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启明1158-第1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汤思退冷笑一声。
“我就是考虑了这个才有此说,你当真觉得大宋北伐中原恢复故土,是真的可以给朝廷带来巨大收益的吗?别的我不说,我就问你一句,黄河怎么办?”
这话一出口,殿中君臣数人的面色都不太对劲。
陈康伯面色不对劲,陈诚之和王纶的面色也不对劲,连汤思退的“志同道合”的好搭档沈该都有点面色不对劲,更别提赵构了。
汤思退一句话把大家都不太愿意提起的事情给说出来了。
靖康年,东京留守杜充为了给自己争取逃命的时间而挖开了黄河大坝,导致黄河水泛滥成灾,一发不可收拾,并进一步促使黄河改道,舍弃故道,夺淮入海。
从此以后黄河水就变得极为暴躁不安,时常有泛滥。
伪齐控制时期就为此头疼不已,到了金国直接统治中原的时代,更是折腾的金国不得安生,为此支出了大量的钱财,每隔几年就要休整一次,每隔几年就要救灾一次。
金国也不是没有有见识的人提出彻底整修黄河的提案,也有过不错的方案,可以一口气把黄河整修到位,省的年年泛滥。
但是一来这方案花钱太多,国库承担不起。
二来金国政局一直不稳定,内斗频繁,外部呢,金廷始终担心南宋北伐夺回故地,所以也不太愿意彻底整修黄河。
黄河就那么放着。
金国都不愿意搞,南宋看着经过头疼脑热的样子,就更不想去接盘了。
可以说黄河这个烂摊子是南宋上下绝对不想去触碰的存在。
回归中原当然好,一个和平稳定的中原当然方便他们回去剥削,可以获得更大的利益。
可如果说得到的中原并不是和平稳定的,而是灾荒四起水患频繁的四战之地,那么他们自然要好好的寻思寻思,收回中原之后,能不能负担得起治理中原的成本。
在这个南方读书人为主导的朝廷里,恢复中原就意味着南方地主豪强要大规模给中原输血,要花费大量钱财恢复中原地区的生产力。
而能否回收好处还在两可之间。
这绝对是利于国家的,但是并不利于南方地主豪强。
大家非亲非故,根本也不认识,素来也没什么交往,为什么要我出那么多钱帮你恢复家乡呢?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一旦收复中原,首先要面临的就是肆虐的黄河水,必须要治理黄河,要把黄河治理的安安静静稳稳当当,否则就不能稳定的统治中原。
而金国人费了那么多事儿也没能治理好黄河,这个时候南宋回去接那个烂摊子,值得吗?
且不说值不值得,真要到了那个地步,出钱的是谁啊?
这不仅仅是个政治问题,更不是个军事问题,而是个经济问题,很要命的经济问题。
汤思退的话其实就是主流意见,而陈康伯是彻头彻尾的非主流,是在主战派之中都很少见、也不受待见的北伐派思想。
这下可好,陈康伯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他心中悲愤,恼火的瞪了汤思退好一会儿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最后还是陈诚之站出来打圆场。
“恢复中原,还于旧都,这对于大宋来说当然是好事,沦陷的旧国土如果可以恢复,官家还于旧都,毫无疑问是利大于弊的,不过考虑到中原实际的情况,或许还有待商榷,但是……”
赵构瞟了一眼陈诚之,感觉他还有话要说。
“但是什么?陈卿,但说无妨。”
“是。”
陈诚之开口道:“臣以为,就算朝廷还没有那个预算能整修黄河,赵开山占据南京路,也好过金人占据南京路,如是我朝能出兵帮他占据南京路,就更好。
而且这赵开山到底也是我朝封官,就算只是名义上的,官家以大义名分也能制衡他,他在北,就能有人为我朝挡灾了,金人若要南下,也绝非易事,官家以为呢?”
陈诚之这样说,倒是让赵构开始思考这其中的利弊。
金国在南京路驻有军队,这对于南宋来说始终是一种威胁,打不打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
就眼下来看,如果赵开山可以在北方和金国形成对峙的局面,把南宋和金国隔离开,那么对于南宋来说,那就是多了一道屏障。
难道不是好事吗?
赵构不敢北上,朝廷主流力量不愿意北上,他们都不敢承担风险,也不愿意承担那个经济职责,但是如果有人可以把他们和金国隔离开,那也是好事。
至少南宋朝廷不用时时刻刻担忧金兵南下直指江淮,让他们没有防备。
中间有一个隔离缓冲区,再好不过了。
但是赵构转念一想,这赵开山能成事吗?
能把大宋和金国隔离开并且挺住吗?
能为大宋提供战略支撑吗?
如果不能,那么有支援的必要吗?
等他覆灭了之后,不就等于给金人南下征伐大宋的借口吗?
到那个时候,大宋就要被逼着和金国打仗,当年的梦魇又要重现,赵构又要做好躲避到海上的准备,那种颠沛流离朝不保夕的感觉,赵构受够了,他不想再来一次。
如果他能撑住,并且站稳脚跟……
那会不会成为大宋新的威胁呢?
这种不受朝廷控制的军头素来是最难对付的,南渡早期被军头胁迫过很多次的赵构深有感触。
自己掌握粮饷,自己掌握行政,自己控制自己的一切,独立性极强,不需要朝廷的帮助都能打到这个地步,更何况是得到朝廷的帮助?
赵构认真的思考了一番,感觉问题并不简单。
当年岳飞那么能打,也少不了朝廷对岳飞的超规格财政支援,让他的部队吃好喝好有钱拿,这是岳家军所向披靡的物质基础。
岳家军的确有自己的产业,但是岳家军自己的产业并不足以支撑整个军队的正常消耗,最多是锦上添花级别的。
所以当朝廷决定不让岳飞打下去的时候,岳飞其实也没有更好的选择。
他不撤退,朝廷只要掐断他的后勤供给,只靠他自己,走不了多远,还会把好不容易锻炼出来的精锐给葬送掉。
所以岳飞还是可控的。
但是赵开山不一样。
他自己拉起了十万大军,可不是靠着朝廷的财政支援,这是严重的不可控因素,如果让他在北方做大,会不会反过来成为朝廷的威胁呢?
就算他们都是忠良,也挺不好说的,岳飞也是忠良,可一心想着迎回二圣,根本不为他赵构考虑,要是赵开山也一样,等打败了金国之后也把赵桓给弄回来,那又该如何是好?
那自己的皇位岂不是不稳了吗?
短短的一瞬间,当下并不知道赵桓已死的赵构想了很多。
关于他自己,关于南宋朝廷,关于未来。
所以说北伐从来都不是单纯的军事问题。
第279章 陈康伯忽然觉得自己的呼吸有点困难
赵构作为皇帝,对于很多事情还是有决定权的,他不是一个不掌握皇权的傀儡。
没有他的点头,北伐不可能进行。
他的意见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扭转南宋朝廷的军事态势,这是他作为皇帝的权力,所以只要他愿意,他还是可以北伐的。
只是他有着太多的顾虑和胆怯,所以他注定做不到这种事情。
他把他的部分疑惑向宰辅们提了出来。
比如赵开山能否撑住,比如赵开山撑住之后是否会成为南宋全新的威胁等等。
对于这些问题,是主战派注定无法回答他、为他解决疑惑的。
对于这些问题,主和派毫无疑问是最喜欢的。
汤思退大力认同赵构的疑惑,觉得这是有道理的。
“赵开山乃北人,自幼并未沐浴大宋教化,心中是否有大宋,那还在两可之间,如果只是一个心怀不轨之徒,大宋若支援他,岂不是养虎为患?
金国的威胁已经很严重,边境上朝廷每年都要支出大量军费,如果平添一笔支出之后,不仅换不来支持还要变成威胁,那可如何是好?所以此事万万不可!”
陈康伯对此感到十分荒唐。
“为了这种毫无道理的怀疑,就放弃那么好的机遇?汤相公,你到底是大宋宰辅,还是大金忠良?这种话你也说得出口?
赵开山怎么就不是豪杰?怎么就会成为大宋的威胁?大宋以诚待之,他面对金国的威胁难道还能转过身来和大宋对抗?”
汤思退面色一变,大怒。
“陈康伯!你不要太过分!”
“军国大事,岂能因为毫无根据的怀疑就做出决断?这样做和当年岳飞之事又有什么……”
整个议事厅的氛围忽然间就急转直下了。
别说陈诚之和王纶了,连汤思退都为这句话感到惊慌失措,赶快看向了赵构。
果然,赵构的脸色黑的能滴水了。
陈康伯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强行把下面几句话咽下了肚子,又咽了口唾沫,向赵构请罪。
“陛下,臣失言。”
赵构沉默了好一会儿,看着陈康伯看了好一会儿,才终于开口。
“无妨,当年之事,过去了就过去吧。”
说着,赵构又摆了摆手,叹了口气道:“我累了,今日就到这里吧,这件事情之后再说吧。”
说完,赵构直接起身走了。
汤思退重重松了口气,狠狠地看了陈康伯一眼,哼了一声,拂袖而去。
沈该默默地看了陈康伯一眼,摇了摇头,默然离去。
陈诚之和王纶互相看了看对方,彼此微微叹息,也相继离去。
最后只剩下陈康伯一人,愣在原地愣了好久,仰天长叹一阵,缓缓离去。
走在离开宫殿的路上,陈康伯抬头望天。
今日是个阳光灿烂的好日子。
阳光晒在他身上暖洋洋的,一扫春日早晚的寒凉,甚至让他觉得有点热了,觉得早上出门时穿着的厚实衣裳可以脱掉了。
家中妻子总是絮絮叨叨,觉得他穿的衣服太少,跟他说什么春捂秋冻之类的说法,叫他无可奈何,不得不穿着那么厚实的衣服。
这样想着,他忽然又觉得悲哀。
他在这里都觉得热,中原故土上生活着的民众们,又在以怎样的情绪忍耐着着金国残暴的统治,又是怎样忍受水深火热的生活呢?
他们是不是正在渴望着王师去解救他们,给他们带去解脱呢?
每每想到这里,陈康伯都觉得痛苦。
这灿烂的阳光,何时才能照耀到沦陷已久的中原故土之上呢?
陈康伯一直都不愿意承认宋廷实际上并没有恢复中原的各项打算,无论是军事经济还是政治都没有,但是无数的事实告诉他,他一直不愿意承认的事情实际上就是真的。
大宋真的没有准备好变回原来的样子,或者更进一步说——大宋就没有准备过要变回原来的样子。
如此天赐良机,就真的要放过吗?
几乎是堪比当年岳飞一路直捣开封的大好局面就在眼前,大好的战略机遇就在眼前,若能抓住,何愁中原不能光复?
配合光复军十万大军攻击南京路,两路夹击,必然可以取得战果,乃至于恢复故都,重返开封。
那意义将会有多大?
可是上至皇帝,下至群臣,似乎都没有这样的打算。
他们只想在这温柔乡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醉生梦死,直到生命的终点,对于故土上的平民百姓根本不在意,不关心,对于他们的水深火热根本不去做点什么。
陈康伯忽然觉得自己的呼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