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启明1158-第3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一支军队不说横扫天下,也是威震四方,寻常人甚至不敢与之正视,如此威势之下,光复军群贼到底有什么能耐能击溃之?诸位同僚,陛下,老臣是百思不得其解啊!”
  汤思退的话可以说是切中了殿中所有臣子的想法,切中了他们所有的疑虑和不解。
  他们就是觉得起事不过两年的光复军不可能打败金国五十万大军,不管怎么样都不可能,就是不可能。
  虽然现实发生的事情告诉他们他们的想法可能是错的,但是除非完颜亮的人头出现在他们的面前,否则,他们是不愿意相信这件事情真的发生了的。
  宋国和金国在本质上虽然是敌国,可是绍兴男儿们一通操作,搞得本该彻骨痛恨金国的宋国和金国居然不清不楚。
  暧昧中带着仇恨,仇恨中带着暧昧,搞得就和三流狗血言情剧中的男女主角一样,三观不正,狗血至极。
  于是对于金国,很多南宋官员的态度都相当模糊。
  一方面看他们不爽,气他们蔑视大宋和自己,一方面对于他们的强大又心存畏惧,生怕他们带兵南下索取更多的好处。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当一部分宋人已经渐渐接受了金国的存在,接受了金国作为他们的“上国”的存在,发自内心的渐渐的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
  人往往只会把自己懂事以来就知道的事情当做理所应当。
  所以随着宋金对峙时间日久,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宋人只会觉得中原就是金国的土地,中原汉人就是金国的臣民,而非自己的故土、同胞。
  甚至于完全接受金国凌驾于宋国之上的地位,觉得金国是不可能被击败的。
  眼下这种趋势已经渐渐出现在了南宋朝堂之上。
  很多臣子对于金国被消灭这种事情无所适从,觉得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觉得这非常奇怪,很不正常。
  金国那么强大,怎么会被消灭呢?
  朝堂上不正常的安静持续了一阵子,张浚忽然觉得这氛围有点不正常。
  “陛下,臣虽然判断失误,但是汤相公的说法未免有点太奇怪了吧?”
  “你是什么意思?”
  赵构还没有开口,汤思退就面色不善地看着张浚。
  张浚毫不示弱地瞪着他。
  “你刚才话里的意思,怎么听怎么让我觉得你是在为金国鸣不平,你是在为金国感到惋惜?是这样吗?金国可是大宋的敌国!金国出事了,覆灭了,身为大宋臣子,你为何不高兴?”
  张浚的问话不仅将汤思退问住了,也把朝堂上其他文臣武将们给问住了。
  可以说张浚这话问住了不少人,包括皇帝赵构在内。
  对啊,金国分明是敌国,他们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希望金国被消灭掉的消息是假消息】的想法呢?
  不少臣子反应过来,对自己产生如此的想法悚然一惊。
  汤思退的反应更快,立刻跪在了赵构面前向他请罪。
  “陛下!老臣绝无二心!老臣只是单纯的疑惑,只是疑惑而已!绝对没有其他的想法!请陛下明察!请陛下明察!”


第513章 这是碳基生物可以打出来的局?
  其实不用汤思退告罪,赵构自己刚刚也在疑惑,也有点微微的惊悚,感觉自己好像也被张浚攻击到了。
  对啊,金国和大宋分明是敌国,他自己家破人亡也全赖金国,金国倒霉了,覆灭了,他难道不该感到高兴吗?
  为什么却是疑惑、感慨和不安、甚至有些微微的遗憾充斥在心中呢?
  不对啊,这不对啊,完全不对啊……
  汤思退的告罪打乱了赵构的思绪,赵构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还在朝堂之上,于是便轻咳一声。
  “汤卿不必如此,你一心为国考虑,这一切朕都知道,不必挂怀。”
  汤思退虽然是个软蛋,但是也多次为赵构的妥协退让政策背锅,从这一点上来说,汤思退也是一个合格的背锅侠,没了汤思退,很多事情就要赵构自己来背锅,那可不好。
  汤思退于是松了口气,重新回到了自己的站位上,一副眼观鼻鼻观心的架势,但是心里对张浚的不满和嫉恨是更上一层楼了。
  在皇帝面前给我上眼药?
  老家伙,你等着!
  话虽如此,但是汤思退眼下并没有报复张浚的闲情逸致,眼下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应付北方剧变的事情。
  光复军到底是不是打败了金军,乃至于光复军是否已经可以取代金国,这都是极为重要的事情。
  如果金国式微,即将完蛋,那么,北方的主宰者就是光复军了,而南宋的北方政策也就要随之进行一波调整。
  对于金国,南宋是称臣的,赵构对着金国皇帝那是一口一个“臣构”,但是如果金国要完蛋了,这一系列耻辱性质的称号当然可以拿掉。
  当然,随之而来的还有要如何应对光复军占据中原这个事实的问题。
  想到这里,赵构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开口询问。
  “其他的事情就不说了,眼下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北方战局的事情,诸位有何建议,一一奏来。”
  群臣一时间默然无语。
  对于金国他们当然是整齐划一的“以小事大”的态度,能软就软,能怂就怂,能退让就退让,总而言之不要让金国感到被冒犯,那就可以了。
  可眼下北方局势发生改变,光复军异军突起赶走了金人,原来的经验不能用了,所以他们就有点着急,不知道政策该如何转向。
  此时此刻,最靠得住的还是把持南宋政策方向的宰辅们,朝廷的大政方针还是要宰辅们来拿。
  不过现在的宰辅们基本上都没有军事斗争的经验,政治斗争倒是一把好手,可是对付北方局势,他们专业不对口。
  所以基本上只能指望唯一一个专业对口也有足够地位的宰辅来给南宋的政策把把脉了。
  张浚。
  感受到了诸多目光向自己看来,张浚无奈地摇了摇头,低头想了想,忽然想到了之前看到的枢密院文书里曾有过记录。
  光复军领帅赵开山一度向南宋称臣,南宋君臣担心惹祸上身,没有明确接受,但是暗地里曾经接纳他们,给予他们非正式的官职和秘密承认。
  这也算是南宋所能做到的最富有进取精神的行动了。
  后来北方局势变换非常,光复军内部发生争斗,赵开山死了,赵祥也死了,接连换了两个领导人,现在上位的领导人是一个叫做赵作良的人。
  他上位之后倒是派人来和南宋接洽,说要继续南宋朝廷和赵开山之间的关系,但是当时南宋朝廷的五人最高决策团之中除了一个陈康伯支持之外,其余四人都反对。
  他们认为光复军短时间内发生两次政变,更换两个领导人,显然是内部不稳,即将自爆。
  外敌强大,内部不稳,怎么看怎么是药丸的节奏,所以根本没有什么值得继续维持关系的必要,继续维持下去,等金军主力南下平叛,把关系戳破了,南宋百口莫辩。
  到时候金兵就有南下的理由了。
  于是南宋单方面切断了和光复军的联络,不再承认彼此之间的关系,以此为保全自身的重要决策,还为之沾沾自喜。
  张浚认为就当时来说,这并非是昏招,当然现在看来的确有点昏,可当时这样做其实是无可厚非的。
  鬼知道光复军面对金国的庞大压力,经过两次政变、把灭亡buff叠满了之后居然原地复活还超级爆种,把金军主力给打崩了?
  这是碳基生物可以打出来的局?
  这种事情是绝对的小概率事件,任谁都不能事先预判,换了张浚自己决断,估计也要选择同样的方式,做不到更好的选择。
  所以眼下这个局面,确实有点难做。
  原先君臣大义名分没了,危难时刻没有出手帮忙,等人家自力更生解决问题了再去厚着脸皮摘桃子,这……似乎有一点猥琐。
  这样的事情真的能做吗?
  张浚感觉作为一个有尊严要尊严的人,自己不太能做出这种事情。
  但是为了国家利益……
  张浚看了看赵构便秘一般的神色,还是上前一步,开口了。
  “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大宋需要做的事情有三件。”
  赵构正在为群臣装聋作哑之事感到十分的恼火,正准备发火呢,结果张浚就站出来发言了。
  于是他一阵无奈。
  张浚的确很不符合他的心意,跟他处处合不来,有点八字犯冲的感觉,现在更有点老迈昏聩的趋势,奈何遇到事情群臣都装缩头乌龟,不敢出头,敢出头的高官只有张浚一人。
  我的名臣呢?
  我的名将呢?
  我的左膀右臂呢?
  哦,全死了……
  好像还是因为我而死的。
  赵构有那么一瞬间对自己过去十几年的所作所为有点小小的后悔,但是旋即就把这点点情绪扼杀了。
  做皇帝的人,怎么可以对自己的决断产生后悔的情绪呢?
  皇帝是不会犯错的。
  把这点微不足道的情绪赶出脑海,赵构叹了口气,点了点头。
  “说吧。”
  “喏。”
  张浚高声道:“这第一件,当然是立刻派人北上核实光复军和金军之间的战况,确定传言是否是真的,如果是假的,自然不用多说,一切照旧,在边境严防死守即可,若是真的……就要做第二件事情了。
  这第二件事情,就是派人北上与光复军联络,臣听闻之前枢密院曾经以朝廷名义收服光复军,并且赐予官位,不知道此事是否是真的,王枢密能否给老夫一个答复呢?”
  张浚看着知枢密院事王纶。
  还有此事?
  一时间满朝文武窃窃私语不止。
  这件事情在当时的确是非常机密,除了宰辅圈子的几个大佬还有皇帝本人,几乎无人知晓,所以也没有传出去,满朝文武大部分都不知道,今天还是第一次知道。
  当然,此时此刻,这件事情已经没有隐瞒的必要了。
  于是王纶顶着很多人的目光上前一步,开口道:“确有此事。”
  王纶承认,此事就是坐实了,于是满朝文武几乎同时松了一口气,然后狂喜的情绪瞬间充满了整个心房。
  难道光复军……是秘密接受朝廷领导的?
  击溃金军的军事行动是朝廷指挥的?
  被光复军夺回的土地实际上属于朝廷?
  朝廷不声不响不花一分钱居然已经把北方失地收回了?!
  这些家伙刚准备站出来求证此事,张浚立刻把一盆冰水迎头浇下。
  “确有此事……那为何之后不坚持呢?光复军发生两次政变之后,朝廷切断与光复军的联络,之后光复军主动派人联系,朝廷也不予回应,这又是为什么?”


第514章 德远不愧是老臣
  对于朝廷的畏缩,张浚虽然可以理解,但是并不打算承认这样的做法是正确的。
  如果当时枢密院头铁一点,现在朝廷几乎等于是空手套白狼,平白无故得到了几十万大军和半个中原的土地。
  还需要向眼下这般的窘迫吗?
  张浚完全没有考虑到光复军和苏咏霖的想法以及他们的主观意愿,直接带起了节奏,顿时群臣一阵哗然,纷纷向枢密院几名大佬询问缘由。
  还有人向汤思退和沈该发问,把大宋宰辅们问的十分狼狈,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回复此事。
  群臣也是恼恨,觉得到嘴边的肥肉就那么飞了,你们这群宰辅是不是太无能了?
  眼看着朝堂就要变成审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