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启明1158-第6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邵宏渊不打算放过任何人,他不仅想要问罪这些人,还要先利用战争让他们一批一批的进入大山之中送死。
  其实邵宏渊根本就没有把握能够战胜罗霄山中的农民军,只是想要用他们这几万人的命去换取他的胜利,弥补他之前所遭受的损失。
  而且如果他获胜了,那么战后侥幸还能活下来的戚方旧部也将遭到他的清洗,根本不会得到嘉奖,只会被他用各种理由害死。
  因为他是主将,他有这个权力,他将充分运用这个权力把军队变成他的私人物品。
  赵玉成编出这个谣言之后,自己都觉得这对于邵宏渊来说本身就是可能出现的手段之一。
  宋军当中充斥着派系、地域、政治倾向等门户之争,两支之前还处在敌对关系之中的军队骤然合二为一,必然会有很大的问题。
  两个将军不和,必然产生军队之间的碰撞和争斗,彼此之间互相成为对手,可能对真正的敌人的憎恨还没有对这个对手的憎恨来的强烈。
  宋军中又没有指导员的存在能够教导大家放下地域之争,以阶级为纲领,大家都是苦命的牛马,应当团结起来对抗上等人。
  以此为基础,明军中有一整套成体系的思想方法论,能够弥合不同地区出身的士兵之间的鸿沟,让他们快速形成互相之间的信任,形成强大的协同性和组织度,从而提高战斗力。
  至少在明军群体内,大家有一个共同的认同,属于明军分支的罗霄山农民军自然也有着如此的认同。
  而在宋军中则没有这种珍贵的认同存在,所以宋军注定无法拧成一股绳成为绝对的战斗力。
  也因此,对宋军使用这种攻心之法是绝对可行的。
  赵玉成发起的攻心之策进行的同时,邵宏渊还在为了冯时行的去世而感到头疼。
  原本有冯时行为他分担统军压力,为他遮风挡雨,他可以顺利完成对军队的改组和整编,毕竟作为一名宿将,这点本事还是有的。
  可是冯时行一朝病死,刚刚稳定下来的军事局面又开始变得有些动荡了,邵宏渊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军队里氛围的转变,那些敌视的、猜疑的眼神。
  这让他很不舒服,所以很理所当然的把自己的军队调集到自己的主将大帐周边拱卫,如此才有了一些安全感。
  然后他又试图用犒赏的方式来稳定人心,将一些军费犒赏给军队,撒了一波钱,这才算是勉强挺过了第一道难关。
  可是他面临的难题还远远没有到结束的时候。
  不知何时起,宋军军营内开始流传一则流言。
  关于邵宏渊正在准备利用战争完成对戚方旧部的清洗的事情。
  流言把一切都给说得有鼻子有眼的,说邵宏渊一直都在记恨戚方没有出兵帮助他剿匪导致他损兵折将的事情,所以一直都打算报复戚方,现在戚方是解决掉了,但是戚方的帮凶们还没有被解决掉。
  所谓帮凶,当然就是他们这群倒霉的大头兵和中低级军官了,邵宏渊认为他们也是戚方的支持者,并不值得信任,所以正在想方设法准备将他们全部解决掉,以解自己心头之恨。
  而具体的方法就是动用他们对罗霄大山发起进攻,而众所周知,罗霄大山何其庞大,五六万军队撒进去就像是往鄱阳湖内撒一把盐一样。
  对于这种完全不可能成功的事情,邵宏渊自己也清楚,但是他更清楚这件事情对他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不仅可以收拾贼军,还能消耗戚方旧部,用贼军和戚方旧部的血换取他自己的荣华富贵。
  这就是他的如意算盘。
  甚至流言还隐隐把他和冯时行的死联系在了一起,说冯时行刚来军营没一阵子,就算病死也不会那么快,这其中必然有猫腻。
  到底是谁害的冯时行那么快就病死了?


第880章 宋军炸营
  谎言当然是不可信的,可是顺应人心提出的所谓【真实的谎言】,是具有极为广阔的市场的。
  人类一般只会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不愿意相信自己不会相信的事情,而这样的说法,其实本身也就是大部分宋军心中所思所想。
  所以赵玉成不是创造、生产流言,他只是流言的归纳者、搬运工。
  流言取之于宋军,用之于宋军,搞出了出口转内销的风范,当然也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至少这个流言在宋军军营里传播的非常快,就他娘的和烈性病毒一样,一传十十传百,分分钟就覆盖了整个受众人群——戚方旧部。
  大家本就提心吊胆过日子,现在流言一起,更是心惊胆战,时时刻刻都在担心邵宏渊准备对大家发起清算,不知道自己是死还是活。
  还是用正大光明的手法发起的清算。
  这最为致命,连反抗都不能反抗的,否则就是造反,更要处死了。
  大部分宋军的情绪开始发生改变,他们对邵宏渊的恐惧也在流言和有心人的推动之下逐渐发生变化。
  他们对邵宏渊产生了仇恨的情绪。
  而当邵宏渊听说这个流言并且大惊失色的时候,已经晚了。
  几乎整个军营都传遍了邵宏渊谋划着清洗戚方旧部的流言,而邵宏渊和他的部下因为处在消息最封闭的地方,所以反而是知道的最迟的。
  邵宏渊很是震惊,觉得这样的流言虽然是无稽之谈,但是很好的切中了宋军目前最大的问题,极有可能酿成恐怖的结果。
  “该死!到底是谁在传播流言?立刻给我查出来!还有,立刻放出消息,就说我根本没有那样做的打算!全军必须立刻安定下来,我不会报复任何人!对戚方旧部的审判已经结束了!”
  邵宏渊命令部下一边调查流言的传播者,一边辟谣。
  可正所谓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人更愿意相信自己相信的事情,流言已经先一步占据了思想高地,辟谣的想要攻坚,难度太大了。
  更重要的是,邵宏渊在这个时候就不应该派人大张旗鼓的调查谣言传播者,只需要辟谣就可以了。
  这个时候大张旗鼓的调查传播者,只会让本就紧张的士兵情绪更加紧张,乃至于恐惧,更加坚信谣言的内容是真的。
  就算要处置谣言传播者,也应该采取秋后算账的态度,等事情风头过去了再处理,能起到更好的效果,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反而是沉稳。
  对于戚方旧部的宋兵们来说,高压的军营生活本就让他们神经过敏,现在这样的流言和邵宏渊的行动更是让戚方旧部的宋军士兵们战战兢兢,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轮到自己被长官惩处,于是始终生活在恐惧之中。
  适量的恐惧是驭下之道,作为宿将,邵宏渊本该清楚,不过眼下这个局面,他的恐惧未必就比士兵更少。
  士兵恐惧他,他也恐惧士兵,于是局面愈发不可收拾。
  点燃双方矛盾彻底爆发的导火索是邵宏渊的亲信将领王超带人调查传播谣言的人的时候,正好抓到了一个基层军官,这个基层军官原先是戚方部队中的人。
  王超抓到他的时候,他正在和他的部下商量关于流言的事情,说很担心邵宏渊会不会动手伤害他们,说要不然趁早逃跑,总好过在这里等死,不是吗?
  正在商量逃跑细节的时候,他们被路过的王超逮个正着,王超作为邵宏渊的亲信,治军严格,非常痛恨逃兵、溃兵,现在正好逮着了这个基层军官,当然大怒。
  他当场就要治这个军官的罪,罪名是传播流言与图谋逃跑,准备判处死刑。
  他苦苦哀求王超不要杀他,他的部下也苦苦哀求王超不要杀他们的头儿,但是王超素来铁面无私,说你们不要以为你们能跑掉,斩了他,你们也等着被治罪!
  为了震慑这帮敢于挑战长官威严的士兵,王超当着他们的面处死了那个基层军官。
  血淋淋的人头被扔在地上。
  “再有敢传播谣言者,与此同罪!”
  王超的声音非常凶狠,一点感情都没有。
  这下可好。
  士兵们本就紧绷的神经彻底断了。
  王超的态度和行为彻底激怒了这群士兵,于是这群士兵决定破罐子破摔,大家拼个鱼死网破。
  就在王超准备离开的时候,他们出离了愤怒和恐惧,拔刀和王超所部的士兵对战,并且高呼【邵宏渊要杀人】的口号,号召周围战友奋起反抗,不要做邵宏渊砧板上的鱼肉。
  戚方旧部的士兵们本就神经过敏,十分紧张,现在一听到这样的话,看到这样的场面,哪里还能维持冷静呢?
  于是拿起武器就去围攻王超和他所部的士兵。
  想杀我?
  我先杀了你们!!!
  王超身边兵少,戚方旧部的士兵则越聚越多,王超所部渐渐不能抵抗戚方旧部,很快被全部杀掉,失去了对局势的控制。
  而王超本人竭力杀死七八名乱兵之后,也被愤怒的戚方旧部们砍成了碎肉。
  杀了将军,本就是死罪,既然如此,一不做二不休,反了!
  “杀了邵宏渊!反了他娘的!他不让我们活!我们也不让他活!弟兄们!冲啊!!!”
  不知是谁在乱军丛中振臂高呼,乱军们就像找到主心骨似的跟着大呼出声,然后一起冲向了邵宏渊所在的中军大帐。
  宋军大营就在此刻彻底的炸营了。
  他们一路裹挟不知情的戚方旧部,使他们也跟着一起进攻邵宏渊的中军。
  于是乱军越来越多,混乱席卷了整个宋军军营,大量被鼓动的戚方旧部士兵就和蝗虫一样扑向了邵宏渊。
  倒霉的邵宏渊根本没有打算报复谁,可是事情还是走向了不可挽回的地步,他知道这个事情的时候直接石化,跌倒在地上,还是亲信把他唤醒。
  “将军,事已至此,此地不宜久留,速速突围,离开这里吧!”
  邵宏渊左思右想,神色凄凉。
  “我奉皇命围剿罗霄山逆贼,现在逆贼没有剿灭,大军自乱,而我不能制止,反而要逃跑才能挽回性命,经过此败之后,我还能如何自处呢?
  就算回到京城,面对陛下,面对枢相,我还有什么话可以说呢?损兵折将的将军,难道还能求生吗?不如在这里死战到底,也好过苟且求生。”
  邵宏渊于是决定放弃逃跑,在这里死战到底,争取微不足道的一线生机。


第881章 现在看来,谣言猛于苛政啊
  对于邵宏渊的选择,亲信们大惊失色,立刻劝说邵宏渊不要说傻话做傻事。
  他们觉得事情还远远没有到那个地步,根本不至于寻死觅活,完全可以离开这里求生,大不了罢官去职,也能回到家中安度晚年不是?
  更关键的是亲兵和主将利益绑定,主将要是死了,亲兵就没有存活下来的理论依据,所以无论如何,亲兵们都希望邵宏渊能活着,并且带着他们一起活下来。
  邵宏渊却没有更多的想法,觉得自己要是不能在这里死战,就算逃跑,回去也是难逃一死,就和之前的王权一样,因为怯战逃避而惨遭灭族。
  活着回去真不一定能保住家人,战死在这里,家人至少可以得到保全。
  “我承蒙圣眷,得以统军剿贼,贼寇未能剿灭,数万大军不战自乱,局势一发不可收拾,作为将军,这如何不是我的死罪呢?”
  邵宏渊流泪道:“我也知道你们的想法,你们不要再劝我了,若你们想要逃生,就去逃生,不必和我死在一起,隐姓埋名回到家中,尚可安度余生,孝顺父母,若不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