民众心中不满的情绪是很难平复的,敌人是不懂得依靠群众的,他们只会利用群众,所以他们注定不能长远,我们若要战胜敌人,就必须要着眼于长远!”
  “明白。”
  一群人在苏咏霖面前低下头,像是认错的小学生一般。
  在这群人中,苏咏霖看到了山东行省尚书右丞梁元凯和山东行省司法总局主任谢鹏,这俩人的表情和行为与在场大多数人没什么不同,十分正常。
  苏咏霖便有些好奇,不知道他们当中,到底谁才是那个始作俑者。
  当晚,苏咏霖在济南城内和官员们吃了一顿饭,然后在他们的安排下准备休息,刷了个牙,洗了把脸,正准备靠在床上继续看《资治通鉴》的时候,苏隐姗姗来迟。
  “你再不来我都准备睡觉了。”
  苏咏霖把手中的《资治通鉴》放在一边,看着苏隐顶着两个显而易见的黑眼圈,便开口道:“看起来你这几天过得也不是很轻松啊。”
  苏隐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珠,尴尬地笑了笑。
  “抓叛徒耗费了一些时间,差点耽误阿郎休息了。”
  “叛徒?”
  “恩,叛徒。”
  苏隐深吸一口气,开口道:“山东的情报任务是天网军中原组山东分组负责的,山东分组的前身是天网军第十一行动组,改组之后进行了一定的人员调换,在此基础上组建了中原组的山东分组。”
  苏咏霖细点了点头。
  “所以,叛徒是谁?”
  苏隐抿了抿嘴唇。
  “前十一行动组组长,现在的山东分组组长,杜非。”
  “是他?”
  苏咏霖眼神一凝:“分组组长,他居然成了叛徒?”
  “是的,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事情。”
  苏隐的表情看上去十分懊恼。
  “所以这是怎么回事?你是怎么查出来他有问题的?”
  苏咏霖皱眉道:“而且如果他有问题的话,整个山东分组的问题都不会小!”
  “他是自首的。”
  苏隐苦笑道:“属下无能,若非此人主动自首,属下甚至不曾发现手下一个组长级别的重要密探居然变节了,还做了不少瞒着我的事情。”
  “自首?”
  苏咏霖有点意想不到,忙问道:“这又是什么情况?细细说来。”
  “说来话长。”
  苏隐摇了摇头,便缓缓把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告诉了苏咏霖。
  杜非严格来说也是江南老人级别的人物,甚至比起那些制盐工厂出身的江南老人团体,资历要更加深厚。
  他是苏咏霖的爷爷还活着的时候,为了苏家海上贩私盐的生意而组建的情报队伍的一名成员,帮着苏家贩私盐的船队打探其他竞争对手家的消息,立过不少功劳。
  所以苏咏霖最早培养苏隐承担情报任务的职责的时候,苏隐就是在杜非手底下受训的。
  杜非的资历甚至比苏隐还要深厚一些,只不过苏隐因为和苏咏霖的关系后来居上,成为了苏咏霖重组之后的情报部门的首脑。
  尽管如此,他也没有忘记杜非曾经的教导,认可杜非的能力,所以在天网军成立之后,任命给了杜非很重要的职责。
  而杜非在洪武九年之前都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老黄牛,兢兢业业的从事着情报搜查的工作,在山东地区的高层官员群体中颇具声威。
  问题出在山东行省尚书右丞梁元凯身上。
  梁元凯是江南老人,早期参军作战受了伤,顺势转职,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从村指导员做起,多有政绩,一路做到了济南知府。
  梁元凯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