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启明1158-第5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是一本为整个中国的扫盲事业和提高人民平均文化水平的事业做出历史性贡献的工具书。
  有了识字工具书,就能让人们在需要的时候自主查阅书籍,查阅自己不认识的字,减少对老师、识字者直接请教的麻烦,大大提高识字效率,对于人民提高文化水平有着非常巨大的推动作用。
  只不过在新华字典诞生以前,这样好用的工具书并不存在。
  古时候倒也是有类似于说文解字、康熙字典之类公开的工具书和一些私人编纂的私人性质工具书,确实也能起到这方面的效用。
  但是无一例外,它们的性质都是定位为统治阶级内部使用的工具书,而非为了扫盲和提升全体人民文化水平。
  这些工具书的诞生只是为了让统治阶级内部的知识分子们更好地学习掌握知识,无一例外都是文言文。
  甚至它们对汉字的解释非常晦涩难懂,有些地方甚至是越解释越混乱,一般人看了,那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很显然,编纂者们并没有为普通民众做什么考虑,他们只是为了自己,为了内部人的学习。
  想想也是,反正封建统治者从来也不需要让民众懂太多东西,蠢人才好统治,聪明人心眼太多,不好统治。
  就是要让人们永远处在一个愚昧不认字、吃不饱也饿不死的状态之下,这样,才是最理想的专制统治环境。
  儒家所向往的所谓上古三代淳朴之风,大约是文盲太多、蠢人太多所造就的,并没有任何值得夸赞和骄傲的地方。
  苏咏霖这才恍然惊觉,虽然他非常想要为民众做些事情,但是他忘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
  他得想方设法为民众留下一本直接面对他们、能为他们提升知识水平的简单易懂的以白话为主要内容的查阅工具书。
  比起费劲心力编纂那些教材,编纂一本有普遍意义的人民工具书更加重要。
  于是在苏咏霖的心中,编纂一本《大明字典》或者《洪武大字典》已经被苏咏霖提上日程了。
  回到开封城以后,苏咏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告诉了田珪子,把自己想要编纂一本老百姓也能看懂的大字典的想法告诉了田珪子。
  田珪子对此非常赞同。
  “这个好,一本大字典,相当于一个学识渊博的老师,拥有一本大字典,就等于拥有了一位随身老师,有了大字典,很多东西就能直接用文字形式传播开来,而不需要派太多人了。”
  “对,我也是这样想的,一本好用的大字典,能够节省咱们多少扫盲的成本啊!”
  苏咏霖很高兴,直接提笔写了一封信,准备让朝廷着手办理此事,让礼部抽调人手主导此事,力求快准狠。
  不过写着写着,他忽然停下了笔。
  “怎么了阿郎?不写了?”
  田珪子奇怪地看着他。
  苏咏霖抬起头。
  “珪子,现在的礼部尚书,可是孔拯啊。”
  田珪子恍然大悟。
  “哦,那群人啊。”
  两人都陷入了沉默之中。
  很显然,他们都认定这样的任务不是那群封建士大夫的代表人物能够完成的。
  让一群人上人的代表性人物去完成一部面向人民的工具书,和让饥肠辘辘的大灰狼充当牧羊犬的职责看管保护小绵羊们有什么区别?
  这debuff加的,让苏咏霖自己都觉得好笑。
  “很显然,现在这件事情办不成,不把孔拯那群人全都给清算了,这本大字典是想都别想,他们就算编纂,也只会再来一次说文解字。”
  于是苏咏霖放下笔,把自己刚刚写了一半的诏令收了起来。
  “阿郎,接下来怎么办?这本字典可不能就这样放置不管了。”
  “那是自然。”
  苏咏霖看了看田珪子,开口道:“先把山东的事情解决掉,山东的事情不解决掉的话,礼部拿不回来,礼部不拿回来,咱们的大字典就编不成。”
  苏咏霖站起了身子,走到了屋子外,看着外头晴朗的天气,深吸了一口气。
  “新的时代若要到来,就必须要把这些旧时代的拥趸们全部扫荡干净,珪子,咱们要打一场硬仗了。”
  “一场不会输的硬仗。”
  田珪子做了一番补充。
  “一场不会输,也不能输的硬仗。”
  苏咏霖再做了更加精准的补充。
  时间很快来到了四月,苏咏霖基本上完成了对开封总部、徐州分部和邳州分部的账目核查,没有大的问题,小的问题已经被苏咏霖用物理方式解决了。
  这些地方的行政和经济运行的比较平稳,让苏咏霖比较满意。
  所以接下来,苏咏霖就把目光转移到了山东。
  四月初,苏咏霖接到了天网军十一行动组的秘密报告,报告上所写的是他们查出来的触目惊心的东平府贪腐窝案。
  这场窝案从东平府尹陈雒开始,遍布东平府上下,东平府复兴会黄河工程分部中也发现了与之牵连的重要线索,而为其做辅助的商户、地主则遍布山东数个州府,牵连甚广。
  山东地区物价的不正常上涨情况肯定有这群人的贡献在其中。
  不仅如此,东平府的案子还牵连出了济南府的案子,济南府的案子也是个窝案,与济南府官府上层脱不开关系,只是当前的证据不足以确定是谁在做幕后黑手。
  若要得知这个问题,恐怕需要对东平府的窝案发起爆破,将相关人等全部抓捕归案,经过严格审讯之后才能得出最后的结论,并且揪出济南府窝案的重要证据。


第822章 有人只是把理想当做时尚潮流
  总而言之,在这场贪腐案中,大半个山东州府都有人牵扯其中。
  或者是官方人物,或者是民间的地主士绅与富商巨贾。
  整个山东官场就是一个圈,就是一个人际关系网络,一个历经战火之后仍然未能摧毁的人际关系网络。
  说起来也的确是这样的,这个人际网络立足于人和人之间的往来,现在又不是东汉以郡为国的年代,每个州每个府之间都有着较为密切的利益往来。
  有了利益当然也有人情往来,只要人还活着,家族还在,这个关系就斩不断,理还乱。
  和金国的战争并不能像革命那样干脆彻底的把所有家族都给铲除,有些家族的确是在战乱中灰飞烟灭了,而有些家族不仅没有覆灭,反而还在战争中吸纳了覆灭家族的部分残余势力,变得更加强大,更有威势。
  通过战争,他们不仅没有衰弱,反而变得更强,更有影响力。
  人情关系网络也因此变得更加紧密,更有行动力。
  这让苏咏霖非常不愉快,非常不爽。
  苏咏霖看完了十一行动组的具体报告,冷静思考了一阵子,然后签署命令,下令河南兵团司令官张越景调遣至少一个师的机动兵力前进到大名府范县,在范县做好准备,随他一起行动。
  他需要一支万人军队听从他的命令,为他铲除全部的贪官污吏和他们的白手套。
  张越景对此有些惊讶。
  “陛下,那群虫豸根本不需要出动大军吧?那岂不是杀鸡用牛刀?”
  “我就是要快准狠的将他们一网打尽,用最快的速度把整个山东的贪污网全部揪出来,若要执行这个命令,非军队不可,而且很多地方的守备人员尚且没有配置完毕,只靠衙门里的衙役,你说他们可靠吗?”
  苏咏霖摇了摇头:“对付地主士绅当然可以动员老百姓一起收拾他们,但是对付这些狡猾的贪官污吏,还是用军队更加快准狠。”
  张越景明白了,没有再多说什么,点了点头,接下了苏咏霖的命令。
  很快,他从陈乔山的破敌军当中调集第一师的部队,由师帅柴扬率领,秘密前往范县驻扎,准备听从苏咏霖的直接调遣。
  苏咏霖让柴扬率领破敌军第一师做好战前动员工作。
  柴扬不知道要做什么,有点意外,还以为是要去干仗了。
  但是苏咏霖告诉他不是这样的。
  “那群贪官污吏不敢反抗我,大概率是要伏法的,但是那群地主士绅、富商巨贾个个都有私人护卫,可能会反抗我,而且他们分布太广,若是提前得知风声,很有可能成功逃窜,成为隐患,不如直接调遣军队前往拘捕,如若反抗,一律处死。”
  柴扬顿时明白了他要干什么。
  于是他一脸激动。
  “终于到了能惩处这群上等人的时候了!陛下,这个任务交给末将吧!末将一定会完成陛下交给末将的任务!绝对会让这群上等人死无葬身之地!”
  柴扬出身佃户,家中父母就是被主家活活打死的,经过复兴会的教育之后,他不再只恨打死他父母的那家地主,他对整个地主阶层都怀着彻骨痛恨。
  现在,终于有了为全体佃户出口恶气的时候了。
  苏咏霖拍了拍柴扬的肩膀,对他表示期许,表示既然要做,就一口气做到底,绝不给他们喘息之机。
  为了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四月十一日,苏咏霖放出烟雾弹,把皇帝车架留在了开封,让田珪子为他打掩护,他自己星夜率领近卫骑兵一路狂奔,用很短的时间抵达了大名府范县。
  大名府范县也是复兴县,苏咏霖在这里会见了本次立下大功的十一行动组组长杜非。
  杜非把自己目前掌握的证据交给了苏咏霖,把目前可以知道的需要铲除的人员名单交给了苏咏霖,让苏咏霖知道山东的大致情况。
  “陛下,这并不是全部,只是目前我们所知道的,可能还有更多,这就需要我们抓住地位更高的犯官,撬开他们的嘴,然后才能知道有没有漏网之鱼。”
  看着长长的一串名单,苏咏霖微微叹息。
  而更让他产生挫败感的,是因为其中复兴会员的名字并不算很少。
  “理想因人而异,可能很脆弱,也可能非常坚韧,有人会为了理想而死,有人只是把理想当做时尚潮流,现在看起来,这张名单上的复兴会员们,都是时尚的弄潮儿啊。”
  感叹一阵,苏咏霖询问道:“这份名单,你们是从哪里得来的?”
  “一个叫做罗志才的小商人,被咱们的密探发现了和这群犯官的关系,于是我们秘密逮捕了他,威逼利诱之下,他交代了他所知道的事情,然后咱们又秘密逮捕了被他交代出来的寿张县令徐明威。”
  “寿张县令……不是复兴会员吧?”
  “不是,是山东本地的士绅出身,大明立国之后才被提拔为寿张县令,本身在金国时是寿张县府的一名吏员。”
  杜非开口道;“奉陛下的命令,我秘密逮捕了他,出示了他贪污公款的证据,并且告诉他他和他的家人即将遭受的惩罚,他十分恐惧。
  而后我对他说,如果想要减刑,让家人免于遭受更多的苦楚,就必须要供出更多的同案犯,如此可算做立功,之后论罪时可适当减轻家人的刑罚。”
  “嗯,做的不错,他交代了?”
  “怂的很,都没用刑,很快哭的稀里哗啦,也没怎么反抗,就交代了,把他所知道的人都交代出来了,东平府窝案为首的就是东平府尹陈雒。”
  杜非缓缓说道:“这个陈雒是旧官员出身,金国时就是寿张县令,因为主动投降、帮大军运输粮秣而免死,且立功,升职为东平府尹,本以为是个能吏,谁知这家伙坏得很。
  据说他准备侵吞公款发财的时候,把所有旧官员和本地士绅出身的官员都召集到身边开了个会,给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