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启明1158-第5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五倒也没有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义军支援上,也对南昌城防做了一些工作,对周边实行坚壁清野的战术等等。
  最后为了安全,他让自己最亲信的一群部下在他的住所内瞒着所有人开挖一条从南昌城内通向城外的地道,准备一旦城池守不住了就从地道逃跑,从此隐姓埋名,过上野人的生活。
  他不想让别人当野人,自己倒是愿意当野人,要是人人都想当野人,他才没有机会当野人。
  这样的军事准备工作一直进行到戚方的军队抵达距离南昌一河之隔的樵舍镇的时候。
  霸王军的哨探和宋军哨探大战一场,打的旗鼓相当,然后互相撤退,回去报告了对方军队的军势。
  此时是八月初三,吴拱一路高歌猛进,打穿了临江军,攻克了清江县,正在樟树镇围攻刘老三麾下最后的一支残兵。
  而韩霸王对此一无所知,正在和戚方的军队对峙。
  戚方眼见霸王军没有主动出击的意思,就自己率军小心翼翼的度过了赣水,逐渐包围了南昌城,而城内霸王军依然城头严阵以待,仿佛铁了心要打一场干脆彻底的围城之战。
  于是戚方亲自前往南昌城外探查城内的情况,对南昌城防进行初步了解。
  “那城头上的旗帜写的是什么?你们看得到吗?”
  戚方绕着南昌城转了一圈,对城头上旗帜的内容很感兴趣。
  眼力好的部下告诉他,城头上的大旗写的是霸王二字,可能是贼人的称号。
  “霸王?好笑,第一个霸王是西楚霸王,死于刘邦之手,没能成事,第二个霸王是江东小霸王,也没能成事,就给刺客杀死了。
  可见霸王这个称号不祥,或者说除了真正的霸王,没有人担得起这个称号,我可没想到现在居然又来了第三个霸王,却是不知道这第三个霸王是怎么死的。”
  戚方冷笑一阵,便下令军队准备攻城,同时派人四面八方探查周边地区的义军动向,以免有义军来援而他却不知道。
  各方义军虽然各自有各自的打算,却也不能排除有人出于唇亡齿寒的想法来援。
  八月初四,李道率领两万人马南下庐陵,成功攻克了只有三千多人驻守的庐陵城,打了控制这一区域的张小虎一个措手不及。
  张小虎本来在进攻桂阳,但是得知宋军大部队南下的消息之后立刻率军回援,却没赶上。
  他的大部队刚赶到万安县,庐陵城就失守了,守军全军覆没,只有极少数杀出重围溃逃了。
  李道攻克庐陵之后,允许麾下士兵大掠一日,他麾下的宋军士兵一天之内把庐陵蹂躏的不成样子,除了不准放火,其他的什么都干了。
  一天之后,宋军士兵们因为长期赶路和高压治理而产生的负面情绪得到了释放,对于这位主将非常满意,都愿意继续听他的号令,继续征战。
  深谙“用兵之道”的李道早已不记得什么是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了,只知道用最常规最有效的方法统兵,这样对自己好,对士兵也好。
  至于对百姓好不好……谁在乎呢?
  在乎百姓的那个人已经死了,死了很久很久,久到李道已经忘记那个人长什么模样了。
  于是李道继续率兵南下,准备收复太和县。
  张小虎紧赶慢赶赶到了太和县,立刻布防,但是前锋部队因为过度疲劳没打过宋军的前锋部队,很快溃败了,被杀死了一千多人,溃兵逃回太和县。
  于是太和县义军军心动摇。


第743章 李道之死
  面对危局,有人劝张小虎撤退,不要和宋军硬碰硬,以免把起义军的家底子全部砸在这里,那实在是太不值得了。
  张小虎思来想去,一度动摇,觉得撤退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很快,张小虎听了之前从庐陵逃出来的溃兵们的哭诉,得知宋军在庐陵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了劫掠,把庐陵毁的七七八八,很多人的家人都死了。
  这让张小虎怒火中烧。
  张小虎是猎户出身,三十多岁,在山中打猎为生。
  他为人高大,有勇力,讲义气,嫉恶如仇,很得人心,广有声望,一般乡中人有什么争端都找他来主持公道。
  这一次起义并不是张小虎家乡人率先进行的,而是他们乡中人长期受到官府的压迫和剥削难以忍耐,看到周围人都起义了,乡中人也被鼓动要起义。
  起义的话需要首脑,需要一个大家都服气的人带领大家,发号施令。
  于是乡人一致推举张小虎做首领。
  张小虎脑袋一热,也就顺应人心做了一方首脑,开始作为起义军首脑征战四方。
  出于猎人的敏锐洞察力,他注意到起义军的大家都在往北往东打,地方就那么些地方,那么多人涌过去,就跟猎人扎堆猎物却有限一样,未来搞不好要起冲突。
  他想了想,于是决定往南打,避开人口密集区,挑选没有人去的地方寻找猎物。
  按照这样的思路,他顺利攻克了南安军,成功拉起了一支军队,打败了很多地方的宋军,发展的挺好。
  但是宋军主力南下的速度有点快,让他没有来得及防备,以至于失去了庐陵城,还害的一城老幼惨遭屠戮,这让张小虎非常痛心。
  眼见着太和县也要遭到这样的对待,张小虎那颗锄强扶弱的心按捺不住了。
  他起义造反为的就是顺应家乡父老的意志,想帮助大家摆脱苛捐杂税,不要继续过苦日子,要是在这里撤退了,不就等于让凶残的宋廷再度回来统治父老乡亲吗?
  所以,不能后撤,绝对不能后撤,要顶在这里,顶住宋军的进攻,坚守大家的胜利果实。
  很快,张小虎公开表示要死守太和,不少出身太和县的士兵也都支持张小虎,愿意跟他并肩作战,所以这个决定就被通过了。
  考虑到宋军可能比较强势,硬碰硬未必有好结果,于是张小虎决定抢先撤离太和百姓到龙泉避难,等百姓安全撤退之后,他们就能心无旁骛的和宋军决一死战了。
  张小虎安排部队帮助百姓转移,自己留在太和县布防迎战宋军,给太和县百姓争取撤退的时间。
  护卫部队帮助百姓撤离到龙泉之后再回军太和县帮助张小虎等人与宋军决战。
  反正就在这里,张小虎要和宋军决一死战,绝不后退。
  而宋军方面,李道得知太和县有起义军主力,非常高兴,立刻挥军南下直达太和县,准备在太和县打一场漂亮的歼灭战,将这支起义军的主力消灭掉,以尽快平定这场大叛乱。
  不过很快他就发现这支起义军和之前遇到的起义军不太一样。
  这支起义军没有一触即溃,战斗起来比较坚韧,不说太和县城,单说城外的一些有阻敌功能的小山丘上的军寨被他们死死把守,大军围攻也攻不下来。
  李道觉得可能遇到起义军当中的精锐了,更加高兴,打定主意要亲手覆灭这支精锐,于是投入自己身边最精锐的部队,用投石机和震天雷猛攻军寨。
  起义军渐渐不能抵抗,被宋军接二连三攻破了城外的军事据点。
  八月初八日,起义军被宋军推进到了太和县城之外,只能闭城死守,无法野战争锋。
  宋军三面围城,只留下南面不围,但是暗藏伏兵于南门,就等着起义军突围而出,四面合围将其一口吃掉。
  李道觉得覆灭这支叛军主力已经不是问题了。
  而对于起义军来说,情况确实不妙。
  城外的据点被一扫而空,他们可以依赖的只有太和县城,而这座县城的城墙高只有一丈多,防御力比较有限,很难说可以扭转局面什么的。
  所以从当天开始,就不断有人劝说张小虎从南门撤退,推到龙泉县会合剩余的部队再来对抗宋军。
  但是出于一名猎人的本能,他觉得宋军之所以空出一面城墙没有包围,一定是另外有准备,出城逃跑就是中计了。
  于是他坚决不走,坚持在城池中抵抗,等待接应部队抵达,才能安全撤退。
  八月初九日一整天的攻防战让起义军损失严重,本就不多的守军更是军心动摇。
  宋军使用投石机、床子弩和震天雷等火器猛攻城池,声若震雷的爆炸声和浓烈的甚至带有刺激性的烟雾给了城内起义军很大的打击,他们数次被宋军攻上城头。
  要不是张小虎亲自带着最精锐的一群壮汉奋力拼杀,城池真的就很难守住了。
  事已至此,张小虎本人也有点动摇了,感觉在这里和宋军决战终究是差点火候,要是不能尽快打开局面,他们都要死在这里。
  他开始思考顺利撤退的可能性,以及万一遇到宋军伏兵该怎么办。
  然而他没料到的是,八月初十日凌晨,太和县城之外的宋军大营和南门的宋军伏兵都遭到了突然袭击,袭击者纵火焚烧大营,挥刀砍杀宋军,宋军毫无准备,瞬间炸营,一败涂地。
  封建军队炸营是毫无办法的,所有人都无法应对炸营,唯一的办法就是用没有炸营的军队把炸营的部分封锁起来,等到他们自相残杀,把自己人杀光。
  李道漫长的统兵生涯中只遇到过一次炸营,那次炸营差点要了他的命,所以从那以后他就特别在意这种事情,非常注重给平时遭到残酷压迫的士兵们“减压”。
  这一次的炸营来的太突然,太没有防备,以至于炸营的时候李道还没有醒过来,直到炸营的声音太响,宋兵自相残杀的动静太大、惊到了李道,李道这才醒过来。
  然而等到他召集卫兵询问情况的时候才发现军营已经一片火海,想做什么都已经晚了。
  李道气急败坏,想要下令军队反击,但是被部下阻挡。
  “将军!再不走就真的来不及了!事不可为,走为上计啊!”
  “我不能走!这是我的最后一战,当年我没有输给金贼,现在又怎么能输给一群反贼!!!我不走!!!”
  李道红着眼睛拔除佩刀,要求亲卫部队和自己一起展开反击,向正在焚烧军营屠杀宋军的偷袭者发起逆袭。
  但是他们的逆袭并不成功,因为他们很快就撞上了一大群偷袭者,偷袭者看到了他们,立刻挥舞钢刀包围上来,一场乱战,李道身边的卫兵被杀的七七八八,偷袭者也损失不小。
  但是偷袭者依然包围着李道,李道挥刀力战,左冲右突,直到部下全部战死了都没有冲出去,只能一边怒吼一边挥刀,进行无谓的抗争。
  待到精疲力竭之际,李道悲怆不已,环顾四周,眼见部下全部战死,横尸当场,浓烈的血腥味刺激着他的神经。
  “我不甘心啊!!!!”
  李道仰天长啸,不甘心必胜之局转眼之间付诸东流,悲怆之下横刀自刎,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也没有弄清楚城外的偷袭者到底是哪里来的。
  明明在战前他已经外出索敌十五里,十五里范围内都没有敌军,这支敌军到底是什么情况?
  飞进来的吗?


第744章 来援的赵玉成
  面对着突如其来的局面,疑惑的不仅是李道,有同样疑惑的还有太和县城内的张小虎。
  濒临绝境的张小虎等人也同样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是他们的南下护卫部队来接应他们了吗?
  不对啊,自家军队是什么水平自己人心里最清楚。
  打打顺风仗还可以,这种夜袭还悄无声息的战术水平,显然不是自家军队能打出来的——
  作为一个猎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