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启明1158-第6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随着首相叶义问的明确答复,所有人的心都沉沉坠地,暗叫一声不好。
  真的。
  经过朝廷的调查取证和实地走访,已经基本上确定了苏咏霖所言的真实性,也确定了这本书的真实性。
  真的是苏咏霖所写,其他的一切也都是真的。
  骗百姓是正常的,但是朝廷没必要骗自己的官僚,因为他们都是命运共同体。
  朝廷调出了卷宗,确认了苏定光和孙元起的存在与死亡,确定了两人的身份籍贯,并且实地走访他们的家族聚居地,在那里找到了更加确切的证据证明他们存在过。
  至于苏定光贩卖私盐和苏咏霖杀死孙元起的事情,也基本上得到了证实,一桩多年悬案也终于得到了解答。
  明国开国皇帝苏咏霖,是出生在宋国的宋人,且祖父还是官员,父亲还是取得过功名的读书人,只是一家子不思回报朝廷,居然贩卖私盐,公然犯罪,后面还杀了朝廷命官,北上山东,最后……
  还做了皇帝,开国皇帝,还和大宋干了一仗,把大宋干趴下了,认了怂,喊了爸爸。
  朝廷官吏们陷入了一阵极为尴尬的情绪之中。
  一方面,他们很想把苏咏霖称作叛徒和背主之贼,但是现在人家身份摆在那边,是大宋宗主国的皇帝,大宋皇帝登基继位还要人家来册封,你说人家是叛徒、背主之贼,好像不那么妥当。
  而且真要这么喊了,怕是明天明军就要南下临安来找他们算账了。
  两国实力并不对等,大宋给人家打的满头包,现在根本不敢和明国做对,正在装鹌鹑,结果忽然得知了对方皇帝原来曾经是自己人。
  自己人要反过来毁灭自己?
  苏咏霖的脑回路和行动轨迹让几乎每一个人都无法理解。
  比如叶义问,就根本不能理解苏咏霖到底是怎么想的。
  其他的暂且不说,叶义问主要不能理解苏咏霖到底是怎么在二十岁不到的时候就能窥破如此的政治秘辛,并且把国家政治规制理解到这个程度。
  就因为同情百姓,所以就能自主窥破他们讳莫如深的政治奥秘吗?就能一眼看出整个宋国政治运行的基本逻辑吗?
  还是说……是他祖父的功劳?
  不对,他祖父不过是个四品官,根本不曾接触过中央政权的运转,也没有接触过真正的高层政治,很显然只有高层才能明白的事情,他祖父怎么会明白?
  他祖父真要明白了,也不可能仅仅只是一个州刺史才是。
  既然如此,那么苏咏霖又怎么能在十几岁的时候就把这一切洞察的一清二楚。
  这个什么矛盾论,什么南宋内部矛盾小于金国内部矛盾,所以在金国造反成功的概率比较大的结论在叶义问看来完全是天方夜谭,根本不能想象苏咏霖是怎么凭借这样的一点分析就决定北上山东造反了。
  可偏偏他成功了,大成功了。
  他夺回了中原,建立了明国,做了皇帝,拥有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这支武装力量支持着他在明国大搞特搞,不仅没有把明国搞废掉,反而让明国越来越强。
  南宋内乱不断,明国却始终安稳,没有爆发内乱,或者说内乱都被苏咏霖用铁腕手段镇压掉了。
  在此基础之上,明国越发强盛,越发有了天下霸主的样子。
  叶义问感到莫名的心惊胆战。
  他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如果明国继续强盛,强盛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并且继续压着南宋发展,那岂不就证明了苏咏霖书中所写的一切都是真的?
  他没有按照传统模式治理明国,但是明国也没有灭亡,反而越来越强,越来越好。
  他的国家没有儒生,明国的官方思想也不是儒学,没有按照大家熟悉的方式治理国家,可是却发展的那么好,没有人饿死,没有人受冻,还有那么强大的军事力量。
  那苏咏霖的歪理邪说、罢黜儒家镇压儒生的行为,难道都是对的?
  所以儒家思想并不是唯一适合的政治思想?
  他们不应该拥有垄断的地位和权力?
  叶义问十分恐慌,他觉得这个事实一旦被人意识到,被人广泛察觉到,将会对南宋现行体制造成无比巨大的冲击,对儒家学派造成巨大的影响,每一个既得利益者都会有受到损失的风险。
  这可不行啊!
  于是叶义问立刻以首相的身份传达自己的希望。
  他希望朝廷各官署乃至于每一个朝廷官吏都不得谈论苏咏霖《洪武政论》相关内容,就当它不存在,从没见到过,一切照旧,什么都不要提起。
  剩下的一切,等皇帝赵昚病情转好、醒过来之后再做商议。
  叶义问希望大家一起做鸵鸟,把脑袋埋进沙坑里,这样就不会有他们不愿意看到的、听到的事情发生了。
  然而他的命令能传达下去,能堵住人的嘴巴,却堵不住人们那活泛的心思。
  南宋官僚们普遍比民间更加深入透彻的了解了洪武政论当中的内容,不仅了解苏咏霖对线赵匡胤的内容,也知道苏咏霖是怎么阐述南宋罪恶体制和自己引导的新体制的。
  他在书中【满怀恶意】的对比了南宋和明国之间巨大的事实差距,引导人们思考两种体制的不同和呈现出来的具体效果。
  大家都不是傻子,自己都看得出来的东西,没必要遮遮掩掩。
  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都会非常直观的体现出来,只要人不傻,自然能够发现其中端倪。
  而且能当官的,都是体制中的精英,个个都比一般人要聪明,叶义问这种行为在他们看来没什么意义,反而颇有些自欺欺人的味道。
  他们公开可以不讨论,私底下,就难说了。
  私下里三五好友聚在一起喝喝酒,聊聊天,这话题想不扯到这方面都难。
  比如陆游和他的朋友韩元吉,在一起喝酒小聚的时候,那聊得东西可多了去了。


第956章 明国就是下一个暴秦
  和几乎所有南宋官僚一样,这几个月的时间里,陆游和韩元吉两人都已经通过各自的渠道完整的读完了《洪武政论》第一卷 。 
  陆游读了五遍,韩元吉读了三遍。
  然后彼此带着满腹心事私下里相约喝酒,聚在一起之后,相见无言。
  好一阵子之后,陆游才缓缓开口。
  “万万想不到,咱们畏之如虎的明皇,居然是自己人。”
  韩元吉闻言,苦笑出声。
  “别这样说,务观,他可从没把我们看做他的自己人,他甚至已经不是宋人了,他是明国皇帝,大名鼎鼎的人皇,是亲笔写下灭宋之言,甚至扬言要把我们赶尽杀绝的存在啊。”
  “赶尽杀绝……”
  陆游看了看韩元吉,又把目光投向了窗外,好一会儿才低声道:“无咎,你说,明国那些已经被苏咏霖赶尽杀绝的那些人,真的是无辜的吗?”
  韩元吉闻言一愣,而后愕然地看了看陆游。
  “务观,你……你不会觉得苏咏霖说的是对的吧?”
  “我……我没有认同他的意思,我只是想,我们实事求是的讨论一下,被他赶尽杀绝的那些人,真的是无辜的吗?真的是干净的吗?”
  陆游看着韩元吉,缓缓道:“这些日子,我听了一些同僚私下里的言论,他们都说苏咏霖是个杀人魔,嗜血如狂。
  他为了杀人,居然自己弄出来一套歪理邪说,把自己的行为变得十分合理,好迷惑人心,方便他继续杀人。
  可是我怎么看,都不觉得苏咏霖是个杀人魔,他如果是个纯粹的杀人魔,又怎么能在山东起事,一穷二白的情况下拉起一支军队,最终还推翻了金国?
  中原百姓都是瞎子吗?一个杀人如麻的人,一个对他们毫无帮助的人,他们怎么会拥护他成为明国皇帝呢?无咎,我想不通。”
  韩元吉望着陆游犹豫的面色,也沉默了好一会儿。
  而后是一阵长叹,似乎无法隐瞒自己心中所想,也想要把心中所想一吐为快。
  “其他人我不知道,但是我年幼时,确实曾亲眼目睹家中恶仆殴打佃户,我当时想要制止,但是父亲阻止了我,说,佃户犯错了,必须要打,不打,不长记性,和我一样,我犯了错也要打,所以没什么不好的。”
  “那应该不是同一种打吧?”
  陆游幽幽说道。
  “对,我也是那样想的,我只是被戒尺打手心,就已经很疼了,但是那个佃户……被踢倒在地狠狠地用脚踢打,都吐血了……一定更疼吧?”
  陆游沉默片刻,开口道:“所以苏咏霖所说的他所看到的,都是真的,对吧?”
  “……”
  韩元吉不知道该怎么说,所以干脆就不说话了。
  他不想承认。
  这种心理其实很多官员都有,不想承认,但是却清楚地知道这是真的,苏咏霖所写的一切,他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真的。
  百姓的苦难,全都是真的。
  只是他们不能接受他们所无视、习以为常的事情,在苏咏霖眼中成为了他们这群【上等人】的原罪,成了他们必须为此付出代价的缘由。
  饿死几个老百姓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古往今来饿死的人还少了?
  所有人都不在意,那些厉害的君王也不曾在意过,号称千古一帝的帝王都不曾在意过,怎么偏偏你就那么在意?
  凭什么他们非要吃饱肚子?
  凭什么他们就不能饿死?
  谁规定一定要让他们都吃饱肚子才算是好皇帝?才算是成功的体制?
  你不仅在意,还想着推翻这一切,结束这一切,把我们大家一起扫到垃圾堆里去,这谁受得了?
  就算如此,你凭什么断言我们都要死?凭什么觉得我们都是冷血残暴之人、就一定对百姓的苦难熟视无睹?
  我也很难过啊你知不知道?
  一念及此,韩元吉心中油然而生一股怒火。
  “只是我还是不能接受,他凭什么说我们从没有做过什么好事?吾辈为民请命之时,他看到了?吾辈拼着脑袋上的乌纱帽据理力争之时,他看到了?
  他没看到!他什么都没有看到!他不知道吾辈为民请命的时候是怀着怎样的决然!那也是要冒着风险的!他凭什么说我罪恶滔天?!”
  陆游看着愤怒的韩元吉,长叹一声。
  “话是这样说,但是……吾辈什么都没有办成,不是吗?”
  韩元吉一愣,愕然看向陆游。
  “咱们虽然据理力争,为民请命,可意见终究没有被采纳,然后……便没有然后了,不是吗?”
  陆游苦笑道:“无咎,我这才注意到,原来我们为民请命,只请了一次,没有下文之后,便也没有了再次请命。
  这样做,真的能挽救他们的性命吗?这样做,真的对他们有意义吗?他们需要的是粮食,是盐,是少一些的赋税,是仁政,而吾辈,真的办到了吗?”
  韩元吉哑口无言。
  但是他低下头思考了一会儿,便摇了摇头,走到陆游面前,伸手拍了拍陆游的肩膀。
  “务观,我知道你一向心善,但这是大是大非的问题,绝非小事,苏咏霖的所作所为,已经是千古未有之变局,他罢黜儒学,毁灭孔氏,所作所为较之秦始皇焚书坑儒更加恐怖。
  秦国的下场吾辈都是清楚的,明国罢黜儒学,其必然是下一个暴秦,它自己必将毁灭,但是毁灭之前,它也能灭六国,所以大宋面临巨大的危险,吾辈面临巨大的变故,此时此刻,不是心软之时,而是危急存亡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