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启明1158-第8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直到十二月二十六日,明军先锋骑兵冲到成都城外挥舞着明军战旗向城内高声呼喊着明军胜利的口号的时候,马永康和吴挺等人站在城头上,终于忍不住的热泪盈眶了。
  终于来了,终于来了。
  大明爸爸,我……我等你等的好苦啊!
  封闭两个多月的成都城门再次打开,一度岌岌可危的成都城终于得到了保全。
  明军先锋大将、齐鲁兵团直属骑兵队正将陈启先率领明军先锋军进入城内,会见了热泪盈眶的马永康、吴挺等人,与他们正式见面。
  十二月二十九日,明军南下大军主将苏海生抵达成都,进入已经被明军接管城防的成都城,会见了马永康、吴挺等人,并且正式接受了他们的投降。
  明军入川战役,至此可以算是成功了。
  虽然还有一些小鱼小虾没有解决掉,但是既然明军已经抵达了蜀中平原,他们就断然没有生存下去的可能。
  这一战,赢了。


第1283章 这问题有点直接啊
  苏海生抵达成都成的时候,陈启先已经先一步对成都城做了一些安排。
  比如将全体原本的宋军送到成都城外面,搭建营垒容纳他们,并且让他们交出全部的武器装备,成为正式的降卒,并且派兵监管他们。
  又比如将军官和士兵分开监管,军官居住在一边,士兵居住在另外一边,双方各自不接触。
  原先被马永康等人发动兵变捉拿的全体成都朝廷的本土派文武官员都安置在成都城东南角落的大院子里面,男主人和其余家眷分开来居住,彼此不得互相见面。
  马永康等人也被实际上软禁起来,但是作为投降者,他们可以得到优待。
  他们可以居住在自己原先的住所内,和家人住在一起,一日三餐有专门保障,只是无故不得外出,且家门口需要安排明军士兵看管。
  与此同时,陈启先开放了成都城,允许城内普通百姓恢复樵采等日常生活行动等等,又派兵扫荡成都城内外不安分的团伙,使得成都城正在缓缓恢复正常。
  苏海生在卫兵的陪同下前往会见马永康、吴挺等此番投降的主要决策者,向他们表示感谢,并且认可他们的行动是正确的,也给明国带来了非常巨大的成功,他们是有功劳的。
  至于是什么功劳,未来的生活安排等等,苏海生不能妄自决定,但是他们可以前往中都会见苏咏霖,苏咏霖会综合考虑他们的所作所为,给他们一个合理的战后处置方案。
  “当然了,你们尽管放心,这一次你们的投降对于大明来说意义非凡,所以中都方面对于你们的安排也会进行充分的考量,你们会得到妥善的安置,不用担心有什么其他的问题。”
  苏海生委婉地表达了明国不会过河拆桥把他们全部干掉。
  这种表态让马永康等人非常高兴。
  不过接下来苏海生的一些问题就让他们有点为难了。
  “这一次你们的确是立下了不少功劳,不过我听说拥立赵不息做皇帝来对抗大明也是你们作为主要的推动者,当时的拥立者,和现在的投降,你们到底在想些什么?”
  苏海生坐在椅子上,一边喝茶,一边饶有兴致的看着他们。
  作为群臣之首,马永康当然要硬着头皮站出来代替大家伙儿回答苏海生的问题。
  “司令官有所不知,之前吾等之所以拥立新君,其实也是对大明有诸多的误解,加上确实存在的恐慌,以及一些川蜀本地人的请求,每逢大乱,人总是想要保全自身,吾等在那个时候拥立新君,是完全顺应川蜀民心的。”
  苏海生稍稍饮了口茶水,笑了。
  “川蜀民心啊,也就是说,川蜀之地的地主老财们都很希望你们拥立新君来维护他们的利益了?”
  地主老财?
  维护他们的利益?
  这……有点直接啊。
  马永康委婉的措辞在苏海生嘴里就十分的直接了,苏海生也的确没有陪他拐弯抹角的想法。
  他的声音变得严肃起来。
  “我知道你们担忧什么,无非是担忧大明会对你们进行清算,包括那些地主老财,想必他们也不愿意失去他们的土地财富,这一点大明是一清二楚的,包括这一次你们的投降,大明也非常清楚原因。
  正是如此,我才要告诉你们,大明不是随便什么人都会清算掉的,立下功劳和纯粹的反动之人在大明这边是有不同政策的,只要是地主就一律清算这也是不正确的,只要是官员就要全部砍头,那也是不对的。
  你们立下的功劳,大明不会无视,你们犯下的错误,大明也不会忽视,这两者都是大明面对曾经的敌人所需要考量的,你们尽管放心,大明绝对会给你们公正,哪怕你们从未想要公正。”
  苏海生的表态让一群降臣心脏加速跳动,心中惴惴不安。
  但是末了,苏海生还是恢复了和谐的语气,露出了笑容。
  “话虽如此,你们是纯粹为了自己考量所以才会向大明投降,但是这一次,你们做得很对,我所统领的军队为此减少了近乎九成的伤亡,也减少了大量的钱财支出,为大明节省了堪称巨额的军费支出,这份功劳之大,大明绝不忽视。
  本来大明做好了为此战消耗数十亿钱、伤亡过万士卒的准备,但是因为你们的投降,大明军队到现在为止伤亡还不到八百人,军费支出也是少之又少,远在中都的大明皇帝为此非常高兴。”
  最后一句话说出来,这群人心中的大石才终于落地。
  看起来,这一波他们为大明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大明皇帝为此十分高兴,也十分愿意因为这件事情而善待他们这群投降的人。
  实打实的损耗减少,相当于大明的血赚,而为了这份血赚,给他们一个相对比较好的养老待遇应该不过分吧?
  在场的官员们当中最年轻的就是三十岁的吴挺,最年迈的已经快七十岁了,就等着颐养天年了,就这样还拼到现在,无非求一个安享晚年,求一个落叶归根安安稳稳。
  这个要求,无论怎么说都不能算过分。
  比起马永康等人的庆幸,相对年轻的吴挺倒是想得更多一点。
  他很是惊讶。
  因为就算没有蜀道的阻拦,明军这一路上还是遇到了一些敌人,遇到了一些抵抗的,然而在这样的抵抗之下,两个多月的军事行动中明军居然只有不到八百人的伤亡。
  这可是总兵力七万人的军事行动。
  吴挺甚至有点不太清楚这到底是明军太强还是宋军太费了。
  苏海生来的时候带来了一直跟在身边的吴拱,吴拱得以和自己的堂兄弟见面,两人同样作为这一次军事行动的“大功臣”这一波会面也算是感慨万千。
  吴拱得到允许前往祭拜吴璘的坟墓,并且和吴挺一起向苏海生提出了请求,请求将吴氏家族已经去世的族人,包括吴玠、吴璘在内的吴氏族人从川蜀之地转而安葬到家乡祖坟,让他们落叶归根。
  对这个请求,苏海生直接点头答应。
  他特别安排了一队人马协助吴氏家族的族人将已经去世的吴玠、吴璘等人的坟墓迁移到他们的关中老家,让他们落叶归根。
  一系列的事情办完之后,苏海生特别去见了赵不息一面。


第1284章 赵不息正在吃饭
  苏海生见到赵不息的时候,赵不息正在吃饭。
  他看了看赵不息的伙食水准,发现是四菜一汤,两荤两素加一个蛋汤,营养丰富又全面,看来马永康等人也没有虐待赵不息。
  “伙食不错,四菜一汤,咱们大明军队里也要逢年过节才有这个水准,看你这面色红润的模样,可见他们也没有虐待你,对你的待遇还是不错的。”
  苏海生走进了赵不息的屋子,在他的面前坐下。
  赵不息抬眼看了看身着便装的苏海生。
  “你是明国人?”
  苏海生点了点头。
  “复兴会中央军务部副主任、大明齐鲁兵团司令官,苏海生。”
  赵不息闻言顿了顿,上下打量了一下苏海生。
  “你就是苏海生?那么年轻?你今年多大了?”
  “二十八了,不年轻了,这一晃,跟着咱们大明皇帝闹革命都已经十几年了,啧啧,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啊。”
  “二十八……”
  赵不息喃喃自语一阵子,然后摇了摇头,放下了碗筷。
  “真年轻啊,那么年轻就做到了兵团司令官的职位,统领十万大军,还立下那么大的功勋……一定很得意吧?”
  “那倒也不至于,这一次你们主动投降的态度很好,给我的帮助实在是很大,我没费什么功夫就过了蜀道,来到蜀中,摧枯拉朽一般就打到了成都,从我整军开始算起,也不过两个多月,太快了。”
  苏海生笑道:“本来为了这一战,大明准备了数十亿钱的军费,做好了鏖战半年、损兵一万以上的心理准备,结果……全都白费了,当然,我还是第一次为白费的准备感到那么高兴。”
  苏海生说完,赵不息顿感遭到严重的背叛,于是面色立刻阴沉下来。
  “叛徒,一群叛徒,一群背叛大宋的叛徒,他们不会有好下场的……我听说你们明国喜欢搞清算,喜欢杀人,他们是不是也要被清算掉?他们会被全部杀掉的,对吧?就该这样!”
  这话说的就很不中听了。
  什么叫喜欢杀人?
  “什么叫大明喜欢搞清算?你以为大明国喜欢杀人?大明杀的都是些该杀之人,与其说大明喜欢杀人,不如你们这些上等人好好反思一下自己为什么那么该杀。”
  苏海生不爽道:“再说了,他们立下了那么大的功劳,为大明节省了那么多军费支出,立功很大,又怎么会被杀呢?你不要以为大明是什么恐怖的国家行不行?”
  赵不息冷哼一声。
  “该杀之人……哼!在我看来,他们都是该杀之人,一群吃里扒外的混蛋!该杀!统统该杀!你们就不该有任何的想法!直接全部杀光才对!该杀的人不杀,不该杀的人到处杀,你们到底要干什么?”
  “你错了,在我看来,大明觉得该杀的人,才是一定该杀的,大明觉得不该杀的人,或多或少都做过一些好事,哪怕不是为了做好事。”
  苏海生冷笑一声:“但是说到底,我觉得你原本可以不用参加到这件事情里面来,安心做你的地方官,到也不一定落得现在的下场,你说呢?做了那么多错事,你后悔过吗?”
  “我唯一做错的事情,就是没有及时杀了马永康,并且错信了吴挺。”
  赵不息叹了口气,摇了摇头:“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了,我为大宋付出了那么多,把整个家族都搭进去了,我对得起祖先,对得起赵氏,不负皇室血脉。”
  “乱收税搞出米乱和农民起义,又把交子弄到崩溃,搞得自己众叛亲离,整个川蜀有多少人因为你的乱搞而死?你居然不觉得自己是错误的?”
  “我是天子,天子怎么会犯错?”
  赵不息盯着苏海生冷笑道:“天子就算犯了错,也一定是臣子的责任,天子,永远也不会犯错,永远也不会承担什么责任,既然如此,我又有什么必要后悔呢?”
  “……”
  盯着他看了好一会儿,苏海生叹了口气,站起了身子,缓缓道:“继续吃饭吧,多吃几顿,多吃点,以后就未必吃得到了,比起马永康他们,其实你更加可恶,真的。”
  说完,苏海生转身就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