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启明1158-第8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之前得到消息不够及时,眼睁睁看着人家赚钱而他们赚不到,那简直比杀了他们还要难受。
  太难受了真的。
  所以周蔷要什么,他们就给什么,要是粮食食盐等等还不够兑换的,那么他们手里还有不少暂时无法脱手的蜀锦、瓷器等等,就问周蔷要不要。
  要,为什么不要?
  这些东西也被周蔷压低价格用以折价,大量拿下。
  别人不知道蜀锦瓷器什么的啥时候能恢复正常价格,周蔷还是知道的,短时间内不顶用,长远看来绝对是一大笔财富。
  周蔷花了一个月的功夫在泸州上窜下跳折腾交子,给革命军弄来了很多急缺紧俏的物资。
  他在地主老财们的根据地里扫货,把交子全部出手,把他们的储物仓库搜罗的七七八八,顺带着给忠州的农民们搞到了一大波利好,增强了忠州的农业生产力,农民欢欣鼓舞。
  一波狂热操作之后,六月上旬,周蔷满载而归,从泸州返回忠州,得到了徐通的热烈欢迎。
  回来之后,周蔷就在会议上说交子热要结束了,川蜀社会即将发生强烈动荡,交子要崩溃了,很多川蜀的有产民众都会面临破产,成都朝廷的丧钟已经敲响。
  当时徐通问他要不要做点什么。
  周蔷则摇头,表示什么都不用做,静观其变就可以。
  “统治者居然要对地主阶级下手骗钱,只能说他们已经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已经缺钱缺的丧心病狂不顾一切,到了就算是吃自己的手脚也要求着活下去的地步。
  成都朝廷不会长远了,不久的未来它一定会被覆灭,这一波交子狂潮一旦结束,原本一些不会成为起义军的朋友的人也会成为起义军的朋友,成都朝廷自断臂膀自掘坟墓,我看整个川蜀社会的斗争形势也会发生改变了。”


第1255章 我是进士,我不懂打仗啊
  周蔷的分析在复兴会内部得到了初步认可。
  不少人认同他的看法,觉得成都朝廷这么搞就是在引鸩止渴。
  一波流把交子玩到死,已经说明他们除了这样做没有别的续命的办法了,成都朝廷远比大家想象的要弱小、无能。
  但还是有一些同志认为成都朝廷除非真的失了智,否则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这场交子热是否还会有其他的解读方式呢?
  周蔷认为也可以从其他角度解读,但是他觉得他的解读角度是真的,成都朝廷或许真的是失了智,所以才会做出这种丧心病狂的事情。
  “农民起义加上经济封锁,我相信成都朝廷真的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被逼得走投无路的农民会舍弃自己的怯懦,走上反抗的道路,被逼得走投无路的朝廷也会丧心病狂,吃自己的手脚也要想方设法地活下去。”
  周蔷的态度非常坚决,而这个态度也得到了徐通的认可。
  而且徐通进一步认为成都朝廷虽然丧心病狂,但也有最基础的理智,这一波对地主老财下手,估计是为了稳住军队,维持军队的威慑力。
  “说到底,军队是政权统治的根基,没有军队的支持,一个政权不可能长久,成都朝廷这样做的目的,估计就是给军队足够的军费。”
  这个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
  所以徐通的分析和周蔷的分析合二为一,复兴会川蜀分部对接下来的斗争形势有了一个大体的判断。
  成都朝廷还会维持短期的强势,它和它的军队会在短期内维持强势地位,对内镇压方面会有一些成果,看上去还挺强悍的。
  但是它的统治根基经过经济封锁和米骚动之后本就遭到了严重削弱,现在在川蜀大起义期间还被交子热狠狠冲击一波,直接造成致命伤,已经是人憎狗嫌的地步。
  短则三个月,长不过半年,成都朝廷会在疯狂中走向自己的终末。
  不说那些主张建立起成都朝廷的外地人,川蜀本地人绝对不愿意损害自己的利益去供养一个毫无前途的土皇帝和一个莫名其妙的追求大一统的朝廷。
  于是在忠州根据地已经建立起来一个较为平稳的秩序之后,徐通决定向万州发展,并且顺着岷江一路向奉节、巴东地区运动,将这一地区全部解放的同时,联系驻守在那一地区的河南兵团。
  通过河南兵团,革命军得到武器装备和军事援助,由此打通外援路线,拥有进一步进取川蜀之地的资本。
  这一战略得到了川蜀分部的认同,于是徐通整顿两千人的革命军主力,向万州发起进军。
  洪武七年六月底,交子热结束、交子崩盘、成都平原大乱的时刻,徐通在万州取得了决定性胜利,通过水道,他火速将武宁县拿下,又用最快的速度奔袭南浦县。
  南浦县令猝不及防,被徐通击败身死,万州县政、水道交通被徐通控制。
  吴璘设置在川东地区抵抗明军进犯的前线就是夔州地区,这一地区吴璘布置了两万左右的正规军,其后勤主要是万州、开州、云安军、大宁监等地提供。
  等于万州是防备明军前线的宋军的大后方,而现在大后方被攻击了,夔州前线的宋军不可能没有反应。
  然而正当他们想要做些反应的时候,洪武七年七月初,明军河南兵团司令长官张越景根据中都参谋总部事前授权和复兴会川蜀分布主任徐通的请求,下令军队从驻地秭归出兵,强袭巴东县。
  河南兵团破敌军正将陈乔山根据命令,亲自率军溯江而上强袭巴东县,以水军吸引巴东县宋军守军的注意力,又派遣山地精锐翻山越岭从山路奔袭宋军守军后方,重复之前的战术。
  事实证明,兵不厌诈。
  山地广阔,宋军无法防守,被明军从后方偷袭,前后夹击,巴东县宋军守军首先全军覆没,之后水军被明军水师击破,也全军覆没。
  宋军自明军上一次撤退之后苦心经营的巴东防线在他们的领导层的眼里是坚不可摧的,然后一战之下就被明军轻松攻破,瞧那架势,不比捅穿一层窗户纸要难。
  明军打扫战场整顿兵马,虎视眈眈,大有进一步进取巫山县的趋势。
  夔州防御使、前线各路宋军统制官茅志文大惊失色。
  考虑到之前得到成都通报,得知成都平原叛乱蜂起,明军若在此时发动进攻则大事不妙,需万分小心,茅志文思来想去没办法,便咬牙把正准备开赴万州剿灭“顽贼”的宋军一部五千人叫停,立马让他们调头前往支援巫山县。
  这支宋军需要在巫山县布置防线防止明军进一步进攻。
  同时,茅志文将剩余兵力布置在奉节一带防范明军,做好与明军决战奉节的准备。
  如此一来,他手中已经没有多余的兵力可以应付进攻万州的革命军,为此,他只能告知云安军知军相关消息,并且要求云安军知军自行招募兵马前往讨伐万州贼军。
  得到通报的云安军知军范心水一脸懵。
  打仗?讨伐贼军?
  我是进士,我不懂打仗啊!
  我负责治理地方给你们提供后勤,你们负责打仗,这是咱们商量好的分工,咋现在又要我的粮食又要我亲自带兵打仗?
  我都去打仗了要你干什么?
  话虽如此,范心水也很无奈,知道局面不能逆转,也只能赶鸭子上架,临时弄了几本兵书学一学,顺便花钱招募壮丁参加军队,加快组织一支讨伐军。
  当其时,夔州前线地区因为距离成都平原比较远,交通不便,所以没有被交子热波及,交子热向东最远只波及到了重庆府,并没有波及到更东边的地区。
  所以夔州地区虽然地处山区,农业生产比较困难,但也算是吃了这方面的优势,没被交子热波及到,没那么多人因为交子而崩溃,社会经济总体平稳。
  至于农民起义也稍好一些,因为这里原本就有驻军,当地人已经加税负担了军费,所以成都朝廷决定加税的时候,没有波及川东和川北的军区,当地人也算是因祸得福。
  是以川北军区和川东军区因为种种原因,大体保持了元气,具备一定的作战能力和物资储备。
  徐通偷袭万州得手更多是因为万州没有防备,若是万州有了防备,以刚刚起步没多久的革命军的实力,想要拿下万州并不容易。
  现在徐通也正是因为听说云安军有了防备,所以才没有贸然进攻云安军,而是将攻占万州得到的战利品全部整合一下,大量打造适合内河作战的船只,组织内河水军,增强革命军的机动性。
  另一边,为了策应徐通的行动,河南兵团也发起了更加强大的军事进攻,在巫山县一带和宋军水师展开激烈搏杀,动用大量火炮轰击宋军船只,几乎将宋军水师全部打败。
  以至于巫山县宋军使用了铁锁连江战术以阻挡明军水师继续进犯。
  但是这也拦不住明军精锐的行动。


第1256章 川东之战
  水战不是河南兵团擅长的战法,他们是陆战王者。
  面对宋军的水上封锁,他们继续翻山越岭绕小路,从后方奇袭宋军驻地,出其不意进攻宋军,使得宋军崩溃。
  宋军其实也是冤枉,因为他们实在缺乏翻山越岭穿插偷袭的能力,受限于军队体制,宋军要是搞穿插战术,除非是那种非常精锐类似于主将亲兵的军队,否则绝大部分宋军都办不到这点。
  不仅有士兵长期营养不良的因素在里面,也有宋军训练度不足的问题在里面,对于大多数宋军来说,进入山区就等于有机会开小差。
  钻进山区是几千人的大部队,出来之后估计就是几百人衣衫褴褛精神恍惚的叫花子了,其他人全跑了。
  对于明军频繁在山林耸立之地进行穿插战术的事情,宋军从军官到士兵都很难理解。
  为什么他们能像神一样翻山越岭,从不可思议的地方杀出来,如猛虎下山一样冲过来,给他们巨大的杀伤。
  很多宋军不是不能打不愿打,而是被明军神出鬼没的穿插战术搞得有点神经衰弱了,明明看到明军从正前方袭来,打着打着忽然后院失火老家被烧,退路都没了。
  这还怎么打?
  所以巫山县之战中,宋军防线再次被明军轻易撕破,还是从后面撕破的,菊花不保的情况下,宋军集体失去战斗意志,只想着尽快逃到安全的地方。
  前线指挥官向茅志文传递军情,大骂明军不讲武德,打仗专门冲着咱们的后庭,后庭不保,这仗打不下去。
  于是宋军有理有据的迅猛转进。
  这一回,明军追之不及,只能看着宋军转进如风,一点办法都没有。
  唯一的战果就是把宋军打崩溃了,得以再次把战线往前推,宋军铁索连江的战术失效了。
  茅志文顿时感觉压力山大,甚至面对明军的攻击有点惊恐,不知道该怎么反抗。
  巫山县之战后,宋军主力只剩下一万两千多人,前面是凶神恶煞的明军,后头是不知道什么情况的革命军,成都朝廷那边又因为通信渠道受到阻碍而无法顺畅联络,连求援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更要命的是他甚至不敢确定成都朝廷能不能扛过这一次的危机。
  听说成都朝廷的情况很糟糕,交子都崩了,自身一塌糊涂,派兵的可能性都不大了。
  茅志文身边只剩下一万多人也完全不能给他任何安全感,面对明军进攻连吃两次败仗更让他对未来产生浓烈的绝望感。
  能扛住吗?
  如果扛不住的话会死吗?
  会死得很惨吗?
  茅志文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