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启明1158-第7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副将带着五十多名亲卫以决死之心和二十多倍于己的明军骑兵交战,很快全部战死,而王方在最后三名亲卫的保护下夺命狂奔,向独松关方向逃跑。
  明军杀光了阻挡的宋军,便一路紧追,结果在独松关附近把王方最后三名亲卫逼得和明军进行决死之战以争取王方的活命,王方最终成功逃入独松关。
  但是坏消息是明军骑兵弃马上山尾随而至,和守关宋军血战一阵,损失一百多人之后,居然攻破了独松关,把独松关五百余宋军守军给打败了,独松关遂被明军一鼓而下。
  王方则在明军血战独松关的时候一溜烟的逃跑了。
  王方本来想死战殉国,但是没成,于是一心想着收拢溃兵守卫独松关,又没成,最后只剩下一个目标,那就是让自己活下来。
  好在明军攻克独松关之后没有再追,放过了王方,失魂落魄仅剩下一个人的王方可算是能够继续活下去了。
  可他冷静下来之后才发现数万大军没了,他只剩下他一个人,只剩下一个人的他,难道还有回到临安的可能吗?
  仅以身免的情况下要是回到临安,会怎么样?
  虞允文本来就对他不满意,现在他只身一人逃回临安,失去驻防地,失去大军,还有什么作为立身之本?
  虞允文一怒之下,估计会拿他开刀,把他干掉,所以绝对不能回去。
  但是他的父母孩子族人都在临安,若是不回去,他们怎么办?
  会被杀掉吗?
  王方心痛难耐,认真思考一阵子之后,还是决定不回临安。
  反正现在也没有人知道自己还活着,就算打了败仗,要是战死,朝廷也不会苛待家人,以至于让其余将领寒心。
  所以战败身死者的家眷虽然不会再有那么好的官员待遇,可至少能保住命。
  自己要是回去了,打了败仗还仅以身免,难免牵连家人和他一起受罚,指不定还要被流放什么的,那可就真正的生不如死了。
  眼下的局面是极其危险的,临安说不定都很危险,明军已经夺去了独松关,一旦站稳脚跟,临安就是他们嘴边的一块肉,大宋江山岌岌可危。
  此时此刻,无论如何也不能乱跑乱走,最好找个地方躲起来,等战争结束之后再做打算。
  于是他决定隐姓埋名躲在临安周围的大山之中,等这场战争结束之后再偷偷返回临安打听家人的消息,若是到那个时候家人尚且安泰,那就最好,还能一家人一起逃离临安,往南面逃,越远越好。
  若是就此找不到家人,或者家人不幸被朝廷处置掉,那……那他也没办法,一个大男人,总归还有活下去的可能。
  王方一个人呆呆地坐在荒山野岭之中,思考着自己数年来的经历,不由得仰天长叹,嘲讽自己的无能与懦弱。
  还发誓要和明军决一死战为刘錡报仇……现在别说报仇,自己都保不住了。
  将军……
  我对不起你啊!
  王方跪地痛哭一阵,然后将自己身上的甲胄脱下,只留单衣,往丛林中逃命去了。


第1124章 投降算了
  周至突然用兵进攻江南,取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他很高兴。
  明军攻占镇江之后,其实镇江附近还有很多宋军不知道这个消息,他们都是接到了王方的命令,要去“帮助”百姓进行“坚壁清野”这个“艰巨”的任务的。
  当然了,如此艰巨的任务,在过程中发生一些小摩擦、小碰撞、小纠纷什么的,也是很正常的对不对?
  出现一些死伤也是很正常的对不对?
  所以明军把军队以排位单位散出去让他们去处理那些四散而出的宋军的时候,便看到了让他们气愤不已的一幕幕。
  到处都能看到宋军抢夺百姓财物、妻女、粮食的事情,还能看到宋军挥刀劈砍杀戮百姓的事情,甚至还能看到某些禽兽直接就在路边凌辱妇女的事情。
  明军士兵们不能忍耐,立刻抽刀上前击杀宋军,解救百姓,并且将他们护送到镇江城内外安置。
  镇江府境内的丹徒、新丰、丹阳、延陵、吕城、金坛等地都发现了宋军正在为非作歹的踪迹,而他们也毫无意外的被赶到的明军击杀一空,大部分都被歼灭,少部分被明军俘获,驱赶着带了回来。
  也该算是明军出动的早,这些宋军大兵没来得及给当地造成更加严重的损害,地方被破坏的程度有限,大体上还在可控范围之内。
  镇江府这边处理着,周至又分兵去攻打建康府,另外还派遣一支人马立刻赶赴独松关,若是独松关已经被占领,那就就地驻扎,若还没有,那便想方设法攻占独松关。
  建康府这边,自从李显忠率领主力离开之后,便更换了临安招募的第一批新军两万人驻扎,新任都统制是原先禁军的老资格将领毛腾,此人颇有气力,在军中素有勇武之名,因此被当时的陈康伯看中,提拔为都统制。
  不过此人虽然有勇武之名,在为人处世上却颇为中庸,没什么胆气,属于得过且过那一类。
  打磨自己的本事是为了自保,而不是为了进取,所有的一切都以自保为最高前提,绝对不会为了其他的事情而动摇这一准则。
  于是乎他本来听闻明军在京湖战区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候就非常恐慌,担心明军会顺流而下攻击建康府。
  没人比他更清楚建康府这群虾兵蟹将到底是什么水平,襄樊二城的川蜀精兵都不是对手,他这边的虾兵蟹将们估计仗一打起来,跑的比他还要快。
  在如此情况之下,毛腾本就心有惴惴,十分不安,再一听闻明军忽然南下攻占了镇江府,且有一支明军正在向建康府发起进攻的时候,便大惊失色。
  建康府也接到了南下撤退前往临安布防的命令,当时正在准备之中,但是他们并没有料到淮南明军居然南下渡江了。
  更要命的是,建康府知府、他法理上的搭档一听说明军要来了,立刻不管建康府的局面,立马收拾东西跑路了。
  临走前他甩下一句话,说什么他是文官,不懂打仗,打仗是武人的事情,文官的任务是治理武人打下来的地方,现在要打仗了,他就要离开这里,把舞台让给毛腾好好表现一下。
  一定要守住建康府保全军队和地方啊,我相信你,我对你有信心,你一定可以创造奇迹!
  新的风暴已经出现,我怎么可以停滞不前(指跑路)?
  然后他就跑了。
  连带着整个建康府的大小官员都跟着一起跑,坚壁清野的任务也不管了,直接快速南下了。
  开什么玩笑,主官都跑了,他们不跑干什么?给大宋殉国当忠臣吗?
  每个月就那么一点点微薄的月俸,犯不着拼命,也不能拼命,拼了命,还怎么挣钱啊?
  官僚们的算盘打的震天响。
  建康府素来都有很多权贵富户居住、经营,他们久闻明国革命政策和清算政策,深感自己不能活命,本来就打算跟着官员和军队一起撤退,结果一听说明军来了,他们也不管没有收拾好的财物细软了,也都跟着知府大大一起逃跑。
  最后军队里也出现了逃兵,显然是对此战没有任何信心,对他们的上官们没有任何信心,而再往后,连小军官都出现开小差逃跑的了。
  南下撤退的军令还没有下达,而军队已经开始出现这样的情况,足以证明这支军队打不了仗。
  毛腾对此算是明白的了。
  几度思量之后,他认为明国这一波让淮南明军渡江南下江南是要覆灭大宋了,来的绝对是明军主力,自己抵抗肯定是抵抗不了的,反击更是没有可能,自保都成问题。
  宋军南下布防临安的策略还没有成功就遭到了明军的突袭从而失败,军力大损是很明显的,江南三镇一旦崩溃,临安府的防卫力量直接削减一半,接下来明军怕是要重走当年路了。
  上一次明国放过了大宋,这一次呢?
  毛腾觉得很悬。
  逃跑吧,就算逃到天涯海角,也逃不出明国的手掌心,大宋都没了,天下都是明国的,他还能跑到什么地方去?
  他听闻第一次明宋战争的时候,他的前任曾经丢下军队逃跑,后来战争结束以后被满门抄斩了,下场凄惨。
  他不敢打,不敢逃跑,下场都不会太好,怎么想都觉得朝廷对自己实在是太不好了。
  要不然……
  我直接投降吧?
  明国虽然说是要清理什么上等人,要搞清算,但是我一直都在禁军里面当军官,除了欺负小兵、吞吃军饷、购买土地之外也没干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
  实在不行,我把自家土地交出来一部分给明国当投名状呗,听说明国还有个土地赎买政策,既然不能反抗,我就当个顺民,说不准还能捞个小军官当当,到时候也是不错,对不对?
  至少不用血战沙场然后战死沙场了。
  主要朝廷对待毛腾实在不怎么样,四十好几了还是个中级军官,要不是风云突变,他也当不上这个都统制。
  虽然他现在当上了都统制,奈何之前提拔他上位、对他有恩的陈康伯才被杀掉,现在换上来这位叫虞允文的他也不熟悉,很担心逃跑或者战败之后会被他杀鸡儆猴,成为倒霉蛋。
  左思右想,毛腾觉得实在是无路可走,唯一对自己最好的一条路就是投降。
  而且只要自己约束军队,安稳地方,把建康府完完整整全须全尾的交给明军,说不定还算是立下功劳了。


第1125章 毛腾是个人才
  就投降这个事情来说,毛腾还真没啥心理负担。
  他老爹很久之前就病死了,老娘倒是之前不久才过世,他这边因为军情紧急而被朝廷强行留用,没能回去奔丧,所以由妻子和孩子代为处理后事,扶着老娘的棺木回到老家守孝。
  于是乎,他的妻子和孩子目前都不在临安,而在福建老家。
  于是毛腾找来了亲兵统领伏游,让这个自己最亲信最信任的好部下帮助自己解决这个问题,让他带着最可靠的人手赶快绕道前往福建老家找到自己的老婆孩子,然后带着他们一起乘船出海,往江北淮南东路而去。
  伏游领下命令之后就率领五六名精干手下离开了建康府,走水路前往福建。
  而毛腾则派遣自己另外一名亲信部将去和明军谈判,表明自己愿意投降的事情,但是稍微有几个条件,希望明军方面可以答应。
  得知建康府宋军主将准备投降的事情,周至感到好奇,因为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例宋军大将未战先降的事例,难道这个家伙不担心明国的政策会要了他的命?
  不过本身能够选择投降,或许就是他对自己本身过往经历比较自信的体现就是了。
  而且这还是一个都统制级别的大将的投降,周至比较重视,便带着军书记官周志学一起前往约定的东阳镇会见这位建康都统司都统制。
  毛腾摆出一副对周至和周志学的到来感到很荣幸的模样,面对两人那是相当的客气,不仅设宴款待两人,还拿出很昂贵的礼品赠送给两人,一派要和两人拉帮结伙的模样。
  这礼品还真不简单,整箱黄金和白银,还有珠玉,价格相当不错。
  于是两人笑纳,然后转身吩咐把这些礼物记在游奕军公账上,上报枢密院报备,以备来日支出——正是所谓一切缴获要归公,全部用在军队改善生活上,不含糊。
  那么多年的战斗下来,随着军队保障体系的完善建立,明军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