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启明1158-第10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他任何人无论以任何理由试图召集民兵,民兵系统都该予以坚决拒绝,并且立刻将此事上报中都军事部,以及时挫败阴谋。
辛弃疾以这一次的山东事变为例子,讲述这一改革的重要性。
“此番山东事变,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前因后果,我想说的是,如果这一次政策提早执行了,或许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事情,如果政策早就执行了,那么张茗根本不可能染指民兵系统。
民兵系统如果只认中都军事部的指令而没有其他调动的可能,那么张茗无论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让民兵们受到蛊惑并且有人敢于召集民兵行动,就是因为那不清不楚的自主行动权限,让那狗贼的行动有了可乘之机。
因此,我郑重提议,将民兵指挥权全部收归中央军事部,除军事部正规公文之外,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调集任何一名民兵去做任何事情,哪怕迫在眉睫都不可以,必须要有命令!
或许有人会认为我的行为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懦夫行为,但是我要说的,军国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我的提案的具体内容都在文件里,请诸位代表观看。”
辛弃疾发言结束之后,退到了一边,然后把目光转向了一直坐在椅子上没动弹的苏咏霖。
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了这一点,感到好奇。
而当苏咏霖不紧不慢地站起来,走到演讲台上的时候,这种好奇达到了顶峰。
代表们惊奇地看着苏咏霖走到了演讲台上,公开表示自己对辛弃疾提案的反对意见。
“对于方才辛弃疾副主任提出的这个提案,我表示反对,我不支持,我希望这个提案不会得到通过。”
第1591章 辛弃疾完败
苏咏霖的意见提出来之后,全场大哗。
民众代表们十分惊讶,对此感到非常震惊,觉得苏咏霖和辛弃疾居然持有相反的意见,这实在是很奇怪。
在他们之前的认知里,苏咏霖和辛弃疾是很亲密的战友,关系非常好,之前的诸多议案中,苏咏霖和辛弃疾都保持步调一致,苏咏霖支持的,辛弃疾一定支持。
可现在怎么两人意见相左了呢?
更何况大部分民众代表感到这个提案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针对之前发生的山东事变的政策调整,不少人已经有了充分的了解,并且得出了属于自己的结论,觉得辛弃疾的提案很有意义。
毕竟他们都非常在意苏咏霖,谁想要谋害苏咏霖,谁就是他们的敌人,这一点是肯定的,这个政策看起来也是为了保证苏咏霖的安全,这有什么不好吗?
然而现在苏咏霖却主动站出来反对这个为了他而提出的提案。
这让民众代表们感到大惑不解,私下里交头接耳谈论个不停。
苏咏霖当然也没有藏着掖着,而是把自己的理由交代了一下。
“我反对这个提案的理由并非是为了我自己,我承认辛副主任提出这个提案的初衷是为了国家稳定,但是在我看来,这种稳定并不能成为压倒一切的理由。
我当初选择留给地方民兵处部分自主权力的原因就是希望他们在某种意义上能够成为纠错机制的一部分,当中都犯了什么大错的时候,他们的存在能够成为犯错分子不得不顾及到的部分。
我一直在强调,没有谁可以不犯错误的,地方会犯错误,中都也会犯错误,但是中都犯错误的代价会比地方犯错误的代价要高得多,这是毋庸置疑的,地方犯错尚且有中都可以纠正,那么中都犯了错该怎么办呢?”
苏咏霖的发言引起了代表们的广泛讨论,苏咏霖留给了他们一些讨论的时间,然后接着往下说。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人是这样,一个集体也是这样,有些集体善于纠错,有完善的纠错机制,那么这个集体就能持久强大,而有些集体不善于纠错,反而善于将错就错,那么这样的集体就无法长久。
我希望给大明给留下一些纠错的机制,能让朝廷犯错的时候有人阻止,犯错之后有人努力纠错,并且把错误改正过来,而这需要一定的实力,民兵系统,就是这个实力。”
苏咏霖的一阶段发言结束,退了下来,示意辛弃疾有话想说的话,可以继续说。
辛弃疾犹豫了一会儿,点了点头,走上了演讲台。
“我必须要说明的是,主席所说的话我并不反对,纠错机制是需要的,但是我认为,我们可以商讨其他的纠错机制,而不是把国家军力牵扯进来。
我认为,军队和政治应该分离开来,军队是不能涉足到政务当中的,不管是正规军也好,是民兵也好,都不应该牵扯到政务当中,这是很危险的。”
辛弃疾讲话结束,又看向了苏咏霖。
苏咏霖点头,继续上台。
“在我们的设置下,如果地方民兵的纠错机制被启动了,到了不得不动用的时候,那么就意味着政治层面的纠错已经无能为力了,错误已经占据了主流。
而在这种情况下,常规手段已经没有了办法,那么为了守护吾辈奋战的成果,军队就是最后的纠错防线,我认为真的到了那种时候,政治正确是毫无意义的。”
辛弃疾犹豫了一会儿,还是硬着头皮上去了。
“为了这个根本看不到踪迹的可能发生的错误,而要让大明承担可能会接二连三发生的兵变的风险,这个成本未免太高了,我不能赞同主席的建议,我还是维持我自己的看法。”
苏咏霖当然也不会认同,他再次发言。
“为了防范兵变的风险,我们可以采取更多政策上的手段,我们可以商讨,但是地方上保有最后的灵活性,与这种防范兵变的策略,我觉得二者并不冲突,这种策略上的事情,我们可以拿到军事部里面讨论,而原则上的事情,不能讨论。”
辛弃疾深吸一口气,感觉自己能说的话越来越少了。
“那么主席,您有什么样的策略能够防止山东事变的再次发生呢?”
苏咏霖微微一笑。
“这是策略上的事情,是大政方针以下具体办事措施的事情,不需要拿到这种场合上来说,我们现在需要提请代表们表决的事情,是能否保证地方保有一定的军事灵活性的事情。”
辛弃疾一愣,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
但是他已经没有修改的机会了。
苏咏霖紧随其后就在台上发表了最后一段讲话。
“这些年来所发生的事情让我了解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人是会变的,就算是曾经与我并肩战斗的战士,也有堕落的那一天,会堕落到我根本不敢相信的地步。
因此,我坚决不能支持任何一种把全部希望寄托于一处的行为,所有的事情都要付出代价,但如果付出代价之后,我们能获得在未来纠正中都犯错的宝贵成功,那么我认为,这代价就是值得的。
诸位代表,你们之所以能成为代表,是因为大明的革命,你们之所以能够做朝廷的主,很不容易,我希望你们要无比的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一切。
同时你们更要清楚,只有人民群众,只有你们自己,才是你们最坚实的依靠,靠天,靠地,靠英雄豪杰,都不如靠你们自己。”
苏咏霖其实还想说的更多,但是考虑到背后的中央代表们,他觉得没必要在现在就把话说得那么干脆。
于是他讲话完毕。
民众代表们一时无言。
但是不知何时,从第一个人鼓掌欢呼开始,整个民众代表大会议事厅内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
这是独属于苏咏霖个人的欢呼,是民众代表们代表全国民众献给苏咏霖的欢呼与认可,是除了他之外没有人能够拥有的。
苏咏霖背后的决策小组成员们和中央会议代表们面对如此的一幕,涌现在心头的情感是十分复杂的。
有人欣慰。
有人叹息。
有人羡慕。
有人感到惶恐不安。
有人感到压力山大,喘不过气来。
有人对未来感到迷茫。
他们的情绪非常复杂,但是这并不妨碍民众代表们投票表达对苏咏霖的支持。
他们再一次的认识到了苏咏霖那强的过分的威望和人气,认识到了苏咏霖只要还活着一天,不管这个国家到底有什么样的好制度,或者他到底还是不是国家领袖,都没有差别。
没人能在这个层面与他抗衡,除非他隐居到深山里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说,只要他出现在人群中,这个状况就无法打破。
这个提案,被民众代表全员否决。
在这个问题上,辛弃疾完败。
第1592章 致命的惩戒“核弹”
在这一刻,没人觉得这样的一幕出现有什么不对劲的。
他们最多只是在暗中嘲讽一下辛弃疾不自量力和狂妄,居然敢挑衅苏咏霖的无上威望,和苏咏霖作对。
没人觉得辛弃疾挑战苏咏霖的行为是一件很值得赞赏的事情。
结果出来之后,辛弃疾站在苏咏霖身边,长长叹了口气,一脸无奈。
“主席,大明国没有人可以和您对抗,哪怕是在这样一个局面下,和您对抗的人也会完败,败的体无完肤。”
“我说过,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我错了吗?”
辛弃疾苦笑道:“我可不觉得我有什么错,而且,我也是一片公心,并无私心,主席,话是这样说,但是我并没有与您对抗的想法,我只是坚持我自己的看法。”
“你不用担心我生气,你能公然站出来反对我的看法,并且在这样的台面上公然与我辩论,我是高兴的。”
苏咏霖指了指自己的心:“但是幼安,你还记得我对你说的吗?革命者,一把刀指着敌人,一把刀指向自己的心脏,没有那把指向自己心脏的刀,就不是一个真正的革命者了。
不管你是不是出自公心,你想要做到的,就是把那把指向自己心脏的刀拿掉,或许你从未想过其他的,但是幼安,这把刀动不得,真的动不得,一动,就要出事了。”
辛弃疾听后,叹了口气,没在就这个问题说什么。
但是在另一个问题上,辛弃疾大胆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主席,您的个人威望实在是太高了,高的让所有人感到绝望,高的比历朝历代的高皇帝还要高,高破了天际,这种可怕的在民间的号召力意味着什么,您自己清楚吗?”
苏咏霖扭头看了看辛弃疾。
“幼安,你觉得我的威望碍事吗?”
辛弃疾演了口唾沫,强忍心中畏缩之意,硬着头皮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您所建立的大明的一系列的政策制度的最大的敌人,就是您本身的威望,您的一句话,比历朝历代的高皇帝还要好用,您总说皇帝口含天宪言出法随,但是您自己呢?”
说完这句话,辛弃疾的勇气就用完了,他低下头,什么也没有继续说。
苏咏霖也没再说什么,他知道辛弃疾的意思,也知道辛弃疾的担忧当中,属于他自己的部分并不多,说这句话是出于公心,倒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只是……
这真的是一件坏事而不是好事吗?
这对于大明来说,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苏咏霖自己有自己的看法,他很清楚,就眼下来说,必然是前者,至于会不会演化为后者,他自己也不敢在现在做出什么保证。
但是他可以确定的是,若是有朝一日大明朝廷的主流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