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启明1158-第6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昚信任张浚,必然不可能信任自己这种人,他们要的是北伐,而自己只想安稳股过日子。
  自己必然争不过张浚和邵宏渊,但是如果能搭上太上皇的关系,说不定事情还有转机。
  怀着如此的想法,戚方决定走上修罗之路,把身家性命托付在赵构手上,不管赵构什么时候死掉,只要能多坚持几年,他就有多几年的好日子过。
  反正他年纪也不小了,也不见得还能多活几年,要是赶在赵构死掉之前死掉,那么他就能算是善终了。
  碰碰运气吧。
  有如此的决意,所以眼下对于张俊派来的人,戚方并不担心。
  更不用说军队里那些做蠢事的人已经被戚方清理过一遍了。


第878章 冯时行病死
  之前,邵宏渊第二次战败的时候他就感觉不对了。
  叛军可以强,但是不至于那么强,甚至连装备都能和宋军相对抗,这要说军队里没有做坏事的人,他是绝对不相信的。
  后勤必然是出了问题的,问题还不小。
  所以他偷偷派人调查,还真给他抓到了军需官们与农民军做交易的证据。
  于是他秘密把那些军需官都给处理掉了,换上了一批新人,又让他们根据当前仓库的情况做假账以蒙混过关,不让朝廷使节查出什么来。
  最后新人们建议军需营最好主动失火一次,最好大伙能烧掉几个仓库,不然这个账目实在是无法填平,只要有专业人士来查,一定能看出端倪。
  戚方无奈,只能下令秘密操作仓库失火事件,为了增加可信度,还把那些被杀死的军需官投入火中,未造成失火而死的情况,把他们烧成骨头。
  至于之后会不会被查出点什么,戚方不知道,只能说尽人事听天命,戚方是把自己能做的都给做了,这要是还能被查出什么来,他也无能为力。
  不过戚方没想到的是,让他倒霉的不是和农民军做生意的事情,而是吉州那些原本忍气吞声的地方官员们。
  冯时行查账陷入了困境,虽然对失火的事情充满怀疑,可终究没有可靠的证据显示这场失火是戚方主导的,所以只能硬着头皮查账。
  当他查的一头雾水的时候,那些吉州的地方官因为被大兵们欺负的很惨,所以冒死前来找冯时行告状,诉说戚方所部在地方上横行霸道欺男霸女无恶不作的事情。
  好家伙,冯时行正愁找不到确切的证据拿下戚方,这倒是个意外之喜。
  于是他派人去调查,前往吉州地方调查戚方所部军队的违法之事,结果证实了地方官员们的说法,他们都被戚方所部的大兵们欺负惨了,百姓们也被欺负惨了。
  能抢的都被抢走了,不能抢的也被毁坏了大半,土地遭到蹂躏,百姓被军队强行掳掠做杂事,地方生产被严重破坏,江南西路南部几个州府没个三五年根本别想恢复元气。
  这是极为严重的渎职。
  冯时行得知以后大怒,当场怒斥戚方,要逮捕戚方送回临安问罪,戚方身边人想要反抗,被早有准备的邵宏渊带兵压制,解除了武装,顺利沦为阶下囚。
  虽然没能用通敌罪名把戚方拿下乃至于当场杀死,但是能用渎职犯罪的事情将他拿下,送回临安问罪,已经是很大的胜利了,足以向张浚复命。
  等大军得知消息的时候,戚方已经被拿下,不能号令大军了。
  面对大军的惴惴不安,冯时行也适时地宣布,这次事件只问罪戚方和他的重要高级亲信,不涉及其他人中低级军官和普通士兵。
  一切照旧。
  于是军心稍安。
  说到底,除了一些关系真的很亲近的高级军官,大部分大头兵也是从心底里认为戚方是个混蛋,他们也被戚方狠狠地欺负过,并不觉得他是什么大好人。
  谁是将军,我们就跟着谁,没有非谁不可的事情,我们只是当兵而已,谁是将军,无所谓。
  宋军优秀的军事传统帮了冯时行一把。
  冯时行仗着邵宏渊的支持掌握了军权,为免夜长梦多,要押解戚方回京师问罪。
  不过让这两人有点意外的事,戚方虽然被擒拿,脸上的表情却非常平静,还带着一丝丝的嘲讽。
  “二位真的以为这就是最后了吗?呵呵呵,可别着急,说不定咱们还有再见面的时候,还有,这大山里的贼军可不简单,你们多加小心。”
  戚方莫名的态度让冯时行和邵宏渊感到一丝不妙,但是两人并不认为已经被解除兵权的戚方还能做什么。
  接下来,冯时行支持邵宏渊掌控兵权,统领讨伐军队,整顿讨伐军队,约束军纪,然后准备发起对罗霄山的第三次围剿。
  宋军内部发生兵变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宋军军营里,好几个农民军的本地人好手以打杂的名义潜伏到了宋军之中,听说了这个消息,然后很快传递回了罗霄大山之上。
  于是赵玉成等人也知道了戚方被拿下、邵宏渊上位的消息。
  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赵玉成立刻把消息通报给各大队各中队的负责人,让他们做好准备,宋军的第三次围剿可能要来了。
  派去宋军营的人很快又送消息回来,说宋军开始整顿全军,这是大规模进攻罗霄大山的前兆。
  派去民间做各村庄工作的人也送来消息,说宋军开始收拢兵力,驻扎在村庄里当大爷的宋兵们纷纷骂骂咧咧的回到了军营里。
  赵玉成更加紧张,他意识到这可能是一次前所未有超大规模的作战,可能会死很多人,会让很多战士死去。
  但是没办法,他必须要坚持。
  他紧张等待着。
  不过事情并没有如同他预料中那般发展下去,因为很突兀的,宋军军营里办起了丧事,白幡都竖起来了。
  赵玉成还以为是邵宏渊死了,不过不是的,邵宏渊身体很好,死掉的人是冯时行。
  冯时行本身身体就不好,抱病上路,操心劳神的,一直处在紧张状态之下。
  等终于拿下了戚方,安抚了军队,心情松快下来,病情就有点反复的征兆,加上这个时候他又不小心淋了雨,没及时换衣服,一阵风吹过,他就彻底病倒了。
  着急的邵宏渊赶快试图找医生为他诊治,医生来了一个又一个,药方开了一张又一张,药熬了一碗又一碗,病情不见好转。
  冯时行一天比一天虚弱。
  邵宏渊一边整顿军队准备围剿农民军,一边又要为冯时行求医问药,忙的着急上火,可到头来也没能挽回冯时行的命。
  五月二十三日,高热不退的冯时行病危。
  五月二十四日,冯时行病逝于吉州军营中。
  邵宏渊这下子彻底傻了眼。
  张浚给他派来帮忙撑腰的人病死了,病死在军营之中,这……
  这算什么事啊?
  邵宏渊暗叫倒霉,只能一边为冯时行办丧事,一边派人火速回临安汇报消息,问问这件事情该怎么处理。
  至于开战围剿农民军的事情只能稍稍延后。
  主要戚方旧部是冯时行出面安抚的,他以朝廷监军的身份代表中央朝廷,士兵们比较信任他,而不是邵宏渊本人,有了他,戚方的旧部才没有动乱,而是继续观望情况。
  现在冯时行死了,怕是军队里又要有人产生异样的想法了。
  现在不能开战,在这内部不稳的情况下开战,很难取得很好的战果。
  先派人进山探路吧,具体情况,还是轻视枢密院,让枢密院再派一个可靠的监军来稳定军心。
  邵宏渊这边按下了暂停键,那边赵玉成可没有。
  意识到宋军领导层刚刚死了人且军心不稳的现状,赵玉成感觉这是一个大好良机,不能就那么浪费,傻愣愣等着邵宏渊来打。
  农民军的确比较弱势,但是没有那么弱小。
  或许主动出击是个好办法。
  自从上山以来,一直都是被动防守,从来没有主动出击,这些宋兵可能根本没有防范意识。
  不过那么多宋兵,人数比他们多几倍,要是贸然出击,估计连这点家底子都保不住。
  夜袭?
  邵宏渊这种宿将绝对不会没有针对夜袭的准备。
  单纯玩军事还玩不过宋军,那么该怎么做才能绝处逢生呢?
  赵玉成苦苦思索,辗转反侧,终于,给他想出了一条妙计。


第879章 流言攻击
  赵玉成还记得那些军需官们给农民军送情报的时候提了一嘴。
  他们说邵宏渊和戚方不和,双方闹矛盾,邵宏渊想打,而戚方不想打,这才造成邵宏渊单独进兵多次落败。
  戚方压根儿就不打算和邵宏渊精诚合作,两人多有龃龉。
  而根据进入宋军潜伏的密探的汇报,冯时行作为监军抵达之后,联合邵宏渊对戚方进行了打击,很快抓住了戚方的把柄,将戚方拿下、罢职,快速送往临安定罪,造成既定事实。
  然后戚方的铁杆亲信们也被邵宏渊一网打尽,快速解除武装,拿下了。
  剩下来的几万军队群龙无首,十分混乱,但是又对扮演黑脸的邵宏渊非常不满,隐隐有针对邵宏渊做点什么的迹象。
  在这个时候,冯时行站出来安抚人心,宣布戚方的罪过,并且做出公开承诺,决定只问罪戚方和主要亲信,不问罪整支军队。
  于是戚方的旧部才没有作乱,而是选择接受冯时行的指示。
  在他们看来,至少冯时行代表中央枢密院,是文官,还是进士中的进士——状元,对这群大头兵们有天然的属性压制,统御他们天经地义。
  大头兵对中央进士文官的属性弱视是几百年来大宋朝廷苦心孤诣营造出来的,更别说冯时行还是状元出身,大头兵们多来自于民间,出于民间对【文曲星】们的崇拜,他们当然也会有类似的崇拜情节。
  进入军队之后,也就会把这种情节带入军队。
  放到眼下,就是这群大头兵对冯时行这位状元出身的中央枢密院文官心存畏惧,不敢与之对抗。
  冯时行说什么,他们就听什么,冯时行说不问罪,他们也就信了,于是军队得到了初步安稳,邵宏渊得以仗着冯时行的支持统御了军队。
  没有冯时行的出现和表态,只靠邵宏渊一人要做到这些,难度太大了,也很容易造成军队内乱。
  更别说他面对农民军战败两次,就目前来说,根本没什么威信。
  冯时行和邵宏渊本来打算慢慢整军,把戚方旧部打散重编,方便他们直接指挥,减少未来可能出现的麻烦,奈何冯时行忽然病死,整顿军队的事情骤然停止,于是尴尬的局面诞生了。
  宋军中的主导者只剩下邵宏渊一人了。
  这五六万宋军里,绝大部分都是戚方的旧部,邵宏渊的亲信部众只有数千,属于少数,不能代表绝大多数宋军士兵。
  也就是说,目前宋军其实是军心不稳、不齐的。
  一番分析之后,赵玉成找来了副手杜启,与他做了一番商议,就宋军内部的派系矛盾进行了分析,于是两人很快达成了共识。
  赵玉成决定在宋军中散布谣言,即邵宏渊并其实不打算放过戚方的旧部。
  他之前之所以这样说只是权宜之计,为了稳定人心,为了谋划之后的事情。
  其实邵宏渊非常憎恨戚方害死他数千部下和多次败绩,现在戚方虽然倒台了,但是戚方的部下也是直接导致邵宏渊受到损失的一群人,他们也有罪过。
  邵宏渊不打算放过任何人,他不仅想要问罪这些人,还要先利用战争让他们一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