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启明1158-第8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硗炅艘院蟠ㄊ竦睦嬉环肿叨嗌伲星也缓盟怠
  蜀锦的利润非常之大,沈该希望将这笔利润掌握在朝廷手里,这样的话朝廷多少还能有点钱办事情,要是让明国把手伸到川蜀之地掌控了蜀锦,那江南国朝廷就翻身无望了。
  于是沈该提出了怀柔战法。
  即厚赏吴璘,给他很高的职位、爵位,给他大大尊荣,给他丰厚的赏赐,给他的家族丰厚的赏赐,然后以赵惇的名义让吴璘送来一些贡品,看看这样做的效果如何。
  他希望吴璘可以感受到临安朝廷的“温暖”。
  又一个回合的交手之后,沈该郁闷的意识到这个方法不太可行,吴璘根本不吃这一套。
  临安朝廷以赵惇的名义进行的册封,吴璘一概不接受,赏赐也全部退回,还把赵惇送来的诏书烧掉了,表态说【此诏必为国贼矫诏,万万不可相信】。
  然后吴璘再放出话来,说沈该背叛主上,背叛大宋,戕害皇室,早晚会死无葬身之地,他吴璘要和川蜀忠臣另立新君,建立朝廷,然后就要做沈该的掘墓人。
  这可算是激怒了沈该。
  沈该怒不可遏,但是尚存的一丝理智还是没有让他把这件事情告诉明国,他还是怀抱着能够解决问题的最后一线希望,想要再做一次斡旋,让吴璘听命令。
  他说只要吴璘回归临安朝廷,就可以做宰相,可以封王,可以做人臣之颠,想安排什么人做什么官尽管开口,临安朝廷一定会竭尽全力帮助他完成这个目标。
  然而吴璘还是全然不在乎,对于沈该的努力拉拢没有半分心动。
  沈该终于破防了,遂多次以赵惇的名义怒斥吴璘的不忠不义,并且表示要罢黜吴璘四川宣抚使的职位,降罪于他,将他打入大牢,全家都要问罪,还要川蜀之民奋力反抗,铲除国贼。
  然而洪武六年的三月份,情况升级了。
  沈该得到确切消息,以四川宣抚使吴璘和梓州路安抚使马永康为首的川蜀官员认为临安朝廷已经是一个走狗朝廷,已经是一个完全不能信任的朝廷,大宋正统已经不复存在,为了存续大宋正统,为皇室尽忠,吴璘和马永康决定拥立新君。
  赵构统治后期开始允许皇室成员出任地方官职以减少皇室对政府的开支需求,希望他们自谋生路,靠着自己的本领赚钱,而不要总是靠着朝廷的俸禄吃饭。
  尽管很大一部分宗室子弟还是希望可以躺着吃饭不起来动,但是依然有相当一部分自立自强的宗室子弟通过科举的途径成功做官。
  这些宗室子弟被安排到各地做官,给沈该处置他们添了不少麻烦,尽管如此,沈该也将东南地区几乎全部做官的赵宋宗室子弟都给处理掉了,收获很大。
  大部分地方官员选择就范,他们处在明国军力威慑之下,不能抵抗,只能协助临安朝廷处置宗室官员。
  倒也有少部分良心未泯的试图偷偷帮助宗室逃跑,把他们藏起来之类的,但终究还是没能逃过去,宗室死了,良心未泯的官员也死了。
  于是剩下的都是铁石心肠了。
  而其他地方,广州泉州福州,还有京湖地区,那都由明国代为处理,剩下唯一无法处理的,只有川蜀之地,吴璘等人铁了心要保住在四川的宗室,沈该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
  川蜀之地做官的宗室子弟人数不多,做高官的也很少,主要是南宋宗室一般都很难做高官,外朝官员们总是发自本能的排斥他么,尽管他们也是通过科举道路做官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做到较高职位的,那就只能说是自身本领足够了。
  比如吴璘和马永康看中的人选——夔州路转运判官、现年四十六岁的赵宋宗室子弟赵不息。


第1193章 赵不息登基
  赵不息是南宋宗室,大宋驴车漂移特级选手赵光义六世孙,是当前还存在于南宋的数量极为稀少的赵光义后裔。
  该怎么说呢,庆幸他们这一支宗室混得不好,血缘关系较远,所以才躲过浩劫,否则稍微关系近一点,当年在开封城内他们就完蛋了。
  赵不息算是个比较争气的宗室子弟,亲自下场和读书人们征战科考战场,并且成功于绍兴二十七年考中科举,得中进士,之后被授予开州知州的职位。
  因为做的不错,所以任期满后升任夔州路转运判官,在盐务、财政方面是一把好手,做出不少政绩,为官清廉,官声不错。
  考虑到国势艰难,需要一个有足够能力、胆识和阅历的皇帝为他们撑门面,所以吴璘和马永康的意见是一致的,决定拥立赵不息继任皇帝,再立大宋,对抗明国和临安走狗朝廷。
  赵不息得知自己被邀请去成都做皇帝的消息的时候,整个人都是不好的。
  当然,作为夔州路转运判官,赵不息也算是一个中高级官员,虽然没有轮到参加之前那场成都会议,但是该知道的消息也知道的差不多。
  他知道第二次明宋战争中大宋再次惨败,大宋军队一败涂地,临安朝廷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皇帝都被政变推翻了,还被交给了明国。
  新时代的靖康之耻出现了。
  赵不息悲愤不已,大哭不止,多次在友人面前泪崩,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极度痛苦。
  但是没什么卵用,因为他没有兵权,什么都做不到。
  但是现在他却得知自己被邀请去成都做皇帝。
  赵不息冷静了一阵子,意识到自己没有听错,自己的听力是正常的,前来迎接他的是马永康,目前整个四川地区官员联盟的二把手。
  “为什么是我?”
  尽管内心有一种冲动正在刺激着他,让他已经开始衰老的身体迸发出了难以想象的力量,可是他还是竭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更像是个正常人。
  “值此危局,臣等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您有足够的阅历和做官的资历,且官声极佳,正是可以凝聚人心,号召川蜀百姓奋起反抗明国入侵的绝佳人选,您若是答应,将是臣等与川蜀百姓之福,臣等必将尊奉您为皇帝,带领臣等中兴大宋。”
  马永康的话语非常有诱惑性。
  但是赵不息还是又扛了一个回合。
  “值此危难之际,国家大半沦丧,川蜀贫弱,而我却要做皇帝,恰如当年诸葛亮所面对的危急存亡之秋,这一去,殊不知是做皇帝去,还是踏上黄泉路呢?”
  马永康听了,面露哀伤之色。
  “国家危难,不幸出了国贼,背叛陛下,在临安屠戮忠贞之士,现在临安忠贞之士已经和皇族一起沦为明国囚徒,家国沦丧大半。
  现在大宋只剩下川蜀之地可以作为国土,但是这并非是绝望之时,臣等虽然无能,却也愿意豁出性命保护您,保护川蜀宗室不受明国和国贼之戕害。”
  赵不息深吸了一口气。
  “我并不能确定我有成为皇帝并且成功对抗明国和国贼的能力,而且我年事已高,并不是可以带领尔等中兴大宋的人选,若尔等还有更好的人选,我可以退让,这种挽救大宋于危难之中的事情,应该选择一个有文韬武略的人来承担。”
  马永康坚决摇头。
  “您就是最佳人选,我们已经找不到更加有能力和气节的宗室了,一般宗室见到来人便痛哭流涕仿佛末日,这样的气节又怎么能做皇帝呢?
  而您不同,您有气节,有胆识,这是国难当头之际成为皇帝最重要的品格,所以,只要您点头,臣等拼了性命也会保护您。”
  赵不息深深吸了一口气。
  “我不能确定你们会听从我的号令,而不是用我的名义去做一面旗帜。”
  “您是皇帝,臣等自然遵从皇帝的命令,您需要臣等为大宋洗刷耻辱,臣等也需要您带领臣等洗刷耻辱。”
  马永康再拜:“还请您看在大宋万民的份上,慷慨赴成都!”
  赵不息没有再说话了,沉默了好一阵子,长叹一声,然后站了起来,向马永康点了点头。
  “如果国家需要我在这个时候站出来,我便站出来好了,事已至此,我没有别的话可以说了,但愿我不会让你们失望,你们,也不要让我失望。”
  马永康大喜。
  “臣,谨遵圣命!吾皇万岁!”
  赵不息愣了一下下,然后摇头摆手。
  “我还不是皇帝,还是臣子,现在不必如此。”
  “明白。”
  马永康点了点头,心下大定。
  洪武六年二月二十六日,赵不息在马永康的护送下抵达成都,准备筹办登基典礼。
  因为事情紧急,财政艰难,所以赵不息开口,要求一切从简,所有的排场都不需要,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可以了。
  “国家危难之际,所有钱粮都应该用在该用的地方,而不是用在排场上,我从来不喜欢奢华,过去不会,未来也不会,一切从简即可。”
  赵不息摆出了一个标准的圣明君主的模样,引得群臣连连赞叹,一起恭贺大宋得到了一位圣明君主。
  他们一致认定大宋一定可以在这位圣明君主的带领下走向光复,走向强大,走向光明的未来。
  经过简单的筹办之后,洪武六年三月初一,赵不息在川蜀群臣的拥戴之下于成都登基称帝,依旧使用宋作为国号。
  新成立的宋国暂时以成都府路、利州东路、利州西路、梓州路、夔州路五路之地为国境。
  赵不息拒绝承认明国的洪武年号,以大宋在五德始终说中为火德,故自立年号为炎兴,蕴含大宋兴盛之寓意。
  赵不息又宣称不承认赵惇所承继的临安朝廷是大宋的正统朝廷,宣布那是伪朝,真正的大宋正统在自己这里。
  然后遥尊目前生死不明的赵昚为太上皇,遥尊目前生死不明的赵构为无上皇,表明传承之意,更是为了表明自己这里才是大宋正统,而赵惇那个只是伪朝。
  这番声明完成之后,不管旁人相信与否,反正成都朝廷自己是相信了。
  接着,赵不息登基称帝之后,对家人和群臣进行了一番封赏。
  他先是以自己的妻子姜氏为皇后,以自己的长子赵琼为皇太子,确立了正统与国本,稳定人心。
  接着,他以原四川宣抚使吴璘为枢密使,兼任川蜀战区督视军马,总领整个川蜀地区的军权和军队行动。
  又以原梓州路安抚使马永康为尚书左丞,为大宋首相,总领政务。
  两人一个负责军务,一个负责政务,密切配合,共掌朝廷军政事务,协助赵不息整顿目前仅仅拥有川蜀之地的大宋的政局、军队,以增强自保的能力,并且在之后形成强大的军力。
  不仅可以自保,还能出川用兵,讨伐伪朝、明国。
  赵不息随后以皇帝的身份下诏书给临安朝廷,勒令临安朝廷的大小官员立刻抛弃沈该叛乱集团,立刻向成都朝廷表示臣服,成都朝廷才是大宋正统,临安朝廷只是一个走狗政权,伪朝。
  这一诏令在临安引起了轩然大波,沈该、周麟之等人心虚之余那是怒不可遏,又摔又砸,怒喝赵不息、吴璘和马永康等人野心勃勃叛国背主,居然背叛赵惇,背叛临安朝廷。
  他们是叛徒,是国贼,是恶棍。
  整个临安城立刻开始筛查和成都方面有关系的人或组织,只要发现,不分青红皂白立刻抓起来审问,看看是不是和成都朝廷有关系。


第1194章 蜀宋政权
  面对着真切的危机,沈该、周麟之和张栻这临安朝廷三巨头聚在一起开了个会。
  其中张栻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