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启明1158-第5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段工作经历让徐通十分难以忘怀,如今面对革命刚刚开始的困局,思想工作更是重中之重。
  于是徐通就首先从南宋官军这个角度开始讲解。
  “咱们都杀了官,抢了官府的钱财,官府一定不会放过咱们,一定会派大军前来,现在念着家里的土地房屋,一旦官军来了,就是死,官军之凶残,难道需要证明吗?”


第735章 世上哪有这样的良善朝廷?
  南宋官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比土匪还要狠,还不能反抗,一旦反抗就是造反,杀的更狠,所以兵灾远远比土匪要可怕。
  对此,没有哪个村民是反对的。
  没见过还没听过吗?
  不管是谁,就没有哪个人是完全没有家人亲戚朋友没有遭过官府的罪的。
  那些官差凶狠超过土匪,对待农民们予取予求,踢打辱骂,农民们敢怒不敢言,只能低着头任凭他们欺凌,然后被他们夺走珍贵的口粮。
  甚至有些时候明明没有任何过错,或许是那个官差心情不好,逮着就是一顿打,没有任何理由。
  之后有些人可以被治好,有些人就那么死了,无声无息,毫无意义。
  这是大家脑海中普遍所拥有的悲痛记忆。
  所以一听徐通这样说,有些蠢蠢欲动想要回家看看的村民顿时就不敢跑了,谁都怕回家之后给官军逮着杀了。
  要知道这官军杀人可不管你有没有罪过,但凡是看到了,只要不爽,或者一时兴起,当场就给你来一刀。
  自古以来做了官军刀下亡魂的人还少吗?
  “官军杀人不讲道理,不管你是不是无辜的,当年赵官家因为赣州人惊扰了他老娘,恨不得杀光所有赣州人,但凡官军过境,你别说一般百姓,就算是当官的,都怕。
  一般遇到官军过境,当官的都会把官军需要的物资放在城外头,然后关上城门,死死关着,就是不让那群官军进城,直到官军走了老远,他们才敢打开城门。
  为什么?怕啊!当官的见多识广吧?为什么连他们都不敢放官军入城?很显然以前出过官员放官军入城结果官军大闹的事情,说不定当官的自己都被杀了,官军跟你讲什么道理?手里的刀子才是道理!”
  徐通和村民们讲了很多相关的事情,把村民们说的心有戚戚,一个两个都吓得不轻。
  他们想起之前狂热的时候他们做的事情,想起被他们活活打死的吉州知军和庐陵县令,还有无数死在他们手上的贪官污吏,不由的一阵后怕,哪儿都不敢去了。
  讲通这个道理,就能暂时安稳人心,不至于让山中恶劣的条件引起大规模的逃跑现象,然后,就有了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基础。
  “话虽如此,但是我觉得我们也没有必要怕他们。”
  徐通一开始说的村民们心有戚戚胆战心惊,可忽然间又说不用害怕,这就引起了一些村民的不解。
  “会长,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一会儿说官军可怕,一会儿又说没必要怕,为什么呢?”
  看着村民们不解的表情,徐通笑了笑。
  “很简单啊,咱们不是连续攻破了四个县城,杀了几百号贪官污吏吗?官军虽然凶狠,不也被咱们打败了吗?”
  村民们齐齐愣住,然后互相看了看,不由自主的互相点头称是。
  徐通拔出了自己的刀,看着雪亮的刀身。
  “所以官军虽然凶狠,但也是人,人被杀,就会死,只要我们手里有刀,官军难道就不怕吗?他们怕,比咱们害怕他们更怕,因为咱们人多,他们人少,咱们数千万,他们最多不过几十万!”
  “数千万?”
  村民们竖起了手指头掰来掰去,左看看右看看,也不知道怎么算千万级别的算术。
  而这就涉及到一些比较深刻的内容了,对于这样的内容,是需要循序渐进的。
  徐通就带着他们一边建设自己的家园,一边从头开始告诉他们什么是牛马,什么是上等人,上等人又是如何通过吸食牛马的血肉肥硕自身不劳而获的。
  而在这个过程中,他还创造性的往政治宣传当中添加了明国的内容,用明国现行政策对比南宋的政策,让事实更加血淋淋。
  “你们知道在明国,农民交地租需要交多少吗?”
  “不知道。”
  “还在租地耕种的农民最高只需要交四成地租,而不租地耕种有自己土地的农民只需要交一份农税给朝廷就可以了,按照每亩地交税,一亩地交二升,没有其他任何苛捐杂税。”
  一听这个,村民们纷纷惊讶了。
  “不可能吧?”
  “还有这种好事?”
  “会长你别骗我们了。”
  “世上哪有这样的良善朝廷?”
  徐通摇了摇头,对此感到悲哀。
  他学了历史,知道很多古代王朝的农业政策本都是轻徭薄赋,只是后来随着时间的变迁与统治阶级的腐化,农民压力越来越大。
  但是光就农业政策来说,王朝初期农民的压力并不大,十税一和十五税一的政策往往都能运行好几十年。
  但是宋可能并非如此。
  “我就是从北边明国过来的,我会不知道这种事情?北边明国的皇帝陛下颁布了诏令,要求土地所有者不准向租种土地的佃户征收超过四成的地租,违令者需要付出相当惨重的代价。
  而自己拥有土地的农民根本不存在地租这回事情,只要在每年税季向朝廷交一份农税就可以了,其他的一应赋税全都没了,对了,就算是征发服劳役也给钱。”
  村民们更加惊讶了。
  “真的假的?”
  “做劳役还给钱?”
  “不都是只管饭不给钱的吗?”
  “我还听说有的地方连饭都不管,两三天才给一顿吃的,饿死了不少人呢。”
  “是啊,我表舅就是,从那个不给饭吃的工地上跑回来,躲在山里躲了一年多才避过风头,但现在也改了名字了。”
  村民们七嘴八舌讲述自己的遭遇和所见所闻,徐通听着,等他们说完了,徐通又开始宣传明国的事情。
  比如明国皇帝带领军队夺取土地之后把土地分发给农民,又建立农会让农民自己管自己的事情。
  明国农会有不小的权力,县府都不能随意下乡征收赋税,只能按照规定由税务部门在税季对接农会,完成税收征取,其余的事情都不能做,下乡强制征税更是想都别想。
  各级南宋政府施加给农民的各种苛捐杂税被农会全部废除,连乡村内的地主豪绅都被一并铲除,土地都归了农民。
  对于农民来说,说一千道一万都不如土地和减免赋税来的实在,他们最在意的、至少是目前最在意的还是土地和减免赋税。
  要是收下来的大部分都属于自己,该有多好?
  每一个农民都这样想过。
  “在明国,农民打下来的粮食确实大部分都是属于他们自己的。”
  徐通的这句话就让很多村民不相信。
  “以前遭灾,咱们求着主家减免一些租子,主家都向我们哭穷,说他家里都没有余粮,上下都要打点,根本没粮食什么的,要是明国皇帝真的那么好,估计都吃不饱吧?”
  徐通大笑了一阵。
  “这种鬼话你们也相信?我问你们,你们每年交给地主多少租子?”
  一个村民举起了手。
  “咱们那儿是四六开,咱们四,主家六,这都算可以的了,周边好些地方都是三七开,还有二八开的,太黑了。”
  “你们那儿有多少佃户?”
  “大概四百多户吧。”
  “你们光靠这四成就活下来了,那你们为什么觉得收了四百多户人家六成粮食收成的主家会吃不饱?主家多少人?该不会有一千人吧?那估计想要吃饱是有点难。”
  这话说的那个村民就有点尴尬了。
  “这个……我也不清楚……”
  他当然不清楚,他要是清除,就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就不会有这样的疑惑。
  由此可以看出,地主士绅们满嘴的鬼话到底有多强的欺骗性。
  谎言需要被戳破,真相需要得到声张!


第736章 第二波农民起义爆发了
  就算皇帝山穷水尽了,地主家也不会没有余粮。
  这一点,所有复兴会的会员都知道。
  所以对于这种谎话,他们非常愤怒,也非常了解。
  “主家最多几十口人,算上仆役护院,百多号人算多的了,收了你们那么多粮食,居然吃不饱?这话你们也信?”
  徐通怒道:“地主士绅嘴里有一句能信的话吗?一句都没有!他们所求的不过是更多的租子,想着往死里面压榨咱们!让咱们吃不饱也饿不死,这样就会乖乖做他们的牛马,一辈子累死累活供着他们花天酒地!”
  徐通把南宋农民明面上需要交的税和实际上交的税列举了一下,告诉村民们他们交了多少税,而这些税又到了什么地方,被谁侵吞了。
  村民们面面相觑,第一次听说这样的事情,他们觉得很茫然,很不解,感觉过去的一切忽然间变得非常陌生。
  农税说完,徐通又说盐税。
  “你们吃盐难吗?觉得盐贵吗?”
  “当然了!”
  一提到这个,村民们好像比粮食更加有怨言,纷纷说盐太贵了,太苦涩了,质量太差了,又很难买。
  还有些人则说自己买过比较便宜的私盐,质量也更好,从此就不太想买官盐。
  但是有些时候官府查的严,甚至要入户检查用盐,看到白净的盐就说这是私盐,要惩罚,只有那种苦涩泛黄还带着点湿润的盐才是官盐。
  官盐和私盐居然意外的通过这种方式区分开了!
  徐通听了,就点了点头,开口道:“那你们知不知道在明国,同样的一斤盐,盐价最高的地方也就卖到十二文钱,靠近产盐区的地方盐价常常只有五六文钱?”
  “多少?”
  村民们一听,全都愣住了,一个两个好像听说了什么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一样,满脸的不可置信。
  “不可置信是不是?但是这就是真的,明国的盐价就是那么便宜,你们知道你们买盐为什么那么贵吗?”
  徐通笑着开口道:“一斤盐的价格里,九成都是税,甚至不止九成,全都是税,因为每个人都要吃盐,靠着盐税,朝廷里的上等人们获得了极为丰厚的钱财,花天酒地,为所欲为!
  而反观明国,明国农民根本不会为了吃盐而烦恼,买盐那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不仅便宜,质量还好,我在宋国很多地方住店吃饭,都觉得口味太淡,尝不到盐味,而在明国,没有这样的情况,我甚至觉得明国人口味太重。”
  村民们听着这些超乎他们想象的事情,他们茫然,他们疑惑,他们还会忍不住的畅想。
  徐通就会说明国皇帝陛下派遣他的部下们前往各地建立农会,不仅给农民分发土地,还会给农民配置房屋农具,生产用的牲畜也会尽量调配,让农民们可以快速的恢复生产。
  恢复生产还不算,明国皇帝还会让农会的指导员免费教所有人认字,很多农民都是在生产的间隙跟着指导员学习认字,从文盲变成半文盲,再从半文盲脱盲。
  明国的官员从来不敢打骂部下、百姓,因为这是被严格禁止的,如果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地方上的司法官员会教他做人,他会失去职位权力,甚至失去自由。
  明国皇帝陛下还会派遣专门的收购人员去农村里向农民收购粮食和其他农作物,给的都是清清白白的铜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