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启明1158-第5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说黄河工程的开始,也就是大明平灭西夏、收复陇右之地的开始,这块失落了数百年的土地,性质其实和燕云十六州差不多,只是相对于辽国的威胁,西夏的威胁没有那么大。
  尽管如此,西夏控制的河西走廊之地一样是故汉之地,是当年汉武帝派兵开拓并且一直为中原王朝所掌控的,只是唐后期才逐渐失去。
  北宋收不回来就灭亡了,于是这个任务只能算到大明头上,由大明负责替铁血大宋完成这个未尽之业,把华夏版图拼凑完整。
  这自然是理所当然的。
  苏隐和宋仲宣谋划着接下来的行动方案,而另一头,李仁友也把和苏隐商量之后的行动细节秘密报告给了李仁孝。
  两人在李仁孝专属的厕所间内秘密交流了这件事情。
  李仁孝得知以后很高兴,感觉自己就快要能够摆脱任得敬的威胁了。
  “任得敬这个狗贼,我终于可以将他铲除了!这个该死的狗贼总是欺辱我,不分好歹,对他好全当驴肝肺!”
  李仁孝狠狠地跺了跺脚,因为太过于用力,所以跺的稍微有点腿麻。
  李仁友看着愤愤不平的李仁孝,心里多少有点无奈。


第786章 李仁孝的暗杀行动
  在李仁友看来,这位兄长就是性子太温和,忒好欺负了。
  但凡有点什么事情总喜欢自己塞到心里面自己解决,从来不会把事情闹大,也不敢把事情闹大,总觉得把事情闹大了就会有更多人受到伤害,所以不会把事情闹大。
  他待人接物也相当温和,几乎不发脾气,所有人都认为他是一个不错的好人。
  他要是一个普通人,一定是一个人缘很好的家伙,但要命的是他是个皇帝。
  虽然只是一个小国的皇帝,但也是个皇帝,既然是皇帝,就要有权术手腕,而不是一根筋的继续做好人,办好事。
  皇帝总要恩威并施,要让臣下知道雷霆雨露具是君恩,要能拿捏臣下的命脉,以此驾驭臣下,并且进而统治全国,彰显权势。
  而李仁孝不是这样的,李仁孝的行为总是弥漫着一股老好人的气息。
  就像对任得敬。
  任得敬已经那么得寸进尺了,李仁孝还是无法雄起,不能限制任得敬。
  任得敬一步一步夺走军权,把自己的手伸到内宫里,开始干涉李仁孝的正常生活,李仁孝对此做出的反应却是加倍的对任得敬好。
  李仁友多次劝说李仁孝限制一下任得敬,趁着他对皇权还有畏惧的时候,做一些强硬的事情,这样才能让他不要继续得寸进尺。
  但是李仁孝不,李仁孝笃信以真心换真心,任得敬想要什么,他就给什么,要官位给官位,要王位给王位,要封地给封地。
  任得敬生病了,他还派人去看,嘘寒问暖。
  记得任得敬有一次病的很严重,李仁孝甚至为他去外国寻访名医并且治好他,对他倍加关心,多有赏赐。
  李仁友问他这是为什么,李仁孝回答说他希望这样做可以唤醒任得敬心中的真善美,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让他对自己感恩,从而主动放弃不该有的权力,重新变成一个纯臣。
  这样君臣相得难道不是一段佳话吗?
  于是李仁友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兄长是一个多么天真的人。
  到手的权力还能放弃?
  走到这一步,就算任得敬幡然悔悟要做纯臣,他身边围绕着他的利益集团都不会允许他这样做啊!
  任得敬不怕清算,他部下那些狗腿子怕不怕?
  更何况任得敬就是个棒槌,一直到任得敬得寸进尺到了一定的地步,对李仁孝的真善美唤醒计划毫无半点反应的时候,李仁孝才隐约意识到自己这样做没有意义。
  对于一个心中曾有过真善美的人,这样做或许是可以的。
  但如果一个人的心中从来就没有过真善美,那么这样做只是在给他表演相声而已,连要不要鼓掌都有待商榷。
  李仁孝在任得敬心中只是一个小丑罢了,成天看他表演,就和小丑竭尽全力取悦观众一样。
  任得敬的内心毫无波动。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仁孝终于无法继续退让、忍耐了,开始想要有所作为了。
  但是这个时候已经晚了,任得敬已经掌握西夏军政,成为天字第一号权臣,没有人可以限制他了。
  以至于他在之前居然带兵上殿威胁李仁孝,把李仁孝吓得差点心脏病发。
  看着李仁孝现在这副大仇得报的样子,李仁友真的很想说一句——早干嘛去了?
  早点动手限制他,何苦走到这一步?
  但是话又说回来,对苏隐提出的明帝国解决方案,李仁友一开始很赞同,但是后来仔细想想,觉得这个方案有点问题。
  “问题?”
  李仁孝疑惑地看着李仁友:“有什么问题?这可是大明皇帝想出来的方案,能有什么问题?”
  “我不是在质疑大明皇帝。”
  李仁友摇了摇头,开口道:“我的意思是,任得敬手上掌握的是咱们最强大的军队,固然他们听从任得敬的指挥,但也是吾国兵马,真要放到边境被明军打败,损失的,不还是吾国自己的实力吗?”
  李仁友这番话说的有点道理,所以李仁孝稍微有些犹豫。
  但是很快,李仁孝就想起了任得敬带兵上殿威胁群臣和他自己的画面。
  那个时候的恐惧,李仁孝铭记于心,一辈子都无法忘记。
  于是李仁孝咬了咬牙。
  “再精锐的军队,要是连皇帝的命令都不听,只听任得敬的,那么对于我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你难道忘了之前他带兵上殿威胁我的事情?那些军兵不该死吗?他们应该为此付出代价,得到该有的教训!”
  李仁友顿时无话可说。
  他觉得李仁孝说的其实也对,要是这些军队都只听任得敬的命令耳不听他们的命令,生或死又有什么意义呢?
  还不如被明军打败、剿灭,这样更好。
  但是他还是隐隐觉得不太对劲,觉得什么地方好像被忽视掉了。
  只是当前这个紧张的局面之下,他实在不知道到底要怎么做才能保全所有的一切。
  李仁孝看到李仁友犹豫的表情,立刻伸手握住了李仁友的手。
  “不要在乎些许军兵的损失,就算他们被明国打败,只要我们这里顺利得手,将来明国还是会把军兵还给我们,我们将他们重新编组成新军,不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吗?”
  李仁友一听李仁孝这样说,顿时觉得他说的也有道理,于是就没有继续思考,而是全心全意的为李仁孝谋划如何在重重阻碍之下攻杀任得敬的方法。
  他们一起重温了何进和董卓的死,从中汲取了大量的前人智慧,感觉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学到了不少东西。
  “我们或许可以用太后的名义召任得敬任得恭等人进入宫廷团聚,之前太后多次召他们入宫谈话,他们应该已经习惯了才是,不会有什么戒心,咱们提前派人埋伏在他们的必经之路上,然后……”
  李仁友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面色狠厉。
  李仁孝眼睛一亮,觉得这是一个好办法。
  该说不说,他的这个继母还是站在他这边的,多次劝说任得敬不要继续揽权,不要继续做过分的事情,以免破灭任家。
  但是任得敬依然不曾收敛自己,依然我行我素。
  其实也是任太后太天真了,权力的事情,一旦有了开头,就不可能随便结尾,这条路一旦走上去,就基本上不可能下来。
  难道还真的指望真善美主宰人世间?
  就算是之前笃信真善美的李仁孝都已经放弃这样的做法了,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于是计划继续推动,这个计划被李仁友告诉了苏隐,苏隐得知以后对这个计划作了一番了解,然后亲自给予了一些【专业建议】,让这个计划看上去更加完善。
  比如使用的武器都应该涂抹上致命毒药,这样的话就算不能一刀杀死任得敬,也能毒死任得敬,成功率更高。
  李仁孝得知以后觉得这样做很对,于是立刻安排李仁友去处理,李仁友于是把将要参加行动的刀具进行了附毒工序。
  而为了确保安全,他都是带着自己的妻妾和子女一起偷偷做的,就是为了最大程度的保密。
  在李仁友的努力安排之下,参与这次行动的每一个死士都得到了附毒武器,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杀死任得敬和其他任家子弟。
  这些死士都是李仁友多方收集、寻觅来的,都是些走投无路之人,通过给他们的家人足够的钱财和优待,换取了他们愿意拼命的回应,以此作为杀死任得敬的死士。
  这些死士绝对忠诚,绝对可靠,也全都认识任得敬长什么模样。
  洪武二年十二月中旬,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第787章 明军来了
  这场兵变行动之中的最后一个准备环节就是明国大军向边境靠拢,威胁西夏,逼迫任得敬出动军队予以应对。
  既然要出动军队,当然需要充分的理由,莫名其妙出动军队威胁人家,南宋也好高丽也好草原也好,都会为此感到恐惧。
  不利于大明接下来的操作。
  所以出动军队必须要有充分的理由。
  理由当然是有的。
  之前任得敬派往中都向苏咏霖解释并且认错的使者遭到了苏咏霖的刁难。
  苏咏霖不仅要求任得敬认错道歉,还提出了让李仁孝罢免任得敬国相职位、让他出镇夏州的要求。
  苏咏霖认为任得敬继续留在中央不会有好的结果,只会继续威胁李仁孝做为国君的身份,所以任得敬必须要离开西夏中央,前往边境做官,这样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使者大惊失色,对于苏咏霖这样的要求万万不敢答应,只能含糊其辞。
  而这样的态度就惹得苏咏霖大怒。
  “任得敬若不去职,前往夏州戍边赎罪,朕必将发兵,以兵问罪于他!你且让他仔细思量!做出正确的选择!”
  苏咏霖的态度非常坚决。
  然而这个要求关乎到了任得敬的核心利益,是他无论如何不能退让的。
  他一旦退让,就等于拱手把重要的中央权柄交换给了李仁孝,而自己将退居边境,再也无法回归中央执掌天下权柄。
  为了自古以来的乱臣贼子都要想方设法掌控首都掌控中央朝廷呢?
  这里面当然是有它的道理在的,而现在任得敬好不容易掌握了中央朝廷,想让他回去?
  哪那么容易?
  任得敬得知此事之后非常生气,觉得苏咏霖欺人太甚,这是在逼着他步步后退,逼着他自废武功放弃任氏专权。
  而真要到了这个地步,对于任氏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所以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任氏家族的掌权者们和趋炎附势的狗腿子们纷纷劝说任得敬不能答应苏咏霖的要求。
  “国都乃国之重地,死生之地,存亡之道,绝对不能拱手让人,否则长则五年,短则三年,必受其害!还请相公三思。”
  一名任得敬非常欣赏的汉人谋士这样劝说任得敬,让他千万不要退让。
  任得敬当然不想退让,他根本不可能离开兴庆府前往夏州,否则和自我流放有什么区别?
  但是他也很担心。
  “可如果明国真的以兵来犯,我又该如何?”
  谋士对此并不认同。
  “明国此举悍然干涉大夏内政,必然为天下有识之士所耻笑、抵制,您且看明皇到底敢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做这种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