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启明1158-第6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此刻,匪军已经在江南西路的土地上胡作非为了!
  坏了!
  事情的严重性,史浩已经彻底的明白了。
  所以史浩一边祈祷明军不要那么快的得知这个消息,祈祷明军因为苏咏霖大规模的反腐行动而没有时间发起战略进攻,一边立刻上表赵昚、并且通报整个朝廷。
  他需要赵昚和所有官员明确一个问题。
  眼下最重要的事情绝对不是清算激进主战派,绝对不是把政治斗争扩大化,把激进主战派全部赶出朝廷,而是立刻填补京湖战区因为大规模军事减员而造成的防线空虚,并且尝试遏制江南西路匪患的继续发展。
  京湖战区主力不能补足,则明国一旦有了歹心,会立刻进攻,南宋国祚到头。
  江南西路匪患不能遏制,则南宋国土缺了一大块,从此纷争不断,耗尽国力也未必能够平定。
  这就是当下最严峻的事实。
  他立刻上表赵昚,请求赵昚立刻调动临安禁军补充京湖战区军力不足,以最快的速度重建京湖防线,避免明军反应过来,对南宋京湖战区发起战略进攻。


第890章 你果然对我不忠心
  虽然两国签订了临安条约,但是史浩完全不敢相信明国、尤其是苏咏霖的信誉。
  他也需要群臣立刻意识到这对南宋来说是生死存亡之际,你们的政治斗争请立刻放下,立刻给我开始办正事,不要继续对张浚余党穷追猛打,否则就一起等死好了!
  赵昚接到了史浩的上表之后,也吓出了一身冷汗。
  大半个江南西路都被匪军占领了?
  这特娘的是土匪?
  这是个割据军阀吧!
  赵昚立刻意识到自己之前大大低估了这支匪军所能造成的影响,大大高估了江南西路各地方官府的抵抗力和反应力,以至于错失良机,坐视匪军做大,占领了大半个江南西路。
  现在这支匪军绝对不是单纯的匪军了,他们是对南宋赵家政权拥有威胁的割据军阀势力了。
  赵昚又是害怕,又是恼火,下旨给尚书省,要求尚书省立刻明确这场战争的意义。
  这不是剿匪作战,这是平叛作战,是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平叛作战。
  对于在这个档口进宫拜见赵昚要求把政治斗争扩大化、把张浚余党彻底扫除的三个官员,赵昚二话不说,直接投入监牢,判了十年,家产抄没充公。
  再敢说这样的话,耽误正事,这就是下场。
  百官震恐,战战兢兢,顿时再也不敢提清理张浚余党的事情。
  与此同时,赵昚亲自进入万寿宫找到了赵构,将这件事情告诉了赵构。
  他说的比较委婉,但是赵构还是听出来了,江南西路匪患做大,朝廷第一波征讨失败,现在需要进行第二次征讨才能解决问题。
  赵构可不管赵昚的话术,他很清楚这是什么问题,于是他吓得脸色发白,然后指着赵昚的鼻子一顿痛骂。
  他斥责赵昚无能,顺带着还后悔那么早就把皇位传给赵昚,丝毫没有顾及到当时赵昚根本就是被推着上位的。
  赵昚没有在乎这个,而是急切地看着赵构。
  “京湖大军损失惨重,江北防线空虚,目前只有襄阳一带还保持着防御力,而一旦匪患的消息传入明国,明国知道了我京湖大军损失惨重,万一起了歹心,后果不堪设想,大宋会被拦腰斩断。”
  赵构急了。
  “那你还在这里干什么?去办事啊!填补空缺,剿灭匪军!快去啊!”
  “太皇,我需要军队!我需要很多很多军队!”
  赵昚急切道:“史浩建议我调遣临安禁军前往填补京湖空缺,而我能调动的禁军只有三万,这个数字远远不够,我需要调动殿前司的军队前往助战!还望太皇看在大宋国的份上,答应我!”
  赵昚向赵构下拜。
  赵构愣了一阵子,左思右想,坐立不安,走来走去,绕了一圈又一圈。
  好家伙,就知道你小子过来不安好心,没想到打的是我命根子的主意。
  赵构想要拒绝,但是左思右想觉得拒绝的话对自己也没什么好处,万一大宋国完蛋了,自己的晚年怎么办呢?
  赵昚再丧心病狂,也不会对自己下手,所以给他一点军队也没什么……但是不能太多!
  于是赵构做出了决定。
  “不能全给你,全给你的话万一明军又来了就坏了,没人保护我可不行,那我给你一……不行,太少了,那就两万,给你两万人!”
  “太皇!我需要更多的军队!更多!军队越多越好,至于太皇的安全问题,我保证,我会用性命保护太皇!”
  赵昚急切的上前下拜请求。
  赵构连退几步,急切道:“你保护我?你怎么保护我?用什么保护我?你连自己都护不住还保护我?我知道你要军队,我就不要了吗?
  现在我已经给你两万了,剩下来两万无论如何都不能给你!那是我的禁卫军!你想让我一支军队都没有吗?还是说你想害我?!”
  赵昚诧异地看着赵构,不明白此时此刻他为何还能开那么大的脑洞。
  害死你对我有什么好处?
  赵昚很想解释,但是他很快就意识到解释无效,赵构根本不会听他的。
  无奈之下,赵昚只能接受赵构的提案,拿到了两万殿前司的军队,搭配自己控制的三万禁军,组成五万禁军援军,交给了枢密院,交给了史浩负责调度。
  但是史浩并不高兴。
  因为这支军队的组成是有问题的。
  准确的说,这支军队在指挥层面是有问题的。
  赵构的确把两万军队交给了赵昚来调度,但是他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这两万军队必须交给他指定的武将率领。
  这个人就是戚方。
  刚刚从死牢里被赵构捞出来的将军戚方。
  赵昚的脸色顿时就苦的和黄连有的一拼。
  他当时听信了张浚的说法,几乎要杀了戚方,戚方对他必然没有任何忠诚度,必然只听从赵构的命令,这当然最大限度的保证了赵构对军队的所有权。
  赵构用戚方统兵,摆明了不信任赵昚,摆明了要和赵昚划分兵权。
  好不容易凑齐的五万军队还不能统一号令?
  但是这就是赵构的态度,赵昚无奈。
  史浩不能认同,便亲自进入万寿宫游说赵构,希望赵构看在国家危难的份上可以把军队全部交给枢密院调度,戚方可以参战,但是不至于成为一军统领。
  可是任他说破了嘴皮子,没用,赵构铁了心要让戚方统领他的这两万军队,坚决不允许赵昚插手这两万军队的所属。
  赵构还是认为赵昚有趁机夺取他的军队的指挥权的可能。
  哪怕现在南宋危如累卵。
  这种行为气的史浩在返回枢密院的道路上大骂赵构目光短浅,大骂赵构只顾自己不顾大宋国,连他自己的尊荣都不在乎。
  可是没办法,这支军队就是听赵构的,是赵构的禁卫军,他们不能强行夺取。
  无奈之下,史浩只能退而求其次,向赵构借调殿帅杨存中担任这支军队的主将。
  他觉得杨存中本身就是殿帅,统领这支部队的主将,且资历深厚,就算统领赵昚麾下的新军也是可以服众的。
  结果赵构那边还没有说什么,赵昚不乐意了。
  赵昚不信任杨存中,觉得杨存中是赵构的亲信,对他不够尊重,觉得把军队交给杨存中会影响到他对自己的军队的控制权。
  杨存中资历深厚,威望高,这要是统领军队打了胜仗,自己好不容易直接掌控的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不就彻底成为赵构的部队了吗?
  史浩差点气晕过去。
  你们还真是父子两个啊?
  可是你们分明没有血缘关系啊!
  我的陛下啊!你是太祖后裔!你是太祖后裔啊!
  国家危难之际,您居然在考虑这个?
  考虑一下您的皇位还稳不稳啊!
  史浩于是又非常无奈的给赵昚做思想工作,说什么国事为大,杨存中是宿将老将,虽然隶属太上皇管辖,对太上皇忠诚,可是他对国家也相当忠诚。
  当初守卫临安的时候,不就是杨存中挺身而出稳定军心,于是才让明军没有攻入临安的吗?
  太上皇活着,杨存中当然会保护太上皇,但是太上皇早晚会成为大行皇帝,到时候杨存中难道还要追随太上皇而去?
  赵昚思来想去觉得没办法,这个时候最好的人选的确就是资历深厚德高望重的杨存中,于是在史浩的再三恳求之下,赵昚松了口。
  好不容易说服赵昚,赵构那边又不乐意了。
  原来赵构觉得杨存中是他唯一能真正信任的武将,是他的安全的最后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线,不管出现什么问题,他都要杨存中保护他,然后才能安心。
  你要让杨存中出战,万一有人要在他出战的时候谋害我,那可怎么办?
  面对这个问题,史浩气的快要哭了。
  “若有人谋害太上皇,史浩当以性命保护太上皇,想谋害太上皇的人直接从我的尸体上踏过去!否则它休想碰到太上皇一根汗毛!还请太上皇应允!”
  史浩目眦尽裂,连续三次叩头及地,砸的地面阵阵闷响。
  但是赵构对此毫不动容。
  “你果然对我不忠心,只想着自己去死,捞取好的名声,做你的记录在史书上的忠臣,但是根本不去想你死了之后我该怎么办?难道要我和你一起死吗?
  你死了,没人保护我了,我也会死,这就是你的目的?杨存中就不会这样想,他会率领军队保护我直到天涯海角。
  他的态度是就算自己死了也要保护我的性命,让我先安全,他再去死,这才是真正的忠臣,所以你不要再说了,我绝不会让杨存中出战。”
  赵构诡异且偏执的思维模式让史浩心力交瘁。
  他绝望了,他无力地退出了万寿宫,把这件事情告诉了赵昚,让赵昚做决定。
  赵昚大怒,对赵构的行为非常不满,心生怨怼,觉得赵构不可理喻。
  随后他也不肯接受杨存中出任主将的提案了,而是决定五万军队分头出发,各打各的。
  侍卫马军司前往池州弥补池州大军的防线,侍卫步军司前往九江补充九江大军的防线。
  然后戚方被任命带领两万殿前司的军队前往反攻江南西路。
  当然不是戚方一支军队,吴拱也被命令带领田师中所部残存的鄂州大军两万人进攻江南西路的匪军,两人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路线,再次踏上了数月之前的征程。
  等于是战略重开了。
  可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朝廷短时间内实在是没有更多的军队可以调动。
  而戚方和吴拱都是参与过剿贼战斗的,对于江南西路的匪军也有一定的了解,包括对当地地形比较了解,去了直接就能打,不需要熟悉时间,更快一点。
  不过史浩也算是长了个心眼。
  他知道戚方和吴拱之间的矛盾,于是给吴拱和戚方划分战区。
  他决定隆兴府、临江军、袁州、抚州、筠州等地交给吴拱负责收复。
  戚方则负责收复建昌军、赣州、吉州、南安军等地。
  两支军队各司其职,互不统属,彼此之间没有对对方的责任,全部直接听从枢密院的调令,且绝对不准私下里产生龃龉,最好连接触都不要接触。
  史浩还觉得不够,于是继续定下规矩,说敌军如果窜入对方战区,就算是战败被追击的贼军,只要越界,两支军队就不准互相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