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启明1158-第4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一系列未来的高官显贵们齐聚一堂,就未来国号的事情发表各自的看法。
大家各抒己见,誓要为新朝选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国号。
第四卷 天下扬明
第601章 明
这场关乎未来的辩论还是挺激烈的。
首先,与会人员就新朝所属德行一事进行商议。
有些人认为应该按照五德始终说的说法,新朝代金朝而立,金为土德,土生金,所以新朝应该为金德。
也有人认为新朝是克金朝而立,彻底覆灭了金朝,按照五德始终说,新朝应该为木德。
两派人争执不下,各有各的说法。
有的说五德相克很久没有人用了,因为这会伤害前朝遗民的感情,不利于王朝统治,所以更加温和的五行相生之说才会占据主流。
有的说金朝还有什么遗民?你是?
双方又吵了起来。
最后苏咏霖实在是听不下去了,于是果断拍板。
新朝克金朝而立,因此新朝为木德,不为金德。
皇帝决定了,群臣于是偃旗息鼓,不再争论。
接下来是国号的问题。
这个问题争论的相当激烈。
有人主张说苏咏霖祖籍在山东,山东古为齐地,所以新朝国号应该是齐。
也有人说山东号称齐鲁之地,古鲁国也在山东,所以以鲁为国号也无不可。
还有人说苏咏霖擒灭金国于燕云之地,所以新朝国号可以为燕。
又有人说金国最后覆灭于关中,关中为秦地,所以新朝国号应该为秦。
他们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谁也无法说服谁。
苏咏霖沉思良久,得出了自己的看法。
“新朝之立,并非我一人之功劳,若是只有我一个人,无论如何也不能覆灭金国建立新朝,如果这一切只是因为我一个人,那么为了新朝建立而付出心血乃至于性命的人又算什么呢?”
苏咏霖这样说,倒是让在场的人们感觉有些意外——
建立一个帝国,最伟大的当然是皇帝本人,皇帝本人就象征着这个帝国,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值得在意的呢?
那些战死的丘八们?
他们算什么?值得皇帝如此深情的回忆着他们?
从来没有人觉得他们是值得怀念的,他们只要能活着,就能得到泼天富贵,就够本了,死了那叫运气不好,怨不得别人。
当然,苏咏霖的老班底们对此并不觉得多么奇怪,因为苏咏霖一直都是这样说的。
当初真定血战之前,苏咏霖就明确表示过,他不认为凭自己的力量就足以改天换地,他不认为自己可以办到那么多的事情。
他之所以可以支撑到那一步,是因为他的身后站着千千万万的志同道合之人,这些人认同他的理念,信任他的指挥,给了他无穷无尽的力量。
因为他们的存在,苏咏霖才能走到那一步,并且逆势取胜,击溃完颜阿邻,获得最后的胜利。
在此期间,又有多少人因为他的宏图伟业而战死呢?
没有这些人和他站在一起,抛头颅洒热血和金军死斗,新朝如何能建立起来?
建立不起来的。
苏咏霖站了起来,站在所有人面前,深情地回忆着过往的点点滴滴。
“每每念及为了建立这个国家而战死的英烈,我都心痛难耐,与他们相比,我一个人的荣辱真的有那么重要吗?这个国家的建立,不仅有生者的付出,也有英烈所付出的全部。
新朝之所以能够建立,乃是千千万万光复军的战士在前线奋战所致,乃是千千万万黎民百姓在后方为军队运输粮秣所致,乃是诸位臣工宵衣旰食所致,乃是无数英烈慷慨赴死所致,我如何能独占鳌头?”
“新朝的国号,不应该只是考虑我,而应该考虑到所有为了建立这个国家奋战到底的人们,他们不应该被遗忘。”
说罢,苏咏霖叫人拿来纸笔,他挥毫将自己心中所想写在了纸上。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正是有千万英烈之牺牲,才有如今中原之光复,才有如今华夏正统之恢复,没有他们的牺牲,没有他们英勇之反抗,这一切都是空中楼阁,都只是泡影罢了。”
“我只用三年就从一介草民成为一任皇帝,从造反的逆贼成为正统的象征,看似不可思议,所以我知道你们有不少人都认为这是因为我天命所归,有如神助。”
“可是只有我自己清楚,我是一个凡人,光复军是凡人的军队,从当初的弱小走到如今的强大,到底有多少人在我背后推动着我,到底有多少人为此而牺牲了性命,我不会忘记他们,也不能忘记他们。”
“他们用生命为中原之光复与百姓之福祉奠基,因为有了他们,从今往后,华夏神州之上,但凡日月之光普照之处,皆为华夏生民安居乐业之乐土!”
“为此,我决定,将新朝国号定为——明!”
苏咏霖强忍心中快要喷涌而出的情感,挥毫泼墨,将偌大一个【明】字写在了纸上,而后高高举起,宣布了自己的最终决定。
这个决定不可谓不震撼人心。
因为自汉以来,但凡自认中原正统建国称帝者所选取的国号,不是从春秋战国时期中华大地上曾经存在的封国国号当中选择,就是从曾经的封地封号当中选择,以示庄严,以示传承。
但是到了苏咏霖这里,却变了。
苏咏霖得国非常之正,这是大家所公认的。
不管是谁,代表着什么集团的利益,都认为苏咏霖以【驱逐胡虏光复中华】为口号从金国女真人手里夺回中原的做法是合理的。
从夷狄手里夺回华夏神州之土,恢复汉家衣冠,自古以来得国之正的水平就算更高,又能高到什么地方去呢?
别说和赵宋相比,就算和煌煌大唐相比,又能如何?
可是身为得国之正远胜当年宋国的正统之代表,苏咏霖却为自己选择了一个完全不符合礼仪的国号。
一个奇怪的来源不明的国号。
除了老部下们为此感到心潮澎湃,热泪盈眶,就差当众抹眼泪了,其余很多人都在心底里觉得这样做并不太合适。
这不符合传统,也不能显得更加正统。
但是看苏咏霖说得像模像样有点意思,还有带兵的老部下们热泪盈眶的模样,他们觉得要是继续反对,很可能引起这些大兵们的集体愤怒。
到时候被他们群起而攻,可绝对不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说到底,他们根本不能理解苏咏霖的情怀,不能理解苏咏霖口中为了建国而付出生命的那些“丘八们”到底有什么价值。
但是苏咏霖说的那么动人,就这样吧,还能怎么样呢?
说他戏演过了?
还是问他这个地方值得红了眼圈乃至于要掉眼泪的地步吗?
还乐土?
大家嘴巴上都说是乐土,但是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难道大家心里不清楚吗?
只是没有人在意那群泥腿子的死活罢了。
毕竟天下就那么大,土地就那么多,产出粮食就那么些,那群泥腿子要是活得好了,大家就没有办法奢侈享受了,大家就不能为所欲为了。
苏咏霖说的那么堂而皇之,难道真的相信自己建立起来了一个能够让人们安居乐业而不是温饱难求的神仙国度?
不少深谙统治法则的官员暗暗嘲讽苏咏霖的做法。
当然,他们表面上还是相当附和苏咏霖的。
于是,这个决定被通过了。
新国家的国号就被确定为【明】。
未来的国家,将以【明国】的正式称谓存在于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之上。
至于人们想要如何称呼它,叫它大明国也好,叫它大明帝国也罢,反正,它就在那儿。
最后,苏咏霖正式宣布,他将在这一年的十月初一日正式登基称帝,正式建立明国。
第602章 我恐怕要做皇帝了
苏咏霖想要在十月初一正式称帝,就眼下来说,时间还是挺紧的,并不宽裕。
但是苏咏霖既然决定称帝,那么激动人心的事情,足以让大小官员们打了鸡血一般的为了这一天而奋斗。
苏咏霖快要称帝了,全新的国家快要建立起来了。
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值得欣喜的呢?
他们终于不用顶着个不伦不类的光复军总务局办事干员的身份去治理民众,去忍受一种不确定的存在了。
只要一切走向正规化,规范化,那么所有的一切都逃脱不了他们这群“统治阶级”的手掌心。
只要帝国建立,只要苏咏霖遵守游戏规则,一切都好。
在这样的风潮之中,整个中都城的上层社会呈现一种诡异的平静状态,所有人都在等待着苏咏霖对外宣布正式建国称帝的事情。
而苏咏霖并不急着对外宣布,他让相关部门现在就可以开始准备,商量一个流程出来,等到时候一把决定,也好快速处理。
登基典礼不用铺张浪费,新朝初立,百废待兴,一切从简。
礼部官员领命而去。
苏咏霖自己则来到了内宫,去找赵惜蕊。
担负起苏咏霖机要秘书职责的赵惜蕊眼下正在努力研读苏咏霖写给她的一些文章,这些文章关乎到苏氏政论之后的内容。
苏氏政论第一卷 写完之后,在复兴会范围之内广为流传,得到了一致的好评,很多复兴会员都表示读后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感觉看待这个世界的角度都不一样了。
所以他们非常期待接下来的内容。
自然,苏咏霖还有接下来二三卷的写作构想,而这些后面的篇章主要都是讨论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问题。
新的国家建立了起来,除了开疆拓土,最主要的还是生存与发展。
所以苏咏霖决定第二卷 和第三卷所规划的核心讨论问题都在于中国的经济现状和中国的政治现状,以及从经济角度讨论过去历朝历代循环往复走不出怪圈子的根本原因。
并且试图找到方法破除这个怪圈子的循环往复,走出一条全新的道路。
因为中国太大,地大物博,有足够的土地和人口可以让权贵们祸祸,以至于当他们祸祸完了王朝根基,已经两三百年过去了。
中华大地上的一次循环就要二百到三百年,这个时间太长了,换个角度来说,就等于每两百到三百年才有一次变革的机会。
苏咏霖是运气好,站在时代的浪潮之上,自己硬生生领兵打出了一个变革的契机,没有让这种历史的循环继续下去直到那个北方游牧民族的爆种南下。
经过思考,苏咏霖认为若要抓住这次变革的契机实现完全的变革,就至少要让这个国家踏入工业革命的门槛,一只脚要跨过去。
而工业革命的发生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这一系列的前提,都需要苏咏霖和复兴会这支先锋队为这个国家准备好。
首先要从农业上着手,通过治理黄河恢复中原大地的生产,通过税收改革减轻人民的负担,让他们得以积累财富。
必须要让人们吃饱肚子还要有富余,然后才能积累财富,有了财富才能进行消费,有了消费,才有需求。
于是才有经济内循环的开始。
而这一切的前提是一个清明的向上的富有革命精神的政权。
如果是一个传统的封建政权,王朝初期的恢复治理之后,只会继续进行【取之尽锱铢】的行动,将人民的一切剥削干净,然后用在毫无意义的圈地行动之中。
这个行动的过程中,会使得土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