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启明1158-第5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南宋军队平定了。
所以,军队一旦起势,有了一定的基础,就要立刻进入山区,经营山区,通过山势对抗南宋讨伐部队,同时锻炼己方人员,教育己方人员,不断发展壮大,等待时机。
不能留在平原地区和很快就能赶来的南宋正规军硬碰硬。
这一策略确定之后,由赵玉成等人负责实施。
他们选择的根据地位于庐陵西南部的罗霄山区。
第732章 揭竿而起
罗霄山区内早在东汉时期就已经有人居住了。
山里并非不能生活人,并非不能耕种田地,只是适合人类生活的地方比较少,土壤较薄,不够肥沃,且可以耕种的地方较少,难以成就大规模人类聚落。
这里只能一个聚落一个聚落的分散开来生活,所以从东汉时期到现在,一直没有上规模的人类聚居区,大部分地区还是荒无人烟的原始林区。
不过宋以来,越来越多人因为苛政而进入山区做土匪,土匪们的存在倒是让这一山区多出了不少可以住人的人类聚落。
赵玉成和徐通、杜启等人在山里钻了两个多月,发现了山区内一些适合人类居住的山中盆地。
就他们所发现的山中盆地有五个,其中有两个处于无人状态,有三个则处于有人占领的状态,占领这些山中盆地的自然都是些土匪,他们依靠险峻的山势在这里求生存。
看起来,这些土匪也并非完全靠劫掠为生,他们也是耕地种田的,这些山中盆地也有适合种地的地方,这些土匪就聚集逃户加入他们,一些人负责种田,一些人就负责刀口舔血。
这感情好,只要山区内能找到山间盆地,能活人,那就没问题。
除了这些生存地区之外,他们还在山中选择隐秘的地方做储备基地,他们分批购买粮食,找渠道购买私盐和兵刃,一些存放在居住地,一些则储存在山里,以备不时之需。
这样的渠道并不难找。
在一个遍地是土匪窝的地方,私盐和兵刃这两样东西都不难搞,而且只要肯出钱,他们甚至可以帮忙搞到盔甲和弓弩。
看起来这些地方的土匪那么多而且官府屡次进剿也剿灭不了,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很明显,官方需要土匪,土匪也需要官方,大家互相需要。
搞明白了这种事情之后,赵玉成就对当地官府更为不屑了,感觉到南宋官府在治理地方上的水平参差不齐,但是在逼良为娼这种事情上是整齐划一的高水平。
很快,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赵玉成等人开始准备使民众觉醒,点燃第一把火。
他们开始四散而出进入各地农村,借着做小本生意的行脚商人的身份与村民接触。
考察他们的真实生活状况,体验他们劳动的艰辛,然后用很低廉的价钱售卖乃至于白送,赠予他们一些生活用品,米面油之类的。
另外,他们出发之前,在苏咏霖的建议下普遍学过一些简单医术,掌握一些治疗头疼脑热很有效果的民间偏方,就免费给一些生病但是没钱治疗的村民诊治。
通过这样的方式,这些散入民间的复兴会员们渐渐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感恩和信任,与他们建立了比较良好的关系,张三李四王二麻子的都能喊出名字,彼此都相当熟悉。
等熟悉了之后,他们就借着教育村中不能生产的幼童识字为切入点,得到了村民们更多的感谢,彼此之间的信任感进一步增加了。
而正在复兴会员们准备从这方面入手传播新思想新理念的时候,一场意外发生了。
去年,江南西路普遍遭遇旱灾,粮食减产,本来临安方面得知灾情是允许本地酌情减免农税的,以便于让农民度过灾年。
奈何本地官员在【酌情】这两个字上做了超纲的阅读理解,把临安方面的本意曲解了。
临安方面允许本地减免农税,减轻百姓的负担,这在地方官府看来就是填补亏空的好时机。
因为大小官员公费吃喝、大兴土木、因为各种原因挪用国帑等等行为,已经把庐陵的财政弄得非常难看,一群官员正在头疼万一上面派人来查该怎么办。
结果朝廷酌情减免农税!
这不就是填补亏空的大好时机吗?
朝廷说酌情减免,那我减免一百文钱也是减免,减免一文钱也是减免,怎么减免不还是我说了算?
于是庐陵县的官员们一通神操作,就等于没有减免赋税,以往一直都在征收的各种苛捐杂税也都全部算上,一点也不能少,给我交!
交了以后才好填补亏空,你们不交,上面查下来,我们怎么交代?
除了这一层意思,他们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
这些刁民虽然是穷鬼,单个榨不出多少油水,但是穷鬼人数多啊,一个穷鬼榨不出油水,一百个就能榨出丰厚的油水了。
他们也是有土地的,但凡通过征税把他们弄得家破人亡,土地必然会被发卖。
到时候一些远近闻名的大地主大土豪就会派人来低价买地,把价格压得低低的,把这些土地全部吃进去。
地主士绅吃进了土地,当然要给官府好处,官府吃饱喝足了,还能填补亏空,又一口气甩掉了这些不安分的穷鬼,岂不美哉?
赢麻了简直。
县府派出了凶神恶煞的税吏前往乡村征税,又担心人手不够,威慑不够,有些刁民不会乖乖交税,于是就雇佣了一些城池中的闲散人员一起跟着下乡。
好家伙,那闹得叫一个鸡飞狗跳鸡犬不宁啊。
不愿意交税的就算了,有些愿意交税的也被折腾的家宅不宁,甚至于家破人亡。
税吏们和跟随而来的市井闲散人员凶狠的如同豺狼虎豹,穿了一身官服就好比镀了一层金身,金刚不坏,乡民们和他们有些磕磕碰碰都算是造反,要治罪。
明明是灾荒之年,收税却比以往更加凶猛,这让很多人家承受不了,破产的破产,逃亡的逃亡,死的死,伤的伤,哀鸿遍野。
赵玉成眼见于此,再也不能忍耐。
他利用自己在庐陵县南黄土村的声望,振臂一呼,发给他们兵器,带着全村九十多号男丁围杀了前来征税的十三个税吏和混混。
十三人被吊起来抽打,然后被挡着全村所有人的面一一斩首,赵玉成一边斩首他们,一边向村民们进行演说。
“他们为什么要在荒年加大税收力度?荒年不都是应该减税的吗?为什么他们反而要加税?大家是不是很疑惑,很不理解,为什么这些官府里的人反而要加税,这不是要把大家逼死吗?
没错!他们就是要逼死咱们!他们就是把大家身上最后一点钱粮都给榨干净,然后逼着咱们大家伙一起去死!这样咱们剩下来的土地就是他们的,他们就能卖给大地主大士绅,让他们低价买到这些土地!
然后呢?地主士绅有了土地,官负可以得到地主士绅们的回报,可以得到一大笔钱,可以让他们花天酒地大鱼大肉,而我们呢?就要饿死,冻死,累死!死在荒原上,被狗吃掉尸体,就剩下枯骨!”
赵玉成面色涨红的站在高台上,看着眼睛发红的村民们,怒吼道:“我问你们!你们愿意被饿死冻死累死吗?”
“不愿意!!”
村民们高呼。
呼声从低到高,从零零散散到整齐划一,声势不可谓不大,吓得税吏和混混们瑟瑟发抖,全然没有了之前凶狠的派头,不断地求饶。
“既然不愿意死,那就拿起手上的武器,拿起刀,把这些要咱们命的混蛋全部砍死!自己的土地,自己的家人,自己的钱财,都要用手里的刀来守护!”
赵玉成怒吼一声,举起刀,手起刀落,把一名税吏的脑袋砍掉了。
那税吏的脑袋滚下了高台,无头尸体软倒在了地上。
紧随其后的是农民们热烈的快要扯破嗓子的高呼声和税吏们混混们凄厉的惨叫之声。
十三名官府走狗被杀掉了,赵玉成带领全村四百多口人一起,揭竿而起,踏上了造反的征程。
第733章 进入罗霄山区
尽管是突发事件,但是会员们紧急磋商之后还是决定发起这场行动,把造反行动提前了。
本来他们还打算扩大会员数量和造反基本盘之后再造反,那样的话就能快速扩大起义势力,直接拉起一支强大的队伍。
可现在这个情况也根本来不及了,既然决定造反,就不可能继续苟着,必须要上台面。
于是赵玉成紧急决定掀起大规模传统式的造反。
等聚集一定规模的起义军之后直接转进罗霄山区,一边打游击战一边发展壮大自身,借助战争作为催化剂,让这支革命力量更快成型。
思想教育什么的,等农民们全部参军了,聚在一起了在进行会更好一点,集中教育比分散开来一个一个去做工作要好得多。
“主席常说,计划赶不上变化,既然遇上变化,那就干脆一点直面变化,机会不会主动砸在人的头上,咱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全力一搏!”
赵玉成如此决定了之后,每一个会员都紧急奔赴自己熟悉的村落号召大家一起造反,并且互相告知谁谁谁已经造反,已经杀死了多少税吏之类的。
明宋第一次战争刚刚开打,复兴会江南西路支部就已经在庐陵一带掀起了造反的浪潮。
赵玉成杀死税吏带头造反的时候是洪武二年的四月初一。
到四月初四,庐陵县所辖三十八个村庄已经决定造反。
赵玉成传令给其他村庄的会员们,让他们带着所有人向庐陵县城靠近,一边攻打县城,一边聚集人手搞整编。
到四月初六所有人都聚集在庐陵县城的时候,赵玉成点了点人数,发现这支农民军已经有四千多人了。
然后他二话不说,就下令攻打庐陵县城。
他需要庐陵县城内的物资,也需要庐陵县城内那些狗官的命来宣布自己正式造反了。
当他向庐陵县城发起进攻的时候,色厉内荏的庐陵县官方没有任何准备和应对策略,他们都不知道怎么回事,怎么就激起了叛乱,叛军怎么就那么快的围攻起了县城。
他们不知道农民军有多少人,不知道农民军是谁在率领,不知道农民军的目的是什么,更不知道事情会怎么发展。
他们甚至来不及集合起有效的军事防御就失败了。
面对汹涌而至的农民军,庐陵县城很快就被里应外合攻破了——副主任杜启一早就带领三十多个会员潜伏在城内,就等着赵玉成带领大部队冲过来。
大部队开始攻城,城内的杜启就带着三十多名会员骤然杀出,力战之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杀死了几十名仓促前来守门的官府差役,顺利夺取了一座城门,打开了城门,迎接农民军入内。
四月初六当天,庐陵县城被攻破。
县城被攻破的时候,庐陵县内的官员们什么都不知道,不知道农民军是怎么进入城内的,亦或是长了翅膀飞进来了……
但是他们很清楚,他们完蛋了,农民绝对不会放过他们。
当然,复兴会领导的此次造反虽然比较仓促,但是其本质并不会改变,这是一场以农民为主体发起的正义性极强的反压迫反剥削斗争。
农民军基本上把庐陵县内的官员一网打尽,包括庐陵县令和吉州军知军等一系列地方高官。
这群狗官沆瀣一气,上下勾结,把农民们逼到了死地,也给赵玉成等人的造反计划添了一把大火,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