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启明1158-第5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甚至于赵构可能以不回临安为筹码,要挟赵昚办一些他不愿意办的事情,到时候,赵昚就会失去主动权,很难办成事情了。
这就是所谓吃人嘴短,拿人手短,作为和赵构没有任何直接间接血缘关系的远了不知道多少倍的表面亲戚,赵昚还是有先天不足的。
所以殿前司这支部队必须要交给杨存中统领,作为赵构安全感的来源。
而其余两支部队,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则可以由赵昚重新募兵,重新组建训练,这样练出来的当然就是他自己的兵,听他的话。
有杨存中和殿前司的军队作为安全底线,赵构大概率不会干涉赵昚直接掌控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会任由他发展自己的力量。
这样一套程序下来,两三年之内,赵昚就能拥有一个实权皇帝的体面,并且有了一雪前耻的基础——军队基础和政治基础。
三个都统司的军队和两支禁军武装的军队直接听从他的指挥,到时候就算赵构向要做什么,一些小人想要做什么,也拦不住赵昚。
他有自己的基本盘了。
听完史浩的全盘计划,赵昚喜不自胜,连连感谢史浩为他的谋划。
史浩最后为赵昚定下了一个雪耻的目标,希望赵昚可以【埋头十年,与明国抬头相见】,【忍十年屈辱,换一朝扬眉吐气】。
赵昚虽然感觉十年有点长,但是现在也不是争论这个的时候,他急切的希望找到一个可行的计策来雪耻,所以他表态愿意接受这个计划。
甚至为了表达自己的决心,他也在自己的床头悬上一颗苦胆,效仿勾践。
当然卧薪就有点难为人了。
赵昚挺喜欢软床,不喜欢硬床。
开始几天他逼着自己睡木板床磨砺心志,结果睡了几天愣是睡不好,腰酸背痛不说,还给折腾出了黑眼圈,感觉这样下去甚至要影响处理国务,太耽误事儿了,于是他就把硬床换回了软床。
苦胆倒是一直悬在他的床上,每天早起舔一口,品尝那种苦到极致的味道,以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明国硬塞给他的耻辱。
开始几天他真的这样做了,带着满口满心的苦涩反思自己,和史浩制定计划,想象着未来如何执行计划,又如何解决横在眼前的难题。
但是尝了几次苦胆之后,他觉得这苦胆实在是苦到了心里,实在是难受,于是赵昚就觉得尝尝苦味就得了,当时的苦也能提醒自己,没必要一直苦下去。
这样一想,他很快就说服了自己,然后就让身边宦官准备了饴糖,尝完苦胆之后赶快漱漱口,接着含一块饴糖在嘴里,嘴里美滋滋,心里乐滋滋。
这就是所谓的先苦后甜吧。
雪耻计划订立完毕之后,赵昚又有了奋斗的目标和希望,他重新奋起,没有如同某些朝臣以为的那样一蹶不振。
他非常勇猛的在七天之后重新开始理政,重新开始自己的执政,履行作为皇帝的责任。
赵昚还是有决心的。
他不仅仅召回了张浚一人,还把之前被赵构和汤思退等人排斥的主战派大臣系数召回。
他召回了王大宝、胡铨、王十朋、汪应辰、陈良翰等张俊一派的主战派臣子,又在当朝大力贬斥主和乃至于主降派的官员。
之前的风波中力主投降且嗓门极大的一群人被赵昚打击报复了。
那些阴谋和赵铁使赵顽使接触的大臣也被他调离职位、调离临安乃至于远放岭南之地。
赵铁使和赵顽使也被他更换了住所,从此生活在赵昚的严密监视之下。
一场不算是政治风暴的政治风暴就在赵昚不动声色的人事行动之中开始了。
从五月底到六月初,赵昚一共罢免了十七名官员的职位,又降低了二十三名官员的职位,还把二十七名官员调离临安,驱逐到了岭南艰苦之地担任县令等官职,形同流放。
他们空缺出来的职位就全部被赵昚用来安置主战派的官员。
被罢免的官员当中并不缺少高官。
比如汤思退就被罢免了,他帮助明军完成割地使命回朝之后,就被弹劾了。
赵昚看汤思退不顺眼,觉得汤思退虽然没有和赵铁使赵顽使接触,但是他是个纯粹的主和派,谈到议和头头是道,谈到抗争如同痴呆,这样的人要他何用?
帝国首相怎么能让这样的人担任呢?
赵昚新提拔的一些官员明白赵昚的意思,绝口不提汤思退在这场战争当中的一些贡献,而是把过去汤思退身上一些捕风捉影似有若无的事情拎出来批判,对着他一顿猛攻。
汤思退莫名其妙成了众矢之的,还没来得及还击,就得到了皇帝的诏令,给了他一个过得去的名号,和一个提举道观的闲差,让他回家养老去了。
汤思退北上之前不祥的预感居然真的就应验了,他就真的成为了高官显贵之中第一个出局的人。
虽然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但是赵昚的行动未免有点太快了。
汤思退之后就是沈该,沈该和汤思退不说穿一条裤子,也算是睡一床被子,两人心意相通,在赵昚眼里就是狼狈为奸。
临安面临危险的时候,两人没有任何贡献,只知道装哑巴,什么也不做,全是史浩一人在撑着,勉为其难撑起局面。
要你们何用?
于是沈该也被弹劾了,还说他生活作风有问题,挺大把年纪还纳了十六岁的小妾,为老不尊,不配做宰辅高位成为百官之表率。
这就纯属没事找事打击报复了。
但是没办法,要打击报复的是皇帝,是一言以决生死的皇帝,沈该还能怎么办呢?
于是沈该也混了一个提举道观的闲差,回乡养老去了。
枢密院原先的临时负责人叶义问和周麟之被认为在这样一场失败中碌碌无为,没有军事才能,配不上枢密院的重要职位,于是被调任地方做地方行政官员了,不再出现在中央。
他们空缺下来的职位被重新进入临安朝廷内的主战派官员们填充。
这段时间内接二连三赶回临安的之前被排挤的主战派官员们也接二连三的被任命为高官,掌握很多实权。
比如张浚就被任命为知枢密院事,成为大宋王朝的军事主官。
著名主战派大臣胡铨被任命为同知枢密院事,成为大宋王朝的军事次官。
陈康伯被任命为尚书左仆射,成为大宋王朝的首相。
接着史浩被任命为尚书右仆射,成为仅次于陈康伯之下的次相。
继而又任命同为主战派大臣的王大宝出任礼部侍郎,任命陈良翰出任兵部侍郎,任命汪应辰出任吏部尚书,任命陈俊卿担任户部侍郎。
当然,赵昚也没有忘记最后时刻依然坚持抵抗的三个有勇气的年轻小官。
他决定给他们一些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
于是他把虞允文、陆游和韩元吉三人全部调入枢密院,成为枢密院编修,参与到枢密院的日常事务当中。
第719章 你王权又不是士大夫
这场堪称宫廷政变的政治变动是赵昚在战后发起的第一次也是规模超大的政治行动。
他行动迅速,待主战派臣子们抵达之后,赵构【回銮】之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将主和派政府一举拿下,实现了主和到主战的无缝切换。
赵构统治下占据主导地位的主和派政府遭到雷霆打击,被颠覆。
赵昚主导下的主战派政府正式上位,开始对大宋王朝的政治军事进行全面掌控。
张浚抵达临安之后就被赵昚亲自任命为知枢密院事,总领枢密院和大宋兵权,在皇帝赵昚的支持下,他可以对军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人事任命完成之后,赵昚面对这个【众正盈朝】的局面非常高兴,便召集他们在一起开了一个会议,就此次战事中大宋惨败给明国的事情进行全方位的反思,并且针对性的拿出应对措施。
对于这场惨败,他们每个人都有很多想法。
张浚首先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此番大败,可以说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沿边军备之松弛荒废是其一,朝廷官员麻木不仁胆怯不敢战是其二,整体战策规划混乱不堪、前线将领无法互相配合是其三。”
张浚开头就列出了南宋必然战败的三大理由,得到了与会众人的一致赞同。
然后张俊就和他们一起把这个问题掰开来谈论。
“沿边军备荒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是自与金国之协约之后就出现的问题,中兴大将麾下能征善战的军队在长期所托非人的耽误之下,也逐渐荒废了训练,失去了往日的战斗力。
更别说军械方面上上下下的敷衍了事克扣经费,以至于刀枪不锐利、易生锈腐蚀,弓弩要么是木料不过关,要么是弓弦不合格,根本拉不开,或者一拉就断。
军官不经过严格的考核,只看谁能得到枢密院文臣的看重就授予重要的领兵军职,有些甚至是靠贿赂上官换来了军职,这样的人担任军职,难道是为了整顿军队备战吗?
士兵也是,很多老弱病残充斥在军队之中,吃空饷的情况非常严重,吃空饷的军队是一般军队,没有吃空饷的老弱病残叫做精兵,真正的可以作战的军队呢?又有几成?”
张浚把自己了解到的实际问题讲了出来,群臣纷纷点头。
胡铨也痛心疾首的向赵昚汇报自己所知道的一些问题。
“据臣所知,建康都统司都统制王权素来有贪腐之名,麾下军队吃空饷的现象十分严重,甚至有传言称建康都统司明面上的七万军队被他和会下大小将官吃空饷吃的不到一半,由此可见军中贪腐现象已经到了什么程度!”
赵昚紧锁眉头,心中怒火高涨。
此战结束之后,赵昚就通过各方面综合消息,基本上得知了和明军开战以来的全程细节。
前线两大都统司虽然都战败覆灭了,但是刘錡所部好歹还进行了非常激烈的抵抗,扬州直到最后一刻都没有丢弃,算是保住了大宋最后的尊严,尤其是刘錡本人还因为战事积劳成疾病死,也算是因公殉职了。
所以赵昚没有追究刘錡战败的责任,让其功过相抵,本人不予奖励,家人不予责罚,一切如旧。
接着按照朝廷惯例为刘錡置办丧事,但是没有大操大办,算是给了刘錡面子,这一页就算是揭过了,大家互不相欠。
但是建康府守将王权是真的该死。
这混蛋在明军进攻建康府之前就跑了,把部下姚兴力留下来守卫江宁城,结果江宁守军在开战前夕追随王权的脚步一起跑了,只剩下不到四千的守军面对明军两万兵力,很快全军覆没了。
姚兴力力战身亡,被赵昚追赐,追封为太尉,以太尉之礼重新下葬,荫及子孙。
而王权这个混蛋则逃到了池州都统司那边,求得池州都统制李显忠的保护。
李显忠算是这一战之中表现最好的宋将了,不仅率军主动出击试图夺回建康府,还在野战之中勉强与明军对抗。
虽然最后依然战败,不过好歹保证了军队的撤退,也保全了池州,没有让明军更进一步入侵摧毁宋军的沿江防线。
所以赵昚在战后决定提拔、奖励李显忠,严惩王权。
他任命枢密院编修虞允文前往建康府调查取证,调查王权战前犯法吃空饷和战事亡命奔逃的罪过,准备一旦查实罪无可恕,那就斩了。
赵宋家法不杀士大夫,可你王权又不是士大夫,你还想怎样?
尤其现在王权的朝中靠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