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启明1158-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进程。
  真定城内的金兵和女真人面对这个死局没有任何办法,他们恐慌,尖叫,除此之外,什么也做不到,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水淹真定。
  大水奔涌而来的时候,正在观察情况的乌古论窝伦脑袋嗡的一下一片空白。
  完了。
  金廷在河北的镇守重镇真定,完了。
  他期待的寒潮没有来临,期待的河水结冰并没有出现,仿佛老天爷要和他作对,愣是没有赶在水淹真定之前让河水结冰,以至于真定城惨遭水淹。
  一切都结束了,所有储存,所有物资,还有所有的人,都会在大水之中化为乌有。
  苏咏霖并不急着进攻,他在等着城内水漫金山的时候。
  那个时候,就算城墙因为高度足够所以还能容纳一些人,他们也不可能继续抵抗了。
  大部分人会被淹死,死在这场大水之中,剩下的少数人就算活下来也没有任何意义。
  这些人的死固然很凄惨,但是谁让他们的身上带着相对于光复军立场而言的原罪呢?
  他们的死,将铸就苏咏霖在河北大地上的赫赫威名,将成为掀翻金廷在中原统治的号角声。
  这场博弈,苏咏霖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真定城并没有在大水的冲击和浸泡之中崩塌,这座城的确是坚城,但是再坚固的城池也不是全封闭的状态。
  城门首先坚持不住,被水冲开了,大水凶猛的涌入城中,大街小巷全都被水淹没,城中金人不知所措。
  第一波被淹死的人并不算太多,还有很多人跑到建筑物的顶端求生,可是大水这一来,直接毁掉了城中所积蓄的大量生存物资,没了这些生存物资,他们在屋顶上待不了多少时间。
  更别说城中水位还在不断的上涨,一些低矮的建筑已经逐渐被淹没,绝望的情绪弥漫在每一处还有活人的地方。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乖乖被淹死,还有很多人试图求生。
  他们不断往更高的建筑上转移,试图占据更高的建筑物,求得一时的生存。
  但是已经占据更高建筑物的人们则不愿意他们来争抢,于是他们与占据更高建筑上的人们发生剧烈冲突,甚至出现了互相攻杀的局面。
  低矮建筑上的人为了活下来,向更高处的建筑发起冲击,与对方扭打,撕咬,竭尽全力把对方推下去,让自己活下来。
  只要把对方推下去,自己就能多活一阵子,能多活一阵子,就有更大的机会最终存活下去。
  只为了活着!
  人类的求生欲有些时候会让人自己都想不到自己能干出什么样的事情。
  被水淹死的人和被杀死的人不断的增多,城中已经完全谈不上秩序,作为全城最高处的城墙自然也成为部分人的目标,他们冲上城楼阶梯,试图冲到城楼上获取帮助,从而活下来。
  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上城楼的。
  大人物们和精锐军队首先上去,然后弓弩手等技术兵种也得以上去,城楼上还储存了部分的粮食,有的吃。
  但要是人太多了,粮食不够吃了,他们也活不了多久。
  所以乌古论窝伦下令,任何人等敢于冲击城楼的,全部杀死。
  于是城楼上的军队没有首先防备城外的联军,反倒首先开始防备起了城内的自己人。


第217章 我就用他的人头为南征大军祭旗!
  真定城墙上,专业的金军士兵举着长枪,把试图冲上来的普通女真人狠狠地怼翻。
  要是人数更多的话,那么后排弓弩手就会毫不犹豫的放箭。
  不管他们面对的是想要独自求生的单身汉,还是护着妻子儿女还有老父老母试图求生的中年男人,他们都不会犹豫。
  不管他们要杀死的是男人还是女人,亦或是老人孩子,他们也都不会犹豫。
  只管杀就是了。
  只要他们试图冲击军队的防线,试图冲上城墙和他们争抢食物和活命的机会,那就是他们的死敌。
  什么族人什么血脉亲缘之类的都不重要,活命最重要。
  箭雨之下,没有幸存者。
  这不得不说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情。
  城内的各处都在上演自相残杀的戏码,不管是不是同族,不管是不是命运共同体,反正他们此时此刻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活下去。
  联军没有趁此机会发起攻击。
  因为苏咏霖认为此时此刻城内的人还保留着反抗的力量,他不想这个时候出击损失他宝贵的兵力,让大水再冲一会儿,时间会带给他最大的惊喜。
  这场围城之战的确耗费了不少时间,但是联军的兵力损失微乎其微,整个围城过程中只有不到一百人战死,苏咏霖完全没有主动出击过。
  相反,主动出击的城内守军倒是丢了一千多具尸体在城外,攻守之势完全转换。
  还能怎么说呢?
  感谢滹沱河吧,感谢到现在还没有结冰的滹沱河吧。
  水淹真定已成事实,苏咏霖认为剩下来的重点就是对付那支两万人的金军精锐铁骑了。
  该怎么说呢?
  到底是财大气粗的金帝国,一出手就是堪比十万步军的两万精锐铁骑。
  在河北这种一马平川的地方,如果不能据城而守或者据险而守,光复军中最强的胜捷军步兵也不敢说能取胜。
  因为对方机动力太强,数量也不少,两万人,而胜捷军也就三万,人数上并不占很大优势。
  要是在旷野上被包围了,苏咏霖都没有把握能撑到对方主动放弃或者被击溃。
  所以胜捷军包括地主武装联军在内,都不能离开这道人工水坝,必须要等在这里,等着尘埃落定,等着那支金兵主动来攻。
  他们一定会来。
  苏咏霖有这样的自信。
  趁这个机会,他加紧训练士兵,并且多方筹集粮食、肉干、军械,更多的储存在军营中,以备不时之需。
  那么就算后方被搅乱了,孙子义没能扛住,他也能坚持更长的时间,到时候和金军玩泽国战术,看看谁能撑的更久。
  仗打到这个份上,兵种之间的区别已经不是很大了,就看谁更能坚持。
  水淹真定之后的第六天,十二月十二日,苏咏霖得知雄州金军主力已经于十二月十日出兵了。
  大概是粮秣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所以他们迫不及待的就出发了。
  苏咏霖的预测基本上没有错,金军的确兵分两路。
  有一支数量相当的金军顺着滹沱河一路西进,大概目的是为了威胁真定联军主力的侧翼,威胁联军后勤。
  而另外一支人数更多的主力则是从北边来,走的是陆路,看他们前进的方向,目标很有可能是定州,大概率是要和联军主力正面对峙。
  苏咏霖得知情报之后,迅速判断金军还是想要采取两路夹击的策略,一路正面牵制、威慑,一路捣毁粮道,孤立断绝主力后路,逼迫主力与之进行战略决战。
  后方一旦吃紧,前方主力必然要增援,而那个时候就是金军骑兵出动,依靠速度优势和联军主力打野战并且击破联军的时候。
  金军一定会故技重施,重演击溃压迫孙子义的那一战,想着利用骑兵的优势,用同样的方式打败苏咏霖。
  但是他的战术有一个很大的问题。
  孙子义没有大水作为另外一种攻击方式和保全自己的方式,而苏咏霖有。
  如果局面真的恶化到了不得不与之战略决战的时候,苏咏霖就会掘开对外这一层的水坝,把淹了真定城的大水放出来,大水漫灌,抵消骑兵的机动力,在泥泞的土地上打一场战略决战。
  有本事你就来!
  咱们互相伤害啊!
  我倒要看看在泥泞的土地上到底是你们这四只马蹄子好使还是我这两只大脚板好使!
  苏咏霖恶狠狠地盯着北方,眼中满是强烈的战意。
  他绝对不会退缩,他一定会迎难而上,想尽一切办法打败这支金军!
  这道坎跨不过去的话,他也就到这里为止了,根本不要想着推翻金廷光复中原,然后实现自己的理想。
  这种恶劣的战略大环境之中,如果胜捷军没有岳飞兵团那样的战斗力,如果苏咏霖本人没有岳飞那种指挥能力和统战能力,根本不可能生存。
  于是他一边下令政工干部们给士兵做战前动员,一边联络孙子义和辛弃疾那边,让他们万万做好准备,绝对不要贸然出击,尽量不要让侧翼防线被突破。
  不到万不得已,他也不想搞泽国战术。
  但是真到了那个份上,他也不得不搞泽国战术,做最后一搏。
  而在这个时候,他相信真定城下的战略压力已经完全转移到了金军一方。
  事实也是如此。
  完颜阿邻身上背着中央朝廷和皇帝本人的压力,对于进攻充满各种忧虑。
  而乌古论窝伦则背着满怀绝望的真定守军的压力,盼望援军如久旱盼甘霖。
  他们都有并不光明的未来。
  完颜阿邻把自己失误的消息递到朝廷的时候,引起了完颜亮的大怒,完颜亮怒斥完颜阿邻无能,几乎当场就要换将,被仆散忽土劝了下来。
  “陛下,临阵换帅乃兵家大忌,是要吃败仗的,完颜阿邻也几乎全歼叛军一路主力,解了河间府之围,河北的一半已经平定,眼下些许失误,不足以换将啊!”
  完颜亮怒不可遏,又摔东西又骂人。
  “稍微取胜就乐不可支,不管后方了?整整三个州的粮食和马豆,那可是足够十万步军使用的物资!不只是当地的,还有朝廷运送过去的!全给叛军毁了,现在害的朝廷还要到处筹措粮秣,又要耽误时间!”
  仆散忽土等着完颜亮把想骂的都骂出来,情绪都宣泄出来之后,才缓缓进言。
  “吸取这一次教训之后,完颜阿邻一定会更加谨慎小心了,陛下,贼军不如我军那么善战,只要能正面对敌,我军必然取胜,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已。”
  “而已?真定府和大名府危在旦夕,这叫而已?中原倾覆只在旦夕之间,这叫而已?这都叫而已,什么才是真正的危险?叛军把刀架在我脖子上的时候吗?”
  看着完颜亮愤怒的表情,仆散忽土被吓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连忙低头认怂。
  完颜亮愤怒的喘了口气,伸手指向外边:“给你们最多十天时间,把事情办完,我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五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也好,给我立刻解决掉大军的后勤问题!
  然后你给我告诉完颜阿邻,今年之内,必须要把河北叛军收拾掉!十二月三十日以前不能解决掉河北叛军,我就用他的人头为南征大军祭旗!给我原原本本的告诉他!”
  仆散忽土心中战栗,但是也不敢说什么,只好默默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
  完颜亮对宗室总是十分苛刻,所以大部分宗室对他也相当的抗拒、戒备,乃至于甚至有些宗室为了避免被他害死,还选择装疯卖傻来避祸。
  这样对待自己家人,完颜亮这皇帝做的实在是太厉害了,各种意义上都是如此。
  仆散忽土也不得不暗自吐槽。


第218章 连逃跑都不知道能逃到哪里去啊!
  完颜亮苛待宗室、权贵、开国功臣这种事情自他登基以来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
  这就是他的做法,对于宗室、权贵和开国功臣的后代,他总是喜欢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一旦有什么利益之争,直接祭出大刀,杀的人头滚滚,人心惶惶。
  跟着太祖、太宗皇帝打败辽国和北宋的那一群宗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