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启明1158-第5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薛大福越战越勇,身边宋兵越来越多,而霸王军节节败退,不能抵抗。
  等韩五发现薛大福的时候,薛大福已经成了气候,韩五大惊失色,立刻派身边勇将带领最精锐的部队冲上去搏斗。
  但是他这边所谓最精锐的部队也没有经过什么正规的训练,就是人高马大有力气,看上去很有威慑力,单兵战斗能力或许很强,除此之外实在没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
  薛大福挥着长刀奋勇向前,对于功名的渴望超过了一切,他杀穿了城楼,带兵夺取了城门,打开了城门,放下了吊桥,迎接大军汹涌入城。
  接下来是非常激烈的巷战。
  韩五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失败,他的部下们也不愿意接受他们即将失去全部的结局,于是带领各自的军队与宋军展开激烈的肉搏战。
  双方从早上一直杀到了黄昏时节,霸王军才终于被打败。
  霸王军的主要将领纷纷战死,霸王军余部逐渐被压缩在了一个非常狭小的空间内做困兽之斗,俨然已经没有任何生路。
  精疲力竭的韩五搂着这段时间最疼爱的一个小妾,最后一次享受了小妾身上的香气之后,一刀捅死了这个小妾,然后横刀自刎,结束了自己短暂的辉煌。
  临死之前,他还在痛恨为什么没有义军前来救援自己,但凡有一支军队来救援,他也不会死的那么孤苦无助。
  他不知道其他地方发生的事情,看到另外一支宋军来援的时候隐隐猜测可能其他地方的义军也有遭受重创的,但是不可能被宋军一口气全部消灭了。
  其他地方的,比如抚州和赣州的义军,为什么不来援?
  霸王这个称号自项羽和孙策之后,再一次短暂的存在了一个多月,然后就随之湮灭了。
  而攻取南昌之后,戚方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允许士兵在南昌城中大掠三日,除了不能放火,其他的什么都可以做。
  在南昌城下被阻挡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士兵积累了大量的负面情绪,这种负面情绪必须需要一个发泄的途径,这样才能让士兵继续听命令。
  于是南昌城内的居民们惨遭蹂躏。
  霸王军占领的时候,被霸王军蹂躏。
  宋军占领的时候,被宋军蹂躏。
  总而言之,他们就没有不被蹂躏的时候,他们始终看不到曙光的降临,他们始终等不来真正的拯救。
  宋军士兵在城内为所欲为,见了男人就杀,见了姿色还可以的女人就三五成群上去蹂躏,蹂躏的她们奄奄一息,或者当场死亡。
  如果有人敢于反抗,他们就凶狠的挥刀而上将敢于反抗的人杀死,剁碎。
  见着老人、幼童便杀死,因为他们毫无价值,让他们活着还要多吃口粮。
  他们更喜欢的就是将一家人分开来蹂躏,逼迫男人看着自己的女人被蹂躏,逼迫一家人哭的撕心裂肺,然后将他们一起杀死,让他们从生到死都是痛苦且绝望的。
  如此,这些宋军士兵就能获得无上的喜悦和快感,感觉自己的灵魂都得到了升华。
  这倒也不能完全怪他们,谁让平日里他们的长官也需要用凌辱、打骂他们来获得这种喜悦和快感,以便于完成灵魂的升华呢?
  一般情况下,他们不敢向长官龇牙咧嘴,就只好向南昌城内的【降贼刁民】发泄他们心中积蓄已久的愤怒了。
  这座城池被霸王军和宋军反复蹂躏,被浓重的烟雾笼罩着,终究没有得到拯救。
  而这座南昌城只是这个时代无数被蹂躏的城池其中的一份子,一点也不特殊。
  南昌城在蹂躏之中痛哭流涕的时候,临安城内的张浚也在经历着心情上的大起大落。
  江南西路平叛战争是他上任枢密使以来的第一场战争,他本以为这将是长久准备之后主动发起的北伐之战,但是很可惜,这第一次却给了一场内部的平叛战争。
  内部有战争也好,倒也能让那些很久都没有动弹的大爷兵们动弹动弹,熟悉熟悉战场,活动一下生锈的身体。
  他调动了两支军队,以老将田师中为主帅,向南压迫而去,准备一鼓作气平定这场叛乱。
  战争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他接到了吴拱的书信,信中吴拱向他介绍了自己之前的战绩,包括收复了三州,并且歼灭了贼军十余万,杀死贼军首领三人的辉煌战绩。
  这让张浚非常高兴,觉得自己没有看错人,朝廷也没有选错人,吴拱有乃父之风,正可以整顿一下战力孱弱的京湖战区军队,以在未来明宋战争之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接下来,吴拱话锋一转,讲到了自己目前的需求。
  原来吴拱和另外一支军队的主将戚方一起打到了南昌城下,双方在争夺南昌城的归属权,吴拱明明是先到的,但是戚方却蛮不讲理的要夺取他攻城略地的资格。
  他觉得这非常不合理,觉得戚方仗着老资格欺负新人,于是恳求张浚看在当年吴玠和吴璘的面子上,帮他一把,帮他训斥戚方,让戚方收敛一下,不要那么嚣张跋扈。
  看完信件,张浚让人拿来了地图,在地图上标注了戚方和吴拱两支军队的进军路线和抵达战略要地的时间。
  根据他的判断,除非吴拱会飞,或者戚方是学乌龟爬过去的,否则吴拱绝对不可能比戚方更早抵达南昌城。
  很显然,这是一起吴拱仗着他的关系欺凌弱势老将的事件,戚方一定被欺负的很惨。
  照理来说,张浚应该为戚方做主,让吴拱不要继续欺凌戚方了。
  不过张浚转念一想,想到了戚方是张俊旧部,张俊又是太上皇赵构的亲信,在赵构做皇帝的时候,张俊一系的武将可是大宋朝军界的绝对权贵,多少人靠着张俊的关系飞黄腾达。
  然后呢?
  张俊的旧部做出了多少贡献?
  这个戚方虽然是老将了,但是当年也是军贼出身,属于出身不行的那一类人,本身的政治立场也是和张俊一样,靠着张俊的关系走到如今。
  作为一个主和派将领,和主战派的吴氏将领产生矛盾,而自己作为张俊在政治上的对头,难道还要帮主和派的人说话吗?
  再者说了,太上皇已经不是皇帝了,现在的皇帝是赵昚,不是赵构!
  被赵构抛弃的张浚并非全无怨气,而眼下,提拔他重新回到中央掌握权力的人是赵昚,他理应为赵昚效忠,全心全意为招生考虑,而不是为赵构和他的主和派系考虑。
  甚至于现在正是清算主和派系势力的时候,大力扶持主战派系,以免将来北伐的时候主和派在后面拖后腿干坏事。
  所以该怎么做这件事情,是一目了然的。
  张浚于是着手写了一封手令,斥责戚方,力挺吴拱,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然后这份手令刚刚发出去一天半,一个更加令人感到惊讶的消息就传来了。
  还是吴拱给的消息,吴拱送来第一手消息,说战场局势突变,李道所部全军覆没,田师中驻地遭到突袭,本人战死。
  大军储存在两座县城的粮草全部被焚毁,以至于在南昌前线的吴拱猝不及防,就遭遇了后勤被断绝的窘境。
  张浚大惊失色。
  李道全军覆没?
  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宿将,曾经的岳家军统制官,理应骁勇善战,怎么会战败以至于全军覆没?
  那可是两万军队!不是两万头猪!
  张浚陷入了无边的疑惑和焦虑之中。


第750章 戚方想要报复
  就张浚看来,那支突然杀出来改变了战局的贼军非常邪乎。
  李道全军覆没以后,那支贼军居然还直接北上偷袭宜春县,以至于毫无防备的田师中被打败,身死。
  然后这支贼军毁掉了吴拱所部主力的粮秣和全部军需物资,让吴拱所部面临窘境。
  吴拱直接说这仗他打不下去了,没有粮食和补给物资,无论如何也是打不下去的。
  顺带着,吴拱还不忘给戚方上眼药,说戚方不愿意用自己的军粮帮助吴拱,于是吴拱只能选择退回鄂州驻地,以免大军全部折损。
  此番取得战果极为有限,惟愿朝廷看在田师中、李道皆已战死的面子上,不要重责二人,以免将士寒心。
  要严惩就严惩戚方好了。
  看完了吴拱的战报,张浚的心凉了大半截。
  本以为只是一场简单的平叛战争,结果没想到不仅赔了一支军队,还赔掉了此战主帅,朝廷损兵折将,损失惨重,也不知道多久才能弥补回来……
  眼下本来朝廷就因为明宋战争而折损了整个江淮战区的军队,本以为京湖战区主力犹存,还能战斗,轻松平定叛乱,结果不曾想居然遭逢大败。
  那个一心渴求退休的田师中死了。
  死在了造反贼军的手上,十分倒霉。
  看来这支贼军不是简单的贼军,战斗力不弱,更有大局观,能从劣势战局中找到扭转战局的契机,万不能等闲视之。
  他们轻敌了,因为轻敌,才导致了这一切。
  张浚非常懊恼,一边上表给皇帝赵昚告知此事,一边下令调查此事,然后准备给这场战争善后。
  他预料到这场战争的失败必然给他带来巨大的信誉危机和权力危机。
  果不其然,因为战前大家都认为这是一场必然获胜的战争,以至于战争没有取得胜利的消息传来,满朝哗然。
  尤其是主帅田师中居然被叛军偷袭致死这件事情更让朝野舆论大哗,人人都在询问这场战争到底是怎么打的。
  朝臣们在朝堂上追着张浚领衔的枢密院众人询问这张到底是怎么规划怎么打的,枢密院是怎么用人的,是怎么指挥的,居然被一群乱民打败了两万军队,还送掉了主帅?
  诚然,这场战事失败的直接责任并不属于枢密院,因为张浚是放权给田师中让田师中指挥作战的,但是枢密院作为主导这场战争的存在,必然是要为此负责的。
  选人的是枢密院。
  商议战术规划路线的也是枢密院。
  负责后勤供给的还是枢密院。
  整场战争都是枢密院直接领导的,你枢密院不负责,还有谁能负责?
  也就是之前主和派大臣被排斥的七七七八,张浚算是有先见之明,把能够威胁到他的北伐大业的资深主和派官员全部排斥出局,所以在权力层面上,张浚没有受到大的冲击,枢密使的地位没有被改变。
  可是张浚常败将军的所作所为与他经历过的几次大的失败的过往还是第一时间在朝中重新被捡起来讨论。
  相当一部分官员都开始怀疑张浚是否能做好这个枢密使的职位。
  他们开始重新怀疑张浚的军事能力,怀疑他那么多年了到底有没有长进,怀疑他是否有反省过当年他的富平之败败掉了南宋大半家底。
  张浚对此当然感到非常尴尬,他又怎么会没有反省过当年的富平之败呢?
  他每时每刻都在反省。
  只是这场战争他轻敌了,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重建江淮战区上,居然忽略了这场战争,觉得小小起义平定起来一点都不难。
  朝中有言官上表弹劾张浚,认为张浚有罪,不应该继续担任军事主官,应该另外选择贤良之臣担任军事主官。
  张浚受到弹劾,于是按照流程向皇帝请罪、请辞。
  赵昚当然不会因为这次失利而罢免张浚,但是为了做个样子堵住悠悠之口,也还是将张浚罚了三个月的俸禄,以儆效尤。
  不过接下来的事情还是要张浚主持。
  第一次讨伐失败了,总不能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