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启明1158-第4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钱的刺激,勉勉强强稳定了军心。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姚兴力用钱稳定人心,又虚构了一支不存在的援军吊住了城头守军的勇气,试图对抗残酷的命运。


第695章 江宁城破
  虽然有了赏钱,姚兴力也许诺击退明军之后打开仓库让军队自行拿取仓库内的财物,还虚构了一支不存在的援军正在驰援江宁,但是当明军的雷神炮和大火箭在城头炸响的时候,江宁守军还是逐渐开始了溃散。
  说到底,金钱能激发的勇气较为有限,援军存在与否、是否能赶来救援江宁城,在宋兵心中也有一点思量。
  就他们对自己的同袍们的了解,估计不相信的人占据了大多数,纯粹是姚兴力许诺的利益太多了,本身信誉又比较好,才能吸引士兵们继续为他而战。
  可是有些事情并不是个人意志就能改变的。
  在明军极为迅猛凶悍的打击之下,宋军渐渐不敌,显露出了颓势,金钱激发的勇气很快消耗殆尽,城头的防御开始崩溃。
  明军三面攻城,采用围三缺一的方式攻打江宁城,那剩下来的南面就成为了大量畏敌宋军的救命稻草。
  当明军结束远程打击开始蚁附登城围攻的时候,城头宋军不敢抵挡,大量溃逃。
  姚兴力本人和他的亲兵倒是非常英勇,坚守城池和明军战斗,试图用自己的勇武激励士气,让宋军迸发出勇气,坚持抗击敌人。
  奈何铁杵能磨成针,木棒只能磨成牙签,江宁守军属于烂泥糊不上墙的类型,无药可救。
  在明军铺天盖地的大火箭与雷神炮的轰击之下,在攻城器械大规模推进的威胁之下,守城宋军胆气尽丧,不敢与明军死战到底。
  仅仅一个白天,江宁城就被明军攻破了。
  城破之际,姚兴力还在死战,他一个人带着亲兵在城头和明军力战,最终力战身亡,他的亲兵也全部战死。
  主将战死,大旗倒下,战局再也没有任何悬念,于是明军很快进占江宁城,控制了全城。
  江宁城被占据之后,马宏兴得到了江宁全城的仓库物资和军事物资,得到了大量的粮草辎重,为明军狠狠赚了一笔。
  接着,通过审讯被俘的宋兵,马宏兴得知原先的建康府都统司都统制王权在一天前就逃跑了。
  他不仅自己跑了,还带走了大量的私人财物和水军,以及最精锐的三千步军。
  马宏兴又疑惑于建康府七万守军怎么看起来那么少,通过审讯军官,他又得知建康府根本没有七万守军,甚至可以说连四万都不到。
  就这四万不到的军队,其中大部分还是被军官当做杂役使唤,真正能战斗的军队不过一万多,精锐也就三千,是王权的保命部队。
  马宏兴对于这个答案大为惊异,他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到一支军队居然能被南宋的军官吃空饷吃到只剩一半。
  这会对国家的军事战略产生严重的战略误判造成多大的影响?
  反正王权肯定是不会顾忌的。
  姚兴力是王权的部下,是被留下来背黑锅的,他本来指挥部队组成了一道蒋山防线,试图和明军死战,奈何守军不愿意战斗,一夜之间,一万多宋兵逃得干干净净。
  所以明军才能轻而易举越过蒋山发起对江宁的进攻。
  尽管如此,姚兴力还是坚持守城,并且战斗到了最后一刻。
  马宏兴听说这件事情之后非常无语,感叹着王权的无耻和姚兴力的难得,寻到了姚兴力的尸体,厚葬了他。
  厚葬姚兴力之后,马宏兴觉得就算可以放过王权带走的马步军,也不能放过那支被他带走的水军。
  于是他找到了周满城,希望周满城可以率领水师向西开进,争取消灭掉那支被王权带走的水军。
  “我知道了,我现在对付南宋的水师也算是有点经验了,这件事情交给我好了。”
  周满城一口答应,然后准备了物资给养,补充了火药,便率领内河水师主力起航,逆流而上,去寻逃跑的南宋建康水师了。
  即镇江府后,建康府也被明军拿下了,南宋方面设置在江边的两支屯驻大军全军覆没,被明军击垮,两座重镇转瞬即下,长江防线被明军干利落的撕开了一条口子。
  南宋的江淮战区呈现一片溃败之势,没有能够正面挑战明军并且战胜明军的军队。
  到此为止,南宋的陆军呈现一片兵败如山倒的形势,除了在明军包围下成为孤城的扬州,并没有其他成功防守的城池或者勇敢站出来阻挡明军兵锋的勇将。
  在水师方面,继淮河巡逻水师和瓜洲水师覆灭之后,建康水师也是危在旦夕。
  看起来,南宋水师方面唯一能够扭转战局的存在——明州水师就是最后的希望了。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三月二十三日,周至下令明军对宋军发起作战,当时,孔振德率领的明军水师主力把主要资源都给了周满城率领的内河水师,水师主力依然停留在海州等待后续物资的抵达。
  一方面物资抵达的速度不够,没跟上军队的全部需求,另一方面海洋水军的行动比陆军少了不少限制,只要想开战,数日之内就能决出胜负,孔振德知道南宋水师的厉害,所以多少有些忌惮,想多做一些准备。
  等到准备了足够多的雷神炮、大火箭、床子弩之后,孔振德才于三月二十七日率领明军水师主力的六百多艘战船南下,准备寻找南宋明州水师发起决战。
  明州水师的停泊点是庆元府定海县,位于江南,苏州洋以南地区,周边有很多条件优越的天然港口,明州水师以此为基地停泊、训练,并且也驻扎了一些士兵。
  孔振德的想法并不单单是要打败明州水师,他想利用手上主力超过明州水师一半以上的规模优势把明州水师一口气吃掉,覆灭南宋水师主力,让他们元气大伤。
  所以他认为单纯的水战或许并不能起到这样的效果,若要全灭明州水师,需要水陆并进。
  但是他没有步军的指挥权——当然,这不是什么问题。
  他指挥的八千水军不仅有水战能力,也有很强的步战能力,他只是没有骑兵而已。
  于是他通过对那一带海域的了解,制定了一个计划。
  他打算首先不直接攻打定海明州水师的主力,而首先攻打栗港,然后把栗港作为明军水师的临时基地,在栗港和定海的明州水师对峙。
  接着偷偷派出登陆船只绕到定海以西某地登陆,从陆上派兵袭击定海县,利用明军在野战能力上的优势摧毁定海港口,叫明州水师连老巢都没有,水路夹击,覆灭明州水师。
  他把这个计划和水师中的军官、指导员们公布了,与大家做了一番讨论,敲定了一些细节上的问题。
  其实也有军官建议直接打过去就可以了,毕竟明军水师比宋军水师的规模大一倍,堆数量都能堆死他们,但是孔振德以当初光复军水师偷袭金军水师的战例反驳,认为狮子搏兔亦尽全力,更何况对手不是兔子,也有獠牙。
  所以无论如何都要充分发挥明军的优势,打海战,但是不完全打海战。
  孔振德的方案很快得到了大部分军官指导员的支持,于是就此通过,颁布下去付诸实施,于四月初一日清晨发起了对栗港的进攻。
  这场攻击作战并不太顺利,因为宋军水师的戒备心很强,在港口外海布置了非常多轮次的巡逻船队。
  明军水师主力进攻的时候就被一只巡逻船队发现了,他们立刻发了信号,然后勇猛的驾船和明军船只缠斗。
  孔振德无奈,只能下令按照既定策略与宋军水师战斗,虽然很快击退了巡逻船队,但是栗港中驻扎的宋军水师船队也有了准备,冲出来和明军水师战斗。


第696章 届时,危险的是临安
  事已至此,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明军水师火力全开,用大火箭给宋军水师来了一记下马威,射程远劲头足的大火箭一旦击中宋军船只,就是轰隆一声巨响,把整船士兵都给炸的七荤八素,运气不好的直接就给炸死了。
  也就是准头不够,精度欠缺,真要是准头足够了,这一波就能给宋军水师来个好歹。
  只能说明州水师不愧是宋军的主力水师,和数量明显多于他们的明军水师缠斗不落下风,水兵操船的技术很高超,拍杆技术和冲撞战术也用的非常不错,各种意义上都能给明军船只带来很大的威胁。
  孔振德自己就亲眼看到一艘己方战船在苦战之后被一艘宋军战船用拍杆拍碎了船体,全体三十多名水兵无一幸存,全部消失在了大海之中。
  不过这并不能动遥孔振德进攻栗港的决心。
  他压上大量战船,大量发射大火箭,强大的火力和猛烈的爆炸摧毁了一些宋军战船战斗的斗志,使得一些宋军战船有临阵溃逃的迹象。
  宋军战船本身数量就不及明军主力,这一战从清晨打到午后,虽然期间有一支宋军船队前来支援,但是很快孔振德派来了数量更大的战船与宋军战船缠斗,双方你来我往,猛烈对攻。
  最后宋军水师选择了主动撤退,放弃了栗港,明军水师成功攻占栗港,控制了这个非常重要的前进基地。
  战后孔振德清点了一下己方战损,发现这一战明军被击沉、击毁了二十一艘战船,击伤了三十多艘,而宋军的损失差不多和明军持平。
  这说明双方在正面交战的时候并没有谁能占据上风,而更加客观一点来看,明军水师有着数量上的优势,却不能取得更大的战果,说明在水战技术上,明军略逊一筹。
  不过这并不能改变什么,明军占领了栗港,得到了这个很关键的前进基地,凭借此处与定海的明州水师主力所在的港口遥遥相望。
  彼此之间下一次的对战就在不久以后,而下一次,或许就是决战了。
  战后,孔振德召集全军军官和指导员们开了一个战后总结会议,商讨了此展过程中明军的优点和缺点,还有宋军的优点和缺点。
  其中,有人提出了宋军水师作战的特点是技术非常精巧,虽然说明军水师脱胎于宋军水师,但是宋军水兵操纵船只和作战武器的技术都较细腻,相当精巧,总是能完成明军意想不到的进攻手段。
  相比之下,明军的作战技术则显得略微粗糙。
  这不是短时间的训练可以弥补的,这是长时间的征战、训练、总结才能最终形成的。
  孔振德就有感而发。
  “我曾听人说,练一支搏杀步军需要一年,练一支弓兵需要三年,练一支骑兵需要五年,练一支水军则需要十年以上的功夫,过去我总觉得这是夸大其词,现在才发现此言不假。”
  军官们纷纷点头,表示孔振德说的有道理。
  但是很快就有军官点出,宋军并非全是优点,明军并非全是缺点。
  “宋人善于操船、攻击不假,但是属下也发现宋人不善于久战,战斗刚开始,宋军的攻击相当迅捷,但是越往后则越迟钝,属下以为,这或许和宋兵体能不足有关。”
  这个问题算是说到了点子上。
  宋水兵的确拥有精巧细腻的操船技术和战斗技术,但是有一点他们不如明军——明军一天三顿饭,顿顿能吃饱,平时一顿稀两顿干,战争期间三顿干饭没得说。
  除了主食,副食品方面苏咏霖也是竭尽全力给军队提供,除了偶尔的水果,平时的蔬菜不会少,还能定期吃肉,天气炎热时还能喝到加了糖的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