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启明1158-第2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时期的水战主流当然还是跳帮战,以船只的近身接战为主要战斗方式。
  船只近身接战以后互相碰撞,船上的弓弩手放箭攻击,然后架设木板,让己方战船上的水兵冲上对方战船,把对方战船上的水兵打败,就能俘虏一整艘船。
  而作战使用的远程武器装备比较有限,威力也谈不上很高,比如床子弩就是了不得的远程利器了,水战主要还是靠近身接战。
  苏咏霖建设水军的时候要求给水军配备一些犀利的远程攻击武器,所以就算是小型战船也配备了一架床子弩,大型战舰配有三架以上的床子弩,远程火力算是不错的。
  而且这些床子弩使用的也不是单纯的大箭,而是改良之后的火箭。
  军械司火药局的火药工匠们按照苏咏霖的要求,给箭身上绑着圆筒形的竹筒或者铁筒,内置颗粒化火药,还有一些铁片、石子之类的。
  火箭发射的时候一并点燃火药筒的引线,最后就会爆炸。
  爆炸的效果苏咏霖也看了。
  因为是床弩大箭,可以让携带火药筒的体积增大,装药量增多,所以爆炸起来威力比较大。
  不单单是声若炸雷,爆炸之后也有一定的杀伤力,这样体量的火药筒爆炸之后能把周围十数个穿了皮甲轻甲的稻草人给炸的七零八落。
  至于准头,那就不太好说,船只行驶在水面上,本身就有比较大的波动,发射之后无法集中目标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所以需要依靠大量的训练来增强准头。
  床子弩的发射效率也比较低,需要十几个乃至二十个士兵协力发射,发射间隔时间比较长,用作主战兵器显然是不合格的。
  但是用作造成骚乱的添头、打击敌人的士气还是可以办到的。
  苏咏霖乘船入海,在海上亲自视察了十艘战船上的床弩发射团队用新式火箭攻击约二百米之外的假想敌船,结果只有两支火箭击中敌船成功爆炸,带来较为严重的破坏。
  其余八支全都落空了,坠入水中。


第345章 这是可以原谅的错误
  的确,十中二这样的概率还是挺不如人意的,但是真要说起来,这也挺正常。
  没有准星没有照门,全靠士兵个人的经验来操持,能达到这个水平已经算不错了。
  所以对此,苏咏霖到也没有苛责这些水兵。
  他们的训练时长本来就不长,作为技术兵种,陆上和水上对准头的要求也完全不同,负责瞄准的士兵在这一时期压力很大。
  “对于这些床子弩手要多加安抚,平时的伙食上做一些倾斜和照顾,并且多给一些训练的时间,尤其是负责瞄准的士兵,有事没事儿就要让他们在船上出海飘着,熟悉船只的晃动。”
  苏咏霖和孙子义一起站在船头,望着这一幕,向孙子义做了一番嘱咐。
  孙子义点头表示明白。
  “我会多加注意的,不过这种攻击方式也就看上去厉害,实际上除非数量足够,一起齐射,否则威力也就那么回事,真要打起来,还是要碰撞和跳帮。
  这样打起来,咱们的船少,兵少,硬碰硬的话应该不是金贼的对手,除非咱们靠偷袭和火攻,来个火烧赤壁,这样的话说不定可以取胜,雨亭,你说呢?”
  “这当然没有错,不过你也别太高看金人的水兵。”
  苏咏霖摇了摇头:“金人对于水军那是彻底的无能,当年南下作战,金人吃瘪最多的就是对付南国水军的时候,咱们建立水军虽然也是刚起步,但是有懂得水战的人才,金人呢?有个屁!
  我跟你说,金人水军二十年前覆灭之后,一直到去年才开始打造新的水军,要不是金主准备南下征讨我们,我估计他们也根本就不会建造水军作战。”
  孙子义对此不置可否。
  “说是这样说,但是什么敌人都不可小觑,雨亭,这可是你告诉我的。”
  孙子义眨了眨眼睛,笑了出来。
  苏咏霖也笑了出来。
  “确实,小心谨慎不是错,不过咱们这边要加快速度了,最多到月底,我打算突袭金贼水军老巢,听说金贼水军战船已经扩建到五百艘左右了,水军人数也多,要是不能尽快摧毁之,规模继续扩大,对咱们来说就更难打了。”
  孙子义听后点了点头,露出忧虑之色。
  “咱们紧赶慢赶,到现在也才建造百余艘大小战船,这个规模,就算全部出击,也只有金贼的五分之一吧?金贼那么多战船,咱们真的能把它们全部吃掉吗?”
  “这不要紧,知己知彼,百战不怠,咱们对金贼的动向了解得一清二楚,金贼对咱们了解吗?此战未开,我已经有了五成胜算,这还有什么可以担忧的?而且……”
  “而且什么?”
  “契丹人战败了,损兵超过两万,怕是不能给咱们吸引金贼太多的注意力了,要赶在金主南下之前把他的水军消灭掉,狠狠地削弱他!”
  苏咏霖捏紧了拳头:“我要在他南下之前把能办到的全都办到,让他怒火冲天心浮气躁,我倒要看看他究竟有没有那么雄才大略!”
  苏咏霖回到河间之后又增调了一大批人手和钱财给到孙子义,让他加快建造战船。
  紧赶慢赶之下,终于赶在六月二十日左右建成一支拥有一百二十余艘大小战舰,登舰水兵四千七百余人的水军。
  兵团水军的基础基本成型,有了一战之力。
  苏咏霖在此之后再次奔赴海港,给全部水军军官召开了一场战前动员会议。
  “我知道这一战对你们来说难度很大,你们没有太多时间训练,没有太多时间熟悉你们的战船,但是我不得不告诉你们,这就是咱们面对的局势,自从起事开始,咱们就注定没有时间训练。
  对于我们来说,所有训练的时间都是我们通过战争赢到的,没有战争的胜利,就没有我们训练的时间,对于我们来说,就算没有充足的时间训练,也要咬着牙把仗打赢!”
  “喏!”
  水军军官们摩拳擦掌,准备与规模比他们大五倍的金军水军来一场大决战。
  他们还有最后数日的准备时间。
  在这几天里,他们需要拼尽全力,利用全部的时间,把可以做到的准备全部做到,然后打起精神,扬帆起航,驶向属于他们的新世界。
  苏咏霖也在开战之前把自己可以做到的准备工作做到了极致,把超过一百名内应以各种身份安插到了金人的水军建造大营里,把大营里里外外摸了个通透,连地形图和仓储分布图都给捎带回来了。
  不得不说,金人的保密工作和人员审查制度简直和马奇诺防线一样无懈可击,被他轻而易举地渗透成了筛子。
  让苏咏霖感慨之余也吸取了教训,着手命人制定完善的保密制度和人员审查制度,保密部门也着手建立,准备在未来用在科技部门当中。
  他的科技人员们拼尽全力研究出来的技术,可绝对不能平白无故就被他人窃取了。
  辛弃疾看着这幅图,一脸的惊叹。
  “世间能把细作用到这个地步的人,苏帅怕是天字第一号了,今日方知什么叫做知己知彼,百战不怠。”
  “幼安,你怕不是忘了咱们是靠什么起家的?做不好细作的私盐贩子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私盐贩子,咱们贩私盐的,哪一个不是把消息当做立身之本?比别人更早的知道消息就能抢占先机,抢占先机就能赢,这可是咱们的看家本领。”
  田珪子一脸骄傲地说道:“还有阿郎往里头砸的钱,别说金主,算上南宋赵官家,他们两个绑在一块儿,在细作上都别想和阿郎对抗,这才叫知己知彼百战不怠。”
  “若能如此,则我军必能抢占先机。”
  辛弃疾点了点头:“如此一来,想要偷袭金贼的水军大寨,应该就不是那么难了,接下来就是物资准备,偷袭的话,不只是火药,还要有火攻,必须要起大火才能让他们彻底乱起来。”
  说到这里,辛弃疾又有点犹豫。
  “怎么?”
  田珪子问道:“怎么这个表情?”
  “有点心疼。”
  辛弃疾无奈道:“真要是火攻用起来,水火无情,谁也不知道这火攻能把金贼的船只还有那些物资烧到什么地步,虽然说全歼他们是目标,但是如果能缴获更多的船只,对咱们来说更有意义吧?”
  田珪子听了,也点了点头。
  “确实啊,能缴获船只,获得他们的物资,乃至于多掳掠一些工匠来,那也是极好的。”
  苏咏霖盯着那幅地图看了看,摇了摇头。
  “想法是好的,但是千万别大意,咱们还不比金贼强,主要目的还是全歼其水军,其他的都是次要的,在全歼金贼水军的基础之上,咱们可以考虑缴获,但是万万不能以缴获为目标,否则只会束手束脚。”
  苏咏霖点醒了辛弃疾和田珪子,两人认识到了自己的冒进错误,果断向苏咏霖认错。
  当然,这是可以原谅的错误。


第346章 水军出征
  其实,苏咏霖自己何尝不眼馋经过那巨量的成品战船、造船物资和造船工匠呢?
  他缺这些缺的眼睛都发绿了。
  在整个山东以及河北大量征求匠人,出高薪聘请高级技术人才,所得依然很有限。
  最优秀的匠人和技术都在金国中枢,民间很少。
  民间所能找到的无非就是些一般的匠人,而那些能制作军器乃至于革新军器的,都在金国朝廷的控制下。
  苏咏霖一路征战获得的优秀军器匠人基本上都是在重要城市的军器部门里找到的官方匠人,散落民间的则几乎没有。
  不过稍微问一问这些军器匠人的生活水平,政治地位,还有日常的一些待遇之类的,也总是能得到一些相近的回复,得知他们的待遇非常一般,甚至可以说很差。
  这大抵能够代表封建统治者对科学技术的态度。
  苏咏霖曾经天真地认为封建统治者都是二愣子、井底之蛙、智力缺陷者,根本不懂科学技术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多好的事情为什么不去大力支持呢?
  后来他才发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细细想想,技术的革新总能给这个世界带来不一样的变化,而人类面对不一样的变化时,总是恐惧大于激动的。
  技术革新对自己有好处则乐于接受,技术革新对自己没有好处反而还有坏处,那当然就会一力反对,恨不能将技术维持在对自己最有利的情况下,直到永远。
  封建统治者大抵也是这样想的。
  统治者对于稳定的追求超过一切,一旦从混乱中走出,就希望永远维持稳定,维持太平盛世,不要再起争端。
  为了顺应这样的根本需求,读书人们用三纲五常和上下尊卑观念为他们构筑了一个超稳定社会结构的蓝图,管束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让一切都变得稳定,再把这一套推销给统治者,让统治者大为欢喜。
  而在这个超稳定社会结构之中也并不是没有存在变数,最大的变数莫过于来自科学技术发展而导致的生产关系变革。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个极大的不确定因素,是一个极为不可控的跃动因素,为了维持超稳定的社会结构,统治阶层天然的敌视科学技术的发展。
  如果可以的话,他们希望世界永远不要发展。
  当然,出现外敌入侵等不可抗力时,他们还是需要科学技术武装他们的军队,他们会被迫发展科技,尽管如此,为了压制科技发展带来更大的不可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