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启明1158-第6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此恐怖的压迫体制,也难怪这支军队因为一则流言就崩溃的如此彻底,换做是他们,结局也不会好到什么地方去。
  如此培养出来的军队彼此之间全无信任,只有互相的猜疑和极为严重的仇恨,只要开个口子,仇恨就会如火山爆发一样迸发出来,成为名将都闻之色变的炸营。
  所以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农民军的甄别真的比想象中要简单的多,很多人渣就是被部下士兵爆出来的,一爆一个准,军官人渣率极高,代表他们被体制化的非常严重,几乎不能自已。
  仅仅只有极少数的军官还保持着清新的头脑,用军法对待士兵,而较为柔和的爱兵如子者百里挑一,士兵都是死死护着不让农民军给他甄别出去。
  倒也是十分为难他们了。
  甄别结束之后的整个公审大会持续了三天,白天公审,晚上篝火晚会,互诉衷肠,互相倾吐苦水,然后抱在一起抱头痛哭。
  这种情况下往往是农民军派来的干部带头讲述自己的凄惨过往和现在的大变化,将过去和现在的不同讲出来,用过去引起认同,用现在发人深省。
  有些宋兵在这样的情况下卸下心防,经受不住良心的谴责,把自己曾经做过的错事也吐了出来。
  比如抢过谁的东西,调戏过谁家女儿,偷过谁家的牛羊等等。
  他们在所有人面前坦承自己的错误,表示愿意接受任何处置。
  农民军的干部则表示这不是死罪,不至于要被拉上去公审的地步。
  真要这样搞,五天五夜也搞不完这公审大会。
  这种罪过在农民军当中当然算是严重罪行,搞不好是要被军法司处死的,但是在宋军这样的团体之中,一层一层压下来的体制之中。
  要是有一个基层小兵不做这种事情,反倒不正常了,估计也活不到现在。
  所以这样的罪过需要他们将来身体力行去赎罪,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洗清自己的罪过,就不必登上公审台去了。
  公审大会在三天之后结束,人渣们被处死,剩下的宋军俘虏面临着一个选择。
  如果他们愿意回家,就可以到农民军这边领回家的路费,农民军会发给路费,绝不强留。
  如果愿意加入农民军,那么农民军欢迎他们的加入,愿意将他们吸纳入军队之中,成为他们的战友、伙伴。
  从此,大家就是一家人,有吃有喝一起享用,但凡有口饭吃,就绝不让任何一个人饿肚子。
  这是农民军目前所能做到的最高等级的承诺。
  宋军俘虏兵们还真没见过这种阵势,打出生到现在就没见过那么讲道理的军队,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走还是该留。
  但是选择权已然交给了他们。
  俘虏们观望了一阵,便有胆子大的上前表示自己想回家,不想继续当兵了,想家里人。
  他们觉得军旅太苦了,本来就是被强征当兵的,现在能回家当然回家,家里的老人还要照顾,孩子还要吃饭,地还要种什么的。
  赵玉成点头允许,让他们去一边领路费,领了就可以走人了。
  根据路程远近,农民军将路费发给这些想回家的俘虏,接过钱之后,他们将信将疑,然后试探着离开军营,一直走到很远的地方都没有人阻拦。
  本来也不会有人去阻拦。
  看到真的有人走了,剩下来想走又不敢走的大喜过望,赶快一拥而上说自己想要回家,说他们受够了军队的苦楚,实在不想继续待在军队里了。
  这种感觉也是人之常情,不想留在给自己带来地狱般的经历的军队里,很正常。
  只不过他们返回的家到底还能不能带给他们想要的庇护呢?
  没人知道。
  赵玉成也只能祝愿他们回到家人身边之后可以真的过上他们想要的和平生活,而不是在南宋愈发严酷的统治之下走向终结。
  很多俘虏选择领路费回家,当然也有更多的人选择留下来。
  长达三个时辰的领路费走人的环节结束之后,依然停留在军营里不愿意离开的,当然也就不会离开了。
  他们选择加入农民军继续作战。
  “既然你们不愿意离开,不想回家,那么你们从此刻起,就是我们的战友了,作为战友,我们会全部的接纳你们,你们也要在今后的日子里加强学习,加强自省,为自我带来彻底之改变。”
  赵玉成站在高台之上,张开双臂。
  “欢迎你们的加入!”
  经过自愿选择,总共有三万五千一百二十八人选择留下来参加农民军。
  这依然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于是赵玉成和杜启立刻拉起了军队改组委员会开始处置军队改组的事情。
  首先他们将农民军中有一定文化知识水平和军事涵养的人火线提拔为基层军官,让他们统领新加入的俘虏兵。
  然后选择政治方面比较优秀的农民军成员担任各级指导员,按照明军的路子把农民军扩建之后的骨架搭建起来。
  七千农民军想要吸纳三万五千多宋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有了思想作为武器,有了严格的军规军纪作为约束,有了上级的以身作则,有了赵玉成的模范带头作用,这支军队的重生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洪武三年七月初,重新组建过后的农民军按照明军编制整编为四个战斗师和两个军直属战斗旅,总人数达到了四万四千人整。
  而到了这个时候,农民军也没有必要继续藏着掖着了。
  在赵玉成的规划之下,四个战斗师全面出动,兵分四路,开始了对南宋的大反攻。
  七月初五,农民军第一师和两个军直属战斗旅在赵玉成的亲自率领下攻克吉州首府庐陵县之后,接连攻占了吉水县、永丰县。
  七月初六,农民军第三师在师帅卢成仁的率领下,在攻占永新县之后,攻占安福县。
  同一日,农民军第二师在师帅徐通的率领下,接连攻占太和县和万安县之后,攻占了龙泉县。
  七月初九,农民军第四师在师帅张小虎的率领下突入南安军,以迅雷不及掩耳质之速突袭南粤雄关梅关,成功占据梅关,把持住了这一南来北往的重要通道。
  农民军全面出击,遍地开花,所到之处宋军无不溃散,守土官员初极少数抵抗到底自杀殉国之外,大量奔逃,还有少数被农民军俘获,成为公审素材,加快了农民军内部的思想建设。


第884章 复制苏咏霖走过的路
  七月中旬,农民军各部荡平吉州之后,攻入袁州、临江军和抚州,将这三个本来被前一波起义军攻占过的地区重新收入囊中。
  作战过程非常轻松,因为这些地方经过起义军的打击之后,地方反动势力损失惨重,有的甚至连地方官员都还没有重新到位,而守备宋军力量几乎等于没有。
  一些闲散人员被新来的官员或者临时充当长官的小官拉过来,发给一些兵器,就直接成为地方的治安力量,成天在城里面乡野间游荡,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是治安力量还是混混。
  这种程度的武装能和农民军对抗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
  于是农民军一路摧枯拉朽,势如破竹,轻轻松松就把这些所谓的武装力量全部荡平,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洪武三年七月十九日,赵玉成亲自率领一万名士兵攻占了隆兴府首府南昌县。
  他成功将位居南昌县的南昌县官僚系统、隆兴府官僚系统和江南西路官僚系统一网打尽,江南西路遂成为一盘散沙,再也没有整合力量抵抗农民军的可能。
  而农民军在征战过程中充分遵守了赵玉成提出的【一边作战一边壮大我们自己】的号召。
  他们一边行军打仗,一边宣布给被攻占地区的农民们分田地,保护他们的财产,打击拥有大量土地的还没有被铲除掉的土豪劣绅。
  这是最简单也是最粗暴的吸引农民拥护他们的手段,能够快速获得农民的支持,在当地站稳脚跟,也能快速向当地的反动势力发起破袭。
  前一波起义军虽然对土豪劣绅发起了强势打击,但是当宋军卷土重来之后,一些之前逃跑的土豪劣绅也跟着回来了,重新做起了老爷。
  而这一次,农民军不会再放过他们。
  他们带领农民打败土豪劣绅的军事力量,将他们赶尽杀绝,用实际行动向当地农民证明他们是真的会给他们分田地,保护农民利益。
  通过这种承诺和行动,农民军得到了当地穷苦农民的信任和大力支持,在粮食和人力方面得到了农民们的极大拥护,行动顺风顺水。
  于是农民军一边打一边发展壮大,发展速度极快,和扩张的速度有的一拼。
  继北部诸州府被农民军攻占之后,赣州也没有逃过农民军的攻占。
  不过和其他地方不同的是,赣州原来有的两支上一波起义军的残部还在坚持和宋军斗争,与当地宋军形成对峙局面,农民军的到来直接击垮了宋军,解救了这些坚持抵抗的起义军。
  于是农民军和起义军完成了合流,起义军残部整体并入农民军,扩大了农民军的力量,也加快了农民军对赣州的攻取。
  到七月下旬,隆兴府、筠州、袁州、临江军、抚州、吉州、赣州、南安军、建昌军等地大部分被农民军攻占,农民军一波攻势几乎占据了整个南宋的江南西路。
  在此期间,地方宋军和地方官府基本上没有给农民军带来什么有效抵抗,基本上都是一触即溃。
  他们绝对不会料到被包围在罗霄大山之中的农民军居然咸鱼翻身,反过来以蛇吞象的方式将宋军吞并了。
  这种事情谁能想到?
  然而事实就是如此。
  所以他们没能建立起有效的防御机制,有些县城甚至是在县令休假的时候被农民军攻克了,县令从头到尾都不知道自己失败在什么地方,就莫名其妙成了孤魂野鬼。
  而在攻城略地的过程之中,农民军的人数也扩充到了八万人左右,实力大大增强。
  赵玉成通过缴获的州府武库给农民军重新武装,并且传令各部维持原有师级编制,扩大旅级编制以容纳更多的反抗者加入农民军。
  七月二十九日,赵玉成在南昌城下达了军队整备令。
  头脑清楚的他没有继续选择攻城略地开疆拓土,而是认识到当前农民军军力的薄弱和战斗力的不足,意识到现在不能过度进攻。
  他清楚的认识到当前状态下的农民军除了精神和气势,并没有比宋军更强的地方,尤其是农民军还没有完成明军的政治建设和军法建设,还有很多不足。
  军规军法,政治思想,行动方式等等很多地方都需要时间去整理,军队战斗力也需要训练予以巩固,因此,农民军已经不能继续扩张了。
  围绕着罗霄大山周边的险要地形控制、建设根据地是当前最合适的行为,农民军需要沉淀,需要积累,需要建设。
  要把这块饱受战乱折磨的土地打造为复兴会在南宋最坚强的根据地,以此增强对当地的占据,使之从实质上脱离南宋,人人心向农民军。
  一定的规则一旦在这里确立,南宋想要夺回这片土地,面对的就不仅仅是农民军的奋战了,还有千千万万农民的反抗。
  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和财产的农民绝对不会想要再回到南宋的残酷压榨之下,他们会竭尽全力帮助农民军进行反抗,南宋的进攻将面对着重重的艰难险阻。
  于是赵玉成按照自己从苏咏霖那儿学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