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启明1158-第5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明军自己顶在前面,把他当成战略预备队,倒是让他对明军产生了极大的好感。
  莫名的有一种被大佬罩着被大佬保护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双方到底还是缺乏最起码的战略互信,不过这也难怪,谁让他们是第一次合作。
  十月十二日临近中午,克烈部骑兵也摆好了阵型,向明军袭来,正面相对,毫不退避,显然对他们自己的实力非常自信。
  克烈部可汗脱里自认为对明军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之前的前哨战他了解到明军骑兵也有一定的骑射能力,骑术也还不错,也有一人双马的配置,显然不是简单的骑马步兵。
  但是这又能如何呢?
  骑术是草原牧人的看家本领,你再怎么能打,难道还能在骑术上超越草原牧人吗?
  脱里所思所想并非没有意义,但是他所面对的敌人已经不是一般的敌人了。
  十月十二日是个阴天,就算是正午时分,天上也没有太阳,彼此之间没有向阳和背阳的光线优劣对照,双方都在一片苍茫的大地上,远远望着对方黑压压一片的军阵缓缓接近。
  辛弃疾亲临前线,用千里眼观望克烈部骑兵军阵,发现他们果然如同兀格说的那样缺少铁甲和必要的防具,大部分都是轻骑兵,装备着钢刀和弓箭,或许认为可以靠自己的速度和箭术弥补防御上的不足。
  与之相对的,明军骑兵的装甲虽然不到重甲的地步,但也是拥有相当防御能力的,且明军骑兵普遍着甲,防御力和克烈部骑兵不是一个水平线上的。
  看到这样一幕,辛弃疾心中有了几分把握,他开始明白了汉唐时期所谓一汉当五胡或者十胡是什么意思——汉人军队在武器性能和防具性能方面超越他们太多了,只要能肉搏,就能让这样的情景重现。
  辛弃疾看史书,看到巅峰时期的唐军能和游牧骑兵打出一比二十乃至三十的伤亡比,甚至还有记载说能打出一比五十的伤亡比。
  当时辛弃疾觉得很震惊,难以理解,怀疑唐军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战术,可是现在再一看,他发现这一切似乎也不是不能理解。
  既然曾经可以了,那么后来为什么不行了呢?
  嗯,答案是很明显的。
  朝廷腐朽了,财政崩溃了,军队不训练了,武器装备不够优越了,于是曾经属于中原王朝骑兵的荣光一去不复返了。
  这一去,就是三四百年。
  “韩指挥,我认为可以开战了,既然克烈人不知死活的想与我们正面对抗,那么大明军队与他们的胜负就在此时此刻。”
  辛弃疾建议韩景珪正式开战。
  具体的战法就是想方设法贴身肉搏,用武器和防具的优越性能与克烈骑兵面对面厮杀,用正面肉搏的方式将他们打崩掉。
  只要能够进入正面肉搏状态,克烈骑兵一定不是明军的对手。
  韩景珪跟着苏咏霖打过真定血战,数次经历生死,早已熟悉了战场的肃杀,此时此刻,心中怀有的不是恐惧和担忧,而是紧张和激动。
  他在想着,若是能打赢这一战,他将是时隔数百年之后第一位在草原建立破敌功勋的汉人将军。
  他将继承唐人的战绩,重现大唐的荣光,让中原的秩序主导草原的秩序。
  怀着如此的觉悟,韩景珪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第763章 辛弃疾对明军骑兵的肉搏能力非常自信
  韩景珪的进攻命令下达之后,明军骑兵首先发起了进攻,以冲击骑兵阵向克烈部骑兵发起冲击。
  脱里没想到是明军骑兵首先发起了进攻,他感到一阵恼火。
  在草原上,难道不该是草原骑兵处处占据优势,处处占据先手吗?
  你们这帮外来者也太大胆了吧!
  于是他决定派遣麾下猛将图里奇率领精悍善战的克烈部男儿们向明军骑兵发起反冲锋,与之正面相对,血战厮杀。
  用钢刀和血向明国宣誓,草原是他们的主场!
  看到这样一幕,辛弃疾大喜,对身边的兀格笑道:“贼人没有扬长避短,居然与我正面相对,试图与我厮杀,这难道不是愚蠢的行为吗?”
  兀格脸上有些担忧之色。
  “克烈人不仅长于箭术,也擅长肉搏,我汪古部和他们交战多次,基本上没有在肉搏战上获得什么优势,所以我觉得问题还是不小的,辛总长还是多多注意吧。”
  “他们长于肉搏,我大明士卒难道就不长于肉搏吗?大明士卒经历的战争和训练不会比他们少,只会比他们多!每一名骑兵在成为骑兵之前,先是作为步军经过了浴血厮杀。
  当年真定血战,我方两万步军面对金贼铁甲重骑铁浮屠,硬生生扛住了他们的冲击,扛住了他们来回反复的冲锋,那一战之惨烈,至今还在我脑海中回放。”
  看上去,辛弃疾对明军骑兵的肉搏能力非常自信。
  对此,兀格持保留意见,他不认为明军真的就能对克烈骑兵形成绝对的战斗力压制,要真是这样的话,明军就能在草原上横着走了。
  克烈部在草原上是响当当的强大部落,多少部落都没有在克烈手上讨到什么好处。
  他倒是真的很想看看明军骑兵到底有多强的肉搏能力,有没有辛弃疾所说的那样强大。
  很快,明军骑兵和克烈骑兵正面相对,双方军阵碰撞,兵对兵,将对将,激烈交战起来。
  双方的骑兵都穿插冲刺,在对方的军阵中高速奔驰,挥舞着手中的武器激烈拼杀,竭尽全力将对方斩于马下。
  过往的时候,草原骑兵之间的作战并不是从这里开始,只有当草原骑兵们发现自己绝对强于对方的时候才会直接进入肉搏状态,否则都是骑射当先的。
  大家先来骑射对战,看看谁受不了骑射的打击了,再进入肉搏厮杀和追击之中。
  主要的战争伤亡都是在肉搏厮杀和战后追击中产生的,但要是没有之前的骑射对决,也就没有后面的肉搏厮杀和追击了。
  然而这一次不一样,他们的领袖似乎对他们很有自信,让他们一上来就和明军展开肉搏厮杀的对战,似乎想要一鼓作气把明军打崩。
  然而直到双方正式交手的时候,克烈部的骑兵们才发现一身好的装甲到底可以给肉搏作战带来多大的好处。
  他们速度快,长于马战,一刀砍下去的时机往往优于明军,但是尽管他们真的是砍中了明军士兵,可明军士兵身上的甲胄很好的抵御了这次攻击,没有使他们受到足以影响战斗的伤害。
  接着,反应过来的明军士兵挥刀一劈,他们身上就没有足以防御这次进攻的甲胄了,明军士兵的大力一劈往往能把他们半边身子劈开。
  个别明军士兵力大无穷,携冲击之势一刀挥出,那克烈骑兵的半边身子都给劈下来了。
  血花四溅,残肢断臂乱飞,整个厮杀战场上到处都是鲜血淋漓,到处都是血肉模糊的尸块,整个战场腥气冲天。
  激烈拼杀的骑兵们很快就被染红了身体,有自己的血,也有敌人的血。
  这激烈的战况没有持续多久,观战的脱里就察觉到一丝不妙。
  他本以为论骑术论箭术论肉搏能力,都该是克烈部的男儿更加强大,中原人还是老老实实玩步战比较合适。
  但是他没想到的是明军骑兵在这方面并没有落于下风,反而与他们打的有来有回,而且这场面看起来……
  怎么好像他们才是弱势方?
  明军骑兵奋力向前,拼命厮杀,挥舞着手中钢刀斩杀克烈骑兵,克烈骑兵奋勇还击,但是还击的效果往往不是很好,不是劈砍被阻挡,就是对拼的时候自己手上的钢刀被明军手上的钢刀劈断了。
  战场争锋,拼死搏杀,多么激烈的事情,胜负往往就在几秒钟之间。
  但是就那么一瞬间,刀却断了。
  克烈骑兵惊讶的看着自己手中的断刀,迎面而来的却是明军骑兵依旧雪亮的钢刀。
  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们看到的是缓缓接近他们脑袋的冰寒刀锋。
  接着人头落地,或者半边身子被劈开,整个人的脏器都洒了一地,红的黄的混在一起,成为了草场最好的养料。
  双方万人骑兵队的激烈拼杀从开始到结束并没有耗费太多的时间,因为克烈骑兵队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劣势所在,他们不得不丢掉钢刀,选择铁骨朵或者手斧和明军骑兵厮杀,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具体效果并不大。
  观察到了如此的劣势之后,脱里眉头紧锁,他非常动摇,一时间居然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
  直到部下焦急地劝说他应该命令军队后撤的时候,脱里才反应过来。
  但是他并没有失去理智,意识到现在全面后撤问题会很大,极有可能被明军乘势掩杀,所以不能这样做。
  观察到明军在马战上的优势之后,他便知道近身作战可能讨不到好处,最好充分发挥自家骑兵的机动力,避开明军锋芒,不和明军正面对抗,发挥克烈骑兵在骑术和箭术上的优势。
  于是脱里下令出动另外的骑兵队前往接应被明军纠缠住的马战骑兵队,充分使用弓弩接应他们的后退,然后重整队形,开始进入骑射对战环节,不要和明军近身作战。
  他传达了命令之后,自然有人负责执行,通过他们独有的传递命令的方式和渠道,这个命令传递了下去,于是克烈骑兵队开始行动。
  身处一线的韩景珪注意到了克烈骑兵的变动,意识到他们可能要做出一些改变。
  但是此时此刻是明军占优,克烈人想要做出改变的话,必然是改变如今这个近身马战肉搏的局面。
  怎么能让克烈骑兵重新取回优势呢?
  那我就针锋相对,大军压上,逼得你不得不和我缠斗!
  想拉开距离玩骑射?
  门都没有!
  韩景珪于是下令,中军主力随他一起压上,左右两翼骑兵迂回包抄至克烈骑兵后方,展开包围阵型,避免克烈骑兵大规模散开不好对付。
  全部压上去,收缩包围圈,逼迫克烈骑兵与明军骑兵展开马战,以明军的优势狠狠地打击克烈的劣势,争取在这里把克烈骑兵全部歼灭!
  命令传达,旗号挥动,战鼓声隆隆作响,悠远的号角声不断响起。
  受过严格训练的明军军官和士兵们都明白旗号、鼓声和号角声组成的军令是什么意思,他们很快就以非常专业的姿态做出了应对,执行了总指挥官的命令。
  明军严格的军事训练和大规模的军事投入的优势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明军执行军令的反应比克烈骑兵执行命令的反应要快,所耗费的时间要短。
  这就导致明明是脱里率先下达命令要行动的,结果落到执行层面,克烈骑兵准备行动的时候,明军居然抢先一步完成了部署,开始行动。
  中军主力随韩景珪一起向前压上,左右两翼骑兵在钟学民和袁汉的率领下开始展开阵型,准备构筑包围圈。
  明军的快速行动让脱里吃了一惊,看着明军逐渐变动的阵势,一开始他还没有意识到什么,只觉得明军可能想要加码,吃掉他的马战肉搏部队,这是绝对不可以的。
  于是他下令前往接应的部队快速行动,不准拖延。


第764章 他已经没有扭转战局的手段了
  草原骑兵的单兵素质确实优秀,团战能力也不差,但是在接受命令和执行命令这一环节,却是差了明军不止一个层次。
  说到底,他们又是牧民,又是士兵,又是生产单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