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启明1158-第7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这一次可是现场支付,绝不拖延!
  火炮的恐怖威胁他们不怕了。
  城墙上的死亡威胁也值得商榷了。
  虽然腿肚子还有点发软,但是一看到整箱整箱的黄澄澄的铜钱,宋军士兵们的腿肚子也没那么软了,手上也有劲儿了。
  他们一心念着【五百文钱、五百文钱】,仿佛立刻就能从心底里提炼出力量,这股力量足以支撑着他们顶住对明军火器的恐惧,登城反击。
  只要打一发,发射一次,就是临安百姓五天的收入,打六次,就是全大宋生活水平最高、薪资最高的临安城百姓一个月的收入,基本上也是一个家庭一个月的开销。
  对于大头兵们来说,这种诱惑是难以抗拒的。
  那么多钱,顶的上多长时间的兵饷了?
  那么好的机会,难道就要放过?
  打啊!为什么不打?
  于是城内宋军开始反击。


第1054章 他们被逼着走向自己的命运
  正好这个时候处于明军第三轮炮弹发射的间隙,城头宋军抓住这个机会就开始反击。
  他们喊着口号,耗尽全身的力量给三弓床弩上劲儿,然后用大锤狠狠地砸下去,击发床弩,巨大的弩箭呼啸而出。
  投石机组那边也差不多,一群人使出吃奶的劲儿齐声高喝,一齐拽着绳索拼命下拉,将沉重的石块或引燃的火器扔了出去,让它们在空中自由的飞翔。
  床弩发射出大箭,投石机扔出了巨大的石块和点燃的火器,宋军的反击看起来声势浩大。
  随着他们的勇猛还击,周本元也开始兑现自己的诺言,完成一次射击,五百文钱直接奉上,当场数钱给你,绝不拖延。
  士兵们拿到钱之后立刻收起来,兴奋地涨红了脸,立刻开始进行下一次射击的准备,每一个人都开心的和过年收到大额压岁钱红包的孩子一样,开心极了。
  因为开心,他们的动作也很快,非常快,效率也大大提高,在明军进行射击准备的时候,他们已经做好了再次发射的准备。
  然后一齐大吼着把大箭、石块发射出去。
  接着就目光灼灼的看着正在数钱的小吏们,盯着他们手上的钱,眼里、脑子里全都是钱,没了其他的东西。
  因为这种激励,宋军的反击开始变得犀利起来,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投石机根本没办法把石块和点燃的火球扔到到明军所在的位置上,直接就坠落在半路上,没意义。
  床弩倒是有点意思,居高临下飞的挺远。
  但问题在于床弩压根儿没法瞄准,能否打中全凭运气,所以它的主要用途是用来射击城墙钉在城墙上给登城士兵提供落脚点的,次要用途才是远程打击。
  七八支两米多长的大箭呼啸射出,然后在空中不断的偏移原来的方向,最后的确接近了明军所在的方位,但是位置已经偏到了姥姥家,最后超低空飞行、坠地。
  不说是毫无意义吧,也能算是白费心机。
  然而这对于明军还是有点意义的。
  明军方面则通过这一次的射击发现了宋军的远程火力点,发现城头宋军正在进行反击,于是炮组观测手拿着千里眼不停观测,同时进行简单的数学测算。
  火炮位置距离樊城城墙约一百五十丈余……
  樊城城墙高约二丈余……
  城墙墙面宽约二丈余……
  大将军炮炮口自平射抬高炮口一度约提升射程……
  苏咏霖为了增加火炮射击的精确程度,为了让弹道计算的数学模型更加精准,遂引入了角度和坐标系的概念,传授坐标系知识给计吏们的同时,还亲自动手做了一个量角器。
  他用依稀还能记住的数学计算方式刻画出了角度的存在,将这个概念传授给了朝中计吏们,随后由计吏们将角度和坐标系带入了火炮射击的数学计算模型当中。
  计吏们由此如获至宝,感觉自己洞察了火炮射击的奥妙所在。
  他们在中都的实验基地对火炮发射的一些列数据进行了测算和记录。
  对发射火药的重量和炮弹射程之间的关系也做了大量的测算。
  对炮口抬高所造成的的射程改变也做了大量的测算,并且记录。
  整个火炮发射的相关数据被他们汇总记录成了一套表格,经过大量试射和数据记录测算,以及照门、准星概念的引入,明军炮组逐渐对火炮发射有了科学概念。
  甚至于不同种类火炮和不同重量的炮弹所需要的发射火药的重量都被计算出来,于是明军火炮的发射火药都是在专业车间进行定装制作,专人称重,尽量减少误差,直接送到炮组手上。
  炮组还设置了专业的观测手,手持千里眼,会在战前对各项数据进行测算,进行大概的预估,引导发射,使得火炮的射击精度大大提升。
  每一次发射过后他们也会观测射击结果,然后对接下来的发射进行发射位置和发射角度的调整。
  炮组其他成员则负责将火炮调整到观测手所认为的最佳位置,然后发射。
  这一系列的流程下来,可以说是相当的讲究科学了,算是达到了滑膛时代的前膛炮发射科学流程的巅峰。
  最开始,连制作火炮的工匠们都只认为炮手是一个需要勇气的兵种,只要有勇气就能做炮手。
  可后来大家都发现了,炮手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还有数学知识。
  搞不懂数学的人是没办法做一个好炮手的,哪怕是一个负责引燃发射药的炮组成员,也要有一定的数学知识储备,否则观测手忽然受伤了不能指引发射了怎么办?
  事实上明军炮手的培养就是在往这个方向发展。
  明军炮手培养的方略已经进展到了需要对炮手进行较为系统的数学教育的地步,对关于火炮的一系列当前已知的数学知识都要全部传授,让炮手掌握,还要考试。
  考试不通过,不能成为炮手。
  花费大心思大价钱培养出来炮手的成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在当前的襄樊战场上,每一次发射之后,炮组的专业观测手们都会通过观测和计算将射击角度和射击位置略作调整,使得下一次的射击能够更加精确的破坏宋军城墙。
  城墙上出现宋军反击的时候,观测手们也能通过计算调整射击角度和方位,对城墙上还能进行打击的床子弩和投石机进行攻击。
  倒不是说真的能够精准到什么地步,只能说在有效射程内,尽可能的将射击精准度提高。
  数学概念的引入让明军火炮组拥有了超越时代的科学理念,对于火炮发射也不再是打到哪里算哪里,而是竭尽所能控制火炮发射的方位,提高每一发炮弹的战争价值。
  在这样的理念武装下的火炮组,确确实实是固定城池的噩梦。
  于是第三轮炮击开始了。
  轰鸣声中,宋军指挥官们惊恐地发现明军的炮弹较为精准的轰击在了城楼面上,对城楼面上正在射击的床弩机组和投石机组造成了可怕的打击。
  一颗铁弹骤然砸落,把投石机和床子弩砸碎的同时,也把宋军士兵砸成了肉沫,城楼面上血肉横飞鲜血四溅,士兵们惊恐的嚎叫着,到处奔逃寻找掩体。
  有些被吓疯的慌不择路,直接翻越城墙,从七八米高的城楼上摔了下去,顿时摔死。
  城楼上一片混乱,很多宋军士兵被砸死、震飞,城楼面上一片狼藉,顿时看不到几个还能站着的幸运儿。
  这一轮炮击对宋军的打击非常大,周本元之后不断下令提升赏钱,只要敢上去还击,直接赏钱。
  赏钱数量从五百文钱提高到了一千文钱,直接一贯钱了,但还是没人愿意上去,周本元急了,什么也不管了,立刻开杀。
  他现在的形象可谓是一手大砍刀一手拿铜钱,一边砍脑壳,一边大撒币。
  “上城楼发矢者,赏!退避怯战不敢上前者,杀!”
  他命令亲兵们杀死了三十多个崩溃的逃兵,又搬出一箱一箱的铜钱,强行逼迫其余宋军上城楼发起反击。
  宋军士兵们只能一边哭泣一边上城楼,被逼着走向自己的命运。
  城楼下的宋军士兵也并不轻松,因为他人的现在就是他们的未来,他们只是还没轮到罢了。
  悲痛恐惧的情绪在军中蔓延开来。
  可是他们对此无能为力,因为他们只是大头兵,是最低贱的人,而强迫他们的是将军,是军官,是能决定他们生死的人。


第1055章 南宋朝廷只会比他们更慌
  宋军士兵被逼着成为敢死队的同时,观测手们对炮击樊城的计算让张越景大开眼界。
  当他靠着千里眼发现第三轮炮击的炮弹对樊城城楼面上造成了大规模精准打击的时候,大为赞叹。
  “这些炮手都干得漂亮啊!打得真准!哈哈!这样下去要不了多久这些守城的混蛋就该不敢在城楼上守城了!哈哈哈哈哈哈!”
  何飞虎不无骄傲的笑道:“那是自然,咱们的炮手可都是千锤百炼出来的高手,尤其是那些观测手,我都没他们会指挥炮击,把一切交给他们就可以了。”
  张越景笑眯眯的点了点头。
  “如此一来,就该等着他们自己崩溃了……对了,破敌军应该也快了吧?破敌军再一抵达,直接就能包围襄阳城,到时候,何指挥使,你直接调一些火炮去帮助他们扫平襄阳城外围的军寨,如何?”
  “责无旁贷。”
  何飞虎没有犹豫。
  两人商量的档口,破敌军正将陈乔山率领破敌军三万士兵已经攻破了柜门关,正在向襄阳城疾驰猛进。
  之前的一段时间他们攻克了枣阳,顺着水流来到了柜门关,轻松突袭拿下了柜门关,全军向襄阳挺进。
  四月初八日下午,陈乔山率领破敌军主力抵达了襄阳城东南,并且快速对襄阳城的南、东、西三面实施包围。
  和樊城一样,破敌军将襄阳城包围,与攻击樊城的张越景陷阵军隔着汉水相望。
  他很快派人联系了张越景,把自己成功到位的消息告知。
  张越景接到消息之后,立刻安排何飞虎调派大将军炮组五个、车骑将军炮组十五个和一千人的火枪方阵前往破敌军中,开始帮助破敌军拆军寨。
  一点点拆,不着急,慢慢磨。
  明军目前主要还是以樊城为率先攻取的对象,襄阳城因为比樊城更加坚固,更难对付,所以稍稍往后一些。
  而且就算能攻破襄阳城,在宋军主力抵达支援以前,张越景也不打算攻破襄阳。
  他要给襄阳保存一线生机,围点打援,把宋军主力消灭掉,以此赫赫战功,说不定能直接迫降襄阳,不需要用太多的力气破坏襄阳就能获得这座坚固的城池。
  陈乔山领下了命令,接到了神机营炮组,然后按照既定计划开始对襄阳城外的宋军军寨发起进攻。
  慢慢来,一点一点来,不着急。
  你们要是不出兵进攻,我就慢慢磨。
  你们要是主动出兵进攻,我就与你们对抗。
  襄阳城外宋军军寨内的士兵在此时此刻还没有开始撤退,因为王彦对于是否要全面收缩兵力还有疑虑。
  只是周本元受不了巨大的损失,所以强行收回兵力,王彦对此不支持,也没反对。
  他想着襄阳现在还安全,直接就那么干脆的放弃了外围的军寨防线是不是太懦弱了?
  是不是还有其他的破局之法呢?
  他思来想去,想不到办法,却也下不了决心干脆彻底的放弃自己苦苦经营的军寨防线。
  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