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启明1158-第4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辛弃疾抬起头看着苏咏霖,脸上满是兴致盎然。
“南宋还是有人才的,平时闲着不用,现在到了危急时刻,赵构也不傻,是人才就被火速提拔了,这个李宝是个有本事的,不能小看他,包括刘錡,那也是咱们的大敌。”
苏咏霖缓缓向前几步,看着即将落下的夕阳,叹了口气道:“但是那么多军政人才,不能为我所用,却被赵构限制在了南宋小朝廷当中,一辈子也只能望着中原连连哀叹,何其可悲也?”
“陛下终究是要覆灭南宋的,届时,南宋的人才就是陛下的掌中之物。”
辛弃疾恭敬道。
苏咏霖回头看了看辛弃疾,笑了。
“也对,我的目标不止于南宋,我的目标是天下,是更加广大的地方,南宋的人才早晚有一日是要为这个目标而服务的,好饭不怕晚,且等着吧!大明的旗帜,终将插遍天下!”
苏咏霖的豪情壮志绝非空穴来风,明军的专业与强悍就是他最大的依仗之一。
最先开始行动的是中都禁军。
中都禁军就是虎贲军,和燕云兵团并不是一个系统,而且禁军基本上都是骑兵。
除了散布到各兵团中听用的五万尚不成熟的骑兵之外,虎贲军本身也有三万精锐骑兵的编制。
而随着燕山马场的建成投用和越来越多的骑兵训练,虎贲军的编制也不断扩大,现在已经扩大到了五万编制,再往后还有可能继续扩大。
苏咏霖对骑兵的需求是非常庞大的,这关系到未来的草原攻略和西夏、西辽攻略。
这一次作为主将的苏勇当然不能南下,所以参谋院就派遣了苏勇的副手耿兴文率领两万中都骑兵南下助战。
接到命令之后,耿兴文非常兴奋,拿到参谋院签发的调兵令之后,立刻前往调兵,留下羡慕不已的苏勇在苏咏霖身边发牢骚。
只是苏勇再怎么发牢骚也没用就是了。
另一头,孔振德与周满城接到命令之后立刻兵分两路。
参谋院决定由周满城带领五千士兵和两百多艘内河战船前往海州,准备配合执行陆上集团的攻势,孔振德亲自率领五百多艘主力战船和八千主力水兵扬帆起航,目标是南宋明州水师。
再然后,就是河南兵团游奕军的行动。
参谋院的调兵令送到开封之后,张越景不无羡慕的喊来了周至,把参谋院的调兵令交给了周至。
“自关中之战以后,大明没有再次起刀兵,这一回倒是从你这里开始了。”
周至接到调兵令之后大喜过望。
“全赖陛下信任,司令栽培,属下才有今日。”
张越景呵呵一笑。
“好了,这种话就别说了,去准备吧,我会安排其他部队与你换防,你多加小心。”
“遵命。”
周至很快就去做准备了。
按照参谋院的命令,周至需要率领大军从驻防地符离转移到海州会合两万骑兵和水师部队,然后一起南下,从镇江府打破南宋江防,踏上江南土地,再一路往临安而去。
这场战斗,周至作为主将、总指挥,有临机专断之权,参谋院给出战略目标和战术建议,但是具体怎么打,由主将周至根据战场前线的具体情况来安排,参谋院不做掣肘。
这是苏咏霖吸取了宋朝武将作战后方朝廷予以掣肘和乱指挥的失败经验而做出的决定,给予前线主将充分地决断之权,且不另外安排监军这种存在。
但是相对应的,如果战争失败,主将需要承担的责任也非常之大。
死了就算了,活着的话,要治罪,要责罚,要降职乃至于撤职,且按照明军现在的氛围,将领一朝战败,基本上等于在军队内社死,想要东山再起谈何容易。
各种意义上来说,这种规则之下,对前线主将的考验都非常之大。
周至之前在攻打潼关第一次失败的时候就受到了一些规则内的处分,不过当时大家都知道潼关十分难打,一支军队拿不下也属正常,所以对周至的处理就比较松。
而这一次,周至体会到自己作为五万大军的总指挥身上肩负着什么样的担子,也知道自己一旦失败会有什么后果,所以兴奋的同时,也怀着紧张的心态。
当周至着手安排部队准备出发前往海州的时候,已经是洪武二年的二月中旬了,等大军完全抵达海州进行整备的时候,已经是洪武二年的三月上旬。
周至所部游奕军抵达海州的时候,中都禁军骑兵已经抵达。
周至怀着莫名有些紧张的情绪拿着参谋院签发的命令找到了虎贲军副将耿兴文,与他确定了从属关系,确定了周至对中都禁军的指挥。
耿兴文随即表示他会听从参谋院的规定,严格遵守周至的军事命令。
周至这才放心。
他担心可能会出现的事情并未出现,这对他来说的确是一种喜事。
耿兴文出身农家,性格并不强势,和苏勇那种战争狂人比起来要冷静、好说话的多,和他的同僚丁思远比起来也相对更讲道理一点,所以对于不是同一个系统的周至,他还是比较坦诚的。
但是总体来说,光复军五大兵团和虎贲军之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矛盾。
他们各自的主将都是苏咏霖一手带起来的旧部,且大部分都是从南宋时期就跟着苏咏霖的苏家老人,苏绝,苏海生,韩景珪,张越景,都是苏家老人。
只有接替孙子义出任燕云兵团司令官的李啸不是苏家老人,那是后来才跟随苏咏霖的原赵开山旧部,属于山东本地人。
广义上来说,原胜捷军群体内,中上级军官多为跟着苏咏霖来北边造反的苏家老人,中下级军官和基层士兵多是后来跟随苏咏霖的本地人。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军队的数量不断扩大,到光复军时代,苏家老人数量毕竟不多,除了顶级大将之外,大多数军官和士兵也都是中原本地人了。
加上苏咏霖一直都在用阶级划分来教育军队,用上等人和牛马的区分横向切割社会,所以光复军群体中除了地域认同之外,还存在一种阶级认同,即大家都是苦命人的认同。
加上苏咏霖一直都在刻意淡化地域分别,提拔军官、奖励军功也不会考虑地域分别,所以在这方面,军队内部普遍没什么说不过去的矛盾。
什么苏家老人派系什么山东派系什么河北派系之类的,在光复军普遍打散重组形成现在的明军之后,这样的区别是不存在的。
第671章 周至想要去上课
虽然苏咏霖尽力淡化军队之中的一些派别之分,但是大明朝建立之后,军队里固然会出现的一些分别还是会存在就是了,毕竟军队天然崇拜强者,崇尚功劳和荣誉。
哪支部队战功高,哪支部队的统帅能力强,是名将,那么在军队中的地位自然就高一些,部下也会与有荣焉。
然后,自然而然就会出现【谁更强】【哪支部队是最强的】【谁是最强的将军】之类的话题,并且很快就会引起全军范围内的反应,大家彼此不服,出现一些类似的争议。
只是这一类的争端往往会局限在一个比较可控的范围之内,不会存在意气之争的问题。
而且在建国之功上,各大兵团都有自己的功劳,所以苏咏霖从来也没有给各支军队分什么功劳大小。
但是吧,这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各军队内部都会有大比武之类的内部比拼,在外部来看,自然就是比拼战绩了。
周至所在的河南兵团是光复军系统内最早成立的兵团级建制,也是战功非常耀眼的一支兵团。
他们刚一成立就拿下了河南地,驱逐了所有的金兵,夺取了开封,之后还在关中攻略上与齐鲁兵团合作,一起控制了关中,在事实上灭亡了金国。
所以河南兵团的战功是非常拿得出手的。
换做周至本人,也算是名气比较大的名将,他正式成为苏咏霖部下之前的经历一般没人提起,之后屡次带兵打击金国立下功勋的事情是他坐稳一军正将的绝对依仗,所以他也很有底气。
不过虎贲军毕竟是皇帝亲军,中都禁军,精锐中的精锐,清一色骑兵,都是用来保护皇帝本人的强大力量,所以尽管虎贲军虽然只是军级编制,但是虎贲军各级军官在面对高自己一个级别的兵团军官的时候也不会发憷。
周至作为半路加入苏咏霖集团的将军,面对打一开始就跟着苏咏霖的中都禁军副将耿兴文,心中略有不安也是正常的。
他很担心自己作为一军正将镇不住虎贲军副将,生怕这个虎贲军副将为人太过强势,不听命令,以至于不能很好地执行自己的计划。
一线战场上最怕的就是友军之间不能互相配合,如果友军之间不能互相配合,天胡开局都能打成筛子。
就好比某支军队,明明拥有强大的兵力和强大的武器装备,愣是被打出了【撤退转进其疾如风,迂回包抄其徐如林,劫掠钱财侵略如火,友军有难不动如山】的惊人态势,最后“转进万里,虎踞海岛”。
这种情况在周至跟随赵开山那段时间还真是挺常见的。
各支部队之间不能有效的互相配合,友军遇到困难根本不去帮忙,甚至还有互相扯后腿的。
不过到了苏咏霖手下,这样的情况倒是没有出现过,可是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周至一直都担心这个问题会重现。
似乎是看出了周至若有若无的担忧,耿兴文邀请周至一起吃了一顿饭,在席间,耿兴文谈起了当年真定血战前后苏咏霖的一系列操作。
真定血战时期,周至还在赵开山手底下作战,对那场战斗前后发生的事情并不太清楚,只知道最后,苏咏霖通过这一战奠定了河北之主的身份。
不仅如此,这一战之后,苏咏霖的威势还让光复军三巨头之一的孙子义放弃了独立,选择投效。从此作为苏咏霖的部下活动,一举让苏咏霖的实际势力超过了赵开山。
这在当时可给赵开山气得要死,并且深深地感觉到了苏咏霖的巨大威胁,光复军内部的主流从此就从合作变为了对抗,也为赵开山走向终末这件事情狠狠地推了一把。
“当时,我军的处境也不好,前有狼后有虎,金将大军虎视眈眈,所有人都觉得孙将军不能救,我军自己尚且自身难保,若是分兵去救,打不打得赢不说,还有被金贼切断后路的危险。
但是陛下力排众议,说唇亡齿寒,孙将军为我侧翼,他若是覆灭了,金贼就能顺利包抄我军后路,让我军进退失据,最后也有极大的可能覆灭,于是陛下亲率骑兵突袭了金贼后方,捣毁了金贼的粮道,而我很有幸,就是那支骑兵当中的一员……”
周至顺着耿兴文的回忆,仿佛回到了那一年真定血战的战场上,看到了当年战场上无比危险的一幕幕,意识到了苏咏霖到底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做出了这样的决策。
自己还有着巨大的威胁,他却果断分兵前往救援孙子义,并以此作为扭转战局的开始,最后不仅凭借勇气打败了金军主力,还赢得了孙子义的心。
而在当时的光复军内部,周至自己都可以感觉到各支军队鱼龙混杂人心不齐,想什么的都有,互相之间看不顺眼互相坑害战友的也不在少数。
而在那样的情况下,在一群坑货队友的映衬之下,冒着危险主动帮助友军脱离覆灭危险的苏咏霖简直就是一股清流,确实值得孙子义率领全军投靠苏咏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