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启明1158-第3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是笑着告别的,但是他的好友们实在是笑不出来,有些甚至是十分悲愤的前来送别张浚。
  比如陈俊卿。
  “我实在不认为先生需要主动辞官,先生留在朝中一日,则朝中佞臣不得张目,先生多说一句话,则朝中佞臣就要震怖一日,先生一走,朝中再无人矣!这难道也可以吗?!”
  陈俊卿十分悲愤地握着张浚的手,死死盯着他看。


第555章 万不可因此引起光复军的不快
  看着陈俊卿的表情,张浚微微有些动容。
  可旋即他想到了赵构以及赵构的那种态度,顿时腹中千万谋划万般谋略全都化作了一团青烟飘散而去了。
  世上最无奈的事情,就是臣等正欲死战,而陛下先降。
  于是张浚深深的叹息。
  “应求,我知道你心中抱负与志向,但是当今天下局势,已经容不得我们再提出什么北伐之类的主张了,朝廷已经和光复军签订协定,互帮互助,开通互市,这是绝大多数朝臣所追求的。”
  陈俊卿立刻摇头。
  “他们只看眼下,根本不看长远!光复军何等强势,我以为这是第二次海上之盟!光复军一旦彻底平定北方,覆灭金国,有极大可能南下!届时,大宋又该怎么办?”
  张浚沉默了很久,又转过头看了看面色各异的好友、追随者们,深深一叹。
  他没有说什么计策,没有说什么应对策略,只是做了最后的告别。
  “我走了,诸位,保重。”
  张浚感觉自己有很多话想要说,但是话到嘴边,却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
  张浚在临安城内没什么东西,除了家人和一些简单的衣物,他来到临安之后的一切都是赵构赏赐的,都在那座豪华院落之中。
  这一次张浚离开,那所豪华院落他当然不会带走,其中所有的东西他也都留了下来,带走的只是家人和他们来到临安时所携带的东西。
  正月来到临安,十二月初离开临安,对张浚来说,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所经历的一切对他来说就像是幻梦一般。
  梦醒了,一切都结束了,人也该走了。
  于是张浚头也不回的上了驴车,张家的驴车队伍就那么越走越远,越走越远,直到留在临安的人们再也看不到为止。
  张浚不知道的是,他离开的时候,赵构也登上了皇宫中的最高处,向临安城西远眺,似乎能在这里看到张浚似的。
  汤思退侍立在赵构身边,看着赵构远眺的模样,觉得有点奇怪。
  赵构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张浚盼走了,怎么事到如今却有点舍不得张浚的样子。
  “陛下,张德元已经走了。”
  汤思退出言提醒。
  赵构闻言并不说话,而是沉默了好一阵子,才低下头,深深叹了口气。
  “我知道他走了,但不知为何,忽然间却有些舍不得他,进之,你说这是为什么呢?我明明那么不想见到他,现在他要走了,我却舍不得……”
  汤思退又怎么能明白赵构那极度复杂的内心呢?
  于是他只能拿出话术万金油。
  “陛下累了,应该好好的休息了。”
  汤思退只是把这句话当做万金油来用,但是言者无意,听者有心,赵构在那一刹那确实感觉自己很累,有点难以支撑下去的感觉。
  他感觉自己为了南宋的生死存亡忧心劳神大半辈子,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把金国送走了,把完颜亮送走了,坚持到现在,他确实很累了。
  或许,该退下来休息休息,享受一下真正的人生了?
  赵构的心里冒出了这样的念头,而且一经冒出就再也没有消失过,反而越发的茁壮成长。
  返回寝宫的路上,赵构和汤思退说起了一件事情。
  “之前陈康伯上表,说楚州和海州交界之地近来有大量贩私盐的私盐贩子活动,他们用买来的海州盐充当私盐,在淮南一带销售,当地官府屡禁不止,希望朝廷可以拿个对策出来。”
  汤思退闻言一愣。
  “海州盐?海州……那不是光复军在管着吗?”
  “是啊,是光复军在管着,所以你有什么办法?”
  汤思退思考了一阵子,开口道:“派人和他们交涉一下,让他们约束一下境内私盐贩子不就行了?”
  赵构摇了摇头。
  “没用,楚州方面已经派人去说过了,但是光复军方面对此只是搪塞,大有虚与委蛇之意,因此楚州方面没什么办法,他们还怀疑,那些私盐贩子可能就是光复军控制的,这是光复军想要赚私盐的钱。”
  汤思退听了,逐渐皱起了眉头,认真斟酌了一下措辞用句,才缓缓开口。
  “陛下认为这件事情该如何处理?”
  “我是在问你。”
  “这……依老臣之见,此事不宜声张,事关光复军,更是吾等刚刚缔结和约之际,更不应该大张旗鼓的讨论,私下里处理才是最好的,陈康伯公然上表,实在是有点失了考量。”
  汤思退不着声色地给陈康伯上眼药。
  果然,赵构的面色开始变得难看起来。
  “这件事情,我也是这样考虑的,事关光复军和我朝之间的相处,实在不宜声张,否则肯定会坏事,陈长卿……欠考虑了!”
  汤思退心中暗喜,又说道:“不过此事说大,倒也不能算大,我朝严禁私盐,光复军却纵容私盐贩子来我朝贩私盐,这种事情说出去,光复军那边也不好交代不是?
  而且臣略有耳闻,这种事情过去金国在的时候也有,海州和楚州一带素来都是私盐重灾区,光复军最开始没这样做,结果现在也学着金国开始做了,不得不说是有点过分的。”
  事关重要的盐税收入,赵构也有点为难了。
  “这……该以朝廷的名义和光复军交涉吗?”
  “这方面,就要看陛下是如何看待的了。”
  汤思退鸡贼地表示自己不想多说,一切听凭皇帝陛下的意思。
  赵构于是又往前走了几步,犹豫了一会儿,便开口道:“算了,贩私盐的事情屡禁不绝,不在于有人卖,而在于有人买,只要没人愿意买,那么也就不会有人卖。
  眼下天下还没有安生几日,让楚州方面注意一点,不要和光复军起冲突,把楚州的那些私盐贩子处理处理,该杀就杀,该抓就抓,不要下不去手,明白吗?
  那些私盐贩子都是些什么人在操控,都是什么人在获利,他们难道真的以为我不知道?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驱,这些道理我也不是不懂,可是不能过分!”
  汤思退心下凛然,点了点头。
  “臣知道了,臣立刻就去安排。”
  “把私盐贩子解决掉,平民难道能直接去找对面的私盐贩子买盐吗?”
  赵构叹了口气,摆了摆手:“总而言之给我记住,这件事情的处理上尽量不要和光复军的人发生冲突,杀人仅限于楚州,万不可因此引起光复军的不快。”
  赵构给这件事情定下了基调。
  不管怎么做,都不能引起光复军方面的不快,以免引起国际争端。


第556章 大宋当然回不去了
  赵构既然做出了决定,汤思退自然不会反对。
  他连连称是,表示自己会按照赵构所说的去做,但是,他还有话要说。
  他故作不快地叹息。
  “这件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只要知道的人不多,那么私下里处理了也就处理了,可是陈康伯把这件事情堂而皇之的上奏给官家,那么知道此事的人肯定不少。
  私盐之事本就在朝中非常敏感,一旦发生,很容易酿成事端,这还是牵扯到光复军的事端,如果处理不好,恐怕又是一阵不小的风波。”
  汤思退这话就说的很透彻,说这件事情万一被某些愣头青小题大做,以至于引起了光复军和大宋之间的不快与误会,到时候为难的还是赵构。
  刚刚和光复军签订了和约,忽然因为这种上不得台面的事情闹起来,可如何是好?
  汤思退深知赵构不想再起事端、只想安稳过日子享福的心理,于是特意这样说,给陈康伯上眼药。
  这眼药还真的有用,这话说完,只见赵构的脸色又黑了几分。
  汤思退暗自得意,觉得距离扳倒陈康伯又近了几分。
  张浚主动退出政治战场的确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汤思退一开始也不敢相信,但是事实就是如此,三辞三让来回拉锯一个多月之后,赵构终于让张浚辞职了。
  张浚也交出了全部的权力,退出了大宋政治舞台,回家赋闲了。
  本来金国灭亡之后主战派和主和派之间的界限就模糊了,而张浚辞职之后,主战派一蹶不振,自此朝廷上几乎没有什么关于北方的军事论调,大家都在讨论民生问题。
  自己过好自己的日子就可以了,扯那么多没用的干嘛?
  这一点让汤思退很满意。
  除了陈康伯还时不时的要求宋廷整顿军备以备不时之需的声音有点刺耳之外。
  张浚走了,陈康伯就成为了唯一一个还愿意就北方问题发表看法的宰辅。
  而且他对于宋廷和光复军签订的看似平等的和约非常不满,多次公开或者非公开的批评这个和约。
  他觉得这个和约对大宋很不利,对急需平定中原的光复军却非常有利,看似平等,实则为未来埋下了隐患。
  他强烈建议朝廷变无为为有为,整顿军备,调整政策,不要坐视光复军就这样平定中原。
  和约是在汤思退的主持下进行的,陈康伯批评和约,就是在和汤思退作对,这让汤思退非常不满。
  这和约可是汤思退的得意之作,也得到了赵构的认可。
  而且,这可是大宋建国近二百年来第一个不需要“赐予”岁币的对外平等条约,这可是大宋前所未有的外交胜利!
  不费一兵一卒,不需要支出一文钱的军费,就不需要给岁币了!
  这是外交胜利!
  你陈康伯到底懂不懂什么叫外交胜利?
  到这个份上了还要整顿军备,还要图谋北上,你生怕光复军看你太顺眼了不和你为敌是是不是?
  一天不把北方强邻折腾成彻头彻尾的敌人你就不甘心是不是?
  汤思退十分恼火,于是就处心积虑想要把陈康伯赶出朝廷,想让这个朝廷变得更加稳健。
  之前没找着机会,这一次陈康伯主动递刀子,他汤某人岂能对陈康伯的“好意”视而不见呢?
  而且到这个时候,赵构也对越来越“胡搅蛮缠”的陈康伯无法忍耐了。
  他想要过舒服的安稳日子,他想要享福,可陈康伯偏偏不让他享福。
  混账东西!
  赵构也决定要给陈康伯一点颜色看看了,让他彻底的闭嘴!
  于是没过多久,临安方面就把相关命令传到了楚州,杀私盐贩子顿时成为了政治任务。
  楚州的头头脑脑们一阵协商之后,一些没什么后台或者后台薄弱的私盐贩子倒霉了。
  他们自己被抓住,被杀了,他们背后的小后台也因此倒台,成了真正的大靠山的替死鬼。
  这批人被杀掉之后,楚州方面也能对上面交差,还能保住真正的嫡系私盐贩子,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暗中继续贩私盐的业务,赚的盆满钵满,更加愉快了。
  只是要小心一点,注意不要被朝廷的人发现。
  于是在这场风波之中,除了小私盐贩子和小靠山之外,真正意义上的倒霉蛋只有陈康伯一个人。
  因为这件事情,陈康伯被赵构记恨,被汤思退和沈该针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