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启明1158-第6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亲笔题字【树人书社】四个大字,作为每一家新开设的书社的招牌,旁边还要填上【大明国营】四个字,彰显书社的基本属性。
  那之后,苏咏霖用了半年,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从宫廷藏书中挑选出他认为比较有意义的书籍作为树人书社当中可以发售的书籍。
  其中就包括历朝历代的史书,不仅有官修史书,还有一些苏咏霖认为很有价值的私人修史书也被他选中。
  比如《英雄交争记》、《华阳国志》之类的私修史书,就在刊印发售的名单之中。
  除了史书,还有农业类书籍,地理类书籍,天文类书籍,数学类书籍,文学类书籍,以及一些志怪小说,如《搜神记》。
  除了这些,一些唐宋传奇小说也被苏咏霖收纳入刊印发售的名单之中,甚至与一些在传统上看来比较离经叛道的关乎爱情的小说也被苏咏霖列入名单之中准许公开刊印发售。
  因为在他看来,这些传奇小说大都有着反抗封建礼教的色彩,其鼓吹的自由恋爱、与家长对抗等等内容,很符合他的需求。
  他不会指望平民百姓全都大规模的转向学术化,取向瞬间都变得高雅起来。
  在他看来,就算全民都上了学,读了书,接受了足够的教育,可是大多数人还是会喜欢谈情说爱类别的、传统文化眼中的【低俗作品】。
  需要准入门槛的东西无论门槛多低,总会有人被拦住。
  但是符合人类天性追求的【低俗作品】不需要,所以这一类作品永远是最容易受欢迎的。
  将自己的目标隐藏在其中,然后推向民间,用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自己的新思想,或许对于广大民众来说,意义更大。
  不过传统小说说到底只有朴素的反抗观念,而要全面击垮束缚人心的封建礼教,全面反对地主、士绅等等存在,不仅需要官方通过教育的手段来实现,也需要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深入传播。
  所以苏咏霖在这几年间也构思了一些小说的内容。
  然后他写下大纲,请赵惜蕊主笔,用简单易懂的白话文形式将《白毛女》《半夜鸡叫》等故事用符合这个时代的背景呈现出来。
  不过当他阅读成品的时候,一点也不感到违和,相反,他觉得这一切莫名的熟悉。
  想了一会儿,他才想起来,这两个故事的大致内容,他居然都在南宋生活的时候亲眼见过,亲耳听过。
  什么叫艺术源于生活啊?
  苏咏霖不由得苦笑。
  在他的建议之下,赵惜蕊以笔名【昔心】的名义为这几篇小说署名,然后苏咏霖在复兴会内部传阅这几篇小说,得到了热烈的反响。
  这几篇小说从中都的复兴会中央传到了地方的一些复兴会部门,也传入军中,为军队里的士兵所知。
  最后不知道是何人带头,从四面八方朝着中都送来了很多信件,都是称赞中都复兴会的那位写出这些作品的作者的。
  很多人向作者表示感谢,说从这些作品里看到了曾经的自己,觉得十分心酸,说他把某些人物刻画得特别好,比如周扒皮和黄世仁这两个角色,真是坏的恰到好处。
  他们希望看到作者更多的优秀的作品,以告诫世人他们曾经遭受的苦难,永远都不可以忘怀。
  赵惜蕊读了这些读者们的来信,兴奋的脸都红了,紧紧攥着拳头,觉得自己找到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郎君说得对,就算不能上战场,一样可以干革命,除了慰问民众,我也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我可以写文章,让这些文章被更多人看到,让更多人知道郎君所做的事情是多么伟大!”


第934章 抢购《洪武政论》
  苏咏霖当时就感觉这样做很有意义。
  当他的政权取代旧有秩序的时候,不仅要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完成变革,在思想文化上也需要有足以抗衡旧时代的作品。
  洪武政论可以作为排头兵冲锋在前,但是也需要大量后继者用他们的笔触和端正的姿态向旧思想旧文化旧习俗发起进攻。
  他掌握权力,可以用权力打击那些人上人,但是权力的打击并不能最终解决问题。
  那么如果可以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潜移默化的教育他们,改变他们,抢占思想文化的高地,筑成坚固的防御阵地,那么,就一定可以取得极佳的战果。
  所以苏咏霖觉得自己除了做皇帝,做复兴会的主席,还能和赵惜蕊一起当作家。
  鲁迅意识到了做面对一个病人的医生不能拯救中国,所以他决定做整个中国的医生,把中国当做他的病人。
  苏咏霖觉得自己需要做的事情和当年的鲁迅没什么不同,很相似。
  刚刚开辟出局面的中原大地,尚未摆脱封建礼教的思想束缚,需要全新的力量的推动才能让他们摆脱旧思想的束缚,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新时代的居民。
  他活着的时候固然可以用无上的权威影响到每一个人,但是他死了之后就不能这样保证了。
  但是作为一个作家,他可以让自己的作品长久的维持影响力,代替他本人,和所有民众做近距离的接触。
  所以,伴随着树人书社在各地的选址、搭建、装修,苏咏霖也抽空和赵惜蕊一起写文章,把封建礼教束缚之下的人心和怪现象描述出来,原材料就是苏咏霖当年的个人笔记。
  那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资料库。
  除了批判,苏咏霖也更愿意创造一些旧时代的勇敢的反抗者。
  比如,他决定以辛弃疾和赵玉成为原型,创作一个地主士绅家族出身的大少爷因为接触了复兴会的思想之后与家族决裂的故事。
  他们接触了全新的思想,挣脱了束缚自己的牢笼,毁掉了地契,解放了佃户,和他们一起踏上了反抗旧势力的征程。
  只靠两个人发力,怎么写也写不过封建旧势力,所以苏咏霖还选择在复兴会内部公开自己在南宋经历的那一段岁月,将这些岁月和真实的情况公诸于众。
  让会员们观看、学习这部分内容,并且鼓励他们学习《白毛女》和《半夜鸡叫》,创造出类似的通俗白话文小说。
  他们可以直接投稿到苏咏霖在中都设立的树人书社总编辑部,交由他们审阅,优秀者发表自己的文章,并且得到润笔费,也就是稿酬。
  在他的发动之下,从洪武三年下半年开始,到洪武四年的二月,树人书社一共采用了三十六篇优秀的短篇或者中篇小说。
  这些小说将得到刊印和发表。
  于是在洪武四年的三月初一,除了苏咏霖耗费大量精力编撰的《洪武政论》第一卷 ,还有很多各类书籍包括小说集的集体出版。 
  因为是国营书社,且开设之前就有传闻说皇帝亲自撰写的文章也会在书社内向整个大明国发售,没有任何避讳。
  这可给人们好奇坏了。
  皇帝亲自撰写的书籍能给我们看?
  那一日,全国所有行省的树人书社全部开业,每个行省治所和州府治所所在地的树人书社门前和周围都是一样的人山人海,而且几乎所有人都是为了那本《洪武政论》而来的。
  仅仅是一日,甚至都不到一日,全国所有树人书社内部的《洪武政论》存货全部售空,整整一百万册全部售空。
  各书社紧急向中都总部传递消息,请求加印《洪武政论》,看这个架势,再来一百万册也能卖掉,再来二百万册说不定也能卖掉。
  三月初一,所有人都在抢购《洪武政论》,买到的人欣喜若狂,买不到的人十分颓丧。
  而与此同时,便有人开始施展钞能力,希望可以从买到的人的手里买下这本书。
  不过出乎意料的是,钞能力拥有者们所接触到的抢购到这本书的人只有极少数人选择了高价卖出自己抢购到的《洪武政论》,绝大多数都不愿意卖掉,而是想要第一时间阅读这本书。
  皇帝写的书,他们无论如何都想要第一时间阅读,就算要卖,那也是全部看完之后的事情。
  识字的人只想要一个人静静的阅读皇帝亲自撰写的书籍。
  而不识字或者识字不多的人也不愿意落于人后,他们以乡村农会为依托,集体抢购《洪武政论》。
  哪怕只能抢回来一本也是好的,就让村子里识字的指导员给大家好好讲讲这本书,讲讲他们的皇帝陛下到底写了些什么想要让他们知道。
  三月初一日往后,虽然没有《洪武政论》的补货,所以疯狂抢购的人们少了不少,不过还是有很多文化人选择来购买其他类型的书籍。
  他们惊喜的发现书社里几乎什么都有,除了各家典籍之外,还有数学天文地理等类别的书籍,还有历朝历代的官修史书、私修史书,还有一些有趣的传奇小说,可谓是包罗万象。
  而且这些书籍价格并不贵,苏咏霖只是想回收一个成本价,并且摊平书社经营成本,为未来书社的进一步扩张积累一些资金,所以书籍的价格相对而言比较便宜。
  价格最便宜的传奇小说连普通农家都能轻松购买,毫无压力。
  所以越是往后,越来越多的人都知道树人书社里不仅仅只有皇帝的著作,还有很多很多有价值的书籍,他们都可以购买和观看。
  于是打从这一天开始,树人书社里的生意就没有下来过,一直维持在一个相当火爆的状态之中。
  民间相当大的对于书籍的渴望被释放出来,且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满足。
  很多人来买书都不是一本一本的卖,而是直接带了车子过来,一车一车的买,所有类别的书都要买一套带回家,说是要收藏。
  遇到一些看的顺眼的书,甚至不是只买一册,而是要多买几册,说拿回去当礼品送人也不错,倍有面子。
  于是乎除了洪武政论,也有很多其他的书籍存量告急,需要紧急加印。
  而目前印刷局只有每个行省的树人书社分部才有,即使开足马力加班加点,短时间内都很难满足人们的购书欲望。


第935章 人皇的坦诚
  当然,书籍存量告急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随着时间推移和印刷局的全力运转,很快,人们购买廉价书籍的欲望就会得到满足,书籍市场也会趋于平稳。
  苏咏霖感觉最重要的,果然还是买到《洪武政论》之后整个民间对这本书的看法以及反响,还有就是对《白毛女》和《半夜鸡叫》等等故事性很强的小说是个什么反应。
  这一切需要时间去给予他回馈。
  与此同时,苏咏霖很好奇会不会有南宋方面的人购买他的书籍,并且带回南宋传播开来。
  他同样也很期待南宋方面对于这件事情的反应。
  《洪武政论》第一卷 在公开发售之前已经在复兴会内部进行了内部传阅,复兴会员们对这本书的了解还是很足够的。 
  尽管如此,在书籍发售的当天,还是有大量复兴会员前往当地的树人书社抢购《洪武政论》第一卷 。 
  他们觉得这本书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有学习意义,更有收藏价值,他们希望距离他们的领袖更近一点,他们会感觉到这本书的存在就是领袖在和他们面对面交谈。
  而对于广大民间读书人或者不识字的热心村民来说,这一点就更加明显了。
  苏咏霖写书用的都是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口气亲切,一上来的序言甚至是朋友之间轻松聊天式的口气,丝毫没有皇帝的感觉。
  一上来,苏咏霖就和他们打招呼,像是唠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