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启明1158-第5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赵玉成的命令下,守着交通要道的农民军会与之接战,但是绝不恋战,打一阵子就佯装不敌,败退而去,快速散开,而宋兵就会越过第一道防线,进入第二道防线的区域。
  事实也是如此发展的,和农民军接战并且“获胜”的宋军无不大喜过望,紧追而去,并没有宋军徘徊在第一道防线而没有深入。
  而与此同时,农民军方面也发现了宋军彼此之间使用响箭互相联络的方式。
  前线指挥军官之一的徐通根据观察,发现响箭发射之后,宋军往往会有好几个小分队聚集在一起,以增强兵力追击农民军。
  很多农民军诱敌部队都因此遇险,多亏对山路的熟悉才脱逃,而有的部队则没能躲过去,被宋军团团包围,壮烈战死。
  于是徐通做出了正确的推论,将这一消息告知了赵玉成,而这一方式被赵玉成得知以后,赵玉成就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一个消灭宋军有生力量的好办法。
  “赵将军要求我们用响箭吸引一定数量的宋军进入事先准备的埋伏地区,等宋军抵达之后,伏兵一起杀出,以我们的优势兵力杀宋军一个措手不及。”
  江南西路复兴会支部军务部部员、农民军第五大队第二中队中队长徐通接到了赵玉成的指示之后,立刻明白了这一战术的要点。
  于是他立刻召集麾下中队的军官们和指导员们商量布置这个战术,他麾下五百名士兵都要按照这个方式来作战。
  徐通选择了一个山谷,用宋军的响箭吸引宋军进入其中,吸引到了两支宋军小分队。
  那两支宋军小分队还就真的一股脑的冲进了山谷,然后在里头什么都没有发现,面面相觑。
  等两个小分队的军官意识到情况不对劲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埋伏在山谷四周的农民军万箭齐发,箭雨覆盖之下,宋军猝不及防被击杀好些人。
  然后农民军纷纷杀出,以五百人的优势兵力包围击杀宋军的劣势兵力。
  剩下的宋军倒是爆发出了不俗的求生欲,一度和农民军打的有来回。
  但是农民军人数多,且宋军士兵们立刻就惊讶的发现他们想象之中如同叫花子一样的农民军居然有相当的着甲率,手上拿着的也是非常精良的兵器。
  这是造反的蚁贼吗?
  这是正规军吧?
  与农民军相比,宋军士兵的着甲率反而不高,正面对拼丝毫占不到便宜,就算军事技能比较高,一刀砍过去没砍死农民军,自己倒是被农民军一刀砍死了。
  这还怎么打?
  被包围的数十宋军很快丧失斗志,最后不是被杀,就是跪地投降,不再抵抗。
  徐通所部初战告捷,杀死宋兵四十五人,俘获五十五人,包括两个军官,徐通大喜,立刻把这个好消息派人送回去告诉赵玉成,自己就拉着两个宋军军官开始审讯。
  这两人也光棍,知道自己不老实配合就会活不下去,倒也知无不言,看上去并没有为大宋和邵宏渊尽忠的意思。
  “你们一共来了多少人?”
  “一百支队伍,一共五千人。”
  “一个队五十人?”
  “是的。”
  “彼此之间是用响箭联络的,对吧?一旦听到响箭,就要尽可能响响箭方向靠拢,对吧?”
  “这您都知道了?”
  两个宋军军官有点惊讶地看着徐通。
  徐通拄着刀,老神在在的看着这两人。
  “猜出来的,之前差点吃了亏,还好我聪明,不过你们也不错啊,能想出这个法子,只可惜被我们知道了,你们就是第一批,接下来,还会有很多人和你们做伴。”
  这两个宋军军官顿时明白了徐通的意思,无奈的低下了头,认栽。
  “还请将军不要杀我们,我们都有妻儿老小,要是死了,妻儿老小就没有着落了,他们会非常凄惨的……”
  “放心,杀不杀你们不是我能决定的,我也没这个兴趣。”
  徐通摇了摇头,看着他们这样子,眼睛一转,计上心头。
  “把你们的衣服都给脱下来。”
  “啊?”
  “让你们脱就脱,哪那么多废话!再不脱小心我修理你们!”
  徐通一瞪眼睛,秀了一下自己腰间的匕首,两个宋军军官一哆嗦,立刻点头,开始照办。
  不一时,五十五个被生擒的宋军士兵的衣服都被脱了下来,徐通自己挑选五十名精干的互相熟悉的战士换上了宋军的军服,又在军服上做了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的记号。
  “把你们的名字,所属队列番号报上来,还有什么很重要的消息全都说出来,不然小心我修理你们!”
  徐通再次亮出自己的匕首威胁这两个宋军军官:“这可是淬了毒的,只要刺出一滴血,你们就没命了,知道不?”
  两个军官浑身哆嗦,求生欲很快就主导了他们的一切。


第863章 邵宏渊输的很彻底
  所谓一招鲜吃遍天,被拿捏住性命的宋军军官不敢违抗,只能把自己知道的都告诉了徐通。
  于是徐通就和自己的搭档、第五大队第二中队指导员胡觅商量着,利用刚才的战术演一场戏。
  “我和你假装对打,你守着山谷,我在外面攻打,然后我放响箭吸引宋兵过来,你就收缩兵力往山谷里面撤,我就带着他们一起冲进来,然后咱们里应外合,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那要是来的人很多呢?”
  胡觅皱着眉头道:“咱们只有五百人,战斗力也没那么强,万一来的宋兵太多了,咱们扛不住,那不是自寻死路?”
  徐通指着被俘获的五十五名宋兵开口道:“都是这样的货色,我觉得二百人我们也能吃下去,一支响箭,招不来那么多人吧?”
  “行军打仗怎么能用这样的态度对待?”
  “可行军打仗本来就是不可预知全貌的啊?”
  徐通摊开双手:“有些时候,真的就要拼拼谁的运气更好一点,不是吗?”
  胡觅无话可说。
  打仗,确实没有能够提前料定胜局的情况,战场上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别说人多人少,他娘的陨石砸下来都有可能,多智近妖的诸葛亮也有办不成的事情,就更别说别的什么了。
  作为军人,只能尽人事,而人的主观能动性到底还是有限度的。
  于是胡觅只能任由徐通使用他的战术,来一场以逸待劳的大作战。
  徐通胆子大,一点也不担心,大摇大摆的带着五十名精干的部下出去行动,朝天放响箭,然后就开始佯装攻击。
  不一会儿,还真有两支宋军分队一左一右的接近这里,与徐通碰面了。
  徐通也不和他们多说什么,带着队伍就冲,山谷外头的农民军也很和时宜的纷纷逃跑,把谷口让了出来。
  徐通带头冲击,两个宋军分队一看有功劳可以混,立刻也跟着徐通冲了上去,看上去并没有其他什么想法。
  于是这两个宋军分队就这样被农民军包了饺子,徐通从内部动手,杀的他们措手不及,农民军从外部包围,杀的他们绝望。
  没一阵子,他们又投降了。
  这次投降的更快,被杀了三十多人,六十多人选择投降。
  胡觅看着徐通一张嘿嘿笑的脸,无可奈何。
  靠着这个战术,徐通打了三天顺风仗,前后吃掉了宋军七个分队,数次交战,共杀死一百多名宋兵,俘获二百多名宋兵和六个军官,战绩斐然。
  不仅如此,打到第四天第五天的时候,徐通还带着换上完整宋军军服的队伍主动出击狩猎宋军分队,看到了落单的就上去套近乎,看到抱团的就避开不与之接触。
  不过他也发现了这些宋军分队看起来也没什么防备意识,看到友军就放松警惕,上来攀谈,也不让军队警戒,彼此之间也没什么约定口号之类的。
  这支宋军感觉真的没什么可怕的,要是外头的宋军都是如此,这仗根本不怕打不赢。
  徐通如此设想。
  很快的,那些落单的宋军分队就给徐通打了个措手不及,大败亏输。
  靠着这样的战术,徐通前后又消灭了三个宋军分队,加在一起,已然有十个宋军分队栽在了徐通手上。
  而这只是一个中队的战斗成果,整个罗霄山区像这样的中队还有十多支。
  其他几支战斗中队也意识到了响箭的妙用,也有利用宋军响箭吸引宋军进入伏击圈然后大获全胜的案例。
  徐通也很有些无私的精神,很快把成功的战术通报给总部,赵玉成得知以后立刻派人将这个战术送往前线各战斗大队和中队,让他们有限度的参考。
  如果可以试试,那就试试,能多杀一些宋军难道不好吗?
  这些丧尽天良的混蛋,到了地方上就知道糟践百姓,令人生厌。
  于是前线农民军多出了一些穿着完整宋军军装的别动队,他们到处寻找宋军分队套近乎,然后突然下手,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这样做成功率很高,但是也有不成功的时候。
  出现不成功的原因主要也是农民军战斗力不足,不能全部消灭宋军,让一些宋军溃兵成功逃脱。
  于是后面那些深入罗霄山区却一无所获的宋军队伍便开始得知农民军的换装战术。
  他们终于意识到频繁响起的响箭可能已经不是同伴的呼喊声,而是农民军的催命符。
  以至于再有响箭响起,宋军士兵已经不敢前往了。
  再有穿着宋军军装的宋军队伍靠近,他们也不敢信任,一定要隔着老远问个清楚才能决定是接近还是不接近。
  一旦有误,直接打起来。
  虽然这样做有效避免了农民军的别动战术,但是邵宏渊的战术也被彻底破坏,他本来希望的是分散的宋军小分队通过响箭互相联络,可以形成局部优势兵力,对分散的农民军发起进攻。
  为此他多次告诫领兵军官应该怎么打,只是时间有限,他又很急切的需要胜利来挽回颜面、证明自己,于是他没来得及训练部队多演练几次,就匆匆把部队派出去了。
  现在恶果就出现了。
  于是深入山区的宋军部队就惨了。
  友军不敢相信,响箭响起和催命符一样不敢靠近,只能孤军奋战,不能形成局部地区的优势兵力,而农民军却可以。
  于是宋军小分队很容易就陷入农民军的局部优势兵力的围困,被围歼。
  除了被歼灭的之外,他们有的因为深入距离太远而找不到回去的路,但是粮食和水已经不多,难以坚持,形同等死。
  有的因为遭到农民军的不断袭扰而损失严重,直接失去了战斗力,要么投降,要么彻底跑到没人知道的深山之中。
  有的则是提早意识到了危险,试图在粮食还足够的情况下撤退,但是等他们原路返回的时候,退路被农民军截断,损失严重也不能击破农民军的封锁,战败了。
  很多小队因此折戟沉沙,没能发挥战斗力就全军覆没,沦为了农民军的战俘。
  剩下来的小队因为运气好或者实力坚强,掏出了围困,或者硬生生杀出了重围。
  其中有一部分向山脚下的宋军营地溃逃,惊恐万分的把进攻失败的消息带回给了邵宏渊。
  但是有另外一部分没有被农民军袭杀、俘虏,但是却再也没有返回邵宏渊所部的战斗序列。
  这一批人当中有的是被打散了,慌不择路逃到了不知道的地方,迷路了,回不去,这很正常,他们只能沦为山中野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走出大山。
  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