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启明1158-第8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己的战略,很容易就被他人篡夺了领导权,这才多久,那些首脑一个个的也是吃过苦受过罪的,怎么就那么不长记性呢?”
  赶到重庆和他会合的周蔷对此则不觉得奇怪。
  “别说他们了,咱们内部不也出现过这样的事情吗?有了漂亮女人就不要理想了,一个两个都想抱着美娇娘享福,完全忘记了自己到底是为什么而反抗的。
  当时主席杀了多少人才把这股子歪风邪气给压下去?有了那件事情,现在才能顺势规定复兴会员的一夫一妻制,不准纳妾,可见男女问题从来都是非常严肃的问题,古人说英雄难过美人关,真是没错。”
  “被美人三两句话就给迷惑了,称得上是英雄吗?那只是枭雄,才不是英雄,英雄从来不会为美色所迷惑,甚至会主动拒绝美色诱惑,比如咱们主席,就赵夫人一个妻子,那才是真英雄!”
  徐通不屑道:“为了正义而奋起抵抗,结果被女人吹了一阵枕边风就把原先的正义和勇气忘掉了,历经鲜血洗礼还是如此,那只能说明他们到此为止了!一群虫豸!怎么敢妄自称英雄?”
  周蔷顿时对徐通高看一眼。
  “说的好,那……你小子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娶妻吧?”
  “娶妻只会影响我进兵的速度!”
  徐通大笑道:“我的目标和主席是一样的,复兴会的组织遍布全世界的那一日,才是徐通娶妻生子之时,在此之前,我不打算结婚。”
  现年二十八岁、已经娶妻生子的周蔷对此感到有点无语。
  不过他看着徐通认真的表情,貌似感觉到徐通是真的这样打算的。
  不过,他仔细想想,觉得这倒也不算什么太大的问题。
  徐通十六岁就跟着苏咏霖闹革命了,今年刚刚二十四岁,放眼全国,那也是军正将级军官、复兴会行省级别主任当中最年轻的一人。
  那么年轻,今后改变婚恋想法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倒不如说他是没遇到自己喜欢的那个女人,真要遇到了,他才不会相信徐通真能忍住自己的冲动。
  就好比周蔷和自己的妻子在襄樊战役之后的难民潮中相遇之前,他也觉得自己会全心全意为革命事业而奋斗终生,绝对不会因为其他的事情而产生任何的动摇。
  然后就真香了。
  从打报告到入洞房,整个过程还不到半个月。
  所以,这都是小事,很小很小的事情。
  于是周蔷笑了笑。
  “看起来,成都朝廷命不久矣,川蜀要出现战国七雄了。”
  “那还是别了吧。”
  徐通思考了一会儿,说道:“我建议我们还是把这件事情告诉中都,让主席做个决定,要不要让齐鲁兵团整顿一下入蜀,以我们现在的实力,想要攻克川蜀还是有些难度的,需要不少时间。
  而有了这些时间,这七个势力到底会把川蜀折腾到什么地步也未可知,咱们应该是不曾估算到赵不息居然能把好好的局面弄成这个四分五裂的状态吧?”
  周蔷沉默了一会儿,缓缓点了点头。
  “确实没有想到,赵不息居然能把自己的军队也给逼反了,我原先以为川蜀再乱也就是朝廷军队和起义军之间的较量,现在看起来完全就是战国争霸的局面,川蜀果然还是不能再乱下去了。”


第1274章 吴璘最后的遗产
  在这一点上,徐通和周蔷的意见是一致的。
  经济被破坏了不要紧,还有盐可以救市,还有大明白条和农产品可以救市,以一国之力救一个川蜀还是很简单的事情。
  明国有很多种手段挽回川蜀的经济,但要是真让这群虫豸把川蜀打烂了,把人都给打没了,那明国在川蜀要付出的代价就很大了。
  徐通和周蔷感觉不能这样下去,必须要做出一些应变,不能坐视川蜀变成小号战国。
  于是徐通询问周蔷。
  “那你的意见是?”
  “我建议中都方面下个决心,提前让齐鲁兵团入蜀,我们这边打我们的,按照我们自己的步骤来,齐鲁兵团那边可以先对川北进行攻占,然后南下配合我们,一起解决掉川蜀的这些割据势力。”
  周蔷的意见,徐通表示认同。
  能尽快解决掉那些虫豸的办法,也唯有让早就准备好要南下的齐鲁兵团南下了。
  齐鲁兵团大军的南下可以改变很多事情,可以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这是目前的革命军所无法做到的。
  “我支持这个看法,那我立刻去联系中都。”
  “好,尽快。”
  洪武七年十月中下旬,复兴会川蜀分部向中都总部传达了他们的建议,希望中都朝廷可以稍微考虑一下这个建议,以便于尽快拿下川蜀。
  虽然这样一来朝廷财政可能会有些困难,但是比起坐观成败,坐视川蜀变成小号战国,现在展开军事行动的成本应该是最小的。
  时不我待。
  不过早在他们这边向中都传达消息之前,中都那边已经得到了由齐鲁兵团传达而来的重要消息。
  关于川蜀内部部分人员希望向他们投降的事情。
  吴拱没有和明国直接交过手,主要是和赵玉成还有徐通等人领导的农民军交手,打了败仗之后就被调回了川蜀,沉寂了几年之后,才又一次被吴璘赋予重任,坚守川北防线。
  他小心翼翼,一点也不敢懈怠,为川北防线的巩固做了不少工作,也为之后对付北面明军进攻做了不少军事预案。
  结果明军没有打过来,他却在短时间内接连得到了吴璘病死和成都朝廷有意向明国投降的消息。
  他读了堂兄弟吴挺送来的信件,对吴挺所说的内容进行了慎重的思考,最后得出的结论和吴挺得出的结论差不多。
  在当下这个混沌局势之中,吴氏并没有确保存续的绝对把握,随时有可能覆灭在川蜀暴躁的各路人马的铁蹄之下。
  为了保证家族的延续和个人的生命,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用手上的筹码和明国谈判,要明国许诺保留他们的性命,不对他们进行清算,以此达成双方都愿意见到的结果。
  明国可以无伤通过蜀道,并且可以获得快速前往成都并且得到成都守军接应的帮助,以确保明军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平定川蜀,明国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川蜀。
  这是他们可以拿出来的筹码。
  吴挺和马永康都相信这个筹码是明国不会拒绝的。
  吴璘苦心进行数十年的川北防线,那一座一座军寨,一道一道封锁线,一仓库一仓库的粮食、军械,一座又一座具有抵抗能力的城池……
  分量十足的筹码。
  这个筹码,是吴璘留给他们的最后遗产,价值坚挺,十分昂贵,妥善利用这笔遗产,能为大家找到活路。
  吴拱拿着吴挺给他写的满满的说着【为了家族考虑】的信件沉默了很久很久,终于长叹一声,放弃了所有不该有的念想。
  于是他派人带着自己亲笔写的信前往和明国对峙的前线,将这封信交给明国前线指挥官,然后转交给最高指挥官苏海生,再通过苏海生的转交传到中都去,看看苏咏霖是个什么想法。
  当然,速度要快,因为成都朝廷即将遭遇好几支军队的攻打,危在旦夕,明国的行动一定要快,必须要快,否则大家就完了。
  明军这边效率是很高的,苏海生很快就拿到了信件,阅读之后很是惊讶,然后立刻派人用六百里加急将这封信送到中都,与此同时,开始下令军队做一级战备部署。
  他觉得这个战略机遇苏咏霖是不会错过的,若能无伤通过蜀道,将极大降低明军的战争损耗,给明国的财政以巨大的帮助。
  如此一来,就算是最抠门的林景春都不会对这场行动有什么看法。
  至于此事的真实性,苏海生通过天网军传递的情报略作分析,也感觉可信性极高。
  川蜀都他娘的乱成一锅粥了,把局面彻底搞崩掉的一群人想要求活,唯一的一种可能,就是一锤定音的力量直接介入。
  明军。
  六百里加急用了七天功夫就把这个消息从关中送到了中都,交给苏咏霖。
  当时已经入夜,苏咏霖没有怠慢,立刻读了这封信,然后召开了临时军务会议,把已经躺在床上睡觉的重要官员们全部喊起来,加夜班。
  没有加班费的那种。
  官员们不敢怠慢,怀着福报的感恩之心紧赶慢赶着进了皇宫,来到了苏咏霖的会议室,一看这封信,意识到这事情还真是一件大事。
  大的不得了的那种。
  辛弃疾最为激动。
  “如果此事属实,那么我军将不受任何阻碍直接通过蜀道,将极大的降低士兵的伤亡和后勤物资的损耗,一旦进入蜀中,则大局可定,这场仗,将是一场损耗极低而所获极大的战争!”
  辛弃疾摆明姿态支持这场军事行动。
  参谋副长马维英到没有那么激动,表态也比较中肯。
  “如果此事是真的,那么确如幼安同志所说,这对于大明和我军来说,都是绝对的好事,这仗打的绝对是不亏的,可关键问题就在于,这件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对方是不是真的决定投降。”
  苏咏霖拿出了之前紧急翻阅的这段时间天网军川蜀分部送回来的情报给众人传阅。
  “就我个人角度来看,我倾向于认为这件事情是真的,因为从目前的态势来分析,成都朝廷的确已经山穷水尽,尤其他们还决定发动兵变,那么就更加的将自己孤立了,他们别无选择。”
  众人翻阅了苏咏霖交给他们的情报,大约用了一炷香的时间。


第1275章 这仗,要打
  把相关的情报都给看过之后,辛弃疾表态支持苏咏霖的看法。
  “从情报上来看,情况的确如此,成都朝廷之所以可以建立起来,主要的功劳就要算在以马永康为首的外地官员和以吴璘为首的外地军人主导的军事力量身上。
  没有这两股势力的支持,赵不息绝对做不成皇帝,川蜀也不可能自成一系成立一个朝廷,川蜀本土官员更倾向于保全他们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为一个土皇帝提供对抗大明和江南国的资源。
  这两股势力从一开始就是很难合作的,面和心不和,川蜀本土势力主要是慑于吴璘的威望和他的军力,以及成都朝廷对政治权力和地位的出让,才选择支持成都朝廷。
  然而川蜀农民大起义和交子崩溃这两件事情的发生,可以说是彻底摧毁了外地人和本地人之间的合作基础,加上赵不息这些让我感到匪夷所思的做法,可能是彻底激化了这种矛盾。”
  苏咏霖点了点头。
  “幼安同志说得很对,我还要补充一点,就是当下,以陆超等四人为首脑的四支军队而形成的军事势力,很有可能已经出现了本土化、军阀化的迹象。
  虽然情报并不清晰,但是我认为马永康和吴挺既然决定发起兵变,显然也是有这些原因在里面,推翻赵不息是他们受不了赵不息的疯狂,而清算本土派,显然是因为他们承受不了这方面的威胁。
  赵不息的疯狂导致陆超等四人决定与成都朝廷决裂,而失去了成都朝廷的粮饷支持,军阀化的军队若要生存,若要粮草维持,则必须选择本土化,必须选择和本土势力合作。”
  苏咏霖的看法和辛弃疾的看法汇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逻辑缜密的推断,这个推断符合大多数人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所以很快,这场发生在下半夜的深夜会议就为这件事情定下了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