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启明1158-第1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阿比留国忠直到亲眼目睹一名装备精良的明军士兵冲到他面前一脚把他踹翻在地的时候,才真的确信刚才前来通报的传令兵没有说谎。
  明军真的来了。
  可是他们为什么要来?
  怎么来的时候一声招呼都不打?
  阿比留国忠对此一无所知。
  但是这也不重要了,属于他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明军只用一天时间就顺利击溃了对马岛的全部守备力量,轻松获得胜利,两天功夫就占据了全部的重要据点,实现了对对马岛的实际控制。
  四月二十七日,明军先锋战船队和水师陆战队一部在孔振德的亲自率领下率先出击,进占壹崎岛。
  壹崎岛守军数量少,同样没有任何防备,被明军战船装载的火炮轰击一阵之后就崩溃了,明军水师陆战队毫无压力的登陆壹崎岛,将他们全部歼灭,实现了占领。
  四月二十九日,辛弃疾抵达了对马岛,在对马岛发号施令,令全军集合于壹崎岛,而后按照预定计划兵分两路,一路进攻九州,一路进攻本州,讨伐作战计划全面展开。
  进攻九州岛的左路军总指挥由苏绝担任,水师主将孔振德担任副总指挥。
  进攻本州地区的右路军总指挥由辛弃疾亲自兼任,苏绝麾下大将魏克先担任副总指挥。
  两路大军齐头并进,对日本国进行全面打击。
  五月初二,明军水师在筑前国地区攻灭了筑前国水师主力,明军全面登陆,水师则向东、西南方向分头前进,对其他地区的日本水师发动快速剿灭作战。
  而陆军方面一经登陆就在密探的带领下快速前进向重要的军事据点,对尚未有充分准备的地方军队展开突袭,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事实证明,明军提前的准备确实非常到位,而日本地方上的反应也非常拉跨,突出一个毫无还手之力。
  筑前国方面没有组织起任何有效抵抗就一溃千里了,地方上的所有重要军事据点全部被明军摧毁、占领,军队有零星的抵抗,但是很快就被明军击溃。
  苏绝指挥四万军队展开的九州攻略进行的非常顺利。


第1649章 孔振德的奔袭
  九州攻略战随着日军的全面败退而顺利展开。
  另一边,由辛弃疾亲自指挥七万军队展开的长门攻略战也非常顺利。
  因为没有任何防备,长门国迅速被辛弃疾打穿,继而兵分两路突入周防国、石见国。
  尤其是石见国,是此次作战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根据密探所说,产出大量白银的大银矿就在此处,所以苏咏霖特意嘱咐辛弃疾一定要拿下石见国,控制大银矿。
  辛弃疾亲自率领军队抵达石见国,快速突袭进击。
  石见国方面也没有组织起任何有效的反抗,在明军的进攻下,地方武装组织兵败如山倒,快速崩溃,官方人员竭尽所能向东部溃逃,不敢多停留哪怕一秒。
  他们被明军快速而鬼魅的进攻速度给打懵了。
  明军自身也对如此快速的进展感到惊讶。
  日本军队的作战方式非常古老守旧,属于精锐决胜、炮灰跟上的古老类型,看不到各兵种的互相配合。
  战场上,他们明明应该是一支军队,却看不到任何协同作战的架势,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全然没有和战友协同作战的感觉。
  这种战斗方法被明军军官评价为根本不像是在打仗,更像是混混斗殴,或者宗族械斗、打群架,看不到任何正规军该有的战场风格。
  数百年前中原王朝的作战方式都比他们先进,南宋军队和他们比起来都更加像是职业军队。
  所以面对明国成熟的大兵团协同作战体系,一个营的明军只需要一柱香的时间就能把超过他们两倍以上的日军打崩掉,尽管这些士兵拥有最基础的血气之勇。
  于是日军兵败如山倒。
  打到后面就像是明军一路追、日军一路跑,根本不像是在打仗了。
  这种情况下,辛弃疾控制石见国、杀死石见国守的时候是五月中旬。
  开战半个多月了,日本官方人员有的甚至不知道到底是哪里来的大规模敌人对他们展开的突袭。
  因为如此混乱的情况,直到此时,乱成一团的平安京平氏政权还不能确定敌人究竟是谁、有多大规模、从何处发起进攻、战局进展如何等等重要的情报。
  混乱的局势下,一直到五月十七日,才有人抵达平安京把筑前国遭到袭击的消息告知平氏政权。
  平氏政权为此大为震惊,一群头头脑脑齐聚一堂商议对策,并且大量派出哨探打探消息。
  然后就是无穷无尽的等待。
  在这个时代,他们只能等待,除了大量派出哨探打探消息并且进行长时间等待之外,他们没有任何别的办法能够得知到底发生了什么。
  他们需要等待大量哨探归来,把真真假假的消息汇聚一堂一起商讨判断,一点一点拼凑事实真相,然后才能最终得出结论。
  这个过程可长可短,视交通状况和事件大小等因素的影响,最快一个月内就能得知事情的大致原委,慢的话,那就不一定了,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甚至大半年,都是可能的。
  没有任何手段能够使他们提前获得一片杂乱的战场讯息,就算有人从明国方面背叛了投靠他们,同样不能得到完全的战场讯息。
  明国的讯息传递已经是这个时代的顶峰了,他们用多种方式传递讯息,日本方面只会更慢,而不是更快。
  不得不说,平清盛已经算是脑袋清醒的雄主了。
  得知筑前国遭到大量大海船承载的精锐士兵的进攻,且海船上挂着日月同辉天下红旗帜,立刻知道这是明国的军事进攻。
  他惊恐且疑惑,不知道明国为什么要发动进攻,更不知道为什么明国大规模进攻之前他什么消息都没有得到。
  但是在短暂的惊恐和六神无主之后,他快速冷静了下来。
  他判断,明国目前是从西向东进攻的,进攻的速度不会太快,也不会太慢,他现在除了等待消息之外,唯一能做的消息就是立刻动员武装军队,在平安京一带竭尽所能的调集军队,做好军事战斗的准备。
  如此,当明军进一步发起进攻的时候,他能够展开反击。
  他一边发号施令调集平安京附近的平氏嫡系军队,一遍又派人向东部和西部各平氏控制的令制国地区传达命令,让地方的平氏家臣们快速带领军队向平安京集结。
  这个时候,再也没有比大量军队握在手中更能带给他安全感了。
  至于那些不曾在他掌控之下的令制国,他也送去了调兵命令,在他看来,明国是冲着整个日本来的,但凡让明国成功,大家都要完蛋。
  你们这群混蛋就算看我不爽,也要为自己的利益考虑,如果换了一个外来的胜利者,他会如何统治你们可就不好说了。
  所以,快来帮我!
  做完这一切之后,平清盛就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他强烈怀疑是自己内部的事情被明国知道了,否则明国不会无缘无故的发起战争。
  他心虚了。
  但是他不知道明国是如何瞒过他的眼线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发动战争的,更不知道这场战争已经进行到了什么地步。
  筑前国是不是已经扛住了明军的进攻?
  明军都打到筑前国了,是不是说明对马岛和壹崎岛已经完蛋了?
  那么明军的进攻基地应该是高丽?
  对马岛距离高丽那么近,难道就没有提前收到什么情报?
  大量疑惑和推断不断的在他的脑海里生成,很多问题他都有了一个大体的推断。
  当然这并不重要,因为六月初三日,左路军副总指挥孔振德率领的一百艘战船和一百艘运兵船组成的突击队已经从九州地区长途奔袭驶入了摄津国家门口的大轮田泊。
  说来也是搞笑,大轮田泊正是平清盛为了和南宋还有明国展开贸易而扩建的重要港口,在这里不单单有大量商船,还有数量不少水师战舰。
  当然,是无防备的。
  孔振德率领水师一部分展开突袭,大轮田泊的战船数量不少,可是没能发挥什么作用,且不说他们没有防备,就算有了防备,意义也不大。
  明军战船火炮轰鸣,日本水师战船根本不知道如何对抗,明军战船一轮开火就把他们打得晕头转向损失惨重。
  整个作战期间,只有三艘日本战船以极强的勇气向明军战船发动进攻,试图接近明军战船玩跳帮作战,但是这毫无意义,明军战船一轮集火,就把他们打成了碎片,沉入海底。
  一个时辰不到,大轮田泊内的日本水师战船全军覆没,孔振德指挥明军战船顺利控制大轮田泊,封锁海港。
  一轮火炮洗礼之后,海港内的全部抵抗人员都崩溃了,无法继续抵抗,明军水师陆战队和十四军四十一师共一万余人的步骑顺利登陆,快速控制了海港,俘获了不少人,缴获了不少物资。
  然后一万步骑在孔振德率领下直接朝着摄津国发动进攻,准备控制重要军事据点之后,直接向平安京发动进攻。


第1650章 突击平安京
  奔袭的军队是一支斩首军队,是整个战略规划中重要的一环。
  辛弃疾认为明军一路打过去的时间不会太快,而平清盛作为一个中央政权的领导者,具备一定的动员能力,一旦让他动员了太多的军队,明军就要付出不小的代价才能取胜。
  为了不给平清盛调集军队主力反抗明军的时间,以避免明军可能的大量伤亡,辛弃疾决定在西线战场开战的同时,派遣一支万人步骑在水师的掩护下从大轮田泊登陆。
  这支部队的任务是攻破摄津国,直接威胁平安京,迫使日本首脑机关转移,或者使之陷入一定程度的混乱,更甚者,直接灭了他们。
  平安京地处盆地,三面环山,都有天险保护,只有面对摄津国的一面敞开大门,便于进入,地形非常优越。
  当然,只要攻破摄津国,就能直抵平安京,没有阻碍。
  辛弃疾认为,此战最好的结果是斩首成功,首脑机关崩溃,日本国全国抵抗失去统一指挥,陷入各地各自为战的乱局,乃至于在明军进攻的前提下还有人互相作战,自相残杀。
  那明国攻灭日本国的行动将会以更低的损耗成功结束。
  这算是一招险棋,当初苏绝对此提出了异议,认为这样太过于冒险,或许不该这样做。
  因为日本国虽然弱小,但是只用一万军队就进攻对方国都,恐怕会面对对方超过三倍以上的兵力的围剿,以多打少总归是风险很大的事情。
  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孔振德虽然是陆战出身,但是多年研究水战,不是精熟于陆战,恐怕不能胜任这个艰巨的任务。
  说白了,他不信任孔振德能打好这一战。
  对此,辛弃疾则立刻找来孔振德,询问他大明步骑战术,孔振德一一回答清晰,没有不正确的地方,可见多年来并未懈怠于战术研究。
  苏绝还是心疼自己的老部下们,希望辛弃疾能够转变战术,调派更多的部队前往进攻,比如两个师,或者由他亲自带兵执行这个战术。
  “我大军出其不意奔袭其国都,他们能反应过来吗?这是第一点,还有,开战到现在,你觉得他们能够了解战场全局吗?”
  辛弃疾如此询问苏绝。
  苏绝想了想,给出了符合实际的答案。
  他不认为对方能反应过来,也不认为对方能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