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启明1158-第10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发动革命的话,就有成功的可能,不发动的话,连成功的可能性都没有。”
  齐光缓缓道:“当然,重要的事情并不止于此,我们需要在战火中发展、教育一批拥有坚定信念的革命同志,把复兴会组织发展壮大起来,只有强有力的组织才能带来斗争的胜利。
  你过去的失败不单单是没有发动群众的原因,你自身的组织力度也不够强,没有发展足够多的复兴会员协助你搞宣传行动,宣传力度远远不足,没有形成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你知道当年咱们主席是怎么起事的吗?”
  伦巴林懵懵懂懂的摇了摇头,显然对此了解不多。
  齐光就把当年苏咏霖在起事造反之前是怎么构建以自己为核心的坚定的领导团队的事情给伦巴林讲了一遍,让他知道起义不是随便说说就能成功的,起义是需要时间和金钱的投入的。
  和世间万事一样,革命起义也是需要钱的,需要的钱的数量还特别特别多,大量金钱的投入和大量人员的牺牲都未必能获得完全的胜利,属于投入产出比非常低的项目。
  但是为了理想,愿意投入其中的人绝对不是少数,会不断有人献出一切,如飞蛾扑火般前赴后继,直到获得完全的最终胜利。
  “可是我现在没有钱……”
  伦巴林长叹一声,随后攥紧了拳头,脸上满是仇恨:“我的革命不单单是为了大家,也是为了我的父亲!我一定会为我的父亲报仇!”
  齐光也知道伦巴林父亲的事情,所以颇为理解他的痛苦。
  “你父亲的事情我们感到很遗憾,仇我们一定会报,但是不必让仇恨蒙蔽了双眼,钱,我们有的是,同志却不多,因此同志非常可贵,你不要担心没有钱用,只需要担心我们的同志不够多、不够坚定。”
  伦巴林知道齐光的意思了,他泪流满面的向齐光表示了感谢,并且开始向他请教该怎么组织人员建设起一个顽强的革命领导核心。
  复兴会在真腊国的革命行动正在秘密展开。
  按照苏咏霖之前的规划,整个海洋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都是按照设立天网军活动秘密基地、设立商业代办处、设立复兴会秘密组织这样的路线来行动的。
  天网军收集情报,商业代办处作为遮掩真正目标的掩饰,复兴会秘密组织则是最终目的。
  按照这个行动计划和规划,占城革命获得了成功,当然,这多少有点意外属性在里头,但是大体的行动规划是不会出什么问题的。
  真腊国目前已经完成了商业代办处和天网军秘密活动基地的准备,而复兴会秘密组织也在组建当中,且真腊国目前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统治核心,所以真腊国是下一个行动目标。
  除此之外,蒲甘国和三佛齐国就是再下一批次的行动目标了。


第1629章 世界革命果然是应该推进的
  行动在蒲甘国的天网军秘密基地已经随着第一批商旅的正式进入而建立起来了。
  而为了建立商业代办处和复兴会秘密组织,苏咏霖以国家使节团的名义派人进入,使节团由正式的外交官员、复兴会政工干部还有熟悉当地情况的扮成商旅的天网军密探组成,大家一起行动。
  这是大明首次派官方人员前来蒲甘国。
  蒲甘国王那罗波帝悉都继承他的祖父和父亲的基业,接手的是一个统一程度较高的封建王朝,这个国家的主要宗教是佛教,国内遍布佛寺,僧侣的地位很高,寺院财产非常丰富。
  对于大明这样一个彻底的世俗国家,和这类国家打交道其实是不太容易的,因为除了商业关系,也不太好找到切入点。
  不过对于接近四川云南地区的国家来说,大明享有一个意外的悠久历史的传承切入点——诸葛亮。
  根据在蒲甘做生意的天网军密探交代,蒲甘北部地区有诸葛武侯庙,当地人对诸葛亮保持着祭祀,对诸葛亮颇为崇敬,对于大明来说,这或许是一个和当地人打好关系的奇妙切入点。
  当时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苏咏霖就在执行委员会内部会议上深深的感慨。
  诸葛亮已经去世快一千年了,但是他在千年前留下的丰厚遗产居然到现在还能发挥出用途,一个人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如此坚定的不容易被抹掉的足迹,到底是多么了不起呢?
  苏咏霖不是一个喜欢个人崇拜的人,但是总觉得面对诸葛亮,他这个占尽历史优势的穿越者是需要去顶礼膜拜的。
  不过国与国之间的往来素来和民间往来不同,民间往来可以寻找共同的历史记忆,国与国之间的往来却不然。
  那罗波帝悉都对于大明使节团的到来貌似欢迎,用最隆重的礼节亲自接待,但是他眼中的戒备和疏离是无法掩饰的。
  使节团长、田珪子器重的部下、复兴会总理办公室秘书长宋祥希知道这位国王对自己的到来产生戒备的原因。
  无非是第八兵团徐通所部在大理行省和蒲甘王国边境处的一系列军事行动——徐通正在率军围剿大理国内权贵、地主阶级的余孽,他们从大理中部和东部窜逃到了蒲甘国边境地区。
  对于那罗波帝悉都的警惕,宋祥希给予了相当明确的回应,称这就是大明剿灭逆贼的军事行动,将局限于大明国境内,不会牵扯到蒲甘国。
  那波罗帝悉都对此不置可否,但是这的确是他对明国怀有疑虑的主要原因,如果仅仅只是使节团来访,他不至于如此警惕。
  大明的富庶和商品的珍贵他当然知道,虽然他不了解大明,但是他了解大明的茶叶、丝绸、瓷器、陶器,这些在国际市场上属于硬通货的超强拳头产品,他作为一个王者不可能不了解。
  他也非常想要数量更大、价格更便宜的这些商品,如果能够通过和大明产生官方联系而获得这样的好处,那么他觉得其他的只要不涉及到国家主权,都可以商量。
  比如那些对大明有所了解的商人所说的什么藩属国之类的。
  但是大明貌似并没有如此的想法,真的就只是来谈生意的,希望在这里设置一个官方性质的代办处,设下使节常驻,如果蒲甘国方面有什么商品方面的需要,只需要和代办处下单,代办处会帮他们全部处理。
  他们只需在国内等着收货就可以了。
  大明准备加强海上商运的力度,送货上门,不再需要他们出动大量人力物力去购买了。
  而且在价格方面,也会比原先的价格有所优惠,全看那波罗帝悉都对于代办处的支持以及对于明国商人到蒲甘国来做生意的保护程度。
  那波罗帝悉都明白了,明国这是上门推销来了。
  这倒没什么奇怪的,不过那波罗帝悉都觉得这些商品明明就非常抢手,根本不需要推销也能卖出去,无数海商抢破了头也想要得到和大明做生意的机会,大明怎么就想到要送货上门了呢?
  对此,宋祥希的解释很简单。
  大明革新了技术,商品产量得到了提升,如果只是按照原有的方式等人上门来买,会造成产品的堆积,所以需要主动出击,以更高的频率和数量对外销售大明的产品。
  谁不想多赚钱呢?
  相对应的,大明也会相对下调产品的价格,而且大批量购买也可以得到优惠,大家双赢。
  那波罗帝悉都点了点头,思考了一番,勉强接受了这个说法。
  但是他还是很好奇,不知道大明为什么不和他商量藩属国的事情,据他所知,大明国应该是习惯于让域外小国成为他们的藩属国并且进贡之类的,怎么宋祥希不说呢?
  对于这个问题,宋祥希笑了笑,表示大明已经和过去不一样了。
  大明现在并不追求藩属国之类的存在,大明更加希望和世界上的诸多国家实现友好往来,大明对于名分这一类的东西已经不再追求了。
  对此,那波罗帝悉都感到意外,但是对方既然这样说了,他也没必要上杆子求着人家做藩属国,现在只要明军大部队从边境撤退,那么他就愿意和明国进行一系列友好往来。
  宋祥希表示非常高兴,并且以大明国的名义向那波罗帝悉都赠送国礼。
  接下来的日子里,宋祥希和那波罗帝悉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交流,也在那波罗帝悉都的安排下游历了都城周边地区的山山水水,还有一系列壮丽的佛寺建筑。
  那波罗帝悉都自豪于他的这些奇观建筑,认为这些奇观建筑代表了他的国家的强大与兴盛,并且向众佛表达了信仰的虔诚,一定可以由此得到众佛的庇佑。
  宋祥希对于佛道之类的没有任何兴趣,他礼节性的称赞这些庙宇建筑的壮美与奢华,对镀金和纯金打造的奢华佛像也是极力称赞,看上去非常喜欢这一切,实际上则颇为不屑。
  他的眼光放在了尚未彻底完成的寺庙建筑群落工地上的那些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的苦工身上。
  他们没有足以遮蔽身体的衣服,也很明显没有得到足以饱腹的食物,更不可能得到足够他们生活的工钱,却要为此承担如此庞大而辛苦的重体力劳动。
  男人,女人,老人,孩童,看着那些最多只有四五岁却一样被驱使着和大人们一起驮运建材的孩童,他只觉得内心一阵一阵的不舒服。
  这让他不由得不想到过去的岁月里被中国的封建统治者们驱使着付出辛苦劳动的贫苦民众们,包括曾经给地主家做苦工的年幼的自己。
  现在,苏咏霖建立了大明民主共和国,结束了中国民众的苦难,而眼前的这一切告诉他,这个世界上的苦难还远远没有消失。
  世界革命果然是应该推进的。
  如此深重的苦难压在身上,这片崇佛的土地上又如何没有革命的土壤和火苗呢?


第1630章 果然,他们就是虫豸
  宋祥希对佛教没有任何深入了解。
  他只是大体上知道佛教有很多不同的教派,彼此之间的矛盾比较大,行事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
  但是他年幼时也听自家老人说过,说佛教徒总该是要遵守戒律的,什么不能杀生,不能吃荤腥之类的,反正规矩挺多。
  所以他觉得僧人应该是一群规规矩矩的人。
  在他的理解中,有一些传承久远的戒律,不管你是什么派系的,都该遵守,佛教徒应该是清静无为且清心寡欲的,而且应该仁慈,讲究一个普度众生。
  可是在他面前的这些崇佛之人,给佛像镀金,或者干脆用纯金打造佛像,把佛寺弄得金碧辉煌无比奢华,自身的装饰也是极尽奢华,金光闪闪,仿佛这样就能表达自己的虔诚。
  不是说好要普度众生吗?
  怎么现在却只顾着给一座雕塑塑金身、给自己穿金戴银了呢?
  难道说不同教派的佛教徒之间的区别就那么大吗?
  就完全看不到那些苦工们正在不断地死去吗?
  或许他们是真的看不到吧,就和当年金国和南宋的那些老爷们一样,他们只能看到人,尤其是才子佳人,牛马他们是万万看不到的。
  这样的国度,如果引入复兴会,再暗中接济一下,想要发展起来绝非难事。
  或者,大明周边都是这样的国度吧?
  面对这些国度,面对这样一群虫豸,大明的世界革命理论想要成功,绝对不是不可能的。
  这些吃苦受罪的人,这些惨遭压迫的麻木的人们,只是缺少一个契机,这个契机一旦诞生了,他们所爆发出来的怒火,足以熔炼黄金。
  这一刻,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