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启明1158-第8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挥军进攻出现米骚动的城镇,逮捕、剿杀参与骚动的“暴民”,军队结成军阵,刀枪弓弩齐备,进攻有度,防守有方,面对只会乱打一气的失业者们,宋军的优势显露无疑。
  他们对待失业者毫不留情,把他们当做练兵的耗材进行杀戮,一时间杀的人头滚滚尸积如山。
  米骚动发起的当日,徐通等人就在徐武等人的保护下趁乱离开了成都,返回了临江县大本营。
  那种混乱之下,他们无能为力。
  尽管听说成都城内有人饿死的消息之后,徐通就认为成都会发生动乱,但是没想到这场动乱迅速扩大,并且很快变得恶劣起来。
  为了自身安全的保证,他们顺利离开了成都,返回到了安全的地方,然后召开了会议。
  当时,根据天网军搜集到的消息,成都府周边七八个州、府接二连三爆发了米骚动,参与者越来越多,很多官员、粮商被愤怒的失业者打死,米骚动的规模迅速扩大。
  所以有些人建议川蜀分部可以派人快速进入米骚动发起的城镇将这些失业者组织起来,引导他们掀起反抗浪潮,扩大组织影响力的机会就在眼前,怎么能坐视不理呢?
  但是徐通在会议上作了发言,表达了一下自己的看法。
  “成都朝廷很快会发起针对这群失业者的讨伐行动,他们会失败,他们不能实现他们的目标,究其根本,这是一场失业的城市工商业平民为主体发起的抗争行动。
  城市工商业失业者数量少、力量弱、没有根基,没有固定根据地,且他们一旦发起行动,将直接面对统治者的根据地,面对统治者的最强武力,几乎没有缓冲。
  成都朝廷军队固然不如大明军队善战,可是士兵和平民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他们没有成熟的领导者,更没有团结饱受压迫却并不至于眼下就没饭吃的的自耕农群体和佃户群体,只靠自己进行流寇抢掠式的抗争。
  没有纲领,没有明确长远的目标,没有纪律约束,就不能持续性的抗争,而与之相比,成都朝廷军队则有着明确的目标和纲领,还有强有力的统治和精细的指挥,谁能获胜,谁会失败,一目了然。”
  徐通做出这个结论的时候还没有传出成都朝廷出兵作战的消息。
  当时,米骚动正在不断的扩大规模,就算是临江县这种较远的地方都出现了米骚动的消息,并且听说也有人蠢蠢欲动。
  所以一些人认为这是发起行动并且一举掀翻成都朝廷的好机会。
  他们认为成都朝廷刚刚建立,统治力不足,根基不稳,米骚动的出现会成为掀翻他们的最好时机,所以复兴会必须要在这个过程中闪亮登场,发挥领导作用,这样才能在混乱之后占据有利地位。
  徐通说得有道理,分析的也很到位,但是川蜀分部内的一些同志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米骚动将埋葬成都朝廷,就像当初的江南西路大起义摧毁了江南西路官府当局一样。
  当初江南西路尚且还有临安朝廷予以干涉,调集兵马前来围攻,这才打败了当初的起义者们,而川蜀之地现在已经没有临安朝廷可以进行干涉了。
  所以这个时候正是发起大革命,趁着成都朝廷立足未稳的时候掀翻他们的时候。
  但是亲身参与了江南西路革命全过程的徐通对此予以了坚决的反对。


第1204章 米骚动的失败
  对于现在就参与到这场米骚动当中的意见,作为川蜀分部主任,徐通表示反对。
  副主任周蔷对自己的老搭档的判断感到些许疑惑,但是在长期的合作工作之中,他认可徐通的能力和眼光,所以他并未反对徐通的意见,没有支持川蜀分部内部的激进意见。
  于是徐通的建议得到了通过。
  当前不要莽撞出动,现在正是充分了解川蜀社会和民间的时候,通过这场动乱观察川蜀民间和官方,找到介入进去的突破口,那么要不了多久,真正的机会就会摆在他们前面。
  什么是真正的机会?
  徐通没有明说。
  但是没过多久,他的判断就被证明是正确的。
  吴璘真的很强悍,他统帅的军队也比川蜀分部一些同志想象中的要能干,宋军的确拉胯,但是其中精锐只有面对明军精锐的时候才会体现出拉胯的一面,面对起义,他们相当强悍。
  而川蜀分部的成员们因为生活在明国,自然而然把明国军队和乡村的村民自卫队给带入到了川蜀社会之中,得出了错误的结论,误认为川蜀民间百姓有足够强大的力量可以对抗军队。
  任何一个时代,平民都难以和经过训练的军队对抗。
  更别说是数量稀少的城镇工商业失业者们发起的运动。
  这场抗争运动在吴璘的攻势下很快落入颓势,吴璘感到十分轻松,甚至还有闲心思把刚刚训练没多久的新兵蛋子们送上战场好好磨练了一下,见了血,杀了人,培养了杀气。
  同时,吴璘也通过这场战斗把新兵蛋子们平时遭受压迫产生的怨气好好的释放了一下,给他们杀人放火劫掠当地的机会,使得军队内部的矛盾得到了缓和。
  这场米骚动没有成功,反过来却让宋军得到了某种意义上的强化。
  抗争者们虽然十分勇敢,但是一盘散沙的他们也完全没有联合起来,每个州每个县的抗争者抢到米粮之后几乎都没有想要联合其他地方的反抗者,安于现状,大口吃饭,只想着做一个饱死鬼,没有更多的想法了。
  宋军往往只用一个营数百人的军队就能把一个县的【米贼】剿杀殆尽,顺便烧杀抢掠屠戮乡村,可谓是“威风凛凛”。
  在吴璘的凶狠攻势之下,洪武六年八月中旬的时候,波及成都府周边七八个州府的米骚动算是基本上结束了。
  这一波米骚动虽然人数不少,但是没有形成有效的军事力量和吴璘抗衡,所以很快就被镇压下去了。
  这场米骚动带来的影响就是对成都府及其周边七八个州府的城镇造成了较大的破坏,也极大地影响了当地的正常发展,更让这些地区前前后后死了五万余人。
  有死在骚动里头的大户人家,但是更多的还是平民。
  一波杀戮之后,成都朝廷算是在整个川蜀地区亮相了。
  只不过这初次的亮相给人的印象就是那么的别致,属实让人难以接受。
  他们用血腥钢刀彰显了自己的存在,让不少地主大户们看到了成都朝廷的力量,意识到成都朝廷还是拥有强悍武力且可以维护统治的秩序,如此一来,他们对于成都朝廷的疑虑和轻视也被打消了不少。
  至少他们对吴璘的畏惧是真实的。
  威势已经彰显过了,成都朝廷就开始着手进行善后工作,把被军队破坏得一塌糊涂的地方稍微整顿一下,然后宣布募兵命令。
  所有生活没有着落的壮丁都可以加入军队,进入军队可以吃粮食,虽然不至于吃的多么好,但至少不会被饿死。
  保守破坏的地区那些生活没了着落的民众也没有多余的选择,拖家带口加入了军队,成为了“大宋”军队的一份子。
  尽管不久之前他们还遭受了“大宋”军队的进攻和杀戮,但是转眼之间,他们也就成为了其中的一份子。
  世间的事情真的是不好说,真的是很奇妙。
  川蜀之地发生米骚动的消息以及徐通领导的川蜀分部对米骚动的看法很快被天网军密探送到了京湖之地,再从京湖之地送到中都。
  这期间花费了一些时间,差不多二十多天以后,这件事情就被身处中都的苏咏霖知道了。
  苏咏霖拿到手的消息是米骚动发展壮大,且扩展到成都府周边七八个州府,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但是徐通的意见却是这场米骚动注定失败,不能成功,刚刚进入川蜀之地的川蜀分部不能过早介入进去,以免他们的存在被成都朝廷察觉,以至于影响了大局。
  对此,在复兴会中央日常会议上,苏咏霖认为徐通的意见是对的。
  “发起这场动乱的人群群体是城镇内原本从事手工业、商业的失业者,虽然江南地区的商业很繁荣,但是农民才是绝对主体,工商业从业人员相比之下只是九牛一毛。
  我看报告,就算这场运动发展到了七八个州府,但是一来没有统一指挥和领导者,二来没有农民的参与,在华夏大地上想要反抗暴政获得成功,若是没有农民的参与,是不可能的。”
  苏咏霖叹了口气,摇了摇头,把手上的情报放了下来:“这场运动终究会被成都朝廷给镇压下去,会死不少人,会给成都朝廷带去一定的威胁,但是并不能动摇成都朝廷的统治。”
  辛弃疾对此的看法和苏咏霖差不多。
  “这场抗争虽然显示成都朝廷的腐败和无能,也显示了川蜀已经有了革命基础,但是这种基础尚且薄弱,川蜀分部刚刚成立,刚刚进入川蜀,还没有一个可靠的根据地和一支武装,贸然介入,并不正确。”
  中央会议基本上达成了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即支持徐通的意见。
  对于徐通在报告上提出的【更大规模的暴乱正在酝酿之中,届时才是复兴会介入的最佳时机】这一点,苏咏霖表示支持。
  “工商业从业者是经济危机下最难以支撑的群体,农民尚且有土地,而他们没有,所以不存在退路,等于经济危机下他们是第一批被剥夺财富和生存权利的人群。
  但是这场危机还远远没到尽头,他们的价值被剥夺干净了,那么接下来成都朝廷又要对什么群体下手呢?没能恢复蜀锦和正常的商业贸易,成都朝廷的财政危机就无法解决。
  且这场抗争后续必然引起成都朝廷的军事镇压,残暴的军队一旦出动,会给这七八个州府带来更加巨大的破坏,后续需要成都朝廷投入更多成本恢复这些地方的生产和秩序。”
  成都朝廷缺钱,很缺钱,非常缺钱,缺钱会缺到快要疯掉的地步。
  城镇工商业从业者被榨干净了也没用,那么接下来又要从什么地方搞钱呢?
  是从有钱人那边挣钱,还是从穷鬼身上榨出所剩不多油水呢?
  成都朝廷会从有钱人身上挣钱吗?
  当然不会。
  所以,答案是很明确的。


第1205章 唯有农税可救时局
  苏咏霖可以明确的推演出成都朝廷下一步的行动。
  成都朝廷会对自耕农群体下手,加征税收,通过加强对农民的剥削获取足够的资源来应对经济危机,而这必将引起农民群体的强烈反抗。
  随着他们残酷行为的持续和冬天的到来,会有大量农民失去生计,一旦农民们的忍耐达到了极限,失去了一切希望之后,揭竿而起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复兴会中央总部很快对这件事情给出了自己的建议,苏咏霖亲笔写信给川蜀分部,告知他们要有定力,要善于观察,不要盲目冲动,一定要找准机会再发起行动。
  中央支持徐通的看法。
  事实也正如苏咏霖所预料的那样。
  米骚动从发生到平定的时间很短,吴璘坚决贯彻执行了成都朝廷的命令。
  他一边杀戮米骚动的积极分子和领头人,一边又将数万失业者拖家带口纳入军队,吴璘手底下军队的人数从六万余扩充到了九万余,眼看着就要达到十万之数了。
  米骚动很快平息了,没有造成更大的破坏,也没能威胁到成都朝廷的统治,失败的速度之快超乎了很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