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启明1158-第4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初苏咏霖奇袭金军水师的时候,就是靠着大火箭将金军水师打懵掉,然后顺利全歼了金军水师,取得了胜利。
  眼下,大火箭是明军独有的主战火器,火药颗粒化技术也是明军独有的战争技术,没有被任何国家学去,且随着火药配比的愈发科学化,明军火药的威力不断提升,比起当初苏咏霖制造颗粒火药的时候更加强悍。
  而南宋方面的火药还停留在粉末状、膏状。
  虽然火炮技能还没有点出来,但是在爆炸一途上,明军的火药技术人员已经越走越远了,苏咏霖可以确定,宋军使用的火药远远没有明军使用的火药那么强悍。
  这是苏咏霖认为明军可以打胜仗的重要依仗之一。
  别人没有的我有,这就是优势。
  除此之外就是数量。
  跳帮战时期的水师还是可以靠数量取胜的,苏咏霖立国之前就拥有一支三百多艘船的水师,立国之后扩编到五百多只船,现在还在不断的增加之中,包括后勤补给船只在内,总数量超过了一千。
  水军人数满编三万,现在尚未满编,但是现在明军水师已经有了一万三千多名合格的水兵,可以说一支成建制强大的水师已经初具形态。
  完颜亮的水师输的很惨的原因有很多,自身指挥问题不说,完颜亮是在灭宋之前一年才开造水师,船只也好水兵也好都是新的,战斗经验什么的更是没有,完全指望运气和数量的暴力。
  明军水师不同,战斗经验虽然不丰富,但是也有,且水兵们都算是专业的。
  明军水师虽然眼下没有什么战斗任务,却也经常往返于海面之上执行各种战斗之外的任务,遇到海贼也会出动追捕作战,经验就算没那么丰富吧,也绝不是新兵蛋子。
  拥有这样一支水师,苏咏霖就完全不认为自己会输给南宋水师。
  就目前来说,苏咏霖唯一不知道的就是南宋水师目前的数量和水兵人数,以及在应急状态下南宋水师能快速出动多少船只应战。
  经过十几年的和平,南宋水师是否还保持着曾经的强悍,是否因为长久的和平而变得和马步军一样废拉不堪?
  但是不管怎么说,苏咏霖也不是电脑游戏玩家,也不能使用作弊器来一招地图全开,行军打仗本就是拨开重重迷雾的过程,知晓一切的人是不存在的。
  “虽然不知道水战能否占据上风,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如果我水师可以在水战中获胜,击溃南宋水师,就能直接通过苏州洋登陆,直接威胁临安城,直接进攻南宋的核心,这种威慑力是非常巨大的。”
  苏咏霖指了指地图上的杭州湾所在地。
  “若能如此,就能直接奠定胜局了,以赵官家的德行,估计会再一次逃跑吧?”
  辛弃疾想起了他所知道的一些当年的趣事,笑道:“当初金军下江南进攻,号称搜山检海捉赵构,赵官家给吓得直接坐船逃到了海上,根本不敢在陆地上立足,可谓是懦弱到了极点。”
  韩泰也随之笑道:“若我水师能取胜,赵官家再一次出逃,那可就好看了。”
  “我也很想看到这一幕。”
  苏咏霖点了点头,开口道:“但是若要看到赵官家出逃,关键在于马步军和水师任何一支威胁到临安,而马步军威胁临安的前提是南宋水师覆灭,所以,关键还是在水师。”
  苏咏霖定下了这场战争的关键点——覆灭南宋水师。


第666章 铸炮
  参谋院的参谋团对苏咏霖提出的关键点表示认同。
  并且他们进一步认为应当立刻给水师准备更加充足的物资,把水师拉出来做战前紧急调整,以备战时所需。
  苏咏霖全部采纳,然后下令蛟龙军全军集合进行战争演练,同时下令枢密院为蛟龙军准备充足的后勤支持。
  尤其是主战火器,用床子弩发射的火箭,这种超出宋军预期的强大火器应该是明军水师占据大战上风的重要依仗之一。
  水师的问题安排妥当之后,苏咏霖又开始安排陆军的行动。
  就地理上来看,最适合执行这个任务的当然是张越景所部河南兵团。
  他们在关中之战胜利之后就回到了河南地继续驻防,关中则交给了苏海生与齐鲁兵团驻防。
  眼下他们直接与南宋的京湖战区、淮南战区接壤,出动一支部队参与到这场战争当中自然是没有问题的,也算是就近调动,他们一定会非常高兴。
  一个军三万人执行这个任务或许还有所不足,所以还需要增兵。
  苏咏霖决定从中都方面调派两万人的精锐铁骑南下,配合河南兵团的一个军进行作战。
  夺取中原、燕云和草原马场之后,明军就在骑兵方面彻底甩开了南宋,一扫两宋在骑兵方面的巨大劣势,建立起了极为强大的骑兵部队。
  通过战争的催化,当前明军可堪一用的骑兵数量已经超过五万,且基本上都是一人双马,动力十足,拥有相当的战术水平。
  燕山马场和正在建设之中的辽东马场拥有马匹数量已经超过了八十万,苏咏霖打算用五年时间将其数量扩充到百万以上,并且建立一支十万人的常备精锐铁骑,纵横驰骋于帝国北疆。
  除了十万人的精锐铁骑之外,苏咏霖还打算大力拓宽明军士兵的专业技能。
  他打算争取让明军达到人人可以骑马的地步,到最后直接把优秀的战马当做战争武器,一般普通的驽马、骡子、驴子之类的则当做代步工具,建立军队的全骡马化,提高军队的机动性。
  专业骑兵自然需要专业的训练,但是一般士兵仅仅只是骑马赶路,倒也不算太难。
  他计划中的明军将会成为一支高度专业化、机动化的强大军队,拥有这个时代任何一支军队都远不能及的战术水平。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可就是眼下来说,明军依然拥有宋军远不能及的骑兵力量。
  如果说水师方面南宋还能和明军一较长短,骑兵方面,苏咏霖就有底气直接把南宋打穿。
  这五万人加上水师一万三千人的兵力,以六万三千人的精锐兵力执行这个任务,对于明军的战略目的来说,大体上是足够了。
  随后,苏咏霖和参谋院商讨应该征调哪支部队进行作战。
  一番讨论之后,明军高层一致决定征调河南兵团里战斗经验最丰富的周至所部游奕军,此战当以周至为总指挥,令他指挥五万军队向南宋江淮战区发起进攻。
  命令很快确定完毕,并且用最快的速度发往相关各司进行准备。
  中都禁军当中的骑兵,河南兵团下辖的游奕军,还有水师蛟龙军,三支部队需要同心协力,共同完成这次军事任务。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苏咏霖又抽空去了一趟工部军械局火器司,去视察目前大明朝的火药武器研发工作。
  早些时候,他就把管型火器的图样交给了火器工匠们,希望他们照葫芦画瓢能尽快打造成功火炮,哪怕是只能打实心弹的火炮,对于目前的战争模式来说也是极为重大的革命性改变。
  不说陆军,让水师装备可以轰击的火炮,就基本上就能让水战告别跳帮战时代了。
  苏咏霖之前忙于战争和生存,对火器研发不甚上心,除了提供钱财和物资之外,就没有过问火器研发的情况。
  等占据中都基本稳定局势之后,他才稍稍分出一些精力在火器研发上,而那个时候他就得知工匠们已经经历了四次失败了。
  不是说工匠们手艺不行,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技术力,很快就用铁把管型火器打造出来了,长达三米左右的巨大炮身看上去的确威武不凡。
  然后工匠们开始进行铁弹的发射试验。
  也幸亏他们记住了苏咏霖让他们在实验的时候远离试验场地并且找好掩体的告诫,否则苏咏霖都等不到今天,就能给这帮工匠收尸了。
  简单来说,就是不出意外的三次惨烈的失败。
  第一批五门铁炮五连炸,炸的干脆彻底,声若惊雷,破碎的铁块甚至击碎了一架木制瞭望台,给大家伙儿吓得不轻。
  一块铁片直接擦着火器部门负责人邱远的头皮飞了过去,给邱远吓得心脏都快跳出来了。
  苏咏霖改造之后的火药爆炸力度大大提升,火药工匠们不断提升火药的爆炸性能,而这铁炮扛不住那么强大的力量,直接裂开了。
  第一次实验宣告完全失败。
  工匠们吸取教训,知道是他们冶炼的铁的强度不够,于是奋发图强,将掌握的冶铁技术发挥到了极致,好几个昼夜不眠不休轮班冶铁,铸造炮身,很快打造出了第二批五门炮,接着进行试验。
  毫无意外,又是五连炸,炸的干脆彻底,把工匠们的心炸凉了大半。
  他们开始反思是怎么回事,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他们铸造铁炮的技术和铁的强度该怎么提升之类的,一群老资格铁匠昼夜苦思冥想,甚至还把其他部门的铁匠喊来一起研究。
  经过充分的论证之后,他们开始了第三次行动,再次铸造了五门铁炮,继续进行试验。
  还是五连炸,倒是比上次炸的没那么碎了就是。
  工匠们看着残破的试验场欲哭无泪。
  他们集体愁眉苦思,思来想去。
  忽然间火器司主事邱远想起苏咏霖跟他们说过,如果铁不行,就用铜试试看。
  于是在他的建议下,火器司借调了一批铜和铜匠,让他们协助火器司进行铸造,因为铜比较贵,所以就铸造了两门试试效果。
  还真别说,用铜铸造的铜炮成功发射了,球形铁弹成功击中了试验场所在的山体,砸了一个坑出来,看上去效果不错。
  工匠们激动得不能自已,互相拥抱庆祝,觉得他们终于完成了对苏咏霖的承诺。
  但是这个时候,邱远提出了一个问题。
  “铜可贵着呢,这可是用来铸钱的,真要全拿来铸炮了,步军要用,水师也要用,几百几千门不打底,那得用多少铜?咱们还有铜能拿来铸钱吗?”
  工匠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说话。
  而且他们也的确不太清楚经济方面的问题,他们只管技术,从技术层面确定了新式火药武器的可行性。
  但是邱远觉得这样上报上去肯定不能得到通过,必然会引发一些经济层面的批判,财政部必然不会答应,所以他还是要求工匠们使用铁进行尝试。
  工匠们苦劝邱远,说铁真的不行,试了三次,全给炸了,到时候铁炮拿出来还没炸死敌人,先把自己人弄死了,这算什么?
  邱远也不是不知道这里头的关键,只是觉得用铜铸炮成本太高,以大明朝如今的财政状况恐怕很难承受住。
  “我知道光用铁不行,可是用铜也受不住,朝廷肯定不会同意大规模用铜铸炮,还是得用铁。”
  两方面争执不下的时候,一个工匠突发奇想。
  “光用铜不行,那不如试试用铜和铁加在一起铸造炮身?你们觉得呢?”
  当场所有人就用奇怪的眼神看着这个工匠,把他看的浑身不自在。
  但是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全新的思路,邱远顺着这个提议想了下去,感觉在火器效用和朝廷财政中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点。
  于是他允许工匠们进行试验。
  苏咏霖前来的档口,正是火器司决定用铜和铁尝试联合铸造炮身的时候,至于怎么联合,他们也找到了一个初步的方向——铁芯铜体。
  这一点关系到一个物理性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