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启明1158-第4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康时不断地质问陈英。
  陈英涨红了脸,低着头,双手死死攥着腿上的衣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作为官员,你只是犯了小错,处置自然由司法局负责,我无权处置你,但是作为我本人,我看到的,是你内心深处对百姓诉求的漠视,这很可怕,我建议之后召开一次严肃的会议,对陈英的这一问题进行严肃讨论。”
  王康时给出了自己的个人建议。
  虽然说是个人建议,只是提一个建议,但是以王康时的身份,他的一点个人意见当然不会是那么轻飘飘的几句话。
  所有人都知道,作为一名复兴会员,还是一名有职位的复兴会员,陈英怕是要被复兴会进行一些不大不小的处分了。
  之后,由朐山县司法分局给事中廖源对这件事情做了官方层面的处理。
  判朐山县府限期退税给这些提出诉求的农户。
  并且自朐山县令陈英以下,这一事件的相关者都将遭到处罚。
  陈英罚一月俸禄,记过一次,县税务负责人被罚一月俸禄,记过一次,直接负责此事的一名税务员被撤职。
  而另一边,王康时准备召开复兴会的会议,对这一事件进行讨论。
  会议上得出的结论将决定该如何处理这一看上去不大但实际上非常严重的事件。
  这场会议到此结束。
  隐藏身份旁观了整场会议的辛弃疾对此深有感悟。
  在之后和王康时的散布会谈时,他表达了个人的感悟。
  “之前王主任邀请我来参加会议我还觉得有趣,现在却感到莫名的沉重,为官,他没有犯什么大错,但是作为复兴会员,他犯错了。”
  “是啊,他犯错了,作为一个复兴会员,他犯了很大的错误。”
  走在辛弃疾身旁的王康时低声道:“我其实很不愿意看到这样一幕,我非常不愿意看到咱们的复兴会员把国务和百姓诉求放在一起衡量,最后得出了国务大于百姓诉求的结论。
  一旦得出这个结论,他作为复兴会员就犯大错了,他更加在意的不是复兴会的最终使命,而是作为官员能否升官,陈英我是了解过的,办事麻利,效率很高,非常尽职尽责,非常清廉,同僚对他的评价都很不错。
  但是他也有贪恋的东西,那就是权势,别看只是一县县令,却也能决定县中百姓生死存亡,一声令下,多少人为他鞍前马后,这种权势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一个人,他不爱钱,但是他爱权。”
  辛弃疾缓缓向前踱步,点了点头。
  “很有道理,贪官未必贪钱,也有贪权的贪官,二者看似很有区别,但实际上区别不大,同样是贪,同样会为了所贪之物做出很多不好的事情,寻常人等也就算了,可他是复兴会员。”
  “是啊,复兴会员的使命可不是把官做的大大的,把权力掌握的多多的,复兴会员的使命是为了碾碎所有上等人,同时,也要避免自己成为新的上等人。”
  王康时感慨道:“在我出任海州复兴会的主任之前,我曾去往中都面见陛下,陛下当时就对我说,担任官员的复兴会员拥有双重身份,如何平衡双重身份带来的身份差别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个人的觉悟有高有低,在权势的熏陶下,到底还有多少人能坚持,那是不能期待的,所以必须要有人随时随地提醒他们,告诫他们,警醒他们,让他们悬崖勒马。”
  “这确实很有意义。”
  辛弃疾说道:“上等人的特征未必是贪腐,而是发自内心的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认为自己和百姓不是一类人,是天生贵族,天生就该为所欲为,长久为权势所熏陶者,很难说会不会变成这一类人。”
  “所以我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防范这样的情况发生。”
  王康时摇头道:“大明国内还有很多很多的旧官僚旧士绅正在担任官职掌握权势,而我们最后是要与他们决战、清算他们的,而在此之前,我们不能让自己变得和他们一样。
  我认为,每一个担任官员的人都必须要记住自己作为官员的同时,身上还肩负着复兴会的使命与大家的期待,做事一定要谨慎,一定要记得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若非如此,吾辈新官员和那些旧官僚还有什么区别呢?”
  “是啊。”
  辛弃疾长叹一声,缓缓开口道:“长久待在中都,不曾接触地方政务,我还以为一切都按部就班,有条不紊,今日方知一县之地也有如此严肃紧张之事,真是一丁点疏忽都不能有。”
  “政务方面的确是按部就班,办的非常妥当,咱们自己人做官,自己人办事,怎么会不顺利呢?可是问题往往就会出在意想不到的地方。”
  王康时苦笑道:“行军征战之时,根本不会想到有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如今我还是记得当初和好友一起畅想清算上等人之后天下万民会过上何等好日子,那时想着大家一定会齐心协力,叫华夏神州再也没有饥馑之忧,可眼下方知此事艰难险阻,唉……”
  “那时和此时到底还是有所不同的。”
  辛弃疾摇了摇头:“只能说再接再厉,戒骄戒躁,决不能因为区区一点成果就故步自封,自甘堕落,王主任,此事对于你我而言,对于全体复兴会员而言,都是需要为之奋斗终生的。”
  “的确如此。”
  王康时非常赞同辛弃疾的话。


第642章 辛弃疾入宋
  辛弃疾和王康时并肩而行,又走了一阵子,说了一些有的没的。
  到最后,辛弃疾又问了王康时一个问题。
  “这一次对陈英的处置会是什么呢?”
  “具体是什么也不是我能一言决定的,还要看大家的讨论结果,但是我会坚持拿掉他副主任的职位,以他现在的状态,不经过很深刻的反省,不得到深刻的教训,是不能继续担任这个职责的。”
  王康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我还是有些好奇的。”
  辛弃疾询问道:“若是他被处分了,对于他现在担任的官职会有什么影响吗?”
  “官职是官职,和复兴会没什么关系,二者本不相干。”
  王康时笑了笑。
  “本?”
  辛弃疾敏锐地抓住了重点:“依我看,复兴会当中的身份和朝廷官职之间的关系怕是没那么简单吧?”
  “哈哈哈哈,确实如此,您久在中央,了解不多。”
  王康时笑道:“不过海州全面执行陛下的命令也不过数月时间,我们自己也没有太多的感觉,只是我觉得一人若是做了错事从而受到惩戒,即使官职不变,多多少少还是会对他造成一些影响的。”
  “这倒是可以理解,大家同为复兴会员,本当勠力同心,可其中一人做了错事遭到惩戒,对个人形象来说是很大的打击啊。”
  辛弃疾顿了顿,又开口问道:“那这样一来,陈英这个县令岂不是做不稳当了?”
  “不会,从他所犯下的错误来判断,虽然违背朝廷法令,没有到需要撤职或者降职的地步,司法局的处置是稳妥的,他还是县令。”
  王康时摇头道:“但是之后他的处境应该会不如从前,不会和之前那般得到部下的完全信任,漠视百姓的人,又怎么能得到同僚们的全心认同呢?”
  “那和我想的差不多,看起来复兴会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
  辛弃疾笑了笑,说道:“王主任,你身上的担子不轻啊。”
  “勉力为之吧,总不能让陛下失望。”
  王康时点头道:“海州作为全国最先执行陛下政策的地方,所有的一切都被复兴会同仁看在眼里,我们不能做错事情,我们做错了,会影响大局的。”
  “难,大家都难。”
  辛弃疾摇头道:“但若要让大明国再无饥馑之忧,再无人被剥削与压迫,唯有坚持到底这一条路可走了。”
  王康时深以为然。
  和王康时的会面结束之后,辛弃疾还是居住在朐山县等着南宋那边的消息。
  正式入宋之前,他通过与郑成弘的交谈进一步得知了一件有点意思的事情。
  海州的私盐贩卖最近有点波折。
  林景春主导的官方贩私盐的队伍在海州境内有三支,是财政部下属部门盐司的秘密编制,不公开,不为人所知。
  早在光复军时期,赵开山就曾利用金盐和宋盐之间的价格差距大发其财,后来苏咏霖控制了海州以后也接下了这个赚钱的法门,继续贩卖私盐到南宋。
  苏咏霖控制中原之后进行了盐政改革,大幅度降低了盐的价格,提高了盐的质量,让盐成为家家户户都吃得起买得起的日常用品,且通过全面改组,降低了贩卖私盐到南宋的成本。
  在金国,贩卖私盐到南宋也是需要经过一些波折的,期间也有一些人从中抽成,间接提高了金国方面的成本,降低了利润。
  而苏咏霖一出手就把中间商全部干掉,自己来充当供货商和渠道商,全部一条龙服务,没有中间环节。
  如此一来,贩卖私盐给南宋就成为了官方控制的重要财政来源之一,给光复军和现在的明政府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帮助,这笔收入能填充很多重要的支出需求。
  而且该说不说,就算光复军大发其财,从中赚取了高额利润,再加上南宋私盐贩子从中捞一笔,最后到卖给南宋百姓时,相比于南宋百姓吃的官盐,这个私盐的价格还是便宜了很多。
  便宜很多不说,质量还特别好,又白又细,完全不像官盐又黄又潮。
  所以尽管知道吃私盐很危险,万一被抓到后果很严重,但是南宋境内的民众还是愿意买走私来的明国盐吃,而不买官盐吃。
  由此可见南宋境内官盐的价格之高已经逼得很多人走投无路了,宁愿冒着生命危险吃私盐,也不要吃“安全的”官盐。
  本来,从海州卖到楚州,再由楚州方面的南宋私盐贩子们分卖到各地已经成了一条私盐贩售链条,大家各取所需,一起发财,你好我好大家好。
  但是之前一段时间,原本和海州方面贩盐队伍接洽的南宋经销商们纷纷消失不见了。
  林景春得知消息之后立刻指示人去调查,调查下来的情况是宋廷对楚州私盐市场进行了大整顿,甚至于把原来的楚州刺史都给拿下了,换上了新人。
  然后在老人们庇护下的楚州私盐系统已经彻底完蛋了,私盐贩子们死的死跑的跑,听说还有很多给诛灭了满门,死得非常惨。
  这样一来,原先老的私盐销售途径已经不能用了,新的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打通,于是海州这一块贩售私盐的收入暂时没有了。
  根据林景春的分析,南宋方面大概是已经完全不能忍受明国的私盐大量赚取本该属于他们的利润,但是又不敢明目张胆的和明国搞摩擦,只能暗戳戳的把自己人做掉,换一批人上来,以此断绝明国私盐的销路。
  他不敢和明国搞摩擦,但是能把自己家里这帮家贼干掉。
  除非明国明目张胆的帮这些家贼当家做主。
  明国大概也不会明目张胆的这样做,因为那太难看了。
  所以目前的局面就有点僵持,这个事情虽然不归郑成弘管,但是事关国家收入,他也不得不操心。
  这笔收入要是真的被南宋切断了,对明国的财政恐怕有不小的影响。
  但是辛弃疾对此并不担心。
  “天下熙熙,皆为利驱,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私盐如此之大的利润,换谁谁不心动?”
  “你的意思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