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启明1158-第4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史相公自己也知道,大明国是胜利者,南朝是失败者,胜利者对失败者予取予求,难道不是自古以来的道理吗?”
  史浩抿了抿嘴唇,坚定地摇头。
  “赔款大宋是愿意给的,但是北朝不能如此过分,一千万贯的数量之大,足够同样的战事发生三次,大宋再怎么财政富裕也不可能拿出那么多钱来赔偿北朝。”
  周至当然不至于要那么多钱,这只是狮子大开口而已,方便他们讨价还价,要是一开口就是心理预期,只会被这帮狡猾的宋人继续压价。
  开战之前苏咏霖就说了,这一战的目的是索取治理黄河的经费、减轻大明百姓的负担,同时也是为了加速激化南宋内部的阶级矛盾,促使他们更快的自爆。
  一口气把南宋吃死是不可能的,南宋方面也不会答应,所以周至也没打算真就把南宋勒索到死,他们可以继续还价,直到周至和周志学的心理价位为止。
  当然了,要是他们没有还到那个价位就答应了,大明血赚不亏。
  于是双方开始讨价还价。
  史浩力陈南宋方面经济的不容易和战争对经济造成的破坏,一刀就试图砍掉五百万贯,惹得周至大怒,拍桌子指责史浩是不是不把大明军队的损失看在眼里。
  大明军队为了打到临安,至今为止也付出了一千四百余人的阵亡和五千余人的受伤,这么大的伤亡数字难道不需要赔偿吗?
  这可都是南宋军队造成的!
  这可都是钱!
  八百万!否则免谈!
  史浩再哭穷,不停讲述南宋财政的艰难,说新皇帝赵昚刚刚登基,连登基典礼用的都是最简便的依仗,毫无帝王风范,都到了这个地步了,那里拿的出八百万贯钱?
  五百五十万贯钱吧!不然真的没有了!一滴都不剩了!


第708章 六百二十万贯的战争赔偿
  一滴都不剩了?
  又搁这哭穷是吧?
  周至冷冷一笑。
  他们对于南宋的经济状况还是略有一些了解的。
  不对吧?
  你们分明还是很有钱的,听说太上皇赵构还有很多没有完成的宫室,那些钱难道不能拿来给大明赔款吗?
  当然了,考虑到你们的为难,七百万,再少一个子儿就别谈了。
  史浩继续哭穷,提出了五百八十万贯的方案。
  他希望大明能够考虑到南宋的不易,这么大一笔钱交出去,他们会出现很大的经济危机,百姓会受苦受难的。
  一听这话周至就怒不可遏。
  “数月前我朝参谋总长辛弃疾曾南下南朝访问,他对我们说,当时他看到了为数不少的难民,还是在临安城附近出现的难民,临安可是南朝皇帝的行在,这么重要的地方却能出现难民?
  当时你们可没有赔款,甚至连岁币都因为大明消灭金国而不需要支付了,尽管如此,百姓的生活就变好了吗?不见得吧?你们这群文曲星真的会在意平民百姓的死活?少骗我!你们有钱只会自己花天酒地,谁会在乎百姓?!”
  周至拍着桌子怒火冲天,让史浩感觉他似乎是一个专门审查贪官污吏的御史一样,颇为惊讶。
  但是这份惊讶并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周至还是要钱,而且死咬着七百万贯不松口。
  史浩无奈,继续提价,忍着心痛把价格提到了六百万贯,还说这是极限了,不能更高了。
  周至见状也松了口,把价格降到了六百五十万贯。
  史浩不能接受,于是又加了五万贯,提到了六百零五万贯。
  “史相公,你这样做事是不对的,我这边一降就是五十万贯,你这边一升才五万贯,什么意思?南朝真的有诚意与大明和谈吗?”
  周志学看着周至情绪不好,就接替了周至和史浩你来我往,唇枪舌剑。
  最后双方勉强在六百二十万贯这个数字上达成了一致。
  这一场战争的一次性战争赔款被确定在六百二十万贯的数字上。
  当然,这不是一口气能拿出来的,南宋方面希望分五年,或者六年,每年给一点,让他们的财政喘口气。
  而周志学也立刻提出了新的要求——缓期可以,但是需要付利息大明原本就该得到的钱要缓几年才能拿到,不拿利息是不可能的,这笔钱可以分五年还清,每年都要支付一定量的利息作为滞纳金。
  没办法,还能怎么办呢?
  被人家打败了就是得认。
  史浩决定捏着鼻子忍下这份屈辱。
  战争赔款的问题谈的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岁币问题、割地问题和战后两国名义上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面比较广,不是周至和周志学可以单独决定的。
  他们表示已经把此事上报给苏咏霖知道,很快就会得到新的指示,所以在此之前就暂时不谈判,当然,他们也不会对临安发起军事进攻,也要求南宋方面约束自己的军队,不要和明军产生什么摩擦。
  否则一切后果由南宋方面承担。
  史浩点了点头,应下了明军方面的要求。
  等他们准备告辞离开的时候,周至喊住了史浩,上前与他亲切交谈。
  “大军行至此地,经历了不少事情,吃了不少苦头,现在既然停战了,也是需要一些犒赏的,但是我手上没什么好东西,所以希望南朝以牛酒犒劳大军,不知南朝能否答应啊?”
  周至的脸上堆满了畅快的笑容。
  史浩闻言,脸上也堆满了苦笑。
  “自然,自然,大军自然是需要犒劳的,在下这就回去准备,这就去准备……”
  回到临安城内之后,史浩把谈判第一阶段的成果带去给赵昚知道,尽管有了心理准备,但是当赵昚知道明军方面一开始居然要一千万贯钱的时候,还是忍不住砸碎了手里的茶碗。
  “欺人太甚!”
  “自古以来,胜者对败者无不是极尽勒索之能事,败者只能接受,否则就会承担更大的责任,还请陛下无论如何都要忍耐,唯有忍耐,才能换取生机,一如勾践!”
  史浩言辞恳切。
  赵昚深深地吸了几口气,渐渐平复了躁动不安的心。
  “我知道了,接下来的事情,就拜托先生了。”
  “老臣必将竭尽所能,为陛下争取明国最大之让步!”
  史浩再拜。
  南宋方面已经准备吞下此次战败的苦果,而另一头,远在中都的苏咏霖也终于得知了此番战事的结果。
  战争开始之后,就不断有人将前线战报送回后方,对于陆军的战况苏咏霖并不担心,因为在他看来,南宋的步军远远不是明军的对手。
  南宋军队里那些赌博喝酒比打仗更加专业的【职业军人】,要说赌博喝酒,当然是一把好手,要说打仗,他们全都是门外汉。
  他唯一担心的是水军,因为南宋的水军还是专业的。
  但是他没想到,这一次明军水师的发挥居然那么好,打败南宋多支舰队,甚至还全灭了南宋的主力舰队,将明州水师全部覆灭掉了。
  这足以证明明军水师发展至今已经有了称霸东亚的能力,继续发展下去,彻底碾压南宋的水师力量并不是难事。
  这确实是一场喜事。
  当然,水师取得的胜利还不止于此,根据战报,水师还捣毁了沿海的数个南宋重要的盐场,还封锁了苏州洋,将所有商船全部扣留,所有的商品权当做战利品获取,以此重创了南宋的经济。
  对于盐和商业的打击,或许比军事上的打击更让南宋受不了。
  陆军的战局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宋军唯一能敢于和明军正面对抗的部队就是刘錡所部,但是刘錡竭尽所能也没能阻挡明军南下,据说刘錡现在已经死了,扬州虽然还在困守,但是已经不能对战局造成什么影响。
  经此一战,南宋江淮战区的军队主力覆灭,水师主力覆灭,军事实力损失惨重,一整个战区废掉了。
  建康府的七万军队,镇江府的四万军队,还有五万人左右的禁军力量,虽然编制上不一定完整,但是就明面上来说,明军以五万人的马步军力量歼灭了宋军十六万人的军队,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堪称绝对胜利。
  而宋军方面损失惨重,一个战区的军事力量的损失没个五六年功夫休想回复。
  苏咏霖可以确定,此战之后,南宋军力大损,基本上无力阻挡明军南下,也很难强力阻止复兴会的力量在内部的发展,这将为复兴会在南宋遍地开花创造良好的契机。
  南宋的丧钟已经敲响,至于它什么时候彻底入土,就要看希望它继续活着的人到底舍得花多少钱了。
  其他的方面能让苏咏霖觉得惊讶的莫过于赵构火线退位、赵昚光速继位背锅这件事情了。
  要说赵构,那是真的狗。
  苏咏霖能看得出来这一战之后赵构必然退位,赵昚必然上位,所以他觉得赵构应该是战败签订条约之后,把所有的锅都背上之后再退位,以此为赵昚创造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
  结果他没想到赵构居然那么狗,面对明军的进逼,不仅直接跑了,还干脆把皇位丢给赵昚,让赵昚背锅,自己快快乐乐的逃亡了。
  说老实话,碰上这种极品前任皇帝,新皇帝一定是想要大骂他一万句的。
  都这个状态了还不背锅下台,居然还直接甩锅……你是真的不想让南宋继续下去了是吧?
  看着这份报告,苏咏霖十分无语。


第709章 对于这样一群人,陛下没有必要期待
  “碰上赵构这样的前任,赵昚简直应该痛哭流涕,本来赵构要是愿意承担责任再退位,就能留给赵昚一个清清白白的环境,让他多少能放开手脚做点什么。
  现在倒好,这件事情让赵昚去做,到时候受到损失的人全都恨赵昚,赵昚想做什么都一定有巨大的阻力,很难成功,照这个样子,我都怀疑不需要我们怎么推动,南宋就会自己灭亡。”
  苏咏霖把手上的报告递给了身边的田珪子。
  田珪子看了之后也感到十分无语。
  “这赵官家可真是只顾自己了,连继任皇帝都不管了,这……该不会是他们家的传统吧?当年赵官家的爹不就是这样坑害他的兄长的吗?”
  苏咏霖想了想赵佶和赵桓的事情,便确定这是历史的重演。
  人类真的总是在重复犯同样的错误,真是有趣。
  “不管怎么说,我曾以为赵昚的上位会给我带来一些麻烦,但是现在看起来,未必如此了,赵昚,也就那样了,运气好还能给南宋续命几年,运气不好,不用等到我南下,他们就能自己把自己折腾死。”
  苏咏霖连连摇头。
  田珪子又看了看军事报告。
  “关于周至提出的问题您是怎么想的?赔款的问题,岁币的问题,割地的问题,还有两国名分的问题。”
  苏咏霖背着双手在宫殿中来来回回走了一阵子。
  “赔款不是最重要的,反正是一次性的,能拿到多少就拿多少,问题不严重,岁币,我觉得我们还是要坚持原来的要求,三十万两白银和三十万匹绢布的数额,可以让他们折算成其他物资,但是总价不能少。
  至于割地,我倒没有想太多,当前两国态势以淮河和大散关为国界,现在的情况,若要它割地,它怕也没有多少地可以割让了,珪子,你觉得呢?需要割地吗?”
  田珪子认真的考虑了一阵,开口道:“还是有必要的,长江天堑也就算了,若是不割地,此番以后宋廷必然加强淮河流域的防御。
  所谓守江必守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