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启明1158-第7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伙半死,连连说着【此非儒臣待遇】,然后赶快称病,闭门不出。
  这种行为看的赵昚又是生气又是好笑又是心寒。
  什么是儒臣待遇?
  何为儒臣待遇?
  我怎么没听说过也不懂啊?
  再有人敢逼逼,我直接把你们绑起来丢到前线去作战,看你们还能不能用嘴炮退敌!
  赵昚做出这样的表态之后,满朝言官都熄火了,生怕被皇帝派到战场上送死,然后赵昚便确定了一件事情。
  关键时刻,愿意为他而死的人很少,想要苟活的人很多,哪怕他们都知道明国政策,知道苏咏霖的残暴,但是大敌当前之际,他们依然不敢奋力一搏拼死一战。
  他们根本没有那个勇气,宁愿苟活,也不要死。
  他的大宋王朝,或许就会因为这样的人太多而最终走向覆亡也说不定。


第1106章 老爷们可不当韭菜
  面对目前的严峻问题,新的决策班子不断地商议着可能解决问题的办法。
  他们首先就决定紧急动员临安兵马和周边壮丁,让壮丁参军组成临时军队应付困局,加固城墙,拓宽护城河,积蓄粮秣等等。
  他们必须要随时准备着明军可能到来的南侵临安——第一次明宋战争的经验不得不注意起来。
  万一明军想要覆灭南宋,直接杀过来要南宋的命,他们至少要在临安进行抵抗,并且保证不犯当年开封城内的愚蠢错误。
  动员军队是大事,组建军队更是花大价钱的事情,但是相比于之前群臣自掏腰包给皇帝组建军队的事情,这一次面临着国库同样的空虚,愿意拿钱出来的人却少了很多。
  很多上一次掏了很多钱的官员这一次一毛不拔,或许只是象征性的捐个几十贯钱意思意思。
  什么意思?这是什么意思?
  觉得大宋不行了?
  觉得大宋不能长久了所以你们要开始为自己谋划了是不是?
  还是说你们觉得我这个皇帝做不长久了,所以根本不打算听我的命令了?!
  赵昚狂怒,愤怒之下甚至差点就下命令要拷打群臣,从他们家里掏钱出来,当然最终这个命令被陈俊卿拦下来了。
  “陛下,国家危难之际,同舟共济才是长久之道,陛下万万不能做此等事情,引得群臣震恐啊!陛下三思啊!”
  赵昚信任这个愿意为自己而死的陈俊卿,但是心中怒火却不能遏制。
  “早知今日,我就应该学苏咏霖,把这些贪官污吏全都杀死,把他们的家产全都掏出来招募军队,那我就能招募二十万三十万甚至是四十万的军队,堆人数也能把明军堆死!而不是在这种时候还要在这里发怒!”
  赵昚十分愤怒,也十分痛苦,他知道自己最应该怎么做,却因为种种原因,不能这样做。
  他越发的羡慕苏咏霖,越发的感觉到苏咏霖才是真正的皇帝,对群臣予取予求,杀光了所有反对他的人,权力空前庞大空前集中,这才是真正的皇帝。
  而他虽然做了几年名义上的皇帝,却根本没有享受过真正属于皇帝的尊荣,做什么都有人管着他,牵制他,甚至造成他失败的局面。
  他都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皇帝的滋味。
  而到了眼下这个大局即将崩塌、大宋将要完蛋的时候,他居然连想要重建军队的钱都拿不出来了。
  盛怒之下,他下旨要求群臣共克时坚,拿出钱来帮助大宋募兵,又身体力行,把要给赵构建造宫殿的钱拿出来招募军队,宫殿不造了,然后还说服了皇太后吴氏拿出钱来支援他。
  接着他要求皇族和皇亲国戚们拿钱出来挽救时局。
  结果皇亲国戚们叽叽歪歪,愿意拿钱出来的人不多,大部分还是为自己考虑。
  赵昚很生气。
  他知道他的这些亲戚们个顶个的有钱,比如他那几个嫔妃的娘家,仗着皇族关系收受贿赂,吞并商铺、土地财产,什么事情都干了,家财万贯自然不必多说,平时出去喝酒吃饭逛青楼那都是一掷千金。
  结果到这种时候却不愿意拿钱出来,还哭穷?
  收拾不了科举文官,还收拾不了你们这群混蛋?
  说到底,他们是赵昚的亲戚,所以惩处他们,约等于赵昚处理自己的家事,大臣们可以知道,但是不能阻碍,往往也并不想阻碍。
  “你们平日里做的那些事情,我平日里也都清楚,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眼下国家到了危难的时候,你们要是不能与我同心同德,共克时坚,那么往日对你们的放纵,也就是我的过错了,我要弥补自己犯下的过错。”
  赵昚用废掉他们皇族的身份打为平民作为威胁,吓得一些不见棺材不落泪之辈忍痛拿出了一些钱财出来叫给赵昚,算是买命钱。
  还不错,收获颇丰,好几家人平均一家人掏了十几万贯钱,加在一块给赵昚贡献了四十多万贯钱,也算是能够支撑一阵子军需所用了。
  他自己拿钱出来了。
  皇太后吴氏拿钱出来了。
  皇亲国戚们都拿钱出来了。
  皇族上层都作出了表率,你们这些科举文官们和武将们平时捞钱捞的快活,现在还能不拿钱出来?
  那我可就真的很生气了。
  赵昚的意思很明显,文武百官们对于皇帝的行为感到心里拔凉拔凉的,但是一开始还是想稍微抵抗一下。
  结果赵昚任用杨万里趁机搞倒了一个贪官,将他抄家灭门,从他家里抄出了三十多万贯的家产,用以充军之用。
  在他的强力带动之下,还有明晃晃的威胁之下,群臣心不甘情不愿的拿出钱来。
  最后统计一下,这一波吐出来的钱差不多足够临安守军半年军需赏赐之用了。
  尽管如此,这一次拿出来的钱也少于上一次了。
  一次投资失败之后,还会有多少人投资下一次呢?
  赌徒不会有太多,胆小的人永远是大多数。
  除非行情看好,大环境向好,否则不会有那么多人买跌,而眼下大宋这只股票显然已经是彻头彻尾的垃圾股,跌个不停,并且看不到逆势上扬的可能,最老道的炒股老手都不敢碰这支股票。
  这个时候拿钱买进想着抄底,的确有着反过来被抄家的可能性。
  这不是妥妥的当韭菜吗?
  大宋朝的官僚老爷们从来都是当镰刀割韭菜的,把百姓们一茬一茬的割,吃的满嘴流油。
  但是从来没有官老爷们也要当韭菜的。
  他们之前已经当过一次韭菜,强势购买大宋这支股票,一度把大宋股价强势推升,推到了一个历史高位,结果却发现这只是虚假繁荣。
  一场战争过后,他们才发现谁是真的牛,谁只是看上去牛,他们的投资输的一塌糊涂,赔的血本无归,哭都没地方哭。
  上当受骗就一次,现在还要继续当韭菜,继续血亏?
  地主家也没余粮啊!
  赵昚看着收上来的捐款的数额,眉头紧皱,心中无比愤怒,但是他却不能生气,不能发怒,不能谴责。
  因为他们真的已经给了不少,虽然没有之前多,但是这些钱用来保护临安,难度还是不大的。
  他也怕继续强行要钱下去,这些人真的要大规模出逃临安了,那到时候大宋王朝的统治还能不能继续,他这个皇帝还有没有人认,就真的不好说了。
  而且还有一个很关键的点。
  太上皇赵构现在还在温州。
  这帮家伙万一脚底抹油逃到温州去拜见赵构,一顿诉苦之后,搞不好赵构都能在温州另立朝廷,直接把他给架空了,分分钟复辟。
  如果赵构还在宫里面,他不怕,可要命的是,赵构就在温州。
  他娘的,赵构不会提前想到了会有这一天,所以才宁死不肯回临安的吧?
  赵昚的心里忍不住对赵构进行了一些有理有据的恶意揣测。


第1107章 赵昚难得做了一次霸道君主
  怀着强烈的愤怒和不满以及担忧,赵昚首先批准了枢密院的募兵要求。
  然后还额外拨出一笔钱交给军械部门。
  他要求军械部门研究一次击发就能消灭一个军阵的铁管子一样的火器,还有小一号可以拿在手里发射并且打穿盔甲、盾牌的火器。
  别忘了,它们都能发射弹丸。
  对于研究军械的要求,赵昚只给了军械部门的工匠们三个月的时间,他要求他们三个月内研究出这两款火器,用来对付明军。
  目前来说,整个南宋对明军新式火器的了解还停留在外形上,并不清楚这新式火器是怎么操作发射的。
  他们不知道为什么一个铁管子就能喷出一颗大铁球把一个军阵给毁掉,也不知道这东西是怎么铸造出来的。
  他们全部的讯息来源都是李显忠送回来的【死亡讯息】。
  而这个死亡讯息到底有多大的水分,那就不好说了,至少懂行的人绝对不会说出一击毁灭一个军阵之类的话,但是李显忠当时显然也不能准确分辨。
  不过也没差,古代文人的夸张修辞手法实在是太普遍了,啥玩意儿都能整的和黑科技一样,弓弩射程能整的和现代火器一样稳准狠,不仅射程远,精度还高,动辄七八百米外一击取人性命……
  那后人干什么发明火器?
  一个劲儿的拉膛线、搞准星和照门是为什么?
  这些都是写史书的文人们所不会去考虑的事情。
  也是皇帝赵昚不会考虑的事情。
  赵昚的想法很简单。
  既然明国有这样的火器存在,还那么厉害,那就必须要制造出来,让大宋也能用上,否则,就是你们这群工匠的无能。
  朝廷不养无能之辈!
  赵昚觉得只要给下面人足够的压力,为了活命,他们一定能搞出一些奇迹。
  他可不管军械部门的工匠们得知这个行政命令的到底是多么绝望、惊慌,他只知道他需要火器,需要强大的火器,需要可以对抗明军的火器。
  火器不就那么回事吗?
  只要钱到位,还有什么是搞不出来的?
  给我搞出来!
  搞不出来要你们的命!
  在这件事情上,赵昚难得做了一次霸道君主。
  感觉还挺好的。
  然后在其他的问题上,赵昚就开始犹豫了。
  要不要出兵,要不要调兵,以及目前襄樊的真实情况等等,群臣意见不一,只能先调查襄樊近况,然后再讨论接下来该怎么办。
  可是随着时间推移,非但没有好消息传来,反而坏消息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让人惊恐了。
  六月初,他们就得知明军开始攻击襄樊周边州府,襄樊周边州府的官员、富户们选择逃跑的很多,然后把消息带了过来。
  一开始他们带来的消息还是明军凶猛,他们不得不逃跑的消息,可是越往后,他们带来的消息就是襄樊失陷、明军开始大规模攻城略地的消息了。
  襄樊失陷?
  赵昚最开始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是六月中旬的时候。
  他听说宫里面在传临安城里开始流传着襄樊失陷、京湖全面完蛋并且明军开始向临安进军的消息。
  他又惊又怒,立刻下令宫人外出打听具体消息,又询问枢密院相关情况。
  周麟之刚刚接管枢密院没多久,虽然他曾经担任过枢密使,不过展开工作还是需要一些时间的,尽管如此对于临安城内部的一些传言他也是略有耳闻。
  但是这并没有实锤,因为他派出去的专业探子还没有把真正的消息带回来。
  所以他给赵昚的反馈是应该属于谣言,并非真实存在的消息,估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