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启明1158-第2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咏霖这话说完,魏克先忽然举起手示意要发言,苏咏霖点了点头,让他发言。
  “阿郎,你把我们喊来,只是为了说治河的事情吗?”
  “只?”
  苏咏霖面露不悦之色:“治河是小事吗?两个大国为了治河的事情一筹莫展,几乎束手就擒,每一次黄河决口都要淹死数以千计、万计的平民,这是小事?”
  “不不不,我不是这个意思。”
  魏克先立刻摇头:“我的意思是,阿郎只是为了说治河这一件事情吗?”
  “当然不是。”
  苏咏霖这样一说,不少人心中一凛,又开始紧张了。
  可是苏咏霖所说的依然不是他们想听到的。
  “治河,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需要一个能办事的事权部门去全权负责办理这件事情,统筹一切,需要从上到下动员军队、百姓数百万人次,前后至少三年,才能初见成效,这还是我最理想的估计。”
  苏咏霖叹了口气道:“赵构的那些祖宗们打不赢契丹人,夺不回燕云,就只能折腾自己人,三易回河,把河北毁的一塌糊涂,到了靖康年,东京留守杜充为了逃跑,掘开黄河大坝,水淹中原,直接导致黄河改道,夺淮入海至今。
  他们两手一撒什么都不管了,留下这烂摊子折腾中原百姓,现在也根本不想着回来解决问题,只想着留在江南过安生日子,中原百姓的身家性命在他们眼里什么都不是……他们不管,我管。”
  苏咏霖一拍桌子,严肃道:“若要管治河,我说了,需要大量人力物力,需要粮饷司指导司等数个部门协力参与,需要地方官府的配合,事情繁杂,没人统筹做主是行不通的。
  我想着,治河是个长期的事情,不是短短数月就能办到的,与其到时候东拼西凑,临时调动一大帮人来负责,不如现在就设置一个专门负责治河的部门,先把架子搭起来。
  所以,我决定建立一个新的负责治河的职司,从各部门调派治河需要的得力人手进入其中,其本人依然是在原部门挂职,不过办事就在新的职司中办理,直到治河成功。”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皆不理解苏咏霖这样做有什么深意,便继续听了下去。
  “这个新的职司,不同于一般官署,也不是正式官署,但是做的事情差不多,我准备将其命名为复兴会,由我亲自兼管。”
  “复兴会?阿郎亲自兼管?”
  底下众人议论纷纷。
  “嗯,复兴会。”
  苏咏霖点了点头:“既然不是正式官署,取名挂牌也就随意一些,至于这个复兴会之名,则是我认为我们可以通过治河使得百废待兴的中原重新振奋,兴旺发达,故名复兴会。
  诸位但凡是对治河有想法有意见的,都可以向我提出来,交给复兴会研讨,之后我也会安排相关人员把复兴会的架子搭起来,然后在咱们整个光复军之中选择合适的人才纳入复兴会之中。
  不管怎么说,复兴会也要先把治河方略给拿出来,然后才是具体办事,办事需要统筹多方面人员,动员民间人力物力,这一点,指导司的人最擅长,所以复兴会主要纳入指导司人员进入。”
  田珪子愣了一下,随即想到了些什么。
  辛弃疾也愣了片刻,似乎注意到了什么。
  但是大多数人都没有注意到苏咏霖的用意,只是眼睁睁看着苏咏霖把话题越扯越远,有点着急。
  他们来开会,可不是为了这个复兴会,而是其他的事情。
  虽然听上去这个复兴会挺不一般的,苏咏霖亲自负责,还要纳入大量指导司的人员进入。
  指导司本身就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在军队里负责指导士兵的文化学习和思想学习,是新兵成为光复军战士的必经之路。
  经过指导司指导和教育的士兵,不仅在文化上有所突破,在思想上更是一边倒的倾向于苏咏霖和光复军,对金廷乃至于宋廷都充满戒备和恨意,训练起来非常认真。
  但是如果仅仅说他们是军队里士兵的老师,也不尽然。
  他们在军队当中的影响力很大,不打仗的时候,军官都要跟着一起听课学习。
  而在军队之外,据说军属们生活的地方就是指导司的指导员们在负责管理,他们在村庄内成立农会,指导司管辖的指导员们进入其中担任副会长,作为光复军和民间沟通的桥梁。
  负责征收赋税维持光复军存续的重要机构粮饷司就是通过指导司和农会接洽,办理赋税征收事宜。
  在军队和民间,指导司和指导员都有很强大的影响力和存在感。
  说是没什么实权,不掌握兵权,也不掌握政权、财权,但是好像又处处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没有他们,好像什么事情都没办法顺利完成。
  所以为了治河需要大量指导司的指导员来帮忙,那也是理所应当。
  但是苏咏霖忽然间召集大家,只是为了说这个事情?
  只是为了说明自己要设立一个新的部门专门负责治河?
  好像真的只是为了说这个事情似的,苏咏霖没有再说其他的事情,只是交代所有人要注意配合复兴会的工作,就打算宣布散会了。
  于是苏勇这个憨憨实在是受不住了,直接站起来,开门见山。
  “阿郎,那个契丹人当皇帝的事情你倒是给句话啊!”
  “啊?”
  苏咏霖一脸奇怪地看着苏勇:“什么意思?要我给句什么话?”
  “这……”
  苏勇张张嘴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而现场的其他人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一时间整个场面极其尴尬。
  苏咏霖沉默了一会儿,笑了。
  “哦,我懂了,你们以为我喊你们来是为了和你们商量称帝的事情?”


第357章 取代孔孟门徒
  这句话说出来,场面的尴尬一扫而空,变得极为紧张。
  一群人死死盯着苏咏霖,表情是整齐划一的紧张。
  他们都在等待着苏咏霖把那句话说出来。
  然后,苏咏霖缓缓开口了。
  “他找死,别带上我啊。”
  苏咏霖摇了摇头,开口道:“根基不稳,势力不大,兵力不多,居然急着称帝,这就是在纯粹的激怒金国,金国必然加快速度,竭尽全力与之不死不休,我那兄弟撒八死在这样一个人手上,实在是让我感到遗憾。”
  苏咏霖这话出口,等于直接给这件事情定下了基调。
  失望,平静,欣喜,遗憾,等等情绪顿时弥漫在众人心中。
  苏勇没忍住,又站了起来。
  “阿郎,那种人都能称帝,你又为什么不行呢?”
  他的这句话代表了很多人的想法,苏咏霖就看到好些人不由自主地跟着点头,暴露了自己心中所想。
  于是苏咏霖觉得有必要讲一下他的想法。
  “我的处境其实还不如移剌窝斡,他只有金国一个敌人,而我,在金国和宋国的夹缝中间,我要是称帝了,那可就是金国与宋国的两面夹击了,称帝,那是彻底的敌对,不留一丝一毫的余地,这种事情,咱们不能做。”
  苏咏霖走到了苏勇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移剌窝斡鼠目寸光,只看到眼下称帝的好处,看不到此时称帝的坏处。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他看不到自己的祸患,只想着名目,只想着荣华富贵,他不可能长久了,诸君,做好准备,金贼很快就会南下了。”
  苏咏霖的战略眼光和军事水平是所有人都相信的,他一句话出来,所有人顿时紧张起来。
  是的,金军主力尚未南下,此时此刻,并不是他们纠结这种事情的时候。
  要想称帝什么的,再怎么也要等到彻底消灭金国,把金人祖先的骨灰都给扬了之后,那个时候才是大家考虑自己的时候。
  而眼下,最该考虑的分明是抗金。
  这样说起来,苏咏霖想着治河,又要设置新部门什么的,是不是有点多余?
  有些人怀着这样的想法揣测苏咏霖的用意,但是没敢说出来。
  苏咏霖接着又布置了一番军事任务,顺利打发走了这群想入非非的家伙们。
  他只留下了辛弃疾和田珪子两个人。
  于是整间屋子就剩下他们三人。
  “你们也希望我称帝吗?”
  苏咏霖似笑非笑地看着两人,等着他们的回答。
  辛弃疾看向了田珪子,示意前辈先请。
  田珪子点了点头。
  “阿郎此时手握的权势,已经等于是河北与山东的皇帝,是否称帝并不重要,若为了一个名号而引来金国和宋国、尤其是宋国的敌意,那就太不值得了,两线用兵,是兵家大忌。”
  苏咏霖点头,表示满意,然后看向了辛弃疾。
  “苏帅叫咱们来的重点分明不是称帝之事,所以称帝在苏帅看来从来就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
  “那什么才是重要的事情?”
  “复兴会。”
  辛弃疾开口道:“复兴会的成立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苏帅当着所有人的面宣布这件事情,可众人却只在意移剌窝斡称帝之事,明显忽略了复兴会的事情,但这才是重点。”
  田珪子若有所思般看了看辛弃疾,感觉辛弃疾的思想觉悟很不一般。
  他也是注意到苏咏霖着重选调指导司成员加入复兴会的时候才想到这件事情有点问题,而辛弃疾并不是指导司的一员,却也看了出来,难怪苏咏霖要把他留下来。
  真聪明啊。
  苏咏霖很满意地看着辛弃疾点了点头,接着问道:“那么你以为,我为什么要成立复兴会呢?仅仅只是为了治河吗?”
  “这个,属下还没有想透彻。”
  辛弃疾缓缓开口道:“但是属下觉得,复兴会既然吸纳大量指导司成员,而指导司在军中和民间的影响力那么大,苏帅用指导司治河倒也是顺利成章。
  若是寻常时节宣布此事,属下还不会想得太多,可是苏帅偏偏在所有人都在议论苏帅会不会称帝的时候提出建立复兴会治河,实在是让属下有点不太明白。”
  辛弃疾已经很聪明了。
  辛弃疾虽然限于时代的限制没有看得通透,但是也看到了一些寻常人不会在意的事情。
  就这一点上来说,他是真的读透了自己手稿当中的一些东西,思想已经超过了比他更早接触苏氏理论的那些部下们。
  苏咏霖满意地走到辛弃疾边上,把手摁在他的肩膀上,然后把另一只手摁在了田珪子肩膀上。
  “幼安,珪子,若要做大事,眼光必须要长远,很多事前准备必须要提早数年,乃至于十数年去做,这样,才能算是未雨绸缪,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可是真正的善战者,绝不会是寂寂无名之辈。”
  “那,苏帅的意思是?”
  “我要用更严密有效的组织,把所有我们的志同道合之人吸纳进来,用他们在军队和民间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组织人数,从而进一步取代地主乡绅,全面把控乡村之地。”
  “可是,这样的话,指导司也能办到啊。”
  田珪子有些疑惑地看着苏咏霖:“阿郎,你是觉得指导司做的还不够好吗?咱们走的新农村之法,已经控制了相当数量的村庄和村民。
  他们都是咱们的拥趸,接受了咱们的理念,愿意支持光复军,支持苏帅,踊跃参军,照这个趋势下去,指导司的前途很光明。”
  “还不够。”
  苏咏霖坐在了田珪子和辛弃疾中间,握着他们的手,缓缓说道:“如果只是现在的规模和组织,指导司可不能取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