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启明1158-第5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重建陆军和水军的款项都是专款拨付,尽最大可能落到实处。
赵昚从牙缝里挤出钱来重建军队,也算是拼了。
与此同时,南宋战后地方的一些烂摊子还要朝廷负责收拾,那些听闻明军来了就慌不择路逃跑的官员当然不能用,必须要选新人。
赵昚也就趁此机会选择了一批主战派的年轻官员去这些地方赴任,收拾残局,重建行政,修缮城墙,稳固防御。
一桩桩一件件到处都是要花钱的事情,也就是赵昚抄了一些官员的家所以手上有点钱,这些事情才算是顺利推行下去。
但是这才是第一波用钱的时候,今后用钱的时候多着呢。
南宋这边如火如荼的搞战后重建工作的时候,六月十三日,明国使臣辛弃疾第二次出使南宋,抵达了临安城。
因为这一次明国不再是朋友,而是爸爸,所以南宋方面尽管怀着诸多的不愉快,也还是咬着牙硬着头皮给了辛弃疾顶级待遇。
不仅吃好的用好的喝好的,还有不下于皇亲国戚的特殊待遇。
因为南方天气炎热,辛弃疾不太习惯,所以南宋朝廷专门给辛弃疾批了冰块。
他们用宫廷专供的夏日冰块给辛弃疾的车架降温,辛弃疾坐在车子里,车子里就放着一缸晶莹剔透的冰块,冒着丝丝凉气,还有散发着香气的香薰。
于是车子内部不仅非常凉爽,还有淡淡的芬芳,在炎热的夏日里非常舒适。
不仅如此,这些冰块还能直接敲下来做成冷饮,搭配上牛乳、蜂蜜、水果,给辛弃疾提供只有南宋高官才能享用的高档甜品,堪比现代的冰块水果捞。
于是辛弃疾就愉快的享用着冷饮和冰块,一路南下至临安。
说实话,辛弃疾第二次南下南宋,还是感受到了和大明国内完全不同的待遇水平。
上一次回到中都之后,辛弃疾因为感受到了驿站的不如意,所以上表给苏咏霖向他讲了大明驿站系统的事情,得到了苏咏霖的重视。
于是苏咏霖下令,把那些不合格的甚至有点侮辱食材嫌疑的厨子全给拎到就近军队的火头军当中进修,让他们跟着给军队士兵做饭的火头军大厨们锤炼手艺。
直到做出让军队士兵都能满意的伙食,然后再回到原先的岗位上。
三个月的进修完成之后,厨子们纷纷回到了原先的工作岗位上。
之后根据经常出差的官员们的回馈,大明驿站系统的整体伙食水准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经常出差的官员们纷纷表示——真香。
于是自我携带糕点和外出打牙祭的现象变少了很多。
辛弃疾这一次南下也感受到了驿站体系改变之后的模样,他记忆深刻的三个炸雷驿站里的伙食纷纷让他吃出了军队里大锅饭的味道。
虽然不那么精细,菜式看上去比较粗犷,但是很香,很有让人想要大口吃米饭面饼的冲动,连菜汤都想用馒头擦干净的那种感觉。
这种感觉就正好契合了舟车劳顿饥肠辘辘之下的出差官员们的需求。
三菜一汤,辛弃疾还是很满足的。
不过这种改进版的大明出差版本的伙食水准对标南宋的高官权贵待遇还是差了不知道多少倍。
光是专供冰块和冰块水果捞就不是大明朝会给官员提供的东西。
不过单纯的冷饮在大明朝倒也不是那么罕见,甚至可以说成为了大明朝官吏乃至于民间在炎热时节的一种较为常规的消暑手段。
辛弃疾询问了南宋临安的冷饮价格,做了一下对比,发现大明朝冷饮的价格比南宋临安的冷饮价格还要低廉一些。
冷饮价格普遍降低乃至于流入民间,起因就是火药时代的来临。
从唐末开始,军队对火药的需求量猛增,以及火药制造技术的发展,工匠们逐渐发现硝石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能使周围的水降温直至结冰,非常惊奇。
久而久之,一些能工巧匠便开始利用硝石制冰,他们将水放入罐内,取一个更大的容器,在容器内放水,然后将罐子放在容器内,并不断地在容器中加入硝石,结果罐内的水结成了冰。
硝石溶入水后,工匠们又逐步开发了配套使用的降温结晶法或蒸发结晶法将硝石再提出来重复使用。
有了这种技术,就大大降低了冷饮的昂贵属性,让冷饮有了进一步进入民间的可能。
苏咏霖麾下的明军对火药的需求量尤为庞大,熟练的火药工匠们在制作颗粒火药的同时也会生产出大量的冰块作为副产品。
这一副产品有两个用处,其一是被苏咏霖投入官方夏日福利当中,给炎炎夏日中还需要辛苦工作的官员们提供冷饮以消暑,受到广大官吏们的热烈欢迎。
而官员们无法消耗那么大的产冰量,所以第二个用处就是投入民间。
苏咏霖在财政部下设水冰司,专门负责承接火药制造的副产品,除却官方所需要的福利冰块之外,其他的冰块全部纳入水冰司。
由水冰司专门负责研制冷饮产品,并且投资建立工场专门批量生产冷饮,然后投入民间发卖,赚取额外的经费,所获利润直接纳入财政部的公账之中,归为国帑。
第728章 臣谢大明国皇帝陛下册封
黄河整修特别支出费用决定之后,林景春是穷疯了。
蚊子肉也是肉,水冰司固然不能成为财政的主要供给对象,但是因为一年四季不间断提供冷饮,以至于部分中都民众养成了冬天吃冷饮的习惯,于是水冰司一年四季都能提供给财政部一笔不菲的收入。
所以林景春死死盯着水冰司的账目,还要求水冰司研制更多更有市场竞争力的冷饮投入市场,尽快打开冷饮方面的销路,让广大民众都熟悉冷饮,认识冷饮。
总而言之能赚多少赚多少,穷疯了都!
除此之外,因为当前水冰司赚钱的范围只能局限于中都和燕云中直辖地区,所以林景春并不满足,他还要求开辟除了中直辖之外的其他地区的市场。
他打算把水冰司的冷饮工场开到大明国其他地区,比如关中和山东、河南地区,加倍投资,扩大生产,扩建工场,征召更多的人手制冰。
看这架势,这家伙颇有垄断大明冷饮市场的准备。
当然了,面对民间的冷饮价格较为低廉,就算是官方的福利在成本上也控制得很到位,没有那么多弯弯绕,比起南宋这种又是牛乳又是蜜糖还有水果的权贵专供高档冷饮,明国的冷饮当然是远远不如。
这种等级的冷饮,辛弃疾只能说自己没吃过,也不太舍得吃,因为水果蜜糖这些东西在民国依然算得上是高档产品,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吃上的。
早前在军队里的时候,军队里就有直供冰块。
为了防止士兵在炎热时节训练太辛苦以至于中暑,苏咏霖特批了一批冰块给军营提供冰水,那个时候辛弃疾就很喜欢和士兵一起喝冰水咬冰块,没化掉的冰块咬在嘴里嘎吱嘎吱的,非常有感觉。
哪怕是现在,他也很迷恋这种感觉,有时候天气热了,他就弄一杯冰块放在面前的桌上,一边处理公务写文章,一边捞几块冰块嘎吱嘎吱的咬,感觉非常爽。
当然了,他也绝对不是不喜欢南宋提供的这种高档冷饮,有的吃,还免费,他当然开心了,白嫖可是人类快乐的重要来源之一。
抵达临安之后,辛弃疾作为上国使臣,居住到了和之前相比更加高端奢华的专供驿站,据说这还是南宋方面为了迎接大明上国使臣而专门修建的,用料都和皇宫是一个水准。
南宋官员是那么说的,辛弃疾未必就相信,但是不得不说,的确是极尽奢华,很多东西辛弃疾在苏咏霖的皇宫里都没有见到过。
说起来,苏咏霖继承完颜亮营造的宫殿之后就没有另外营建宫殿的想法,最多只是把他留下来的宫殿修理翻新了一下,接着就把皇室建设经费都投入了中都的扩建和外城墙维修的方面。
苏咏霖说要在十年内把现在的中都扩大两至三倍,吸纳更多的人口,建设为北方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以此为起点,南承中原,北启辽东、大西北,盘活北方经济。
他要在黄河修缮告一段落之后修建大量优秀的驰道,用中都做枢纽,把中原跟辽东、西北草原连起来,促进三方面的经济文化交流,使得三方面愈发融合为一体。
他说这叫国家认同,必须要让这分离很久很久的三方面完成这一认同,才能够让大明长治久安。
然后还要在此间充分开辟海运航道,让中都跨越大海直接和岭南、南洋相连,乃至于让辽东都可以和岭南相连,让双方的交流变得频繁起来,从时间和空间上缩短南北差距。
还有就是运河河道。
黄河修缮成功之后,就要疏通运河,利用运河进一步增强大明东西部的交通联络,并且通过运河把关中和华北、江南之地联系起来。
这么多的交通手段,就能在前蒸汽机时代大大增强一个大国内部的联系和彼此之间的认同,有利于大一统的实现与维护。
讨伐南宋的战争结束之后,苏咏霖同时规定了大明国的多京制度。
以目前的疆域,暂时以中都为国家首都,以开封府为南京,以长安府为西京,以辽阳府为东京。
这些地区都属于中书省直辖地区,归属中央直接管辖,是中央在地方的权力象征、力量辐射。
辛弃疾看得出来,苏咏霖的眼睛里全是对未来美好向往的光芒。
他的眼睛里没有自己,只有整个大明,他在竭尽全力让大明国变得更好,让大明国的子民生活的更好。
他在想方设法发展经济,发展民生,他把【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挂在嘴边,让财政部和工部把这句话写在部门办事大厅上悬挂起来。
所有部内官员进入大厅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看到这句话,然后知道目前国家的建设主要方向就是在搞交通,交通搞好了才有经济的快速发展。
所以除了黄河工程之外,很多地方上的一些小的筑路工程也在同时发展。
这些小的筑路工程或许只是村庄到县城之间的道路,甚至可能是两个村庄之间的道路,但是有了路和没有路是完全两码事。
这些小路工程并不需要多少钱,地方财政完全可以负担得起,工程技术并不复杂,工期也很短,本地劳动力足以负担。
可是过往根本没有官府会去重视这样的事情,没有意识到一条可以让商旅来往的道路对于一个人口聚居区来说的意义有多大。
进进出出之间,就能把一个地方的经济盘活,因此而产生的衍生业务如饮食住宿等也能养活一大批人,让一大批人获得额外收入,让不断增加的人口有生存下去的所需要的工作和收入。
或许不是他们不懂,而是他们根本就从来没有想过让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过得稍微好上那么一点点。
他们生怕这些人过的日子好了,就会威胁他们的地位,就会动摇他们的特权,让他们不再那么高高在上,他们担心这些人的日子一旦过的好了,有能力了,就会清算他们过往的罪恶。
在这样无尽的黑夜之中,第一缕光终于出现了。
大明国正走在全然不同的一条道路上。
辛弃疾非常高兴,他正沐浴在阳光之下,即使他吃的用的没那么奢华,可是他的精神无比满足。
赵昚会见辛弃疾是在六月十五日,这一日也是辛弃疾正式代表大明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