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启明1158-第8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觉得沈该更讨厌,相比之下,吴璘倒显得率直可爱了。
但是话虽如此,身为进士,让他听一个武将的命令还是挺别扭的,可这个局面下若是文武纷争不断,显然也不是什么好事,所以马永康思虑再三,想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吴相公本来就是四川宣抚使,号令川蜀军民人等名正言顺,没有谁能说个不是,值此危难之际,吴相公挺身而出,也没什么问题。”
马永康这样一说,吴璘很高兴,还以为马永康要接受这个局面了。
结果马永康话锋一转,说出了自己的真实目的。
“吴相公总领川蜀事是名正言顺的,但是眼下还有另外一个问题,虽然临安朝廷为沈该所掌握,基本上可以称作是明国走狗,赵惇固然是陛下的儿子,但始终就不得自主,眼下任何来自赵惇的命令都是明国的意思,我们万万不能遵从。
但是名义上,我等还是临安朝廷的臣子,并没有另立旗帜改弦更张,面对临安朝廷的命令,我等若强力反抗,不免落得一个心怀不轨的不好听的名声,对此,诸位难道没有什么疑虑吗?”
第1191章 再立新帝
马永康的意思,吴璘立刻就明白了,其他也有一些人很快就明白了。
马永康想要另立新君,以川蜀之地为根基抗击明国和临安朝廷,而不是奉吴璘为军政负责人。
一些人反应慢,但是也慢慢反应过来,他们面面相觑,场面一时间较为尴尬。
一个想自己做话事人,一个想要立新君,这话题太过于敏感,稍有不慎,谁都讨不到好处,还有可能造成内部矛盾。
这个时候说这种事情,真的好吗?
马永康说这个事情倒也不是毫无把握的,在他看来,吴璘虽然性格骄傲,行事骄横,不爽文官,但是对于宋本身还是忠诚的,他没有异心。
一个没有异心的将军对于当下的宋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所以他想赌一把。
他赌对了。
吴璘沉思片刻,倒是觉得马永康所说的并非没有意义,或者说,他也觉得这件事情很重要。
虽然他很想高这些文官一头,但是他也知道这群科举出身的文官很不好高,没有真正的大义名分,是管不好他们的,之后还不知道要出多少问题。
现在马永康能够把这件事情摆上台面来说,吴璘忽然觉得这没什么不好。
而且,他还能坐地起价。
“马公所言,的确是不能忽视的问题……”
听吴璘这样说,马永康心下大定。
他知道自己赌对了,吴璘没有异心。
“此事绝对不能忽视,否则明贼很有可能利用大义名分来压制川蜀,川蜀若是不能反制,便会在大义名分上落入下风。
到时候若是出川作战,还有可能因此陷入大义名分的困境,被诬蔑为以臣讨君,而不能得到心向大宋之人的支持,这是万万不可以的。”
马永康意味深长的看着吴璘,开口道:“川蜀之地也有一些宗室子弟,吾等虽然没有才德,但是也不愿意眼睁睁看着大宋正统沦落,若能尊奉新君延续正统,再立大宋,岂不是吾等为臣之人所应该做的事情?不知吴相公有何看法?”
这话就说的很直白了。
吴璘沉默片刻,也回给马永康意味深长的眼神。
“马公所言,的确是老成持重之言,在下以为,吾等食君禄,受君恩,绝对不能眼睁睁看着大宋正统沦落而无所作为。”
马永康心下大定。
与会众人也基本上明白了这两位说话管用的人是个什么想法。
他们貌似达成了一致。
不过吴璘显然也不是什么好对付的主儿,他很快便提起了另外一件事情。
“川蜀之地在当下是两面受敌的危机状态,北方是明国驻守关中的齐鲁兵团,拥兵十万,军力强悍,绝非易与之辈,东方则是刚刚取得大胜的明国河南兵团和刚成立的江西兵团,二十万大军对川蜀也有着极为强大的威慑力。
等于川蜀之地被明军三十万大军包围,处在一个孤立无缘的状态之下,而川蜀经历多次大战,正规官军只剩下三万,三万正规军,还有三万刚刚训练三个月的新兵蛋子,加在一起六万人,而需要面对的是三十万明军。”
吴璘环视周边,深吸一口气缓缓道:“三十万战力强悍、战功赫赫的明军。”
这是一个无论如何都会让人感到绝望的数字。
官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色凝重者甚多,甚至有人面色发白,对此感到十分悲观。
不过吴璘也不单单是说川蜀的劣势。
“川蜀之地素来为天下险要之处,北面入川千难万险,需要过蜀道,东面入川则需要通过狭窄山路,道路十分有限,而我军主要处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态势。
只要军队训练有素,且严格按照规定作战,哪怕六万人,我也有信心抵挡明军进犯,但是如果只有六万人,那么只能防守,还十分被动,一次败仗都不能打,一旦战败一次就万事皆休,我想这不是诸位愿意看到的。”
吴璘的话在军事范围是很有权威性的,文官武将们也都愿意相信吴璘说的是真的。
所以这些事情的确不是他们愿意看到的。
马永康对军事问题是无能为力的,心下也知道了吴璘这个时候说这句话的意思,便叹了口气,缓缓开口。
“吴相公想说什么就直说吧,当下这种情况,也没什么好避讳的,吾等都是危如累卵,再不奋起自救,就等于是把自己的脑袋双手献给明人,这样的事情是绝对不可以去做的。”
马永康这样一说,吴璘便知道此事有戏了。
“虽然很艰难,但是我还是希望诸位一同努力,再征召四万精壮兵丁,如此十万军队,配合川蜀地形,我便有把握在严密防守川蜀的情况下,还能分出兵力出川反击,而不总是被动挨打。”
很显然,这不仅仅是持国言论,也是吴璘自己的需求。
你不让我总领军政,要再立一个皇帝,可以,我支持你,但是,你必须要给我一点好处。
吴璘要军队,要军权。
马永康当然知道吴璘是什么意思,吴璘退了一步,但是他不是吃亏的主儿,他也要马永康退一步,如此才能达成合作。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总比让吴璘总领四川军政要好。
“我看我们还是直接一些吧,支持吴相公想法的举手,不支持的就不举手,人少服从人多,大家可以自由表态,但是一旦多数人同意了,大家就要群策群力,不能推诿,否则就要治罪。”
马永康率先举起了自己的手:“此事事关国家,吾辈责无旁贷,我支持吴相公。”
马永康带头举手,越来越多的人也一起举手表态同意,最后所有人都举起了手,哪怕心里不赞同的现在也不敢违背大家的意愿。
于是这个命令就得到了通过,吴璘大喜,开始给各地分配安排招募兵员的份额和时限,要求他们在限期内完成募兵计划,将士兵送到成都集训,不得有误。
“虽然时间有限,但是军情不等人,明国人不会等我们慢悠悠的把事情处理完了再进攻川蜀,望诸位尽心竭力,共度时艰。”
吴璘做出了如此表态。
对此,所有人都表示他们会竭尽全力。
马永康同时对外宣布要尊奉正直有为能力出众的宗室子弟做皇帝,带领川蜀军民共同反抗明国和临安伪朝。
这场大型会议之后,暂时统一了号令的川蜀之地获得了较强的动员力。
川蜀之地的官员们也因为共同的目标和危险而暂时化身能吏,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征召壮丁上,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吴璘获取足够的兵员。
捞钱归捞钱,但是捞到了钱之后还能活着花掉才是最重要的。
川蜀之地因为特殊的处境所以每年财政有相当一部分留下来自用,而不用上缴临安,所以财政方面,川蜀地区州府远远好过其他内地州府,多少还像个样子。
其他内地州府那是不仅贪,而且穷,越贪越穷,越穷越贪,地方官府很大一部分职能都是失去的。
而川蜀多少还有点反抗的能力。
正如吴璘所说,给他六万精兵,他有信心能够阻挡明军进入川蜀,给他十万精兵,他不仅能阻挡明军,还能伺机反击。
川蜀之地正在紧张的自救之中,并且打算另立新君对抗临安朝廷。
而此时此刻,临安朝廷还不知道这件事情,他们正因为财政和宗室处置上的问题而想到了川蜀。
沈该一方面希望川蜀地区可以改变往日的规矩,将一部分留下来的财政收入转交给临安朝廷,帮助江南国渡过难关,一方面也希望川蜀可以遵照临安朝廷的命令,协助处理掉川蜀区域内全部的赵宋皇室子弟。
于是,沈该向川蜀之地派去了使者,传达临安朝廷的命令。
第1192章 呼叫大明爸爸?
沈该的这一做法不仅是临安朝廷对川蜀的命令,也是一种试探。
沈该很想知道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川蜀是否还能听命于临安朝廷。
川蜀那种地形,要是向封闭自守的话,现在的临安朝廷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所以沈该还真的有点担忧。
而且更重要的是,经过明国这一轮的割地,川蜀之地已经成为了江南国事实上的半壁江山,要是失去了川蜀之地的控制权,江南国干脆改称东南国算了。
或者叫东吴也勉强可以。
沈该心中隐隐有些不祥的预感。
洪武五年十二月的时候,这种不祥的预感成真了。
川蜀传回来消息,以四川宣抚使吴璘的名义怒斥沈该祸国殃民,背叛大宋和皇室,堪称千古一国贼,区区国贼,还想号令川蜀?
川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绝不屈服于明国和临安走狗,也根本不可能协助伤害皇室,保护皇室是忠臣的职责,沈该区区一国贼,居然还想戕害皇室,简直是痴心妄想!
吴璘在回复中直接称沈该和他的政府为临安走狗,直接开大嘲讽,说他现在是没有足够的力量,一旦有了足够的力量,一定出川讨伐临安走狗,光复大宋国土。
不仅如此,他还说自己要另立新君对抗临安伪朝,维护大宋正统。
好家伙,事情居然到了这个地步?
吴璘居然要另立新君对抗临安朝廷?
这件事情很快被最高决策圈子知道了。
周麟之和张栻等人聚在一起商议许久,得出来的结论是他们的确没有任何可以奈何川蜀之地的办法,除非明军出兵,以泰山压顶之势将川蜀宋军全部歼灭,否则只靠临安朝廷自己,是无论如何也办不到的。
光一个吴璘就够他们喝一壶的。
吴璘本身就是后岳飞时代的南宋第一武将,随着时间的流逝,绍兴年间的抗金将领一个接一个战死,在李显忠战死之后,临安朝廷更是一位有名的武将都不剩了,又哪里是战功赫赫的吴璘的对手呢?
若是放任不管,任由吴璘立新君对抗临安朝廷,只会让临安朝廷的实际权势大大下降,自身利益受到严重损害。
思来想去,临安朝廷的办法都只有一个——呼叫大明爸爸。
但是在这种事情上,沈该反而不太愿意明国介入其中。
因为说白了,这是江南国自己的事情,要是自己解决,那么川蜀还能为临安朝廷所用,可要是借助明国的力量进行处理,那么处理完了以后川蜀的利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