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启明1158-第5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赵昚知道,归根结底,还是钱出了问题。
钱为什么出问题呢?
被人贪了呗!
还能怎么出问题?
赵昚不是不知道大宋官场的陋习,也不是不知道这里头到底有多大的猫腻,要是把这群贪官污吏全部拿下,换上一群清正廉洁的官员,那么大宋朝廷办事的效率能立刻提升十倍,大宋立马就能富国强兵。
那个效率提升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这可能吗?
赵昚苦笑连连。
别人不清楚,他还不清楚啊?
要反腐,首先就要冲着赵构来。
就他那位养父、传给他皇位的那个人,他的所作所为真要按照大宋律法来看,砍十次头都不为过。
赵构的所做作为那是相当的够劲儿,他不仅自己主动从财政拿钱,还不断问赵昚要零花钱,这都不够,还要赚外快。
赵构赚外快的方式就很有趣了,他承袭了西汉馆陶公主和东汉十常侍的优秀传统,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帮人办事。
具体方式就是有人想要当官或者升官,那就和赵构身边的人结识,出钱和对方进行友好的交流,达到初步互信的条件之后,再出钱打通赵构的关系。
赵构收到钱,确认无误,就会在赵昚前来拜见他的时候,向他“推荐”一些“经世之才”,让赵昚予以任用。
赵构倒也没有插手具体的朝政和军事问题,不推荐这方面的“人才”,他推荐的往往是国家工程方面的人事,牵扯到财政。
赵昚不想答应,但是毕竟没有涉及到军队、行政等敏感问题,他的皇位又是赵构让给他的,他实在没有底气和赵构顶牛。
十次里面,起码有八次他都要答应,剩下来两次他实在是不想答应,实在是无法忍受,赵构看他的表情不对劲,自己主动退让了,不和赵昚真的闹不愉快。
一拉一扯之间,赵昚就这样给赵构治的死死的。
底下贪官污吏到底有少人是在为赵构办事,是在为赵构敛财,他不是不知道,但是他能怎么办呢?他还能对赵构的钱袋子下手?
一个政治正确的“孝”就把他给压得死死的,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所以他是真的很想反腐,很想把贪官污吏们收拾一下,可是他办不到。
每每念及此,他都觉得心里有一根刺,扎的他很疼,疼的很难受,也很无奈。
于是在张浚又来找他汇报重建军队的进度的时候,赵昚就对张浚说了些心里话。
“德远,你说苏咏霖杀了那么多贪官污吏,会不会引起什么动乱啊?”
张浚眨了眨眼睛,好一会儿才意识到赵昚这话是什么意思。
他低下头想了想,给出了一个否定的答案。
“苏咏霖乃开国皇帝,威望很高权势很大,他想反腐,想惩治贪官污吏,是绝对可以办到的,至于动乱……那种规模的,估计不至于。”
“不至于啊……”
赵昚惆怅的叹了口气,缓缓道:“真好啊,德远,你说咱们若能惩治一批贪官污吏,大宋的局面会不会也好上很多呢?那些混账东西贪污国帑的事情,我不是不知道,可是却要装作不知道,好难受啊。”
张浚知道皇帝的想法。
他未尝不想这样做,他也痛恨贪腐,但是思来想去,他还是无奈地摇了摇头。
这是不行的。
所以他决定说一个赵昚肯定读过的《资治通鉴》当中的历史故事来回答赵昚的问题,剩下的,就让赵昚自己去想明白。
“魏孝武帝西奔后,北朝魏分裂,西魏受控于宇文泰,东魏受控于权臣高欢,当时,行台郎中杜弼对朝中文武贪腐的情况很不满,便向高欢提出建议,要求反腐,整顿吏治。
但高欢却回答说贪腐的事情他都知道,可是现在,他不能追究,杜弼很是不解,就询问他为什么,高欢解释说,贪污的陋习由来已久,这他知道,但当时的局势,是天下三分。
往西,是宇文泰控制的政权,高欢部下很多将领的家属都在他那里,往南,还有南朝梁国的武皇帝萧衍,他当时正在大力推进礼乐教化,声威很高,中原文士多向往之。
高欢觉得自己如果不给手下人一些甜头,那么将领们怕是都会往西跑,投奔宇文泰,文士们都会往南溜,投奔萧衍,到时候,高欢还能靠谁来打天下、稳定势力呢?”
赵昚听后,冷静地看着张浚。
“资治通鉴,我是读过的,德远,你是想劝我说如今北明强势,我大宋弱势,我若不能给部下官员一些甜头,则他们都会往北逃?”
张浚当然就是这个意思。
北明强大、南宋弱小,这是天下人都看在眼里的事情,而且北明绝对有覆灭南宋的能力,这也是天下人看在眼里的事情。
南宋之所以还能吸引人,无非就是相较于北明的“宽仁政策”,是人上人们所追求的天堂,如果你连最后的“宽仁政策”都没有了,你还有什么?
大家还不如直接去投靠北明,老实点,收敛一点,最后还能成为胜利者,搞不好还有更大的政治收益。
何苦在你这南宋成为失败者、成为北明统一之后的二等公民呢?
搞清楚你的核心竞争力啊赵官家!
第866章 陛下,水至清则无鱼
当然,有些话张浚不能说的那么清楚明白。
他必须要说的委婉一些,用故事的方式告诉赵昚,这是较为高明的觐见方法,总比直接指着赵昚的脑袋骂他无能要好得多。
混了那么多年官场,这点做官的本事张浚还是学会了的。
所以他的话就比较委婉。
“倒也不单单是如此,陛下,这个故事还有后续。”
张浚开口道:“高欢解释了自己的立场之后,杜弼还不死心,某次高欢准备领兵出征,杜弼又上书,希望在进攻外敌之前先除掉内贼,否则战事不会顺利,恐会有倾覆之危。
高欢问他内贼是谁,杜弼就说是劫掠百姓欺男霸女的骄兵悍将、国朝勋贵,高欢听了,就让士兵们亮出刀剑,让出一条路,叫杜弼从刀剑丛中走过来,具体说说他的主张。
杜弼一路走过来,只见士兵们怒目圆瞪,杀气四溢,而刀剑寒气逼人,心中愈发震恐,等他走到高欢面前时,已经连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了,生怕被生气的士兵当场砍死。
高欢这才解释,说如今刀都没有砍出来,你就已经吓到这个地步,而你所弹劾的那些勋贵可都是在如此险境之中九死一生活下来的,他们虽然可能会有贪腐,但我关心的事却更重要,所以还是算了吧。”
赵昚沉默不语。
张浚看赵昚沉默不语的样子,才缓缓开口道:“那之后,杜弼再也不敢提及反腐的事情,这件事情也就此作罢,高欢的地位一直很稳定,并且为他的儿子高洋取代魏国建立齐国奠定了基础。”
赵昚又沉默了很久,才抬起头看着张浚。
“德远,你的意思是,这件事情我不能做,就算我想做,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来做,做这件事情的人一定会被贪腐之辈害死,是吗?”
张浚没有否认,而是非常笃定地点头。
“陛下,水至清则无鱼,苏咏霖仗着自己的权势、威望,固然可以厉行反腐,但是除了他,还有谁能这样做?
这一次的反腐,是他自己动手的,也正是因为他自己动手,才能对那些贪官污吏进行如此凶残的打击,换了别人,谁敢?
只有苏咏霖本人有这个威望和能耐,其他任何人都不行,反而会被贪腐之辈群起而攻,最后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而且陛下,苏咏霖如此行为,也绝对是有个限度的,超过限度,百官震恐,也就没有人敢为他办事了,到时候没人敢做他的官,他又能如何呢?”
张浚的话,赵昚不是很认同。
“难道有官位放在这里,还有人不愿意做?”
赵昚冷笑一阵,开口道:“我便不信,就算我再怎么严苛,还能严苛到刘鋹的地步?可是尽管刘鋹如此荒谬,愿意做官的人还是源源不绝。
他的麾下,满朝公卿宁愿做阉人也要当官,前后两万余人自宫当官,你说,没有人愿意做官了?德远,这我是真的不信!”
张浚没想到赵昚居然如此反驳他,一时间居然不知道该怎么说比较好。
少顷,张浚才反应过来。
“可那样做官的官,完完全全只是为了权势和钱财,绝对不会为国为民做任何事情,所以才会那么快被我太祖皇帝灭国,陛下,小人做官,仅仅只是为了私利,是没有治国为民之心的。”
赵昚沉默了一会儿,对张浚的这种说法无言以对。
他承认,能够狠下心来阉了自己也要做官的人,绝对会利用手中权势尽可能的为自己谋私利,就和历朝历代为祸天下的宦官一样,要都是那种人当官,国家就完了。
“尽管如此,大宋的局面难道就要一直维持下去吗?就真的不能有所改变吗?朝廷拨出去办事的钱,能有两三成真正用来办事就已经谢天谢地,长此以往,怎么得了?”
赵昚悲戚地看着张浚。
张浚也沉默了很久,好一会儿才说道:“陛下的忧虑,臣知道,可是陛下,北明太强了,强到了令人恐惧的地步,如今苏咏霖这样厉行反腐,正是北明强大和他个人权势威望十分高涨的结果。
正因为如此,他不担心没有人为他做官,他不担心有人敢于起兵反抗他,这是根本原因,而将同样的事情放到大宋,陛下,您说,大宋能够没有如此的忧患吗?”
赵昚无言以对。
张浚知道这样干脆的打击赵昚也不太好,于是只能给赵昚画饼。
“陛下也不必太过灰心,苏咏霖如此作为,必然引起很多人的担忧,明国人心不稳,发生动乱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当明国发生内乱的时候,大宋迎头赶上,当大宋国势振奋的时候,陛下的机遇就来到了。”
赵昚看着张浚。
“会有那么一天吗?”
“一定会的,苏咏霖残暴不仁,屠戮官吏如鸡狗,必然引起天下人的恐慌,天下离心,则大宋北返中原之日也就不远了,陛下请放心,臣就算拼了性命不要,也一定会为陛下带来这样的局面!”
赵昚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点头。
这场君臣之间的问对暂时就放在了这里,张浚和赵昚谁也没有再次提起。
几天以后,戚方和邵宏渊的奏表一前一后来到了临安。
戚方的奏表来的早一些,先被张浚看到,张浚得知邵宏渊不听命令,仗着和自己的关系强行出兵,以至于战败,导致损兵折将,这让戚方非常生气。
他对于整个战争有着清晰的谋划和决断,对罗霄大山内的贼军实施了很彻底的封锁,相信他们很快就会耗尽物资,不得不出山和他们决战,到时候就是以逸待劳的局面。
可是邵宏渊偏偏不相信,硬是要出兵作战,结果打了败仗,损失惨重,损兵折将数千人。
这上哪儿说理去?
张浚一开始还有点生气,觉得邵宏渊不知好歹,背弃了他的信任,让他遭受不利。
但是出于对邵宏渊过往战绩的信任和对戚方的怀疑,张浚没有单纯相信戚方,而是决定再等一等,看看有没有其他的消息送到。
还真有。
邵宏渊的奏表就比戚方的奏表晚来了三个时辰,送到枢密院之后,张浚第一时间观看。
结果发现邵宏渊的奏表上写的是关于戚方消极对待战争、有养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