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启明1158-第1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阿尤布王朝则在萨拉丁的统领下集合二十万大军,准备彻底覆灭这群可怕的对手。
  面对着阿尤布王朝和欧洲十字军的联合进攻,新生的民主共和国政权面临着非常严峻的考验。
  而早在得知阿尤布王朝和欧洲封建主们签订和平协定的消息的时候,苏咏霖就意识到他们会联起手来一同对付正在滚滚而来的红色浪潮。
  并且苏咏霖也判断出正在发生革命的麻嘉国将是他们的直接目标。
  于是苏咏霖果断决定号召世界革命者对麻嘉国进行万里驰援。
  当其时,苏咏霖已经没有了任何有权力的职位,但是他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无处不在。
  在他的号召下,国家领袖辛弃疾下令大明强大的海运系统承接苏咏霖的命令,进入全面战时状态,停止一切商业行动,全面转运武装革命者和物资准备前往麻嘉国支援革命。
  在他的号召下,革命者国际联盟主席赵玉成向整个联盟当中的全部革命组织发去号召,号召他们全部武装起来,武装保卫麻嘉国革命政权,与反动势力战斗到底。
  阿尤布王朝和十字军结成的反动联盟军汹涌而来的同时,来自于大明、占城、真腊、三佛齐、古尔、花剌子模等十数个国家的数万志愿革命者也行动起来了。
  共和二零三六年年底和共和二零三七年上半年,一共有八万多武装革命志愿者在大明海运系统的协助下成功抵达麻嘉国,并且得到了大明充分的武器协助和军事训练协助。
  他们与麻嘉国当地的革命者联合起来,组成国际联盟革命军,与反动联盟军展开殊死战斗,在长达一年的作战中,一个据点一个据点的争夺,一座城池一座城池的拉锯,牺牲者无数。
  面对拥有优秀指挥能力的腓特烈一世、理查一世和萨拉丁等人,他们一度落入下风,但还是有源源不断的志愿革命者抵达麻嘉国参加战斗,用自己的生命捍卫着麻嘉国的革命政权。
  各国革命者在这场血与火的战争中结成了真正的革命友谊。
  这场斗争最终以共和二零三七年七月苏咏霖抵达麻嘉国作为最终转折点。
  时年五十六岁、被尊为世界革命领袖的苏咏霖得知战况不利的消息,意识到绝不能让麻嘉国的革命政权被颠覆,于是决定亲自出击。
  他带着跟随他而来的五千多大明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年轻革命者抵达麻嘉国的时候,整个革命联军都沸腾了。
  他们举着象征革命与大明的苏咏霖亲自设计完善的革命者国际联盟盟旗,汇聚成鲜艳的红色海洋,欢呼雀跃着迎接苏咏霖的到来。
  苏咏霖也和来自世界各地的革命者们见面,与他们握手,与他们交谈,鼓励他们,称赞他们。
  随后苏咏霖开始办起了正事。
  他以优秀的军事指挥能力对原先编制较为混乱的革命联军进行改组,将他们编成五个革命纵队,有较为严密的上下级指挥系统。
  革命联军的不惧牺牲、悍不畏死且誓死完成命令的优势开始充分体现出来。
  具体体现在无论来自什么地方的革命者都愿意无条件听从苏咏霖的指挥,无论让他们执行什么任务,他们都愿意执行,不惧生死。
  原先革命联军内部的一切争端都消失不见了,苏咏霖的一句话,比什么都有用。
  在苏咏霖的号召下,改组之后的革命联军五个纵队从两个方向发起反击,三战三捷,一举扭转了一年多以来的战争颓势。
  最后在圣城决战中,苏咏霖带来的五千精锐作为绝对主力,在战场僵持期决死突击十字军中央核心,一举打穿了十字军的中央军阵,将十字军彻底击溃。
  十字军的溃败影响到了原本占据优势的萨拉丁的军队,萨拉丁一看不妙,立刻投入最后的战略预备队支援十字军方面。
  但是这支精锐的战略预备队被主要成员由花剌子模人和古尔国人组成的革命军第一纵队中途拦截,死死拖住,拖到了战争结束。
  萨拉丁和十字军兵败如山倒,在此战中被革命联军消灭了超过四万人,前前后后又有约十七万人被俘获,逃走的人并不多。
  这场关乎世界历史的战争结束了。
  反动联军彻底覆灭,革命联军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成功捍卫了新生的民主共和国政权。
  随后,在民主共和国的首都,苏咏霖喊出了【革命到底、绝不松懈、决不放弃、绝不饶过任何一个剥削者】的宣言,号召世界革命者们继续革命,直到把剥削和压迫彻底毁灭于这个世界为止。
  革命力量全面西进!
  解放受苦受难的阶级兄弟们!
  摧毁一切反动势力!
  革命到底!绝不停止!
  随着苏咏霖的号召,受到战争胜利鼓舞的各国革命者们再次沸腾了,红色巨浪滚滚而来,势不可挡。
  这场战争之中,反动联军的重要领导人腓特烈一世受了箭伤,又急又气,遂在撤退途中一命呜呼,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而好巧不巧的,反动联军的另一个重要领导人理查一世也在战败大撤退的途中不慎跌入水中,就那么很倒霉的淹死了。
  连续失去两个重要领导人,十字军残部发生分裂,在撤退的途中还发生了内战,主要部分又被追击而来的革命联军打败、俘获,大部分人都没能逃走。
  反动联军另外一个重要领导人萨拉丁在大败之后、返回国内的途中生了重病,回到国都开罗之后没多久就去世了。
  据说他在临死之前还瞪着眼睛,用标准的汉话喊着苏咏霖的名字,最后瞪着眼睛死去,死不瞑目。
  反动联盟的三巨头经此一役,全部死去。
  萨拉丁去世之后,阿尤布王朝在内忧外患中发生了内战和分裂,萨拉丁的几个儿子争权夺位,幸存的重要将领也卷入其中,四分五裂。
  内战一年之后,各方势力杀得筋疲力尽之际,共和二零三八年,阿尤布王朝内部的复兴会组织趁机揭竿而起,在开罗附近发起了革命,一战夺取了开罗,革命取得了开门红。
  随后,更多的革命者也顺利通过地中海抵达欧洲,联合欧洲本地原先较为弱势的革命者们,欧洲各地的革命组织开始发展壮大,逐渐具备了武装革命的基础。
  欧洲各国依然在竭力抵制革命思想的传播,但是在麻嘉国革命大战中损失太多力量的欧洲各国显然已经力不从心。
  他们需要很多时间休养生息,他们需要更多的农民来提供给他们更多的士兵。
  而热血的革命者们未必会给他们这个时间,革命者们比起封建主们,对农民有更大的吸引力。
  一场全新的革命风暴正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酝酿着。
  这场久违的革命战争也给苏咏霖带来了极强的幸福感。
  他久违的再次指挥军队作战并且获得胜利,日渐缺少精力的身躯仿佛又爆发出了强大的活力,眼看着最后决战的盛况,要不是部下死死拽着他,他都打算亲自上马冲锋了。
  但是他终究还是老了。
  虽然他的威望更大了,甚至更像是人间唯一神了。
  他的号召,能够号召的动世上所有的革命者,不管是谁,不管出身何处,不管是不是汉人,不管能不能听懂苏咏霖所说的话。
  但是他们都不会对苏咏霖的指示产生任何的疑问。
  他没有职位,没有权力,但是谁都不会为此而轻视他。
  他一挥手,他们似乎就看到了前进的方向,就一往无前的冲过去,把那儿的剥削者和压迫者全部打败,全部吊死,给那儿的阶级兄弟们带去解放,带去新生。
  可他终究还是老了,他跟不上年轻革命者的步伐了。
  他本想跟着革命者的步伐一起进入欧洲大陆,亲自指挥当地的革命战争布局,但是他生病了,用尽最后的精力留下他对欧洲革命战争的布局之后,他乘船返回大明,接受治疗。
  后续的工作由革命者国际联盟主席赵玉成接手。
  回到中都之后,苏咏霖的病情加重了,这一病,病了差不多三个月才逐渐康复过来。
  康复之后,苏咏霖被医生嘱咐不要随便再进行如此激烈的活动了,这对他的身体没有好处。
  或许是年轻时过多的消耗自己,过多的熬夜,消耗自己,所以年纪大了之后,身体就更加虚弱一些,医生们多方调养,也用了大半年的时间才让苏咏霖恢复到了生病前的状态。
  此时,已经是共和二零三八年了。
  共和二零三八年之后,苏咏霖没有再次离开大明,甚至连中都都很少离开,只有一次乘着火车去了大西北看望在大西北建设铁路的苏泽英。
  他更多的和家人们在一起生活,过日子,不问世事,颇有点世外高人的感觉。
  让他感到无比欣慰的是,他的二儿子苏泽雄也跟着苏泽英的脚步,在科举考试中考取了工科进士第一名。
  不过他没有选择进入火车项目组,而是一头扎进了通讯项目组。
  苏泽雄志不在交通,而在通讯,受到麻嘉国革命战争的鼓舞,他认为如果大家能够更快的互相联系,就能更早的确立战争的胜利,而不需要拖延那么久。
  所以,他希望为世界革命探索出高效率通讯形式,开创一场全新的革命。
  毫无疑问的是,在共和二零三八年的档口,大明已经进入工业革命的状态之中,以钢铁为代表的各类矿产物的生产效率急剧提升,催生了诸多全新行业的发展。
  对蒸汽动力机的高要求促使了钢铁冶炼技术的进步和钢铁质量的提升,这又反过来使得机械式生产有了足够的基础。
  第一台用于钢铁冶炼的大型机械和第一台用于生产火器的机械都在共和二零三七年出现,大明显然已经进入到了机器化生产的早期。
  大量新增加年轻劳动力的诞生正好契合了这个工业革命状态下需要大量工人的需求,国家工场开始不断扩充规模,越来越多的地方顺应需求设立了大量的工场。
  而随着机器化生产的普及,工场升级成为大规模的产业工厂也不再是不能预料到的事情。
  同样在共和二零三八年,西至虎思斡耳朵、东达黑龙江行省治所的堪称新时代万里长城的东西铁路大动脉成功完工。
  而在共和二零三九年,在东西大动脉稍晚些时候开工的南北大动脉铁路也宣告完工,这条大动脉北至狼居胥山边上的北方重镇狼居胥城,南至广州,被称为新时代的京杭大运河工程。
  大明铁路计划中的一纵一横第一阶段任务指标至此顺利完成,大明国土的东西南北至此有了一定的保障。
  苏咏霖来了兴致,又花了一些时间乘坐火车去了大明国土的北疆,见识了他从未见过的狼居胥山和狼居胥镇守城,接着又乘坐火车从狼居胥城直接前往广州。
  这一趟旅程结束之后,他返回中都的时候,正好是共和二零四零年,辛弃疾十年任期已经到了时候,和他一批的老伙计们也纷纷到了快要退休的年龄。
  根据当年的承诺,苏咏霖来接他们了。
  辛弃疾执政的这十年,同样是大明飞速发展的十年,不过大明的内部斗争倒是相对缓和,没闹出什么大乱子。
  许是想着十年之后那无可避免的离职,执行委员会的老家伙们纷纷觉得斗争没什么意义,面对苏咏霖,他们生不起一丝一毫的反抗念想,所以有些时候想要争抢,便也觉得没有意义了。
  进入辛弃疾的第二个任期,执行委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