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启明1158-第10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决定讨伐野猪的时候,士兵们往往会在野猪栖息地周边树木比较多的地方设伏,用食物诱惑野猪群出现,然后用火枪集群射击。
到底是火药武器,对野猪的杀伤力比冷兵器大得多,且动静大,声音响,密集射击,威力相当可观,足以将野猪震慑住。
训练有素的火枪手们只管射击,虽然野猪皮糙肉厚很结实,但是面对火药动能的火枪,也难免败下阵来,就算铅弹无法破防,但是被击中的感觉绝对不好受。
铅弹的确没有那么强大的穿透力,但是弹丸大,且多数不规则,在当年的战场上,有很多人仅仅因为被打中四肢就导致内脏破裂而死。
都是爹生娘养的血肉之躯,野猪再强,也没理由不怕火枪,最后只能狼狈逃走,甚至有些运气不好的直接被打爆了脑袋,还会当场死掉。
当场死不掉的也活不了,只要受了伤流了血,铅毒和火毒会让它们在受伤之后无法痊愈,慢慢死去,也无法继续攻击人类聚居地、偷吃粮食了。
野猪群毫无疑问是对人类聚居地的农民和农田杀伤力最大的猛兽,也是农民们最痛恨的猛兽,于是每当明军士兵们抬着大量野猪尸体回到人类聚落的时候,总能收获大量赞美之声。
只是很可惜,野猪虽然肉多,但是肉质不好,很柴,需要更大的力气去咀嚼,对牙口有很大的需求,且野猪肉腥骚味儿很重,不经过有经验的大厨用大火猛料调理,还真的难以下咽。
对于待遇优厚且时不时就能吃到家养猪肉的明军士兵们来说,这东西属于鸡肋,但是对于普遍缺少油荤食材的辽东农民们来说,他们可不在乎这些。
明军士兵会把尚且干净的野猪肉割下来免费分给当地附近的居民,并且传授他们烹饪的方法,当作一种额外的福利,也算是为当地民众报了仇。
因为剿杀野兽越来越熟练、立下的功劳越来越大,辽东地区的农民们无不把这些和野兽战斗在第一线的士兵视若英雄。
他们的存在和奋战对巩固当地民心所起到的效果,不比明政府执行的一系列优惠政策要差,使得当地居民对明政府的评价相当之高。
苏绝本人也曾亲自上阵率军围剿野猪,驱赶野猪群使之聚集,然后指挥士兵用雷神炮轰炸野猪,把野猪群炸的血肉横飞,取得丰厚的战绩,给民众留下极好的印象。
第五兵团的奋战大大改善了辽东民众的生存环境,将野兽渐渐驱离人类居住地,为辽东移民计划的顺利推动立下了汗马功劳。
因为军功和安民功劳的叠加,苏绝的中央代表身份是最早被确认的。
同时,苏绝也是军中最低调、性格最冷静的统帅,对于功名利禄不甚热衷,苏咏霖给什么,他就拿着,苏咏霖不提,他绝对不自己争取。
他喜欢埋头做事,做各种事情,对于任何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他都有十足的兴趣,十足十的投入,然后解决,以此获得满足感。
至于事后的官方奖励,对他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
苏咏霖欣赏他的这种性格,所以放心把整个辽东军区都交给了他,他也从来没有出过任何纰漏。
所以他所得到的一切荣誉,都是实至名归。
第1577章 药能救人,奢侈品只会害人
这一次相见,阔别数年,苏咏霖和苏绝都很激动。
“那么多年把你放在辽东不管不问,你不会怪我吧?”
“主席素来公正,把我放在辽东是因为相信我,有大事相托付,我怎么会怪您呢?”
“话虽如此,辽东也是苦寒之地。”
苏咏霖无奈的笑了笑,说道:“就算想要给你更换驻地,也不会去什么繁华之地,都是边境,都是环境不好的地方,且远离中都,以你的职务,除非你退下来退居二线,否则很难安排到什么风景秀丽的地方。”
“主席,您是懂我的。”
苏绝笑道:“身为革命军人,我更愿意做事,而不是休息,什么地方有事情做,就让我去什么地方好了,事情越多,越繁杂,做起来越麻烦,越需要人去处理,我就越高兴。”
苏咏霖也没什么话好说,他了解苏绝工作狂的属性。
于是也就是拍了拍苏绝的肩膀,给他拥抱,仅此而已。
与苏绝相比,苏海生和韩景珪就活泼多了,他们两个都是典型的话痨,不说话不撒欢要死的类型,好在西域和草原足够宽广,能给他们足够的活动空间,否则这两人迟早给憋死。
苏咏霖见他们的时候,他们就是联袂而来的,一来就和苏咏霖说说笑笑,讲这些年在草原上和西域发生的有趣的事情,言辞之中满是兴奋,显然对他们现在的状态很是满意。
与他们比起来,张越景又显得踏实的多,时而活泼,时而沉静,更像是个正常人,所以张越景成为了最早带领一支军队独当一面的战将。
而比起他们,赵玉成对苏咏霖的感情显然要更加的强烈。
他接到自己被选为中央代表的消息之后,很快就动身赶回中都,面见苏咏霖的时候,把他自掏腰包买给苏咏霖的珍珠献给了苏咏霖。
“这是大名鼎鼎的合浦南珠,好几百年前开始就是皇家贡品,素来都是珍贵奢侈的物件,不过在咱们大明倒是归于凡品了。
没人要,没人买,之前靠着捞珠过日子的珠户和经营南珠的一批商家的日子还真是很难过,多亏之前两广搞联合,把南珠收归国有经营,往海外卖,不然还真要叫好些人破产了。”
苏咏霖接过了赵玉成带来的合浦南珠,放在手上观赏了一会儿,笑了笑。
“奢侈品存在的意义无非是彰显上等人不同的身份,方便他们远离民众,而我们革命者最不能容许的就是远离民众,所以不管怎么说,这些东西归于凡品都比成为奢侈品更有意义。”
赵玉成眨了眨眼睛。
“您不喜欢这个吗?”
“你自己买了送给我,那我就收下了。”
苏咏霖笑道:“我虽然不用这东西,你师娘也不怎么用,不过听说这些珍珠磨成粉有药用价值,我就留着以备不时之需吧,对了,这样说起来,我倒是建议全国各大药局都购进一批珍珠磨粉备用。”
赵玉成愣了一下,随即哑然失笑。
“这历朝历代上等人都是若珍宝的珍珠,到了您这里,却成了药品要吃下肚子了。”
“药能救人,奢侈品只会害人。”
苏咏霖把那盒子珍贵的合浦南珠收下,笑道:“药多了储备着,不怕用不掉,奢侈品多了,国家可就危险了。”
说着,苏咏霖又笑问道:“这些时日在岭南生活的如何?和你的妻子相处如何?”
赵玉成摸了摸脑袋,嘿嘿笑了笑。
“最初还有些不习惯,现在离得远了些,反而有些思念。”
“哈哈哈哈哈哈。”
苏咏霖大笑道:“是这样的,初时有些不习惯,但是久而久之,反倒觉得没有女人在身边才不习惯,心里空落落的仿佛缺了一块什么东西似的,等再过一阵子有了孩子,就更高兴了。”
“其实……已经有了。”
赵玉成嘿嘿笑道:“一个月前查出来的,到现在差不多三个月了。”
苏咏霖大为惊喜。
“哟!这可是大喜事,到时候可别忘了告诉我,虽然过不去,随份礼也是好的。”
“一定会告诉您的。”
赵玉成裂开嘴大笑,显然是开心极了。
真要说起来,赵玉成和他的妻子之间所发生的事情还真是有点传奇小说的味道。
赵玉成在两广基本平定之后就率军驻守广东,帮助广东之地的民众开垦荒地,修筑房屋水利,顺便承担起剿杀驱赶野兽和剿灭土匪强盗等的任务,为当地民众创造一个安全的居住生产环境。
尽管明军进驻两广,大大拓宽了当地汉民的活动范围,可这个范围相较于整个两广之地来说还是比较小的。
大部分山林荒野之地都不是汉民的活动范围,不是属于猛兽就是属于外族,汉民的活动范围仅限于城池周边部分地区,统治区域基本上是点对点之间的统治。
而这也就给当地汉民和官府带来一定程度的危险。
岭南之地的外族历史悠久,向上能追溯到先秦时期,当时的华夏族先祖武德充沛,只在黄河流域开疆拓土还不够,还要向东向南开疆拓土。
商王朝和周王朝都曾从黄河流域中心的位置向东向南拓展领地,接纳当地被征服的族群进入华夏族,而被打败却不愿被征服的当地原住民则不断向南逃跑,最终逃到了岭南之地定居。
不同的时代这些地方的外族居民有不同的名字,什么三越三苗之类的称呼,都是对华夏族上千年扩张领土历史中被打败随后南迁的族群的统称。
事实上别说中原王朝的汉人搞不清楚这些人到底是什么族群,他们自己都未必搞得清楚自己的来源。
因为文字记载资料不足和口口相传的极限,再加上他们内部也是相爱相杀千年不止,互相之间征服通婚,早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了,最后也被统称“南蛮”“南夷”之类的。
华夏先民从秦王朝进入岭南之地定居开始,再到汉武帝灭南越正式设郡县管理,也在那里有上千年的活动历史。
但是因为中央王朝在大部分时间内都对这些边缘领土不怎么重视,不愿意投入大量资源开拓,也确实缺少开拓当地的技术手段,所以当地汉人的发展始终有限。
因为兵力和财政的有限投入,当地汉人的活动范围只能以城池为中心向外辐射,且辐射距离相当有限。
又因为地主阶级的局限性,肆意抢占开垦好的皇帝而不愿意主动开垦荒地,使得汉民自发开拓荒野之地的进程也被大大拖累。
到明军进入两广之地的时候,汉人的活动范围在整个岭南之地也就占比百分之二三十左右,虽然居住地多土地相对肥沃的地区,可是大部分地区都不在官府掌控之中。
等于明国对两广之地的资源利用率其实是比较低下的,这种情况也相当危险。
外族部落和猛兽群时时刻刻都在威胁着从事农业生产的汉民,三方面的关系颇有些微妙。
第1578章 双方的矛盾一触即发
明军进驻两广之地以后,大大增加了对两广之地资源利用率提升这一进程的速度。
十万大军进驻以后,赵玉成按照中央的政策,在集体农庄政策之外,又推动军民合作屯田开荒。
军队在训练和作战任务之外协助农民开垦荒地,数万精干劳动力的加入对农民开垦荒地的帮助是非常之大的。
所以较短的时间内,就有大片大片的原先的荒野之地被开垦出来作为田地培育,两三年之后,就会成为可以种粮食的良田。
只是相较于广大的荒野之地和数量不怎么足够的汉民数量,虽然有十万精干劳动力的帮助,但是这一进程显然不可能超越时代的局限。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一进程也是大大的被推动了。
农业生产扩张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之中,危险也在悄然滋生。
农业生产进行到什么地方,明国官府的统治就能扩张到什么地方,这对于汉民来说当然是好事,但是对于外族部落和野兽群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
而对于明国官方来说,在农民们活动生产地区的周边,安全性是必须要保障的。
农民们累死累活耕田种地搞生产给明政府缴纳税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