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启明1158-第6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告,提交给了苏咏霖。
材料中详细列举了苏咏霖发布大基建计划政令之后地方上的一些乱象。
苏咏霖读后,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因为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和脆弱性,其模式难以抵御大规模的自然灾害,局部地区的水利工程不能对冲巨大的自然灾害。
一旦遇到大规模自然灾害,小农经济下就是哀鸿遍野,饿殍遍野。
而在华夏这片大约每五年就要发生一次较大规模自然灾害、气候异常的土地上,小农经济就有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集体农业对冲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将是有效保证农民个人安全和粮食生产安全的有效方法,也能够集中全力修建必要的水利工程以应对灾害。
所以苏咏霖一直都在努力推进农会的搭建,并且也在中央层面推动制定集体农业经济的法律。
他准备在之后出台集体农业法,以法律条文形式把农会这个应急的产物正式化,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农业集体化。
然而在此之前,若不能解决掉这种一言堂的普遍情况,不能完善基层农会组织的运行方式,必然会影响到之后的集体农业经济的建设。
由此,苏咏霖想到了一个关键问题。
他所着眼的,是千年变局,是大革命,没有工人做先锋队,就只能由他的组织来做先锋队,引领分散的农民集合为整体,向未来前进。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他的先锋队不能持续坚决的前进,不能保持坚定的信念,不能指引正确的方向,对于明国而言,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大踏步退回封建轮回都算是运气好。
比起后来的很多国家,苏咏霖面临的情况更加严峻,因为农民人数更多,科技水平更低,识字率也更低,想要完成彻底的变革,对于先锋队的要求太大了。
一支军队打仗,先锋军必须是最精锐的,不仅要开路,还要能打败对方的先锋军,这样可以激励己方士气,要是先锋军战败了,大军也会蒙上浓重的心理阴影。
说真的,苏咏霖承担不起先锋队失去方向的后果。
若要保证先锋队不失去方向,制度建设和理论建设当然非常繁杂,而在浩如烟海的制度建设和理论建设原则之中,有两个如定海神针一般的基本原则是绝对不能违背和抛弃的。
其一,是民主集中。
其二,是紧紧依靠人民。
这两个基本原则苏咏霖都是写在复兴会规定章程之中的,每一个复兴会员都该是知道的。
但是落到执行层面,一样被苏咏霖滞后了。
所以大部分人可能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他们知道朴素的推举是什么意思,至于需要技术力和规则加持的选举,可能就不是那么清楚该怎么运行了。
同样,他们贯彻落实这两个原则同样需要时间,需要苏咏霖的耐心。
这是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的事情,但是这依然是他的问题,所以在随后召开的复兴会中央会议当中,苏咏霖进行了自我检讨,向与会会员做了报告。
第894章 民情咨询室
针对这个问题,苏咏霖认为是自己的错。
他认为没能践行这两个原则是他的问题,他提出来了,却没有实行,以至于当前的地方和中央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政治问题。
但是好的原则的确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需要让大家真正理解。
这是之前的历史中从未出现过的情况,不能盲目拍脑瓜,说上马就上马,那也是不负责任。
所以苏咏霖决定从复兴会中央当中的复兴会内部事务开始,逐渐开始推广、践行民主集中的原则。
先从眼皮底下开始实行。
平时苏咏霖召开的复兴会中央会议的参与成员都是复兴会中央的高层干部,都有各自的职权和负责范围,于是苏咏霖定下了一个原则。
“从今往后,在整个复兴会中央的会议场上,所有关于复兴会内部建设的问题,都遵循一个少数服从多数、部分服从整体的原则,即每一个需要解决和执行的议题,都会由全体与会会员进行表决。
之前我们也就一些问题进行过个别表决,但是不成规矩,没有原则,那么从现在开始,这将成为我们的原则,细节上我们可以继续商定,但是原则上我觉得已经没什么可以继续商定的了。”
参加中央会议的会员们颇为惊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那么,就这个问题,开始我们的第一次表决,同意我这一建议的会员举手,不同意的会员不举手,只要超过三分之二多数会员表示支持,那么这个建议就将通过,成为正式的规章制度。”
苏咏霖举起了自己的手,表示自己同意。
与会会员们在一段沉默之后,纷纷跟着举起了自己的手。
他们习惯于听从苏咏霖的命令办事。
他们在复兴会内部都是有职务的,能够参加中央会议的也不是一般的会员,基本上都是中层向上的复兴会各组织干部。
但是他们都认为能够得到今天的地位、成就,是苏咏霖的功劳。
从一开始就是这样,苏咏霖说什么,他们就做什么,并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因为苏咏霖总是能够成功,总是能带着他们走向胜利,给他们带来偌大的成就感。
当这种成就感达到巅峰之后,他们便心甘情愿的奉苏咏霖为主,奉他为皇帝,听从他的号令,以他的号令为最高指导原则,不断前进。
而现在,苏咏霖忽然宣布要给他们一个自己决定事情的权利,凡事不再由自己乾纲独断,改由群体决策。
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意见和参与决策的权利。
理论上来说,只要反对者足够多,他们甚至可以推翻苏咏霖的决策,苏咏霖也无可奈何。
这个权利虽然是复兴会章程上写得清清楚楚的,但是现在颇有几分突如其来的感觉。
这种感觉很微妙。
苏咏霖在过去也是奉行乾纲独断原则的,什么事情都是他开个会做决定,和大家商量一下,咨询一下大家的意见,而大家往往没什么意见,所以开个会也就是走个流程,广而告之。
接下来就去执行就可以了。
反正进而对可以让大明变得越来越强,因为这是苏咏霖的决策。
而从现在开始,一切似乎不太一样了。
这个明显限制苏咏霖自己的权力的决策,苏咏霖自己带头表示认同,而会员们甚至不能确定这是苏咏霖真心实意的行为,还是钓鱼行为。
一阵沉默之后,监察部主任孔茂捷带头举手。
紧随其后,军务部副主任兼副总理的辛弃疾也举起了手。
再往后,组织部代理主任周翀也举起了手。
其他会员一看上级领导们都接二连三的举起了手,他们尽管颇为犹豫,但也依然举起了手——哪怕只是为了跟随苏咏霖的决定,他们也会举手。
全票通过,没有人反对。
“全票通过,这个决议可以执行了,这就是复兴会中央的意志,从今往后,对于中央的决策举手表决将成为咱们复兴会最大的原则之一,不可动摇。”
苏咏霖笑了笑,看了看坐在一旁的书记官。
“这是咱们复兴会非常有意义的第一次表决,务必要记录下来,不能偷懒啊。”
“喏!”
书记官连忙低头奋笔疾书,将这样一幕记录下来。
他或许不知道,他所记录下来的这个瞬间,对于整个复兴会乃至于整个大明国来说,都是意义深远的。
通过了这个决议之后,苏咏霖又立刻发起了第二项决议。
议题内容是在什么问题上可以执行过半数多数就通过决议,又在什么问题上需要执行三分之二多数的决议。
苏咏霖认为有些问题涵盖面比较小,不会因为半数对半数而产生剧烈的分歧,可以弥合,故而采用半数多数表决。
而有些问题涉及到军国大事,涵盖面太广,牵扯人群太多,半数表决法会引发剧烈争端,乃至于撕裂群众,故而采取三分之二多数法。
因为这次的表决仅仅涉及到复兴会内部的事情,所以也没有太多的议题需要讨论多数还是少数,于是一阵讨论之后,这个决议再次被全票通过。
事实上很多人还是懵懵的,没有理解苏咏霖这样做到底是为了什么。
这样做限制的是他自己的权力,是他自己乾纲独断决定一切的权力。
也是限于惯性,既然苏咏霖既然这样说了,他们就这样做了,跟着苏咏霖反正准没有错。
只有少数人不这样想。
比如辛弃疾,比如孔茂捷。
辛弃疾深思熟虑之后,才遵循本心举起了手。
孔茂捷则是非常高兴地举起了手,感觉当初他的选择是没有错的,他很高兴。
在他看来,这是苏咏霖实现自己的承诺的第一步,而在此之前,苏咏霖和一个正常的传统意义上的“明君”并没有什么区别。
第二个决议顺利通过之后,苏咏霖又发起了第三个动议。
涉及到复兴会的基层组织和复兴会的一些运作原则。
“因为这份报告的内容,让我意识到咱们的基层还是出了一些问题的,并不是没有贪污腐败就是万事大吉,这种只顾上级指令不顾农民实际情况的行为,一样非常严重。
而这件事情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我在问题考虑上的不周全,以及没有尽快推行我们应该做到的事情,这个方面,我已经检讨了,所以接下来我就提议解决方案。
我的解决方案是,我们不能关起门来做决策,必须要敞开门来听意见,我们所做的决策最终都将由民众来承受,他们是承受的主体,如果真心为了他们好,怎么能不听他们的意见呢?”
苏咏霖举起了手里的监察部调查报告,开口道:“然而这份报告上所体现出来的问题,就在于此,就在于某些基层官员已经习惯了关起门来做决策,而不倾听民众的意见。
如此一来,民众受到了侵犯,官员也将面临民众的反制,这对于我们大明朝来说是非常危险的,我们建立起来的根基就是千千万万的普通民众,他们反对我们,我们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苏咏霖的意见在与会会员群体中引起了一阵小小的议论。
孔茂捷随即举手表示要发言。
苏咏霖点了点头。
“我想问的是,如何做到不关起门来做决策呢?决策毕竟是需要从政经验来辅助的事情,民众的意见可能一人一个,完全不同,甚至互相对立,我们又该如何取舍呢?”
孔茂捷的问题引起了很多会员的赞同。
苏咏霖也点了点头。
“问得好,这是个好问题,这也是我要解答的部分,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这很正常,但是从大方向上来看,总能找到能符合最大部分人群利益的选项。
而且在我看来,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政策,就像是治理黄河,黄河泛滥的时候需要大修甚至改道,黄河平缓之后只要时常注意打点一下就可以,随着情况不同,政策需要随时调整。
这方面就要求我们必须时刻与民众保持最紧密的联系,我们需要民众每时每刻为我们提供最新的状况,再根据民众所提供的最新的状况调整我们的政策。
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政策在什么时候是最合适的,也需要知道这个政策从什么时候开始不那么合适了,到了需要调整的时候,否则,就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