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启明1158-第6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手里攥着自己的嫁妆钱,还有一份可以保障生活的好工作,所以她们在这件事情上开始有了前所未有的底气。
  而对于这样的底气,家长们显然没有及时的适应,也没有及时的转变思维,固然有一些愿意顺从女儿想法的开明家长存在,也有那些不愿意放弃父权的老古板在。
  所以当地也发生过一些相关的纠纷。
  需要提及的是,苏咏霖一直都在推进人们的识字率水平,一直都在坚持扫盲行动。
  在各种利于扫盲的场合,比如军队、工场这种集中工作的场合,扫盲就显得更加高效,泰安州工场的工人们就成为了大明识字率最高的团体之一。
  男工如此,女工也如此,在教导人们识字这件事情上,苏咏霖是要求男女一致的。
  工人识字的效率明显比农民识字的效率要高,所以工场工人的识字率很快就超过了本地农民,成为本地最有文化的代表性团体之一。
  认了字,听了工场里的指导员宣讲了一些苏咏霖政论当中的理念,有了一些见识,手上还有钱,有了脱离家庭独自生活的经济基础和依仗,于是女工们开始渐渐有了自己的独立意识。
  这位叫肖翠的女工在工场内工作四年,从工作的第二年起就没有把钱交给那个喜欢喝酒的父亲了,而是自己攥在手里。
  为此,那个不称职的父亲还多次到工场里闹事,要肖翠把工钱给他去买酒喝,肖翠强撑勇气就是不给。
  父亲要打她,被肖翠的工友们拦下了,大家同仇敌忾骂走了她的父亲。
  从那之后肖翠就很少回家了,偶尔偷偷溜回家看看母亲和弟弟,塞点钱,然后就快速返回工场,在工场的工人集体宿舍内生活。
  许是感觉到了自己权威的丧失,让那个酗酒的父亲非常不愉快。
  又因为实在是缺钱买酒喝,于是这个家伙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决定把肖翠许给自己喝酒欠钱的人家,债务则一笔勾销,还能额外得一笔钱。
  面对这种事情,肖翠当然坚决不认同,她感觉自己受到了极大的侮辱,她极力反抗,就是不嫁,不管对方来闹腾多少次,就是不嫁。
  她绝不允许自己被酗酒的父亲当做物件卖掉。
  工友们很支持肖翠的反抗行为,也同仇敌忾起来,每一次他们来闹事,都集合起来把他们赶走,保护肖翠,或许同时也是在保护自己的自主权利。
  看完了这份报告之后,苏咏霖认为民众的觉醒来之不易,自己有必要让这种觉醒维持下去,并且生根发芽,成长起来。
  对封建思想框架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父权的打击和取缔,是完成社会变革的重要步骤,是铲除旧思想的重要战争,他绝对不会心慈手软。
  于是在提出设立戏剧团、接纳女子进入复兴会的建议的同时,他把这件事情告诉了与会的复兴会员们,并且旗帜鲜明的站在了肖翠的立场上,表示对她的支持。
  “肖翠之父的行为是一种典型的旧思维,充满了对子女的压迫和剥削的行径,是儒教思想之中强权父权的直接体现!是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反对的一种行为!
  把生儿育女当做是生产投资,把他们当做是免费劳动力,对待儿子,因为涉及到养老和继承,稍显温情,对待女儿,则是如同泼出去的水,相当冷酷,这样的事情绝非个例!”
  苏咏霖一拍桌子,怒道:“只是这一次这件事情发生在了我们的工场之中,所以才被我们注意到,否则,这样的事情到底还要多久才能被知道?如同这样的事情,诸君不认为肖翠是勇敢的吗?”
  说老实话,移风易俗比政治改革要更难一些。
  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苏咏霖着眼于政治、军事改革,对于影响更大的经济和民生问题尚未发力,就更没有谈论关于女子的话题了。
  苏咏霖不提,其他人也就没当回事,继承了一直以来的惯例,做官也好,当兵也好,加入复兴会也罢,都是男子的事情。
  直到苏咏霖把女子也可以加入复兴会这件事情说出来的时候,他们才发现,原来大明社会的改变真的很多很多。
  不知不觉间,随着朝廷设置在各地的手工工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多的招募女子进去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居然已经出现了那么多女子反抗父亲的情况。
  而这些,他们居然不知道。
  苏咏霖沉默了一阵子,看着他们都没有什么动静,便叹了口气。
  “所以我说,我们不能自绝于民间,不能因为从民间走过来就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了,我们有很多事情都是不懂的,我设置了民情咨询室,这是让民众主动走来和我们交谈。
  可是如果有些人无法主动走来和我们交谈,那又该怎么办呢?那便只有我们主动走过去和他们交谈,向他们询问真实的情况,如此,才能更加深入的了解民间发生的事情。
  就好比这件事情,我和你们一样,要不是这份报告,我根本就不知道,也不会意识到明律当中有这样的问题存在,并且会引发此等恶劣的事件,贻笑大方!”
  苏咏霖说完,辛弃疾开始发言。
  “然而正如同您说的,之前我们都没有考虑过这一点,千百年来,朝廷也未曾干涉过民间嫁娶之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是一直以来民间所奉行的规矩……该如何更改呢?”


第942章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对于辛弃疾有此问,苏咏霖并不觉得奇怪。
  应该说新的思想和旧的习惯在当下来说还是会共存一阵的。
  它们绝不会主动退出历史舞台,一定要经过一番垂死挣扎甚至是反扑之后,耗尽全部的力量,才会极为不甘心的被扫进历史的尘埃里。
  直到旧的习惯彻底被淘汰之前,它都会不断的和新思想展开争锋,争夺主导权。
  一方面是新的思想需要时间进入人们的心中,一方面是旧权力的掌控者不愿意放开这种主导权力。
  苏咏霖对此思虑良久。
  “我的意思是,过往的朝廷并非没有对民间嫁娶之事做出干涉,就好比故宋曾规定,女子十五不出嫁,官府就要强制介入使其出嫁,这难道不是一种对民间嫁娶之事的干涉吗?
  我想的是,肖翠之父的这种行为明显是不对的,是错误的,是把肖翠当做一件物品而不是一个人在看待,这是丑陋的旧思维,必须要予以罢黜、取缔,有谁反对?反对的举手。”
  苏咏霖扫视全场。
  没人举手。
  “没人反对的话,那我就要提出我的建议了,我的建议是,在明律当中填上一条,婚姻嫁娶之事,父母应当充分考虑子女的意见,如子女坚决反对,则父母不可强迫,官府对此应该表示支持。”
  因为这件事情不属于复兴会内部的事情,原则上是苏咏霖可以以皇帝权威乾纲独断的事情。
  但是苏咏霖希望的是大家达成统一的共识,以便于完成从上到下和从下到上的双向奔赴。
  民间有了这种独立自主精神的萌芽,官方应当予以认同并且支持,以此实现社会思潮的变革。
  这种事情只靠皇帝的权威是不能长久的,所以苏咏霖希望得到复兴会员们的支持,要在复兴会员内部首先达成统一共识,再借由复兴会对大明基层的影响力,逐渐将这种新思维引入民间。
  如此才能更好更快的推动新思维取代旧思想。
  不过很显然,对于苏咏霖提出的这个建议,与会会员们多有顾虑。
  “若只是单独个例,当然好处理,但是若是将律法进行修改,牵扯面就太大了,此举是否应当谨慎思考呢?”
  担任大理寺卿的蒋成月提出了自己的忧虑:“民间婚姻嫁娶之事,自有多年来形成的风俗,且深入人心,没有人觉得不好,朝廷骤然间更改规定,是否会引起民间大规模的不满呢?届时闹腾起来,恐永无宁日。”
  蒋成月的担忧也是在场大部分人的担忧,包括辛弃疾在内,也都点头,对于这一点保持担忧。
  看到这样的场面,苏咏霖就知道他们身上的枷锁还没有全部解开。
  长久以来的风俗给他们带来的影响真的非常大,以至于他们的政治思维转变之后,日常思维还没有及时转变,半边身子还留在旧时代。
  这也是自己过于强调政治问题而忽略了民俗问题的失误所在。
  苏咏霖感觉这是自己的问题。
  不过还好,自己还年轻,对局势的掌控也足够,有足够的时间调整政策。
  “我还是那句话,从来如此,便对吗?上等人对咱们的压迫从来如此,现在不也一样被咱们推翻了、砸碎了?他们是对的吗?”
  一句话,就堵住了很多人的嘴,让他们无言以对。
  确实,这是真的,如果从来如此便是对的,那么他们的反抗也就毫无意义了。
  只是过去涉及到自身被压迫,反抗的动力自然更强大一些,可现在涉及到的是自身的权力被剥夺,他们也就有所顾虑了。
  随着明国的建立和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跟着苏咏霖起兵打仗建功立业的人们都增长了年岁,得到了安稳的生活,所以也逐渐娶妻生子,过上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
  很多人已经完成了从人子到丈夫、父亲的角色的转变,而现在苏咏霖也正好决定对这一块区域发起变革,牵扯很广。
  很多人不由自主的就有点担心自己的未来,还有一些家庭关系之类的。
  然而苏咏霖强大的权威也是他们所不能、不敢反抗的,所以当苏咏霖提出这个在理智上和思想上没有什么问题的建议的时候,他们才会在感性上感到犹豫不决。
  第一个表态支持的人还是孔茂捷,他一如既往地支持苏咏霖的提案,哪怕他的一双儿女也在年前刚刚诞生。
  “我以为这样做是很有意义的,泰安州发生的事情在我看来是一件很值得鼓励的事情,肖翠之父根本不配做一个父亲,他就是禽兽……不,他连禽兽都不如!
  虎毒尚且不食子,他却为了喝酒,甘愿把女儿卖给人家,看上去像是婚姻嫁娶,殊不知那户人家把肖翠接回家里,又会如何对待这个偿债的女子?他这样做,和烹饪儿子献给国君的易牙有何区别?”
  孔茂捷所说的句句在理,在场众人没有谁可以反驳的。
  一开始较为犹豫的辛弃疾思来想去,叹了口气,也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其实我并不反对严惩肖翠之父这种做法,此人之作为,确实不配为人父,我所担忧的,不过是民间长久以来的习俗逢此骤变,会不会出现一些我们难以预料的乱局呢?”
  “比如?”
  孔茂捷接替了苏咏霖,成为了主力输出手。
  辛弃疾摊开双手。
  “比如父母和子女之间产生矛盾,以及随之造成的民间嫁娶困难等等,这些不都是可能出现的问题吗?”
  苏咏霖不承认这种说法,他加入了讨论。
  “幼安,这种问题从来都是存在的,只是儒家讲究的忠孝节义以强制的道德压力将这种一直存在的问题掩盖了,掩盖,并不代表从未存在。
  相反,掩盖的越久,最后掩无可掩的时候,就会总爆发,总爆发会非常恐怖,所以与其被动爆发,不如主动解开,我们应该主动面对,而不是回避。”
  辛弃疾张张嘴,忽然感觉自己无法反驳苏咏霖的论点。
  思来想去,他只能低下头,承认了自己无言以对。
  “您说的是,我没有意见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